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在教学中重要性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研究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参与实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由发挥和互相配合。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更灵活地创学内容与手段,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有位名人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这充分说明学生的亲自体验在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大多操作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相互配合或独立完成。
如比较常见金属(Mg、Zn、Fe、Cu)的活动性顺序时,我们以金属Mg、Zn、Fe、Cu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速度确定它们的活动性强弱。
如果仅是老师演示,一来学生看到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二来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可以请学生上来与教师共同完成或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在一边适当指导),既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充分调动其他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又如“在比较NaOH溶液与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的效果谁好时”?我事先收集好两可乐瓶的CO2气体和配置好饱和石灰水与NaOH溶液,课堂上请学生上来做:在一瓶中倒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在另一瓶中倒入等量的饱和NaOH溶液,再分别振荡并观察变化。
明显看到两瓶都变瘪,加入NaOH 溶液的可乐瓶变得更瘪,从而知道NaOH溶液比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的效果更好。
因此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亲自参与实验,积极性很高,整个实验过程兴趣盎然,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比教师在讲台上单纯地演示、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效果要好得多。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挖掘学生实验潜能对于初中化学教材而言,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即让学生从已知结果推算过程,这对喜欢追求未知与新奇的学生来讲略显枯燥,所以教师要大胆创新,让学生自主探索。
浅谈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发生与发展和实验息息相关,所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在化学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位置。
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激起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
一种元素的发现,一个定理的形成,做不做实验,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会截然不同。
因此,要稳定发展学生兴趣,教师除了做好教材中已有的实验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补充一些趣味实验。
1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对某一学科的重视和学习,大多数情况下是感性的认识,而非理性的。
教师在授课时,应创设一些有趣的实验,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在上第一节化学绪言课时,我增补了几个有趣的实验:魔棒电灯、清水变牛奶、酚酞试剂写字后喷洒氢氧化钠溶液变色、烧不坏的手帕等简单好玩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以上实验现象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顺其自然地进行教师预设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例如,在讲氧气的制法时,上新课前,我展示了一瓶我刚刚制得的氧气,让学生猜想是什么气体?学生猜想后,我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学生感到新奇,很兴奋。
我不失时机地提出:想知道这瓶氧气是如何得来的吗?这节课我们就可来学习氧气的制法。
实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学习内容。
2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化学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自始至终,从明显的到细微的都必须认真地、细致地观察,要提醒学生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观察的内容一般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变化前的颜色、状态等;二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例如物质的状态与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形成烟或雾和放出气体等);三是物质变化后的颜色、状态等。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7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7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探析一、激发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发现与发明的源泉,也是求知的动力。
兴趣的培养在于合理的、科学的引导。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及时排除不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兴趣的引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除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化学课程。
化学学习离不开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注重同学之间合作学习从中取得进步,在互助合作中发现同学的优势,在互助合作中获取知识,使之成为学生在实验课程中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通力合作完成化学实验课程。
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把学生置于集体之中,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有利于集体关系的形成,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二、联系实际生活,开发化学课上的课程资源新课改要求教师使用教材不是简简单单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不仅要能使用教材,还要能驾驭教材,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不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相连,日常生活也可以成为化学课程的学习资源,将学生现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设计成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使学生从熟悉的周围生活事物中学习,理解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就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使老师的教学模式有所提升,不再是简单的是什么、为什么,而提升到如何做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合理把握课堂提问时机,培养学生课堂提问的习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敢于提问,我们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增进教学民主合作。
这样的话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有紧张感和焦虑感。
因此,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个性,同时还能展现他们叛逆期的灵性。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重要性

浅谈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推动化学教学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原来做实验的时间变成了讲实验与画实验,更不要说学生亲自做实验了。
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发挥化学学科特点,不利于学生化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技能。
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注重化学实验教学,以实验来激起学生对化学学习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与探究能力。
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简要论述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表现为积极的认知倾向和强烈的参与动机。
兴趣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直接动力,是探索的源泉。
学生只有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产生乐于参与、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主观意愿,才能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才能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来完成,反之亦然。
化学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有许多充满趣味性与探索性的实验,我们可以。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化学实验是 中学化学教学 中学生普遍感兴趣的 学习内容 。化学实验之所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 , 首先是因为化学实验可以创设丰富 、 生动的 化 学 教 学情 境 。 例 如通 过 “ 焰 色反 应 ” , 化学 在 生 活 中 的简单应用 以及其他趣味的实验等 ,可以使学生感 知有趣 的化学变化现象 , 认识到化学 的应用价值 , 还 可 以通过化学实验创设 问题 与探究教学情境 。 其次 , 在化学实验学 习过程 中,学生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 问题的解决 , 使其知识视野得以深入 、 拓展 以及掌握 新的研 究方法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中有所收获 的喜悦 。 通过化学实验 , 可以使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 逐步得到发展 。许多颜色 、 温度 、 压强 、 物质形状 、 声 音等方面的化学实验现象变化 丰富多彩 ,学生可感 知到化学变化 的神奇。 化学原理 、 方法应用于解决生 产、 生 活 问题 的 化学 实验 介 绍 , 可 使 学 生感 受 到 化 学 学 习 的 实用 性 。 这些 属 于初 步 的化 学学 习兴 趣 , 还 不 足 以引起学生持久 、 强烈 的化学学习动机 , 仍需要在 具体的探究体验过程 中进行加强 。学生在亲身探究 实验问题时 , 能够体验到发现问题的乐趣 , 能应用到 所 学 的 化 学 知识 和方 法 以感 受 到学 习 内容 的实 用 之 处, 体会到探究过程 中的毅 力 、 态度等方面 的艰辛 , 能够体会到问题得 以解决时的成就感 。通过实验探 究 的亲身体验 , 学生可逐 步形成探究兴趣 , 从而促进 其对化学深入 , 持 久 的学 习 。
二、 化 学 实 验 是 激发 学 生 学 习兴趣 的有 效 方 法
浅析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实验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验,学生还能够培养和发展科学思维,学会观察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升学习效果。
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更多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更多对化学感兴趣并有实验能力的学生,为培养未来化学领域的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化学、重要性、学习兴趣、实验操作能力、化学知识、科学思维、学习效果、发展展望1. 引言1.1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探究规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验现象相结合,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加深对化学的理解。
实验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 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目前,初中化学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科知识点繁杂,抽象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二是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对化学实验缺乏深入认识;三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局限于书本知识,缺乏实际应用和实验验证的机会;四是学生科学思维发展不足,缺乏实验推理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五是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现象和化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探讨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可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化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真正领会化学理论的实质。
初中化学教学强调概念和原理的传授,但如果没有实验为基础,这些知识在学生的认识中就会变得抽象、模糊。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将化学理论与化学现象相结合,直观地感受化学现象的表现形式,提高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在实验中,学生不仅可以进行操作、观察、记录等实际操作,还可以自行思考、探索和分析数据,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
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学实验本身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探究化学现象,理解化学的奥秘,感受化学的神秘和美妙之处。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亲自去操作、发现现象、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了解并喜欢化学的特点、规律、思维方式,喜欢化学这门学科。
实验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实验不仅是教学手段,更是探究、发现和创新的过程。
在实验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化学理论的理解,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树立科学与技术并重的意识。
学生在实验中可以不断地探索新的实验方法和思路,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一些学生在实验中也可以尝试自主设计实验,选择实验器材、实验条件和实验步骤,更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切实体验科学探究和创新的乐趣和成就感。
总结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的理论知识;实验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学生更愿意学习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其具有更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重要性论文

浅谈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以及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做好化学实验是关键。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情趣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力和探究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而不可替代作用。
【关键词】化学实验兴趣观察力思维力探究能力一、学生的兴趣通过化学实验来激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化学实验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明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因此做好化学实验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首先,课堂上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再加上一些规范化的电教设备,让学生充满好奇心。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主动思考的学习热情。
其次,根据实际问题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例如,让学生自己找材料解决学校化学药品、材料短缺的问题,即解决了学校的困难,也调动了学生参与的意识。
与此同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观察现象,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增加学习化学的动力。
二、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化学实验来培养大部分的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从实验出发的,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整理,归纳概括出来的。
因此正确的观察方法,较强的观察能力,是获取实验中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的关键。
我在教学实践中,以大量的中外著名科学家为例,如牛顿、阿佛加德罗、门捷列夫、拉瓦锡等,他们均具有高度的观察力,能捕捉瞬息突变的现象,得到极其微小的信息,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为后人所赞颂。
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提高观察能力的意义,激发学生提高观察能力的自觉性。
目前,许多化学教师忽略了教材中这一课程。
实际上,让学生回家亲自动手做实验,无论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观察力均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学生的思维力通过化学实验培养(一)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学生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不受教材中的实验原理、仪器设备的限制,运用已学的实验方法及知识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科学来源于实践”,任何科学发明创造都经过许多次的试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能力培养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观察、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尤为重要。
一、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第一节化学课增添一系列趣味性实验。
如:⑴”捉迷藏”;⑵”魔棒点灯”;⑶自制”饮料”“矿泉水”“牛奶”⑷”巧点蜡烛”⑸”清浊互变”等,使学生觉得新奇,随着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实例的设问,使学生觉得现有的知识不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科的决心。
二、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
在化学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自始至终,从明显的到细微的都必须认真地、细致地观察,要提醒学生注意排除其
他因素的干扰,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
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
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全面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例如:磷在氧气中燃烧,要引导他们既要观察白烟,还要观察燃烧时的火焰;又如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到达等当点时,酚酞指示剂变色的时间很短,指导学生捕捉瞬间突变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敏锐性。
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看”还要让学生”摸”(如反应中的放热、吸热现象)”闻”(气体的气味、如氨气、二氧化硫)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教师要设计一系列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循善诱、适时点拨。
例如:做电解水的实验,先介绍装置的结构、实验仪器,在演示此实验时提出下列问题:⑴从物理科可知的水的导电性如何?如何增强水的导电性?⑵实验开始后,两极有何现象?⑶实验一会儿后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多少?
⑷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如何检验?前三个问题学生可从
观察演示实验中得出答案,而第⑷个问题,老师要及时点拨:大家现在最熟悉的气体是什么?这两种气体中是否有一种是氧气?如
何检验?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注意集中,老师通过实验证明这两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
并引导学生分析用”阳极氧气阴极氢,体积一二很分明”的顺口溜来帮助记忆这个实验现象。
这种围绕演示实验层层设疑,不断深入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四、实验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例如:学生做”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
⑴老师提出问题:①点燃前的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态、硬度和密度等)②点燃蜡烛的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③刚熄灭蜡烛后可巧点蜡烛吗?④检验生成物时可用一只干燥冷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先把烧杯口罩着外焰,然后把烧杯慢慢向下移,观察火焰在哪个位置烧杯内壁出现明显的现象?⑤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多做几次,探究出点燃哪个位置的白烟蜡烛最容易重燃?⑵让学生猜想和假设上述的问题②④⑤。
这时动脑的过程,猜想必须符合逻辑,同时必须考虑到是否可以检验;⑶通过实验检验:在实验时,多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于突破”老师没讲过”的束缚。
从以上情况充分说明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化学学科的质量提高是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发现的乐趣是任何外来的奖励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王艳玲.化学教育[j].中学化学教学,2011,26(2):24-26.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