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部一次局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陕西东南部一次伴有雷暴的暴雪天气分析

冬季暴雪灾害与夏季暴雨洪涝均为我国北方的主要天气气候事件,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气象学者针对暴雪形成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1—10]。
马振升[1]通过对河南70个暴雪过程统计分型,认为低空急流和低层切变线上气旋性曲率东扩或低涡东移是产生暴雪的重要原因,冷垫是产生暴雪的基本条件;田秀霞等[2]分析了一次华北回流暴雪中的水汽来源和锋生作用;闫慧等[3]对山西中部一次暴雪过程分析认为逆温层增厚以及垂直风切变加大是判断降雪增强的重要指标。
暴雪的形成不仅与大尺度环流背景密切相关,而且往往存在明显的中尺度结构,这些中尺度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暴雪的强度和落区[4]。
张宁等[5]对鄂东一次暴雪中尺度分析认为在干湿冷暖交汇的边缘生成多个锋生次级环流,这些中尺度系统对暴雪维持增强起重要作用。
庄晓翠等[6]对2014年新疆西部一次暴雪中尺度分析认为,暴雪出现在中尺度冷云团边缘TBB 梯度最大区域的前部,中尺度冷云团维持时间和降雪量成正比。
与常见暴雪天气过程不同,伴有雷暴的暴雪是冬季整体静稳环流形势下,局地强烈上升运动触发的对流性天气,降雪时常伴有闪电、打雷,俗称“雷打雪”,这是一种罕见的天气现象。
据统计,美国伴有雷暴的降雪只占总降雪次数的0.07%[11],在中国亦不多见。
此类暴雪天气预报难度很大,研究工作较少,已有的研究工作中,Dolifneto 等[12]指出强的斜压区和高空急流、合适的冷空气厚度、锋区之上有湿的中性到条件不稳定层结是预报中需要关注的特征。
Pettegrew 等[13]分析了冬季发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认为高动能通过干绝热层向下传播在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有重要的所用。
胡鹏等[14]分析了济南一次伴有雷暴的暴雪天气,认为对流不稳定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共存的情况下,锋面次级环流触发了雷暴。
郭兰[15]对雷达风廓线资料分收稿日期:2019-03-25;修回日期:2019-12-03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项目(CMAYBY2020-129)作者简介:陈小婷(1984—),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灾害性天气预报及诊断分析相关工作。
陕西省40年雪灾特征分析

代 频次 最低 , 0年代各 地市 暴雪发 生频 次多 于 6 7 0
(2月一 次年 2月 ) 日降水 资料 分析 , 料来 源 1 逐 资 于陕 西省气 象 信息 中心 资料档 案馆 。
按照 降雪 等级标 准 ,分析 中雪 以上降 雪 的影
响及 变化 特征 , 中雪 为 2 5mm≤Z<4 9 . . mm, 大
雪 为 5 0mm≤ Z 9 9mm, . < . 暴雪 为 Z ≥1 . 0 0mm 3个等级 。 2 结果 与分析
L
∞
∞
∞ ∞
柏
∞ ∞
图 1 陕西 省 中雪 频 率 分 布 图
图 2 陕西 省 大 雪 频 率 分布 图
图 3 陕西 省暴 雪 频 率分 布 图
从降雪 的时间分 布( 4 看 , 图 ) 陕西全 省 出现 中 雪、 大雪 、 暴雪天气最多 的都在 2 , 月 其次为 1月 。
3 9mm, 了运输 安全 , 分公 路交通 被 迫封 闭 。 . 为 部
有关雪 灾 的研究 国 内比较多 ,主要集 中在青 藏高 原牧 区雪灾 及 内蒙雪灾 的研 究 ,大部 分 为雪 灾伴 随 的气 温 冻 害 引起 的财 物 和 牲 畜 损 失 [ 。 1 ] 陕西 雪灾 的研 究未见 报道 。本 文分 析陕西 省 给交 通及 设施农 业 生产造 成影 响 的中雪 、大雪 、暴雪
的降 雪 特征 ,年代 际变化 、危害 影 响及评 估 。研
究符 合 中 国气 象事业 “ 安全 气象 ” 的要求 ,为人
们 的出行 安全 ,铁路 、公路 、民航 等交通 运输 及 设 施 农 业生产 提供第 一手气 候 资料 ,特别 是公 路 的交 通安 全提 供有利 的气象 保 障 。
陕西省两次暴雪过程的对比分析

暴雪是北方冬季常见的灾害天气之一,不仅给城市交通、农牧业、工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也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现代观测手段的进步、多元化数据的获取以及数值模式的发展,对暴雪天气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专家对暴雪发生的机理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如周雪松等[1]对华北暴雪进行的诊断分析表明,高空槽和地面回流冷锋为主要影响系统,且有三股气流为暴雪过程提供了水汽来源;李如琦[2]、张俊兰[3]、刘晶[4]、吕新生[5]等对新疆暴雪的研究发现,地形和锋面强迫为暴雪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且水汽输送在不同高度层对暴雪的作用是存在差异的;孔凡超等[6]对华北一次暴雪与雷暴共存天气过程分析认为,中层较强的水汽通量辐合是造成暴雪天气重要原因之一,而低层冷空气堆上产生了高架雷暴;李晓霞[7]、段宇辉[8]等的研究表明,降雪前的骤烈降温是雨雪转化的重要原因,850hPa 温度和地面温度是相态变化的重要特征,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还有大量研究[9-19]从暴雪发生的高低空影响系统、水汽输送、动力机制、不稳定发展、水汽输送轨迹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模拟,从而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
本文应用常规天气资料、加密自动站、探空资料和NCEP FNL1°×1°和GDAS 0.5°×0.5°再分析资料,对陕西省2016年11月21—23日和2017年3月12—13日的2次大范围雨雪天气的环流背景、水汽、动力及对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加深对陕西暴雪天气的认识,提高暴雪预报准确率。
1实况分析2016年11月21日08时—23日08时,陕西出现了一次暴雪天气,并伴随有雨、霰和冰雹、雷电等多种天气现象,其中关中、陕南普降雨雪,暴雪出现在关中东部。
图1a 为过程累积降水量,结合地面天气图分析可知,21日08时关中出现小雨,持续到20时转为雨夹雪,23时开始出现纯雪;陕南则从21日陕西省两次暴雪过程的对比分析肖贻青1,2,肖湘卉3,娄盼星4,马永永4,刁一娜1(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青岛266100;2.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710014;3.渭南市气象局,陕西渭南714000;4.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15)摘要:利用常规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NCEP FNL 1°×1°以及GDAS 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11月21—23日和2017年3月12—13日陕西省两次区域性暴雪(分别简称“过程I ”和“过程II ”)进行分析,分别从2次过程的观测特征、环流特征、水汽条件、对流条件等方面对比研究。
2008年1月10—14日陕西区域暴雪成因分析

南 0 5 1. . ~ 4 4mm, 大 宁强 1 . 最 4 4mm。 2 1 1 、 3日
各 出现 一 站 暴 雪 ,分 别 为 澄 城 l . O 0mm,韩 城
1 . 0 5mm。 次 降雪 过 程 给交通 运 输 、 这 农业 及人 们
的生 产生 活造 成 了严 重影 响 。
E 3 黄 嘉 佑 .气 象 统 计 分 析 与预 报 方 法 [ 6 M]. 京 : 北 气
象 出版 社 ,2 0 0 4: 1 . 9
陕 西 气 象
值 区域在 新疆 、 肃 , 甘 随后 大 值 区域 东移南 下 ; 1月 1 2日 0 2时 ( 3 )陕北 达 3 7K, 明大 图 a 2 表 气低 层 已积 累 了大量 的不稳 定 能量 。 1月 1 2日0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西 省 出 现 了这 次 降雪 过 程 ; 5 P 8 0h a的 水 汽 主 要 从 副 高 的 西 侧 经 西 太 平 洋 和 南 海 从 贵 州 、 四川 、 重
庆 进 入 陕 西 ;暴 雪 发 生 前 大 气 低 层 积 累 了 大 量 的 不 稳 定 能 量 ,有 利 于暴 雪 的 发 生 发 展 ;暴 雪 发 生 期 间 不 断 有 云 团从 青 藏 高 原 东 移 进 人 陕 西 境 内 。
差异 , 月平 均 值相 比有 7 5 的站 有显 著 性 差异 。 .
参考文献 :
[ ] 胡 玉 峰 .自动 气 象 站 原 理 与 测 量 方 法 [ ]. 京 : 5 M 北
气 象 出 版 社 ,2 0 :】 7 1 8 04 3— 3.
[ ] 胡 玉 峰 .自动 与 人工 观测 数 据 的 差 异 E]. 用 气 1 J 应 象 学 报 ,2 0 ,1 ( ) 1 — 2 . 0 4 5 6 :7 9 76 [ ] 任 芝 花 .自动 与 人 工 观 测 降 雨 量 的 差 异 及 相 关 性 2
2021年11月8日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分析

2021年11月8日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分析2021年11月8日,我国多地发生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给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这一天的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当天的气象背景。
根据气象数据显示,该天气过程受到了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
冷空气来自北方,带来了较强的冷空气团,而暖湿气流则来自南方。
这两股气流在我国东部地区交汇,形成了一场激烈的气象斗争。
当天早晨,冷空气迅速南下,温度急剧下降。
在已经较低的温度基础上,降温速度之快引发了冰冻灾害的影响。
寒冷的空气使得水汽凝结成冰,形成了冻雨和冻雪。
此外,受到湿度较高的影响,局部地区还出现了冰冻雾的现象。
这场罕见的冰冻雨雪过程对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
其次,我们来分析该天气过程的时空特征。
从时间上看,这一天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主要集中在上午和中午时段。
从空间上看,受到冷空气影响最为明显的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地。
这些地区的气温迅速下降,伴随着大风、冻雨和冻雪,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困扰。
进一步分析原因,这次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与气象要素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
首先,降温速度是这次灾害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冷空气强势南下,空气中的湿度凝结成冰的速度加快。
其次,暖湿气流的存在也对灾害过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暖湿气流不仅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还使得湿度增加,有利于冰冻过程的发展。
最后,大风也加剧了冰冻灾害的程度。
大风使得冰冻物质更易堆积在地面上,并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在面对这样的灾害天气过程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提前做好气象预警工作,及时向民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
其次,加强对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管控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不受严重影响。
此外,民众在出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同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减少冻害对身体的损害。
2009年雪灾

2009年雪灾【一】相关资讯从2009年11月9日起,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大到暴雪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
此次冷空气累计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降水持续时间长。
一方面,此次天气过程可能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强烈降温;另一方面,持续的降水过程也可为干旱地区带来渴盼已久的冬雨。
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气象探测中心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进行加密会商和观测,24小时全天候关注随时出现的天气变化,并与出现雨雪天气的地方时刻保持联系,使气象预警服务更加及时准确。
积雪对牧草的越冬保温可起到积极的防御作用,旱季融雪可增加土壤水分,促进牧草返青生长。
积雪又是缺水或无水冬春草场的主要水源,解决人畜的饮水问题。
但是雪量过大,积雪过深,持续时间过长,则造成牲畜吃草困难,甚至无法放牧,而形成雪灾。
【二】考点分析针对本次雪灾可能会出现以下考点:(1)雪灾发生时自然地理状况,雪灾主要发生地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2)反气旋、锋面、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3)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4)能源供应、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对比分析;(5)雪灾对农业和畜牧业的影响;(6)本次雪灾发生的原因、影响和对策等等;【三】精选试题2009年1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大到暴雪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
据此回答1-4题。
1.当雪灾发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长城站出现极夜现象B.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C.法国马赛港阴雨天气较多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2.形成本次雪灾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哪一个:A B C D3.有关上题中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暖气团在甲乙两处均主动上升B.甲天气系统存在于高压脊C.甲较乙天气系统倾斜一定是因为甲处风力更强D.甲和乙天气系统大气均呈逆时针方向运动4. 本次雪灾是一种典型的气象灾害。
2011年冬季陕西两次降雪过程对比分析

度有很 大差 异 。通过 对这 两次 降雪过 程 的 研
对陕 西冬 季降雪 预报 具有参 考 意义 。
1 资 料
相 比,大到 暴雪 落 区向东南 方 向移 动 ,另外 ,陕
北 北部 天气 开始 转 晴。
21 () 0 2 5
文 章 编 号 :1 0 — 3 4 ( 0 2 5 0 0 — 6 0 6 4 5 2 1 )0 — 0 7 0
陕
西
气
象
2 1 冬 季 陕 西 两 次 降雪 过 程对 比分 析 0 1年
王 丹 ,高 红 燕 ,黄 少 妮
(.陕西省 气 象服 务 中心 ,西 安 1
关键 词 :降 雪 ,冷 空 气 ;水 汽 输 送 条 件 ;动 力 条 件 ;陕 西
中 图分 类 号 :P4 8 1 1 5 .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我 国气 象工 作者对 降雪 的环 流背 景和 影 响因
NC AR 再 分析位 势 高度场 、 / 场 、 直 速度 、 u v风 垂 相对 湿 度和 比湿 日平均 资料 ,资 料精 度为 2 5 × .。
8
陕
西
气
象
21 () 0 2 5
3 5 0h a环 流 形 势 0 P
降雪 提供 了充分 的冷 空气输 送条 件 。阻塞高 压脊 前 大量冷 空气堆 积南下 ,在 贝加 尔湖一 巴尔 喀什 湖一 里海 一线形 成横槽 ,横 槽南 压至 我 国新 疆地 区 ,横槽 底部小 股冷空 气不 断 以小波 的形式 分裂 出去 ,到 达陕西境 内 ,切断 低压 中心位 于黑 龙江
站降水 资料 ; 2 MI AP ( ) C S高空资 料 ; 3 NC P () E /
2010年春季陕西中南部一次暴雪和雷暴天气的触发条件及中尺度分析

文 章 编 号 :1 0 - 3 4 ( 0 2 3 0 0 - 7 0 6 4 5 2 1 )0 — 0 1 0
西
气
象
2 1 年春季陕西 中南部一次暴雪 和雷暴天气 的 0 0 触 发 条 件 及 中尺 度 分 析
许 新 田 ,李 萍云 ,潘 留杰 ,周 义 兵。 ,刘 瑞 芳
环 流形 势 、水 汽和动 力条 件方 面[ , 暴雪 的大 ] 对 气 层结 和 中尺度 特征 研究 较少 。本文 通过 对 2 1 01
2 1 5 0h a环流 形势 . 0 P
在 5 0h a图上 ,4月 1 0 P 3日 0 8时 ( 北京 时 ,
年 4月 1 — 1 3 4日陕 西 中北 部 暴 雪 和南 部 雷 暴 天
收 稿 日期 :2 1 — 1 3 02 0— 0
下 同) 欧亚 中高 纬度 为经 向一 槽一 脊型 ( 2 , 图 ) 在
作者 简 介 :许 新 田 (9 2 ) 1 6一 ,男 ,陕 西 眉 县 人 ,学 士 ,高 级 工 程 师 ,从 事 天 气 预 报 及 研 究 基 金 项 目 ;2 1 年 陕西 科 技 创新 基 金 项 目 (0 1 一 ) 01 2 1M 4
统的演变进行对 比分析 。结果表 明:强 高空锋 区和青藏 高原 东移 的低槽是造成 陕西关 中北部暴雪
及 陕 南 南 部 雷 暴 的 影 响 系 统 ;7 0h a西 南 风 急 流 输 送 的 水 汽 和不 稳 定 能 量 , 横 切 变 上 较 强 的 风 0 P
速、风 向辐合产生强 的上升运动是产生 暴雪和雷暴的动力条件 ;动力强迫作用在这次雷暴、暴雪
。
陕
西 气 象
2 2 7 0h a形 势特 点 . 0 P 在 1 3日 0 8时 7 0h a形势 图 ( 0 P 图略 ) , 上 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杨 勇 ,张 硕 辅 .山洪 灾 害 的成 因 与 防 治 []. 南 4 J 湖
参考文献 : 水利 水 电 ,2 0 ( ) 3 2 . 0 1 2 :2 - 5
[] 赵 军 凯 ,冷 传 明 , 士 兴 .近 年 来 中 国 洪 涝 灾 害 分 1 焦
股 来 自西北 方 向的弱 干 冷空气 ,另一 股东北 方 向
的冷 湿气 流 ,三 股性 质 不 同的气 流在关 中中部 附
近 交 汇形成 辐合 ,为暴雪 的产 生 提供 了较好 的环
20 0 6年 1月 3 5日,陕 西 出现一 次 降雪 天 — 气过 程 , 2 0 是 0 5年冬 季 以来 的首场 大范 围降雪 天
对江 淮一 次大范 围降雪 过程 的锋生次 级环 流进 行 过 深 入 分 析 。宫 德 吉 等[ 研 究 了 低 空 急 流 与 大 4 ] ( 雪过 程的关 系 , 为低空偏 南急流对 于暴雪 过 暴) 认 程起 着重要作用 。张小玲等 [ 对 “ 6 1 s 9 . ”高原暴 雪切 变线发生发展结构进 行 了涡度 、散度 的诊断 。
摘
70 1 ) 1 0 4
要 :利 用 M I A S系统 提 供 的常 规 观 测 资料 、F 2 卫 星 云 图 云 顶 亮 温 ( b)资 料 ,分 析 C P Y一 C 丁b
20 年 1 3 5日陕 西 中部 局 地 暴 雪 过 程 。 果 表 明 : 次 天 气 过 程 是 在 5 0h a为 弱 西 北 气 流 06 月 — 结 这 0 P
一
定 的影 响 ,西 安市 区当天 共发生 较 大的交 通事
气象工作 者对暴雪 已进行 了一些研究 。 王文辉
故 2 起。 1 等[在 1 7 1 9 9年对暴雪个 例进行 了天 气学分析 。王
湿对称不稳定 数值模拟试验 , 进行 了湿对 称不稳 并 定诊断分析 。 但是 陕西暴雪天气 的研究 比较少 , 本 文对 2 0 年 1 3 5日西安 降雪 天气过 程诊 断 06 月 — 分析 , 探讨暴雪天 气的 内部结构 、形 成机理 ,希望 对这一 类暴雪 的预报提供 有价值 的思 路 。
防灾 减 灾意识 ;保 护好 山林 ;在 山 区应及 时清理 河道 ,保 持行 洪 畅通 。平原及 早塬 地 区除 了及 时 清理 河道 外 , 可对 每场 较集 中的降水 进 行 收集 , 也 ’ 以备 干旱 时使 用 。
析 及 对 策 [].当代 生 态 农 业 ,2 0 1 :1 — 5 J 0 4( ) 2 1 . [] 孙 伟 ,侯 明 全 .陕 南 2 0 00 暴 雨 洪 水 灾 害 分 析 2 0268 [] .陕 西气 象 2 0 () 9 3 . J 0 3 1 :2 — 1 [ ] 张 弘 , 伟 . 0 3年陕 西 持 续 性 暴 雨 成 因 分 析 [] 3 孙 20 J.
王文 等[对 “ 6 1 7 ] 9 . ”暴 雪发生 、发展过 程的动力学 机制 进行 了三维 基 流中二 维非线 性对 称不 稳定 及
气 ,关 中中东 部 中雪 ,局 地暴雪 ,省 内其余 地 区
小雪 。其 中,4日 0 8时一 5日 0 8时西安 市 、长 安 县出现 暴雪 , 降雪 量分 别为 l . 1 8mm 和 1 . 5 7mm ( 1 。 场 降雪天 气对 城市交 通 、 空运输 产 生 图 )这 航
底 部 的 7 0 P 东 北 风 、 5 P 偏 东风 为 暴 雪 区 提 供 水 汽 , 暴 雪 的 水 汽 通 量 值 较 小 , 可 能 是 0 a h 8 0h a 但 这 造 成 局 地 暴 雪 的原 因之 一 。
关 键 词 :西 北 气 流 ;暴 雪 ;云 顶 亮温 中圈 分 类 号 :P 5 . 2 4811 文献 标 识 码 :B
7 0h a图 ( 0 P 图略 )上 ,陕西 、甘肃及 宁夏 地 区为 偏 北 风 ,西安 地 区 附 近并 没 有 明显 的风 场 辐合 。
8 0h a图 ( 略 )上 , 三 股 不 同 性 质 的气 流 在 5 P 图 有
西安 附近交 汇 : 一股 来 自偏东 方 向 的暖湿空 气 , 一
建 忠 等[ 进 一 步 讨 论 了 湿 对 称 不 稳 定 在 华 北 2
“ 6 1 ”暴雪雪 带形成 中的可能作 用 。 8 . 1 朱爱 民等[ 3 ]
收稿 日期 :2 0一 3 2 07 O — 3 作者 简介 :郭 大 梅 (9 8 ) 1 7 - ,女 ,江 苏 徐 州 人 ,硕 士 ,工 程 师 ,从 事 天 气 预 报 工 作 。
维普资讯
陕
西
气
象
文 章 编 号 :10 - 3 4 (0 8 1 0 3 — 4 0 6 45 2 0 )0 — 0 6 0
陕 西 中部 一 次 局 地 暴 雪 天气 过 程 分 析
郭大 梅 , 陶建 玲 ,梁 生俊 ,刘 瑞 芳
( 陕西省 气 象 台,西安
维普资讯
郭 大 梅 等 : 西 中部 一 次 局 地暴 雪 天气 过 程 分析 陕
等 高线 大致 呈 “ I”型 。由于 横槽 维持 , 亚上 空 东 4 。 附近 有一东 西 向锋 区 , 横 槽 内分裂 的小槽 ON 从 东移 , 导弱冷 空气 向东 南 方 向移动 , 响陕西 。 引 影
环 流 形 势 下 发 生 的 ;暴 雪 区 位 于 丁 值 线 密集 区 中 ;散 度 场 在 垂 直 方 向表 现 为 辐 合 一 散 一 合 等 辐 辐
一
辐 散 的双 层 结 构 ; 雪 区位 于 低 层 高 压 底 部 , 层 为 负 涡 度 , 升 运 动 发 展 到 整 个 对 流 层 ; 压 暴 低 上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