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一、导入"美丽"出示有关美的名言名句,学生齐读: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
——莎士比亚一切精美的东西都有其深沉的内涵。
一一约瑟夫•鲁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
——儒贝尔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才能经久不衰。
——歌德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
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奥斯特洛夫斯基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句子都和什么有关?是的,这些句子不仅写的美,而且能滋养我们的心灵,如果你能在作文中合理的运用,也会使你的作文增添色彩的。
二、回顾"美丽"出示居里夫人照片: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居里夫人的美首先体现在——外表美。
看着屏幕上或者文章中的插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者书中的句子描绘一下居里夫人的外表吗?过渡:的确,居里夫人的外貌很美,但人们常说,美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可是居里夫人的美却可以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人们的心中,这是为什么呢?三、解读"美丽" :(一)发现" 美丽"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3、4 自然段,在这些段落的描写中你发现了哪些语句能再现居里夫人的" 美丽"?(学生阅读圈划、批注)(二)解读" 美丽" :1、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在字里行间去寻找一份持久的" 美丽" !2、交流汇报:(抓住重点品析,渗透学法)(1)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2)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_人教新课标

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篇课文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是选取了最典型的几个事例,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因而,本课的重点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二是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虽然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比较多,但是相信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居里夫人的事迹是能够理解的。
但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由于临近毕业,他们会略微显得心浮气躁,因此,此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小学综合学习方法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人生的启迪。
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精神的含义。
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查阅资料教学过程:一、质疑"美丽"二、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
三、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跨越百年的美丽》作业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作业设计第一课时【作业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学会运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
3、通过课内阅读填空,进一步了解居里夫人的伟大之处。
基础题一、近义词疲倦()偶尔()幽暗()刚毅()顽强()迄今()二、反义词疲倦()肃然()偶然()幽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学会区分近义词。
三、形近字组词侵()伦()捐()衔()蚀()浸()论()绢()街()浊()四、在()里填写上恰当的词语。
()的发现()的脸庞()的形象()的颜色()的追求()的性格()的荧光()的信念五、把词语补充完整。
人声()沸()然无声()有成效一如()往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字词练习,学生可以扎实掌握本课的字词。
六、连线杨利伟杂交水稻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袁隆平中国航天第一人邓稼先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设计意图】通过连线,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杰出的人物,增强民族自豪感。
七、阅读1.按原文填空,使句子完整。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变成一条条(),她变成了科学史上()。
从四个“变成”中你体会到什么?2.“淡蓝色的荧光”是居里夫人用()年零()个月的时间提炼出来的()发射出来的,也就是她的成就。
这项成就的取得,是以居里夫人终日的()、身体的()为代价获得的,因而融入了“()”。
这项成就也是居里夫人坚持探寻“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的信念的结果,因而融入了“()”。
【设计意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针对重难点进行作业练习,积累课文的优美语句。
第二课时【作业目标】1.通过课内阅读,学习作者独特的语言特色,提高欣赏能力,感受居里夫人的顽强和执着。
2.运用文中言语的表达特色,展开想象,进行写话。
阅读题一、课文赏析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