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快乐专题4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4读图题

专题4 读图题【复习指导】1.漫画:⑴首先,要学会观察。
对一幅漫画,全面仔细地观察内容,看清图上画了哪些事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
⑵其次,要学会找事物之间的联系。
⑶再次,领悟漫画的深刻寓意,理解作者的漫画意图。
⑷最后,根据观察,分析结果,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表达时,应注意画面的整体性,应结合画面中的人物不同的行为方式及文字揭示加以概括。
注意审题,是描述画面内容,还是谈感想评价,还是有其他的要求。
2.图徽:⑴仔细看清画面中都有哪些事物,分析事物本身的含义和寓意;⑵把握事物与事物间的联系;⑶结合题干,理解事物与事物共同反映的主题;⑷用简洁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
注意表达的有层次有条理。
【习题训练】1. 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分)2.(2014东营)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文字。
(3分)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2013东营)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3分)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4.(2012东营)右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说明主体部分(蓝色。
周围汉字和英文除外)的构成要素、含义及其造型特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分)5. (2014济宁)2014年9月16日,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
承办省运会,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和夙愿。
右图是省运会会徽,会徽图形是由“荷花”变形为“三位手拉手奔向前的运动员”,“荷花”为“济宁市市花”,体现了“济宁”的特色。
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荷花”的象征及寓意。
(3分)6.(2014河南)右边是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该画面的内容。
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5分)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9分)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右图)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专题04++++文言文阅读(附答案)-2025年中考语文必考点“真题+模拟”暑期体验卷(广西专用)

专题04文言文阅读(2024·广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集校注》)【乙】游牛首山记癸卯三月,在金陵与客游牛首山。
先一日,宿山下僧舍.,凌晨相与摄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处。
客曰:“吾闻桂林之山名天下,其岩洞丘壑奇异,吾恨未及见,子盍为我言之?”余曰:“未暇也。
客且为吾言兹山之胜。
”客曰:“然。
兹山者,……或晴雨之殊观,朝暮之异态。
日月寒暑之不同其时,则莫不有其奇秀、明洁、峻邃之胜以应之。
……虽吾亦不能尽言之也。
”余曰:“观止乎?”客曰:“如是。
”余曰:“吾无以告子。
凡吾桂之山,其接于目者,皆如是.也。
……且是山幸而生于兹,使其不幸而生于粤①.,则虽欲独以名称②.,岂可得哉!”(选自谢良琦③《游牛首山记》,有删减)【注释】①粤:此指桂林。
①名称:此指名声显赫。
①谢良琦:明末清初广西全州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千丈见.底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B.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C.宿山下僧舍.屋舍.俨然(《桃花源记》)D.皆如是.也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描写富阳至桐庐的山水,与下文构成先分后总的结构。
B.甲文情景交融,借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志向。
C.乙文作者与金陵客相约登牛首山,清晨已到达山顶,欣赏美景。
D.乙文作者认为牛首山幸好在金陵,如果在桂林,它就不会出名。
中考语文总复习积累与运用专题四标点符号的使用辨析课件

二、含疑问词或短语的陈述句、选择疑问句、连续疑问句中的标点用法 区别 1. 含疑问词或短语的陈述句:句子虽有疑问词(如什么、哪里等)或含选择 性的疑问短语(如喜不喜欢、明不明白、在不在意等),但整个句子不是疑 问句,句末不用问号,用句号。 例: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怀疑与学问》(“哪一本”“哪一种”虽是疑问词,但整个句子是陈述句, 故句末用句号)
3. 近年来,因为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安全的事故屡屡曝光, “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 开始质疑。 ( × )
“是……还是……”是选择疑问句,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Hale Waihona Puke 4. “父母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小华?”姐姐愤怒地说道。( × )
引号里面的句子是倒装句,在倒装句中问号应放在问句的末尾, 所以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开玩笑说,“养的不是孩子,分明是碎钞机。” ( × ) “××说”位于引文之前,其后要用冒号,故将句中第二个逗号
改为冒号。
3.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 不能给打败。”( √) 4. “喏,怎么样?”刚才那位拍卖的人问:“现在可以把它卖掉了吧。” ( )×
“××问”位于引文之后,其后要用逗号,故将问后面的冒号 改为逗号。
2. “说”与句末标点的用法 (1)“说”的内容单独成句,意思完整,句末标点放在引号里面。(铜仁 2020.5B设置错误) 例: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了,精神不如 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从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 景。”——《回忆我的母亲》(引号内容完整,故句号在后引号里面) (2)“说”的内容不完整,或其虽完整,但只是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 标点应放在后引号外面。 例: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中国石拱桥》(引号内容不完整,故句号在后引号外面)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指导(四)细节描写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指导(四)细处见情,微处见妙——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一、感知细节描写的概念,了解其种类1.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场景以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之中。
它往往用极经济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
”正所谓的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2.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细腻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
细节描写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
3、细节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
二、复习语文课本上的句子,分析细节描写的特点、作用和描写类别。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的《背影》)分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亲穿过铁道的不易和对儿子的爱。
此为细节性的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鲁迅《孔乙己》)分析:“罩”这个细节动作准确地写出孔乙己在自己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而孩子们吃完茴香豆后不肯离开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和无奈的动作,表现出他心地的善良,同时又将他的迂表现出来。
此为细节性的动作描写。
(3)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鲁迅《孔乙己》)分析:描写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又说明他很懒。
全国中考语文真题汇编:专题四 词语(成语)运用

专题四词语(成语)运用1. (2016·临沂)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是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
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阴影。
⑵2015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⑶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A.蒙受弘扬妄自菲薄B.蒙受宣扬妄自尊大C.承受弘扬妄自尊大D.承受宣扬妄自菲薄【答案】A【解析】“蒙受”是指受到,遭受;“承受”则是指承担,接受,与“阴影”不能搭配;“弘扬”是指发扬光大;“宣扬”指的是狂妄地自高自大,与语境不符。
2.(2016·重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C.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D.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答案】 B【解析】“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用在这里不恰当。
3.(2016·重庆)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的瞳仁;斗虎一样,是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A.飞动闪耀强健 B.飞扬闪耀强壮C.飞动闪射强壮 D.飞扬闪射强健【答案】 D【解析】“飞扬”更能表现“流苏”的轻盈飘飞之态;“闪射”更能表现“瞳仁”放出的光芒之强;“强健”更能表现“风姿”的美好。
4.(2016·金华)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虽杀臣,不能绝.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答案】D【解析】A.第一句翻译:(屠户)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中考语文专题4岳阳楼记对比阅读(解析版)

岳阳楼记(一)(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上:统治者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或.异二者之为()②乐.民之乐者()(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A.以.刀劈狼首 B.以.伤先帝之明 C.以.我酌油知之 D.以.其境过清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3.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5.【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1)或:或许,也许。
乐:以……为乐。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4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A卷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4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所收条目字、词、短语等,共69000余条。
②对于学生应不应该参加社会活动,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分歧很大,让人。
③学习和工作都是有趣味的,我们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趣味自然会产生。
A . 包括莫衷一是只有B . 囊括无所适从只有C . 包括无所适从只要D . 囊括莫衷一是只要2. (2分)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句是()A . 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
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是无须设问的。
B . 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C .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D . 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3. (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领域(yù)停滞(zhì)馈赠(ɡuì)愚蠢(chǔn)B . 臆测(yì)诱惑(yòu)鲑鱼(ɡuī)陷阱(jǐnɡ)C . 撒旦(sǎ)攫取(jué)厌倦(juàn)瞻望(zhān)D . 忙碌(lù)天赋(fù)充沛(pèi)瞭望(liáo)4.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近两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 . “都到齐了吗?同学们。
”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力学习,发奋有为。
中考语文语言知识运用 4专题四 病句辨析与修改

【解析】A.本句的病因是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劳动”后加上“的习 惯”。
10.(2022·江西节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 项是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长期以来,虎一直象征着一 种力量和气魄,也一直为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故事与传说所咏叹,受到 芸芸众生的敬畏。
9.(2022·广东省卷)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 分) A. 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简单的家务抢着做,复杂的家务 帮着做”,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在“劳动”后加上“的观念”) B.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 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在“崇德向善”前加上“能否”) C.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 作用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把“目前的”删掉) D.在“新时代城市家居”研讨会上,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提出了智慧城市 家居的明确设计理念。(把“明确”调到“提出”前)
正大步行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解析】A.有误,两面对一面,将“能否”删去; B.有误,成分残缺, 将“通过”删去; C.有误,句式杂糅,将“为”和“编写的一套汉语 学习课本”删去。
3.(2022·内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C )(3 分)
A.2021 年,某地区生产总值一年跨越两个百亿台阶,达 1 605.53 亿元,
得好”转向“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
B.2022 年 3 月 23 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
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C.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能否做好疫情防控,
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快乐专题4修辞例话版主导读厨师的高妙在于可以把很多的调味料组合在一起,让其和谐统一,一味衬托另一味,一味更比一味好,从而刺激你的味蕾,引发你的食欲。
说话或写文章犹如厨师烧菜,如果你能合理地运用“修辞”这一调味料,你说话或写文章就会富有文采、饶有趣味。
反之,就会让人感到味同嚼蜡。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修辞的广阔天地吧!题型例说(一)修辞辨识例(2010·天津)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解题策略: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辨识,这是最基本的修辞考查题。
依照各种修辞本身的特点,可以知道A项为排比,C项为拟人,D项为比喻。
参考答案:B(二)仿写句子例(2010·辽宁锦州)在下面的横线上仿写加点语句,要求句式相同,内容符合语境,并与上文衔接顺畅。
琴声悠扬,在静静的夜空中,一会儿如缕缕花香,拂过人心.........;一会儿,;一会儿,。
解题策略:仿写题虽然没有直接说考修辞,但是在仿写时要做到所写句子与原句修辞一致。
做此题时要求所写句子是比喻句,且与原句结构相同,语境相符。
答案示例:如阵阵轻风,抚慰灵魂;如丝丝细雨,诉说真情。
(三)语言实践与运用例(2010·湖北恩施)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情节对出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名成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下联:。
解题策略:此题为拟写对联题,拟写对联一般要做到字数相同,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答案示例: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
(四)语句赏析例(2010·湖北武汉)下面语句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修辞手法,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武汉现代文阅读题,原文系张晓风《念你们的名字》,选文略)当他陡然冲入这个世界,是你,用双掌接住那华丽的初啼;是你,用许多防疫针把成为正常人的权利给了婴孩;是你,用精湛的医术摧毁生命的暗礁,让初生儿扬帆远航。
解题策略:此题是现代文阅读中常考的题型。
做此类题要先对所用修辞的抽象作用进行阐述,然后结合相应句子的内容进行表达。
参考答案:排比:作者选定生命初期的三个阶段构成排比,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医生这个职业的重要;比喻:以“暗礁”比喻病痛,以“扬帆远航”比喻“健康成长”,生动形象地说明医生职业的重要。
支你一着如何应对修辞语用题仿写题解题的一般步骤:首先,整体感知文句的内容,抓住题面中的关键词,明确答题要求,大致确定仿写内容;然后,局部分析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情色彩,探求出一些隐含信息;最后,精心构思,初步仿写,检查仿写的句子是否合乎要求。
对联的拟写: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②词性相当。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③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
④要平仄相谐。
指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按韵脚来分,如上联韵脚为仄声,则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反之则“平起仄收”。
这一点在中考中要求比较宽松,一般作宽对即可。
语句赏析:就是通过感受语句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含义,悟出句子的生动与精妙。
有对文中语句的赏析,也有对广告语、颁奖词的赏析,一般考查运用比喻、拟人、设问、排比等修辞的例句,要答出使用的手法及其作用。
其答题的具体格式是:此句采用了……的修辞手法,起……的作用(抽象作用阐述,如:生动形象、突出强调、增强语言气势等),表现(刻画、反映等)了……文言修辞赵浩然:版主今儿个给了我“文言修辞”这一块地盘,让我好好做一回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喽!嗨,还是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言以文远。
”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
这说明古人写文章时也非常重视修辞手法的运用。
下面我通过查找资料,将对古诗文阅读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予以梳理,现学现卖,给同学们讲一讲吧。
一、互文互文指通过上下文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这类句子常常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同时也指“物”。
我们不能简单地翻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而欢喜,不因为自己的失而悲伤”,而应该翻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用典适当,既可以典雅风趣、含蓄有致,又可以言简意赅、辞近旨远。
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中“闻笛赋”和“烂柯人”就是用典。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老朋友的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家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三、比兴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比,即比喻;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咏之词也”,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
它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
它有创造作品气氛,连接上下文,使行文更轻松活泼等的作用。
如《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句以水畔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以雎鸠鸟求偶来比喻君子对淑女的好感,使得诗歌生动活泼,趣意盎然。
名篇修辞选段一:“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节选自朱自清《春》)版主品读: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
写春风,撷取了一个生活化的令人倍感亲切的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尽了春风的气韵神情。
写鸟儿,赋之以人的神态、动作与心理,细腻生动地表现了鸟儿叫声的美好与春天的勃勃生机。
选段二: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节选自刘成章《安塞腰鼓》)版主品读:排比之中套用比喻。
最突出的是排比,排比的运用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生动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河山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选段三: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节选自刘绍棠《蒲柳人家》)赵浩然:孙老师,这个人物我喜欢,让我来品一品。
作者对一丈青大娘的力气大采用夸张的修辞,一丈青大娘一大把年纪,竟然将一个年轻后生打得“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力气不可谓不大,怒气不可谓不盛。
这样,一丈青大娘的疾恶如仇、刚直不阿的形象和庄稼人的凛然正气,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如果联系我们学过的作品,是否可将人物视作巾帼版“鲁达”?可是不管一丈青还是鲁达,他们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都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重情讲理重要,伸张正义重要,但这一切都须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合理合法的途径才是最佳的。
修辞趣谈一休巧借比喻脱险日本安国寺和尚外鉴法师和徒弟小一休,有一次受到大将军足利义满的款待。
义满的侍从们端来了一盘盘香味诱人的饭菜,全是鱼呀、肉呀之类的荤菜。
外鉴法师见了饭菜直皱眉头,不敢动手用膳。
小一休略一端详,却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正吃得起劲,却见义满猛然抽出大刀,厉声喝问:“佛门弟子不准吃荤,难道你不懂吗?你看你师傅,未敢举箸吃一口,而你,竟敢违犯佛门戒条,该当何罪!”“我没有吃呀!”小一休忽闪着机灵的大眼睛,很认真地辩解道,“我的肚子里面是一条平坦的大道。
那些鱼呀、肉呀的,只不过是从我的肚子路过而已。
就连那些卖鱼卖肉的,也都打这儿路过。
”“哈哈!既然如此,那么手持大刀的武士也能通过喽!这样吧!就让我手上的这把大刀从你的肚子里过去吧!”义满说着,用刀尖抵住小一休的鼻尖儿,得意地狞笑着。
众人顿时大惊失色,但小一休却相当沉着,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的肚子里是有一条大道,但我的嘴却是这条大道的关卡。
出家人不杀生、不尚武,崇尚和平清静的安谧生活。
我是佛门弟子,因此我是绝不会容许舞刀弄棍的武士随便从我的肚子里通过的!”小一休的一席铮铮之言,驳得义满无言以对。
义满辩不过小一休,只好收起大刀,让小一休和外鉴法师回去了。
赵浩然:看了这一则故事,你一定被一休的聪慧智勇所折服了吧。
究竟是什么让一休能够战胜咄咄逼人的敌人呢?对,是比喻救了一休的命!一场不可告人的阴谋悄悄上演,在即将惹来杀身之祸的关键时刻,一休巧妙地把自己的肚子比作大道,把嘴巴比作关卡,从而机智地化解了义满的责难,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