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里面是什么
黑洞是什么东西里面有什么

黑洞是什么东西里面有什么黑洞是一种仍在探测的天体,据说具有无穷的吸引力,能将一切物体吸入,甚至连光线都逃不过。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黑洞的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黑洞的简介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天体。
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
黑洞的引力很大,连光都无法逃脱。
其实黑洞并不“黑”,只是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天体。
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1873~1916年)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
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巴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命名为“黑洞”。
“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视界逃脱的天体”。
[1-3] (电磁波)也逃逸不出。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
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热而放出和γ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
推测出黑洞的存在也可借由间接观测恒星或星际云气团绕行轨迹取得位置以及质量。
科学家最新研究理论显示,当黑洞死亡时可能会变成一个“白洞”,它不像黑洞吞噬邻近所有物质,而是喷射之前黑洞捕获的所有物质。
科学家猜测穿过黑洞可能会到达另一个空间,甚至是时空。
黑洞里面是什么“黑洞”是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强大得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将使时空弯曲。
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
当今物理学界7个悬而未决的难题

1、什么是暗能量?紫外可见光谱的图像展示了遥远的宇宙,图上的星系正以超过光速的速度加速远离我们。
但是重力的作用是向内部拉的,为什么星系会远离我们?为了解释这一点,天体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无形的媒介,通过将时空分开来抵消重力,他们称之为暗能量。
在最被广泛接受的暗能量模型中,它是一个“宇宙常数”,是空间本身的固有属性,它有“负压力”将空间分开。
随着空间的膨胀,更多的空间被创造出来,并随之产生更多的暗能量。
根据观测到的膨胀率,科学家们知道,所有暗能量的总和必须占宇宙总含量的70%以上。
但是没有人知道如何去寻找它,因为暗能量并不会吸收、反射或者辐射光,所以人类无法直接使用现有的技术进行观测2、什么是暗物质?据研究,宇宙中大约84%的物质不能吸收也不能发出光线,这种物质被称为“暗物质”,它们既不能直接被看到,也不能被间接的方法检测到。
与暗能量相似,暗物质的存在和性质是根据它对可见物质、辐射和宇宙结构的引力作用来推断出来的。
这种神秘的物质被认为弥漫在星系的外围,可能由“弱相互作用的大粒子(WIMP)”组成。
在世界范围内,有几个探测器在寻找暗物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
3、为什么会有时间轴?为什么时间会一直持续向前推移?因为宇宙的一个属性叫做“熵”,大致定义为无序程度,只会增加,所以在发生熵变之后,就没有办法逆转熵的上升。
熵增加的事实是一个逻辑问题:粒子的无序排列比有序的排列要多,所以当事物发生变化时,它们往往会陷入混乱。
以此推测,宇宙之初物质应该是高度有序的,之后越来越混乱。
但这里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过去的熵如此之低?换一种方式,为什么宇宙一开始,有大量的能量被挤在一个小空间里的时候就如此有序?4、平行宇宙存在吗?天体物理数据表明,时空可能是“平的”,而不是弯曲的,而且它会永远持续下去。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所能看到的区域(我们认为是“宇宙”)只是一个无限大的被拼接的多元宇宙中的一个“补丁”。
与此同时,量子力学认为,在每个补丁中只能容纳有限数量的粒子(10^10^122个不同的可能性)。
黑洞到底是怎么样形成的有哪些说法

黑洞到底是怎么样形成的有哪些说法关于黑洞的形成,科学界有着很多的说法,但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黑洞的形成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黑洞的形成原因亦可以简单理解:通常恒星的最初只含氢元素,恒星内部的氢原子时刻相互碰撞,发生裂变、聚变。
由于恒星质量很大,裂变与聚变产生的能量与恒星万有引力抗衡,以维持恒星结构的稳定。
由于裂变与聚变,氢原子内部结构最终发生改变,破裂并组成新的元素——氦元素。
接着,氦原子也参与裂变与聚变,改变结构,生成锂元素。
如此类推,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会依次有铍元素、硼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等生成。
直至铁元素生成,该恒星便会坍塌。
这是由于铁元素相当稳定不能参与裂变或聚变,而铁元素存在于恒星内部,导致恒星内部不具有足够的能量与质量巨大的恒星的万有引力抗衡,从而引发恒星坍塌,最终形成黑洞。
跟白矮星和中子星一样,黑洞很可能也是由质量大于太阳质量20倍的恒星演化而来的。
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
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
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有能力与压力平衡。
质量小一些的恒星主要演化成白矮星,质量比较大的恒星则有可能形成中子星。
而根据科学家的计算,中子星的总质量不能大于三倍太阳的质量。
如果超过了这个值,那么将再没有什么力能与自身重力相抗衡了,从而引发另一次大坍缩。
这次,根据科学家的猜想,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至成为一个体积很小、密度趋向很大。
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一定小于史瓦西半径),正象我们上面介绍的那样,巨大的引力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从而切断了恒星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黑洞”诞生了。
根据科学家计算,一个物体要有每秒种7.9公里的速度,就可以不被地球的引力拉回到地面,而在空中饶着地球转圈子了.这个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如果要想完全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到别的行星上去,至少要有11.2km/s的速度,这个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也可以叫逃脱速度.这个结果是按照地球的质量和半径的大小算出来的.就是说,一个物体要从地面上逃脱出去,起码要有这么大的速度。
黑洞之旅作文500字科学幻想

黑洞之旅作文500字科学幻想听说黑洞里面啥都没有,就是一片黑暗,真的吗?
哎呀,这黑洞边缘咋看起来像画儿上的风景啊,就是光线都消失了,连时间都走得慢吞吞的。
这仪器咋叫得这么欢啊,是不是跟咱们开玩笑呢?
有人说黑洞是另一个宇宙的入口,有人说是时间的终点。
但说实话,谁说得准呢?这些都只是猜测罢了。
我感觉身体好像被啥东西吸住了一样,心脏砰砰跳,呼吸都有点儿困难了。
但看着黑洞中心那神秘的光芒,心里还是忍不住想,我们是不是真的要发现什么大秘密了?
哇,穿越了这片黑暗,我们竟然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的星星咋这么亮啊,简直就像是在跟我们打招呼一样。
这种感觉,真的太神奇了!
虽然这一路上都是未知和危险,但我觉得,只要咱们有勇气去
探索,就一定能发现更多奇妙的秘密。
这次黑洞之旅,真是让人难以忘怀啊!。
黑洞简介ppt

E mc
表明,能量的损失会导致质量的损失。 当黑洞的质量越来越小时,它的温度会越来越高。这样, 当黑洞损失质量时,它的温度和发射率增加,因而它的质量损失 得更快。这种“霍金辐射”对大多数黑洞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因 为大黑洞辐射的比较慢,而小黑洞则以极高的速度辐射能量,直
旋转黑洞
1.根据黑洞的质量的大小,大体可以将黑洞分为如下三类: 微黑洞:大小相当于原子尺度,为10-8厘米,质量像座大山的黑
谢 谢 观 看 !
制作人 :卓越电子1201刘京超 胡永泉
蒸发过程黑洞喷射物不断变亮
3、毁灭
黑洞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体积会缩小,甚至会爆炸。 假设一对粒子会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被创生,被创生的粒 子就是正粒子与反粒子,而如果这一创生过程发生在黑洞附近的 话就会有两种情况发生:两粒子湮灭、一个粒子被吸入黑洞。 “一个粒子被吸入黑洞”这一情况:在黑洞附近创生的一对粒子 其中一个反粒子会被吸入黑洞,而正粒子会逃逸,由于能量不能 凭空创生,我们设反粒子携带负能量,正粒子携带正能量,而反 粒子的所有运动过程可以视为是一个正粒子的为之相反的运动过 程,如一个反粒子被吸入黑洞可视为一个正粒子从黑洞逃逸。 这一情况就是一个携带着从黑洞里来的正能量的粒子逃逸了, 即黑洞的总能量少了,而爱因斯坦的公式 2
证据一
黑洞是一类引力极大的天体,进入黑洞视界(史瓦西 半径)的一切物体都无法逃出,包括光(电磁波)。黑洞 对于视界外的天体也有引力作用,速度不够快的天体会在 引力作用下落入视界内。这些被吸进的物质就会形成可观 测得吸积盘。吸积盘通常在在黑洞的赤道平面,这源于黑 洞自转产生的离心效应(可与地球、太阳等天体对比。地 球、太阳等天体在自转产生的离心效应的影响下呈现略扁 的形状)。 科学家已观测到一些恒星的异常运动,就好像受到另 一大质量天体的吸引一样,少部分更产生吸积盘的效应, 通常这只发生在双星系统中。然而这些被观测的天体并没 有发现存在伴星(双星系统中的两颗恒星互为伴星),经 推测,这很可能是因为伴星为黑洞。
图说黑洞

维普资讯
国际 会议上
一位 中国 天文 学 冢在 谈到 这 球 ,峦 度却 大得 简直 难以 想象 :在 1 立
厘 米的 体积 中竟 包含 了 2 0 吨的物 质 I O 亿
黑洞 里面什么样 '
祝 界与 奇点 由于 连光 也 无法 逃逸 成 为黑洞 的 恒星 厦 从观 察的 宇 宙中 消失
线, 叫做 |界 ( v 1 h ro ) 视 界内 部 见 e e 1 oi n z 舍发 生什 厶事 情 .不得而 知 但是 天文 学
《 太空 撵索 》2 0 年 第 期 07
维普资讯
下
E 臼
想 中
^ 白 勺
想
自 1船 中 肮
} ☆ 船
^黑 目 的情
家可 以 猜测
缩下去
那 正在 收缩 的恒 星还 会继 续收 越多 的 东西 堆积在 一 起 , 么这 堆物 质
因此 太 阳的逃 逸速 度 比地球 的大 得 多 等 识 也 更加 深 ^ 了 关 于 黑洞 如 今更 正 确
如果 一 个天 体的 逃遘 速 的说 法是 度达 到或 超过 了 光速 那 ,就 连光 线也 不 期 创 立 的 引力 理 论 —— 广 义 相 对诧 厶 可能 逃 出去 了 这样 的天 体正 是我 们所 说 所 顽 舌 的一 种 特殊 天体
直 到 收 缩到 无 限小 和 无 限密 的 引 力会 随着 质量 的增 大而 越来 越强 .到
点 ,称 为哥 点 (ig l ) s ua n d 来 它 的 引力总 会 强到 连光 都不 能逃 逢出 被抻成 面 条 如累 你不 幸 掉进 了黑 去 的程 度 例如 .把 质量 像 1 4亿个 太阼 洞 .那可 就 大 事不好 了 黑 洞中 的引 多 的水集 中 起来 做成 一个 犬水 滴 那幺
黑洞里面是什么黑洞的特征

黑洞里面是什么黑洞的特征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
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黑洞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词,那么你知道黑洞里面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黑洞里面的物质,希望你会喜欢!黑洞里面的物质其实黑洞就是一个地球漏洞,因为里边形成一股强大的磁场从而形成的一种神秘地域,这个地方经常沉没船只,飞机等,据说是被无底黑洞吸了进去,象太平洋上的百慕大三角就是黑洞。
黑洞就是中心的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热量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的奇点和周围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区,这个天区范围之内不可见。
黑洞是由于大型天体爆炸并自我坍缩而形成的,其中的一些和我们太阳的质量差不多,而另一些则要大很多。
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所以称之为黑洞。
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恒星的核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发生强力爆炸。
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球。
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
由于高密度而产生的力量,使得黑洞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
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物理学家也只能对它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
就像是一栋楼大厦的质量你不能直接测量一样,但是你可以根据质量等于密度*体积可得一样。
究竟黑洞里面除了的物质具有什么样的特性,还有待于探索。
理论物理学家已经对黑洞内究竟发生了什么探索良久,然而他们的结论可以说实在令人费解。
尽管黑洞吞噬所有的物质并且将其碾成一团,它仍然是空空如也。
黑洞是一个非常神秘的物体,看起来它非常的可怕,但是它却非常的对于研究宇宙的进程研究非常有意义。
因为,宇宙的形成就和黑洞有密切联系。
想要知道黑洞里面是什么东西,依照最近的科学,可能在事件视界(存在一个事件的集合或空间——时间区域,光或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从该区域逃逸而到达远处的观察者,这样的区域称作黑洞。
白洞和黑洞什么关系白洞里面有死人吗

白洞和黑洞什么关系白洞里面有死人吗2月23 日消息,白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所预言的一种与黑洞相反的特殊天体,目前,白洞还仅停留在理论当中,尚未经过观测证实,可以说与黑洞吞噬周围物质的性质不同,白洞是宇宙中的喷射源,大量物质和能量都经由白洞向外界喷射,因此也有人猜测,白洞与黑洞是相互连接的两个通道,黑洞吸收的物质,由白洞喷射出去。
什么是黑洞?“黑洞”是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强大得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将使时空弯曲。
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
而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星表面。
黑洞不让任何其边界以内的任何事物被外界看见,这就是这种物体被称为“黑洞”的缘故。
我们无法通过光的反射来观察它,只能通过受其影响的周围物体来间接了解黑洞。
据猜测,黑洞是死亡恒星或爆炸气团的剩余物,是在特殊的大质量超巨星坍塌收缩时产生的。
什么是白洞?白洞可以说是时间呈现反转的黑洞,进入黑洞的物质,最后应会从白洞出来,出现在另外一个宇宙。
由于具有和“黑”洞完全相反的性质,所以叫做“白”洞。
它有一个封闭的边界。
聚集在白洞内部的物质,只可以向外运动,而不能向内部运动。
因此,白洞可以向外部区域提供物质和能量,但不能吸收外部区域的任何物质和辐射。
白洞是一个强引力源,其外部引力性质与黑洞相同。
白洞可以把它周围的物质吸积到边界上形成物质层。
白洞学说主要用来解释一些高能天体现象。
目前天文学家还没有实际找到白洞,还只是个理论上的名词。
什么是虫洞?虫洞可能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隧道。
“虫洞”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
它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虫洞” 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它潜在的回报,不容忽视。
科学家认为,如果研究成功,人类可能需要重新估计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洞里面是什么?没有信号能从洞里出来告诉我们答案,也没有哪个勇敢的探险家在进入黑洞考察后还能出来告诉我们结果,他甚至不能向我们发出任何信息。
但人类的好奇心是不会满意这种回答的,人们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物理学定律。
运用物理学定律,人们了解到黑洞深处的时空倒置、奇点以及奇点背后的另一个宇宙……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正在黑暗深邃的太空中疾驶前行,飞船里的宇航员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工作,四周一片宁静。
突然,飞船里所有的东西包括飞船本身都旋转了起来,越转越快,越转越急,而在飞船外面,无数不知名的物体猛烈而又频繁地撞击着飞船。
飞船里陷入一片混乱。
报警器还没来得及鸣叫,就彻底丧失了作用!操作系统同时大面积崩溃,宇航员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中断!宇航员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很快,飞船似乎被一股令人恐怖的超强大力量包围起来了,无形的力量肆意蹂躏着飞船,将它压扁又拉长,紧接着,飞船被解体、被粉碎,与周围的宇宙物质混合在一起,似乎被吸入一个无形的旋涡,正在向一个令人恐惧的万丈深渊陷落……陷落……最后,飞船消失了,宇航员消失了,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四周愈发黑暗,陷入更深的沉寂。
引力造就的恶魔这场恐怖悲剧的制造者是谁?是黑洞。
黑洞是我们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由于质量极其集中,它的引力场非常大,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极强的旋涡,任何靠近它的物质都会被统统吸进去,然后被牢牢囚禁在里面,甚至连光线也被它强大的引力拉回洞里,无法逃脱。
因此,黑洞是宇宙中吞噬万物的恶魔,是任何物质陷进去再也逃不出来的无底深渊。
那么,如此恐怖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呢?理论上,任何物体只要将体积压缩至一定大小,使表面的引力强大到能抑制光的射出,则都能变成黑洞。
这情形就好比用一台威力巨大的压缩机,把你压缩成原子的1000万亿之一,直径不到10的负23次厘米的大小,你就会变成一个黑洞;同样的道理,把地球压缩成一颗台球的大小,或者把太阳压缩成半径为3公里的圆球,它们也会变成黑洞。
可是事实上,黑洞的形成条件是很苛刻的,因为物体很难被压缩,它有电磁力来连结原子和分子,构成一张晶状网,这张晶状网顽强地抵抗着强大的压缩力量。
所以,只有一个物体的质量极大,其向内坍缩的引力极其强烈,才能制造出黑洞。
科学家们计算出,当一颗死亡恒星的残骸的质量大于3个太阳质量时,那个残骸还要不可避免地向内坍缩,最终形成黑洞。
这也就是说,引力是黑洞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引力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视,但却是宏观宇宙中最为重要的力量。
假定有一台引力调节机,转动其旋钮就能改变引力的大小,我们就会看到许多有趣的事,当引力接近于0时,任何一个物体都在空中晃晃悠悠地飘来飘去;引力在1牛顿时,这就是地球的引力作用,人可以比较轻松地奔跑和跳跃,但再也飘不起来了;引力在3牛顿或4牛顿时,人们就会动弹不得,连移动一只脚也很困难;引力再大一点,人们根本无法站立了,只得永远躺在地上;引力达到100万牛顿时,一切我们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幸存,只有光线看上去还是直的;引力达到10亿牛顿之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原来笔直射向天空的光束出现了明显的弯曲,而且引力越大,光线弯曲得越厉害,最后甚至会逆转回来射向地面,就像一头扎进洞里,永远不再出来。
这时黑洞就形成了。
黑洞视界:被拉成面条的宇航员严格而言,黑洞并不是通常意义下的“星”,而只是空间的一个区域。
这个区域有什么奇妙的性质呢?先看黑洞的“表面”,它是一个球面,称为“视界”,但视界并不是黑洞这个物体的表面,而是一个时空区域的边界。
因为连光波都被囚禁在洞里,所以没有任何信号能够从黑洞里越过这条界线到达黑洞之外,外界观测者永远也无法知道黑洞里发生些什么,视界把我们与黑洞内部隔离开来。
要想实地探测黑洞内部情形,唯一的途径是观测者本人坠入到黑洞里去。
但一个观测者如何穿越视界进入黑洞呢?在视界附近他会遭遇到什么情况呢?根据广义相对论,强大的引力会使物体周围的空间发生强烈弯曲,因此,在靠近黑洞视界的地方,空间的扭曲程度非常高,任何一个冒险来到视界附近的宇航员都要遭受可怕的折磨。
在接近黑洞视界时,如果宇航员的脚朝黑洞,头朝外,脚受到的引力就会被头大得多,这种头和脚的引力之差就叫做潮汐力,他的身体将被黑洞的潮汐力无限拉长,像一根越拉越长的面条。
这就如同一个人吊在某个城市的高高的电视发射塔上,而全城的人都吊在他的脚上。
最终,潮汐力将把宇航员拉成两半。
在黑洞视界附近,光线也变得不一样了,它发生了“引力红移”。
由于强大的引力场作用,黑洞视界附近飞船上发出的光,波长会无限拉长,频率会无限变低,并向光谱的红端移动,这就是“引力红移”。
越靠近黑洞视界,红移现象就越明显,从远处看去,飞船越来越红,越来越暗,最后冻结在黑洞的表面上。
让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时间的流动。
黑洞的强引力场不仅使空间弯曲,同时也会使时间停滞。
时空弯曲的地方,钟走得慢;时空弯曲得越厉害,钟就越走得慢。
因此,如果我们在一个离黑洞遥远安全的地方关注着飞向黑洞视界的宇航员,就会发现是靠近视界,宇航员飞船上的时间越来越慢,宇航员的动作也越来越慢。
飞船上时间不断变慢的结果就是:飞船到达黑洞边界的时间变得无限长。
最后,在黑洞的边界上,时间就完全停止了,宇航员像面条一样的身影似乎永远凝固在视界表面上。
这里的原因在于,黑洞视界上的极其强大的引力场会把飞船的速度加速到相当于光速,我们知道,根据相对论,飞船的速度越接近光速,光线传递的时间间隔就越长,使飞船上的宇航员看上去动作越来越慢。
当黑洞视界上最后的光线传到远处时,再也没有后续光线传出来了,那最后的光线就把宇航员越过视界时的姿势凝固了。
然而,对于那个正在穿越视界的宇航员来说,他看到的事情将是完全不同的,在光速飞船里,他看到的一切都正常,钟表仍然以正常的速度走动,除了强大的引力正在摧毁他的身体外,他还没有感觉到黑洞视界上的其他奇特变化。
假如不向外看飞船周围吞噬一切的黑暗,他也不会知道,他正在进入可怕的黑洞世界。
最后,一个穿越视界、被黑洞吞没的宇航员将无法再出来,无论飞船的火箭发动机如何强大,他也无法发出任何信息、任何信号,即使是宇宙中最快速的信使——光——也无法逃离。
对外部观察者而言,进入黑洞后的飞船和宇航员都发生了哪些事,已经是另一个时空的故事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黑洞视界是宇宙中时空的分界,在视界以外,事物可以通过光信号在任意距离上相互联系,这就是我们所居住的正常宇宙;而在视界以内,就是我们无法通过光信号与之联系的黑洞。
时空颠倒的世界在黑洞视界内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视界是一个单向膜,只准进,不许出。
广义相对论证明,视界内物体不可能保持静止,也不可能以稳定的轨道绕中心转动,它唯一不可抗拒的命运是以极快速度落到黑洞中心。
对于质量为太阳10倍的黑洞,物体从视界坠入黑洞中心时间还不到10万分之7秒!多么惊人的速度!因此,在视界内部,除黑洞中心区域有物质外,其他地方完全是空无一物!更为惊奇的是,在黑洞的内部,由于强大的引力,潮汐力也很大。
物体向黑洞坠落的过程中,潮汐力越来越大,在中心区域,引力和潮汐力都是无限大。
因此,在黑洞中心,除了质量、电荷和角动量以外,物质其他特性全部丧失,原子,分子等等都将不复存在!即使是质量,电荷和角动量,也不可能是某一部分物质特性,而是黑洞整体的物理属性了。
在中心,全部物质被极为紧密地挤压成为一个体积为零的几何点,任何强大的力量都不可能把它们分开,在这种情形下,无法谈论黑洞的哪一部份物质,黑洞是一个统一体!然而,惊奇还没有结束。
在黑洞里,时空竟然颠倒了!我们知道,在黑洞外部区域,物体在三维空间中任何方向上的运动都是可能的,无论前进或后退、向左或向右、朝上或朝下,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时间只朝一个方向流动,即从过去到将来,这是一个“指向”坐标(即“确定方向”),事物的因果关系都是由时间流动来确定的。
而在黑洞里,角色颠倒过来了,空间变得不可逆转,所有的物质在空间上都指向一个目标——黑洞中心的奇点,就像黑洞外所有事件都必然朝向未来一样。
而时间在这里变成了一段空间距离,最后,在黑洞的奇点处,时空融为了一体!这就是黑洞!世上最奇异的事物!现在,我们来看看奇点——我们这个宇宙中最极端、最不可能的事物是怎么成为现实世界中成员的。
奇点:通向新宇宙的出口?所有穿过视界进入黑洞的物质都不可避免地向黑洞中心坠落、坠落!最后,黑洞里所有物质都集中到奇点上——那个黑洞中心微小的几何点。
在奇点处,引力,潮汐力、物质的密度等都是无穷大,时空无限弯曲直至最终消失。
奇点是时空的边缘,是时空的终结点,像一张纸的边缘一样。
不同的是,纸上的蚂蚁可以爬到边缘,然后退回来,但任何东西都不可能离开奇点,不管是宇航员、粒子、波,还是别的什么,只要碰到奇点,都会在瞬间毁灭。
其实,数学家经常遇到奇点的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设一个分母为X的分数,当X等于零时,以零为分母的分数就会形成一个奇点,整个分数变成无限大。
但是没有什么人真的费神去理他,这只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游戏。
当物理上碰到无限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奇点,这个一切都趋于无限的区域,连时空都趋于无限弯曲,广义相对论方程已无法处理这种趋于无限的东西,就像分母为零的分数在数学上无法处理一样。
因此广义相对论定律彻底失效。
但奇点上所发生的事仍然需要解释,这时就必须应用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理论了。
量子理论告诉我们,奇点实际上是粒子被无穷大引力压碎后暴露出来的微小时空结构,这样超微的时空极不稳定,忽而张开、忽而破灭,就像一团团随机涨落的泡沫,被称为“量子泡沫”。
量子泡沫没有任何确定的形状,其所有的行为也都是不确定的,其运动规律只适用于量子力学中的随机概率原理。
微小时空没有稳定结构的原因在于,这个时空已经变成多维空间。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平常的四维时空被强大的引力不断压缩,最终会被挤成多维空间,就像一张光滑的白纸被用力揉搓后变得皱巴巴一样。
这样挤成一团的多维空间是不可能稳定的。
就像挤在一起的人群容易产生骚动一样,而且这样的骚动是无法预测的。
一会儿这里骚动,然后平息下去;一会儿那里骚动,然后平息下去。
进一步思考下去,多维空间新的奇异性质就出现了!仍以拥挤的人群做类比,拥挤的人群时时发生小小骚动,但突然之间,一次小小的骚动引发出巨大的震动,整个人群都炸窝了,狭小的空间被强大的力量冲开,什么围墙、栏杆……都被挤垮,直到人群散开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骚动才会逐渐平息下来。
另外,自然界中洪水的例子也与此相类似,当洪水被禁锢在堤内时,它不断冲决堤岸,只有堤岸被冲垮,咆哮的洪水找到了更广阔的空间,才会平息下来。
奇点处的状态也是如此。
引力无穷大、能量和密度都无穷高的奇点不断张开、破灭,然后可能在突然之间发散开来,形成新的、广阔的低维度时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