大学物理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学习知识重点(全)

大学物理学习知识重点(全)

y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主要内容一.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 位矢、位移和路程由坐标原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矢量r r称为位矢位矢r xi yj =+r v v ,大小 r r ==v 运动方程()r r t =r r运动方程的分量形式()()x x t y y t =⎧⎪⎨=⎪⎩位移是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t 时间内由起点指向终点的矢量B A r r r xi yj =-=∆+∆r rr r r△,r =r△路程是△t 时间内质点运动轨迹长度s ∆是标量。

明确r ∆r 、r ∆、s ∆的含义(∆≠∆≠∆rr r s ) 2.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平均速度 x y r x y i j i j t t tu u u D D ==+=+D D r r r r r V V r 瞬时速度(速度) t 0r dr v lim t dt∆→∆==∆r r r(速度方向是曲线切线方向) j v i v j dt dy i dt dx dt r d v y x ϖϖϖϖϖϖ+=+==,2222y x v v dt dy dt dx dt r d v +=⎪⎭⎫ ⎝⎛+⎪⎭⎫ ⎝⎛==ϖϖ ds dr dt dt=r 速度的大小称速率。

3.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平均加速度va t ∆=∆rr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 220limt d d r a t dt dt υυ→∆===∆r r r r △ a r方向指向曲线凹向j dty d i dt x d j dt dv i dt dv dt v d a y x ϖϖϖϖρϖ2222+=+== 2222222222⎪⎪⎭⎫ ⎝⎛+⎪⎪⎭⎫⎝⎛=⎪⎪⎭⎫ ⎝⎛+⎪⎭⎫ ⎝⎛=+=dt y d dt x d dtdv dt dv a a a y x y x ϖ二.抛体运动运动方程矢量式为 2012r v t gt =+r rr分量式为 020cos ()1sin ()2αα==-⎧⎪⎨⎪⎩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分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x v t y v t gt 三.圆周运动(包括一般曲线运动) 1.线量:线位移s 、线速度dsv dt= 切向加速度t dva dt=(速率随时间变化率) 法向加速度2n v a R=(速度方向随时间变化率)。

大物章节总结知识点

大物章节总结知识点

大物章节总结知识点第一章:力学基础1.1 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宇宙中的物质和运动,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的一门物理学科。

物体是指占据空间、具有质量的物质。

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随时间发生的变化。

在力学中,物理量包括质量、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1.2 物体运动的描述运动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物体位置的变化。

运动状态的描述需要考虑时间和位置两个因素。

在力学中,常用的描述方法有坐标系、时刻、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1.3 物体运动的规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

第一定律表明,物体要么处于静止状态,要么以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说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加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动力学2.1 力的概念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或形状变化的原因。

力是一个矢量,包括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张力等。

2.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

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指出物体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会自发改变;第二定律,即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时加速度的变化规律;第三定律,即作用与反作用,阐明了物体间作用力的相互影响。

2.3 力的合成与分解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则其合力可以用力的合成法则求得。

力的分解指的是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分力的过程。

2.4 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

动能定理指出,外力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动能发生改变。

2.5 势能与机械能守恒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其他非弹性因素作用时,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第三章:动力学应用3.1 运动的描述位置、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

在一维直线运动中,运动规律可以用直线方程描述。

3.2 牛顿定律的应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计算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加速度。

大学物理核心知识点、公式整理

大学物理核心知识点、公式整理

CP,m CV ,m R CP CV +R
3. 循环过程
热机效率 A 1 Q2
Q1
Q1
卡诺循环 在一循环中,系统只和高温热源(温度 T1 )与低温热源(温度T2 )两个热源交
换热量。 1 T2 T1
4.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
“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 “其唯一效果是热全部转变为功的过程是不可能的”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的
时间膨胀 0 1 2
长度收缩 l l0 1 2
4. 相对论动量和能量关系式
质量 m m0 1 2
静能 E0 m0c2
总能量 E=mc2 动能 Ek mc2 m0c2
E2 =m2c4 p2c2 m02c4
二、量子物理基础 1.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1)黑体—带点线性谐振子
暗纹
a sin


2k
1
2
亮纹
中央亮纹的宽度是其他亮纹宽度的 2 倍 4. 光栅衍射
光栅方程 d sin k
主极大半角宽 1 N d cosk

d sin a sin

k k
光栅的缺级
缺级条件 k d k a
第六部分 近代物理
符号规定: đQ 0 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
đA 0 系统对外界作正功 dE 0 系统内能增加
理想气体的准静态过程
đA PdV E E T i RT
2
CV


E T
V

dE dT

i R 2
đQ CV dT PdV
CV

大学物理知识点

大学物理知识点

大学物理知识点大学物理知识点大学物理是一门涉及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包括物质结构、运动、能量等方面。

在大学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下面我将列举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力和力的分解:力是物体运动和形态变化的原因,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需要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分力,以便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2.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会相互合成,形成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3.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它们描述了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性质。

4. 力的作用距离:力在施力点处产生,但是其效果可以作用于施力点的任意一点。

力的作用距离是力矩的物理量,它等于施力点到力线的垂直距离乘以力的大小。

5. 力的能量转换:力和能量是物体运动和形态变化的基本原因和表现。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和运动状态,使物体具有能量。

6. 力学平衡:在力学中,力的合成为零的状态被称为力学平衡。

当物体处于力学平衡时,它不会发生形态和运动上的变化。

7.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力的作用和物体的运动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8. 转动运动:转动运动是物体绕一定轴线旋转的运动。

研究转动运动时,我们需要考虑力矩、转动惯量等物理量。

9. 机械波:机械波是由介质振动引起的波动。

它包括纵波和横波两类,常见的机械波有声波、水波等。

10. 光学: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和作用规律。

它包括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两个方面,几何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成像,物理光学则研究光的波动性质。

以上是一些大学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它们是理解自然界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理现象。

大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分章节

大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分章节

大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分章节大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学1.1 物体和力1.1.1 物体的质量和体积1.1.2 力的概念和特点1.2 运动学1.2.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1.2.2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2.3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1.3 力学中的能量1.3.1 动能和势能1.3.2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1.4 静力学1.4.1 平衡条件和力的合成1.4.2 浮力和密度的关系第二章:热学2.1 温度和热量2.1.1 温度的测量和单位2.1.2 热量的传递和能量守恒定律2.2 热力学定律2.2.1 理想气体定律2.2.2 热传导和传热方式2.2.3 热机和热效率第三章:电学3.1 静电学3.1.1 电荷和库仑定律3.1.2 电场和电势3.2 电流和电阻3.2.1 电流的概念和测量3.2.2 电阻的概念和欧姆定律 3.2.3 欧姆定律的应用3.3 电路和电源3.3.1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3.3.2 电源的类型和特点第四章:光学4.1 光的传播和光的特性4.1.1 光的传播模型4.1.2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4.2 光的折射和色散4.2.1 光的折射定律4.2.2 光的色散和光的全反射4.3 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4.3.1 光的成像原理4.3.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第五章:波动与声学5.1 机械波的传播性质5.1.1 机械波的分类和传播特性5.1.2 波的叠加和波的干涉5.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5.2.1 声音的产生原理和声音的特性5.2.2 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衰减5.3 声学应用和超声波5.3.1 声音的应用领域5.3.2 超声波的产生和应用以上为大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的基本章节内容,每个章节可以进一步展开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应用案例。

希望这份总结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是一门涉及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学科。


下是一些重要的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
力学
- 牛顿三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规律。

- 动力学:研究物体受力后的运动状态和受力的相互关系。

热学
- 温度和热量:研究物体的热平衡和热传递。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的温度、压力和体积之间
的关系。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量和功之间的相互转化。

电磁学
- 电荷与电场:研究电荷的性质和电场的分布。

- 电流与电路:研究电流的流动和电路的组成和特性。

- 磁场与电磁感应:研究磁场的产生和电磁感应现象。

光学
- 光的传播: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特性。

- 光的干涉和衍射:研究光的相干性和干涉、衍射现象。

- 光的折射和反射:研究光在不同界面间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以上是大学物理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您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大学物理学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学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主要公式:1.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位失r=x i +y j +z k,质点运动方程(位矢方程):k t z j t y i t x t r)()()()(++=参数方程:。

t t z z t y y t x x 得轨迹方程消去→⎪⎩⎪⎨⎧===)()()(2.速度:dt r d v =3.加速度:dt vd a =4.平均速度:trv ∆∆=5.平均加速度:t va ∆∆=6.角速度:dt d θω=7.角加速度:dtd ωα=8.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ωR v = 9.切向加速度:ατR dtdva ==10.法向加速度:Rv R a n 22==ω11.总加速度:22n a a a +=τ第二章 牛顿定律 主要公式:1.牛顿第一定律:当0=合外F时,恒矢量=v。

2.牛顿第二定律:dtP d dt v d m a m F===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F F '-=第三章 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主要公式:1.动量定理:P v v m v m dt F I t t∆=-=∆=⋅=⎰)(12212.动量守恒定律:0,0=∆=P F合外力当合外力3、 动能定理:)(21212221v v m E dx F W x x k -=∆=⋅=⎰合 4.机械能守恒定律:当只有保守内力做功时,0=∆E 第五章 机械振动 主要公式:1.)cos(ϕω+=t A x Tπω2= 弹簧振子:mk=ω,k m T π2=单摆:lg =ω,g lT π2=2.能量守恒:动能:221mv E k =势能:221kx E p =机械能:221kA E E E Pk =+= 3.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得合成:仍为简谐振动:)cos(ϕω+=t A x 其中:⎪⎩⎪⎨⎧++=∆++=22112211212221cos cos sin sin cos 2ϕϕϕϕϕϕA A A A arctg A A A A Aa. 同相,当相位差满足:πϕk 2±=∆时,振动加强,21A A A MAX +=;b. 反相,当相位差满足:πϕ)12(+±=∆k 时,振动减弱,21A A A MIN -=。

大学物理复习主要章节

大学物理复习主要章节
8.5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第9章静电场
9.1电荷库仑定律
9.2电场电场强度
9.3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
9.4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
第10章稳恒磁场
10.1磁感应强度
10.2毕奥-萨伐尔定律及其应用
10.3磁通量磁场中的高斯定理
10.4安培环路定理
10.5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10.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第12章波动光学基础
12.1光的相干性
12.2分波面干涉
12.3分振幅干涉
12.4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2.5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12.6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12.7衍射光栅及光栅光谱
12.9光的偏振
考试时间:18周周末
第1章运动学
1.4质点运动的描述
1.5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第2章动力学
2.1质点运动定律
2.3刚体转动定理
第3章力学的守恒定律
3.1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3.2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3.3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
第5章机械振动
5.1简谐振动的描述
5.2简谐振动的合成
第6章机械波
6.1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6.2平面简谐波
6.4惠更斯原理波的干涉
第7章热力学基础
7.1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7.2准静态过程
7.3热力学第一定律
7.4循环过程与卡诺循环
7.5热力学第二定律(要求理解第二定律的两种解释)
第8章气体动理论
8.1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统计规律性
8.2理想气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11.1选择题(1)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A)dtdr (B)dt r d (C)dt r d ||(D)22)()(dtdydt dx + [答案:D](2)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s m v /2=,瞬时加速度2/2s m a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A)等于零 (B)等于-2m/s (C)等于2m/s (D)不能确定。

[答案:D](3)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A)t R t R ππ2,2 (B) t R π2,0 (C) 0,0 (D) 0,2tRπ [答案:B]1.2填空题(1) 一质点,以1-⋅sm π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 的圆周运动,则该质点在5s 内,位移的大小是 ;经过的路程是 。

[答案: 10m ; 5πm](2) 一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3+2t (SI),如果初始时刻质点的速度v 0为5m·s -1,则当t 为3s 时,质点的速度v= 。

[答案: 23m·s -1 ](3) 轮船在水上以相对于水的速度1V 航行,水流速度为2V ,一人相对于甲板以速度3V行走。

如人相对于岸静止,则1V 、2V和3V 的关系是 。

[答案: 0321=++V V V ]1.9 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 a =2+62x ,a 的单位为2s m -⋅,x 的单位为 m. 质点在x =0处,速度为101s m -⋅,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 解: ∵ xvv t x x v t v a d d d d d d d d ===分离变量: 2d (26)d v v adx x x ==+ 两边积分得c x x v ++=322221 由题知,0=x 时,100=v ,∴50=c∴ 13s m 252-⋅++=x x v1.10 已知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 =4+3t 2s m -⋅,开始运动时,x =5 m ,v =0,求该质点在t =10s 时的速度和位置. 解:∵ t tva 34d d +==分离变量,得 t t v d )34(d += 积分,得 12234c t t v ++= 由题知,0=t ,00=v ,∴01=c故 2234t t v += 又因为 2234d d t t t x v +== 分离变量, t t t x d )234(d 2+=积分得 232212c t t x ++=由题知 0=t ,50=x ,∴52=c 故 521232++=t t x 所以s 10=t 时习题22.1 选择题(1) 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A)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

(B)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

(C)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

(D)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

[答案:C](2) 质点系的内力可以改变(A)系统的总质量。

(B)系统的总动量。

(C)系统的总动能。

(D)系统的总角动量。

[答案:C](3) 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②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功的代数和必为零。

在上述说法中:(A)①、②是正确的。

(B)②、③是正确的。

(C)只有②是正确的。

(D)只有③是正确的。

[答案:C]2.2填空题(1) 某质点在力i x F)54(+=(SI )的作用下沿x 轴作直线运动。

在从x=0移动到x=10m 的过程中,力F所做功为 。

[答案:290J ](2) 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当速度为v 时仅在摩擦力作用下开始作匀减速运动,经过距离s 后速度减为零。

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

[答案:22;22v v s gs](3) 在光滑的水平面内有两个物体A 和B ,已知m A =2m B 。

(a )物体A 以一定的动能E k 与静止的物体B 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则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 ;(b )物体A 以一定的动能E k 与静止的物体B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则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 。

[答案:2;3k k E E ] 2.17 设N 67j i F-=合.(1) 当一质点从原点运动到m 1643k j i r++-=时,求F所作的功.(2)如果质点到r 处时需0.6s ,试求平均功率.(3)如果质点的质量为1kg ,试求动能的变化.解: (1)由题知,合F为恒力,∴ )1643()67(k j i j i r F A++-⋅-=⋅=合J 452421-=--= (2) w 756.045==∆=t A P (3)由动能定理,J 45-==∆A E k习题33.1选择题(1) 有一半径为R 的水平圆转台,可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固定光滑轴转动,转动惯量为J ,开始时转台以匀角速度ω0转动,此时有一质量为m 的人站在转台中心,随后人沿半径向外跑去,当人到达转台边缘时,转台的角速度为(A)2ωmR J J + (B) 02)(ωR m J J+ (C)02ωmRJ(D) 0ω [答案: (A)](2) 如题3.1(2)图所示,一光滑的内表面半径为10cm 的半球形碗,以匀角速度ω绕其对称轴OC 旋转,已知放在碗内表面上的一个小球P 相对于碗静止,其位置高于碗底4cm ,则由此可推知碗旋转的角速度约为(A)13rad/s(B)17rad/s(C)10rad/s(D)18rad/s(a) (b)题3.1(2)图[答案:(A)](3)如3.1(3)图所示,有一小块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绳其一端连结此物体,;另一端穿过桌面的小孔,该物体原以角速度 在距孔为R的圆周上转动,今将绳从小孔缓慢往下拉,则物体(A)动能不变,动量改变。

(B)动量不变,动能改变。

(C)角动量不变,动量不变。

(D)角动量改变,动量改变。

(E)角动量不变,动能、动量都改变。

[答案:(E)]3.2填空题(1) 半径为30cm的飞轮,从静止开始以0.5rad·s-2的匀角加速转动,则飞轮边缘上一点在飞轮转过240˚时的切向加速度aτ=,法向加速度a n=。

[答案:0.15; 1.256](2) 如题3.2(2)图所示,一匀质木球固结在一细棒下端,且可绕水平光滑固定轴O转动,今有一子弹沿着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方向击中木球而嵌于其中,则在此击中过程中,木球、子弹、细棒系统的守恒,原因是。

木球被击中后棒和球升高的过程中,对木球、子弹、细棒、地球系统的守恒。

题3.2(2)图[答案:对o轴的角动量守恒,因为在子弹击中木球过程中系统所受外力对o轴的合外力矩为零,机械能守恒](3) 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盘A和B的密度分别为ρA和ρB (ρA>ρB),且两圆盘的总质量和厚度均相同。

设两圆盘对通过盘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的转动惯量分别为J A和J B,则有J A J B 。

(填>、<或=)[答案:<]3.13 计算题3.13图所示系统中物体的加速度.设滑轮为质量均匀分布的圆柱体,其质量为M ,半径为r ,在绳与轮缘的摩擦力作用下旋转,忽略桌面与物体间的摩擦,设1m =50kg ,2m =200kg,M =15 kg, r =0.1 m解: 分别以1m ,2m 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b)所示.对1m ,2m 运用牛顿定律,有a m T g m 222=- ① a m T 11= ②对滑轮运用转动定律,有β)21(212Mr r T r T =- ③又, βr a = ④ 联立以上4个方程,得2212s m 6.721520058.92002-⋅=++⨯=++=M m m g m a题3.13(a)图 题3.13(b)图3.14 如题3.14图所示,一匀质细杆质量为m ,长为l ,可绕过一端O 的水平轴自由转动,杆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求:(1)初始时刻的角加速度;(2)杆转过θ角时的角速度.题3.14图解: (1)由转动定律,有211()23mg l ml β=∴ lg23=β(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31(21sin 2ωθml l mg= ∴ lg θωsin 3=3.15 如题3.15图所示,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直棒,可绕垂直于棒一端的水平轴O 无摩擦地转动,它原来静止在平衡位置上.现有一质量为m 的弹性小球飞来,正好在棒的下端与棒垂直地相撞.相撞后,使棒从平衡位置处摆动到最大角度=θ 30 (1)设这碰撞为弹性碰撞,试计算小球初速0v(2)相撞时小球受到多大的冲量?题3.15图解: (1)设小球的初速度为0v ,棒经小球碰撞后得到的初角速度为ω,而小球的速度变为v ,按题意,小球和棒作弹性碰撞,所以碰撞时遵从角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式:mvl I l mv +=ω0 ①2220212121mv I mv +=ω ② 上两式中231Ml I =,碰撞过程极为短暂,可认为棒没有显著的角位移;碰撞后,棒从竖直位置上摆到最大角度o30=θ,按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式:)30cos 1(2212︒-=lMg I ω ③ 由③式得2121)231(3)30cos 1(⎥⎦⎤⎢⎣⎡-=⎥⎦⎤⎢⎣⎡︒-=l g I Mgl ω由①式mlI v v ω-=0 ④ 由②式mI v v 2202ω-= ⑤所以22200()I I v v ml mωω-=- 求得021(1)(1)223l I l M v ml m ωω=+=+=(2)相碰时小球受到的冲量为d ()F t mv mv mv=∆=-⎰由①式求得ωωMl l I mv mv t F 31d 0-=-=-=⎰=负号说明所受冲量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习 题 77.1选择题(1) 容器中贮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当温度为T 时,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是:(A)2x υ=(B) 2x υ= [ ](C) 23x kT m υ= . (D) 2x kT mυ= .[答案:D 。

2222x y z υυυυ=++, 222213x y z υυυυ===,23kT mυ=。

](2) 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 (B) 温度、压强都不相同. (C)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答案: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