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 甲午中日战争 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岳麓版课件: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共37张PPT)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3.根据材料三,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材料三,表明了列强:
A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B已经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 C需要调整侵华政策 D认识到中国人民具有不屈的斗志 E认识到侵略的不人道
二、义和团运动:
1、背景:民族危机加深
扶清 利:争取官军 弊:放松警惕 利:号召反帝 灭洋 弊:盲目排外
掀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鬼,心胆寒,英美德俄尽萧然。 洋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第147页
好男儿,要灭洋, 好女儿,要保国, 保了国,灭了洋, 我们才能活。
2.依据材料二,提炼有关义和团运动的有关信息。 英勇反侵略, 愚忠;
迷信; 反对外来文明
材料三: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 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1.材料一、二、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民族危机加深。
阅读材料——义和团揭贴,回答问题。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语,地焦干,只因鬼子止住天。 天爷恼,仙爷烦,一同下山把道传。 神出洞,仙下山,附着人体把拳玩。
还我江山还我权, 刀山火海爷关闯, 哪怕皇上服了外, 不杀洋人誓不完。
(1)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对外扩张 (2)导 火 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经过: 1894-1895 3、结局:1895《马关条约》(内容及其影响) 4、影响: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1)民族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
②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②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2)救亡图存: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4课 中日甲午战争课件 (共13张PPT)

疑 中 蕴 智 慧
设疑自探
具体要求: 1.根据课前预习教材第57页至 第58页内容,提出本节所要学 习的问题。 2.请将你不能解决的问题或你 认为重要的地方在课本上标出 3.时间5分钟。
探 中 求 真 理
疑 是 学 之 本
解疑合探
具体要求: 1.根据自探情况,个人没有解决 的问题请在小组内互讲互学。 2.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 ,达成共识。 3.讨论中需简要整理答案,并做 好展示准备。展示中其他同学继 续讨论。
探 是 思 之 源
展示分工
问题编号
【 1】
【 2】 【 3】
分组编号
第 4组
第 5组 第 6组
表述方式
书面表述
书面表述 书面表述
要求: 1.语言简练,条理清晰,书写迅速,字迹工整。 2.各小组内部成员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 3.各小组成员要讨论全部所列问题,并做好相应地评价和 质疑准备。
矮矮的小家伙跑到瓷器店欺负中国人
B.巴黎和会
C.明治维新
2.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 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C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 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高考链接
(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22题) 1895年4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 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 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 应“采取适当措施”。此措施是( B ) A.阻止签订《马关条约》 B.联合德、法干涉还辽 C.租占旅顺、大连 D.修建满洲中东铁路
质 疑 启 迪 智 慧
质疑再探
关于以上对以上问题的解释与 评述,其他同学还存在疑问吗 ?或者自己关于本课所学内容 的一些认识和见解请予以陈述 ,以供大家共同探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4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
第一部分:国家主权,大梦谁先觉? 第二部分:国家与民族,为谁而战? 第三部分:梦醒时分,国破山河在?
(一)大梦谁先觉
日本: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朝鲜: 中国:
材料1: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 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 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 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 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 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 ①日本综合国力强大 ②日本蓄谋已久
(根本原因)
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
(三)梦醒时分,国破山河在?
1、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 条约?(结合教材58页第一段) 2、《马关条约》与以前的条约相比,新增了什么条款?由此分析 列强在经济上的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1)《马关条约》危害
①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
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图中的“渔夫” 代表哪个国家? 日本 (2)你知道这幅漫 画代表甲午战后的 哪一件事件?
辽 东
三国“干涉还辽”
(3)渔夫虽然丧失 了鱼,但在中国仍获 取了什么补偿?
3000万两赎辽费
(1)《马关条约》危害
①割三地
(1)《马关条约》危害
①割三地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 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赔二亿 《马关条约》后,中国的 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开四口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50张PPT)

三国干涉还辽
①原因:《马关条 约》的签订,损害 辽 东 了俄、德、法三国 在华利益。
②实质:帝国主义
在华利益之争。 (1)图中的“日渔本夫”代表哪
个国家?
说明:列强在各自(2的)俄侵国华为什利么益要上“,干涉既还 有矛盾斗争又有勾辽结”妥?协是。不是在帮助中国?
4、影响: ◆对中国:
①宣告洋务运动彻底失败;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21/8/112021/8/112021/8/11
拒
起义
运动
打开中国 市场
英国
进一步打开 中国的市场
英法联军
侵华野心蓄 谋已久。
支持。
和。”
《马关条约》的签订
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
的危机? ⑴危害: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割三地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 分中国的野心
赔二亿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
中国经济命脉
开四口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设工厂
直接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 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
(4)清政府: 新的侵略权益;
寄希望于各国
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的“调停”,
材料1反映了西方列
不认真备战。 强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持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共35张PPT)

35
1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义和团运动兴 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甲午战争 爆发的背景和影响;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义 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日甲午战争、义 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 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 的爱国热情。
8
课堂设问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中日甲午战争? (1)大陆政策 (根本原因) 侵华野心由来已久 (2)1890年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尖锐 (3)朝鲜东学党起义: 导火线
9
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2.战争的经过
10
课堂设问
中日甲午战争起止时间如何?经过如何?
1894年7月—— 1895年4月
割三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 岛给日本
开四口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 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允设厂(资本输出)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 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17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国内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18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国内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内容
黄海海战
11
课堂设问
中日甲午战争起止时间如何?经过如何?
1894年7月—— 1895年4月
黄海海战
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
致远舰
12
13
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2.战争的经过 3.战争的结局及影响
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课件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共35张PPT)

内因
清朝制度落后政治腐败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
战略方针失误
军事装备落后
(根本原因)
落后的封建制度难以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外因
①日本:制度先进 ; 蓄谋已久 ②国际: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或不干涉
《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中日马关条约》( 1895 年) 李鸿章————————————伊藤博文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背景 材料二:日本在“明治维新”
(1)世界形势:自 由资本主义向垄断 资本主义过渡. 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日本 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 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 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 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 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 中心的“大陆政策”。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背景
(1)世界形势:自由 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 主义过渡. (2)日本:出台“大 陆政策”,侵华野心蓄 谋已久。 (根本原因) (3)欧美列强:默 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4)清政府:政治腐 败,软弱可欺。 材料四:1888年仅光绪皇帝 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 从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 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 大规模整修颐和园。 ------《中国近代海军史》
的发展。
。
资本输出
不同: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三国干涉还辽
①原因:《马关条 约》的签订,损害 了俄、德、法三国 在华利益。 ②实质:帝国主义 在华利益之争。
Hale Waihona Puke 东辽说明:列强在各自的侵华利益上,既 (2)俄国为什么要“干涉还辽”? 有矛盾斗争又有勾结妥协。 是不是在帮助中国?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

第14课甲午战争——一个历史的侧面:从日本看近代中国授课时间年月日授课班级一、课前准备【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列举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Ⅰ政治文明中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的第三课时,也是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第二阶段,主要包括19世纪末期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这个阶段正是西方列强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结束的时期,对于日本而言,则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时期,为了解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转而走向对外扩张之路,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
对中国而言,《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双半程度大大加深,而这场战争则刺激了所有国人的神经,各阶层开始了普遍觉醒。
【学情分析】“课程标准”中提到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
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甲午战争,对基本史实还是比较清楚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避免简单重复,一定要变换角度,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1.重点: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难点:改变对日本的传统认识,以新的视角和态度重新审视她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设计意图】日本,从地理上来讲,是我们的邻邦;从文化上来讲,是我们的学生;从近代外交关系来看,日本则是我们最凶恶的敌人;而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日本又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老师。
这样一个与中国难以割舍,让中国无法释怀的国家,足以让我们重新认识和正视她。
而现在的历史教材无疑更加注重爱国主义的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情怀的培养。
学生们所接收到的都是日本带给本民族的灾难,这样的教育无疑在孩子们心灵上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倘若我们将这种仇恨继续下去的话,无疑将会祸及中日两国几代人的未来。
通过本课的教学,力图让学生对日本的认识从盲目仇视转向理性审视,教会学生理性爱国,理性批判,不再小觑“小日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厅四《马关条约》
伊藤博文
1895年4月 马关
李鸿章
《马关条约》内容:
割三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 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 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 入以上各口。
允设厂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 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 收内地税。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让我们一起走近——
馆址: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 (原北洋海军提督署内)
展厅三 展厅二 展厅四
留言厅
展厅一 展厅五
甲午战争纪念馆示意图
展厅五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刘 永 福
西班牙
台湾
荷兰 日本
17世纪初
1985年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 条约
台湾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 1949年后,由于内战的结束,国民党逃往台 湾从而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
B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 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 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勿忘国耻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不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义和团运动(19世纨末—1900年)
1.爆发背景 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教会势力猖獗 资料: “扶清灭洋” 2.口号: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丌伸。 3.意义:体现了——打击了——推动了——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丌费难。挑铁路, 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 4.结果: 英吉、俄罗势萧然。 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 绞杀而失败。
D
B
5、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C 甲午战争后外国教会势力猖獗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
6、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可是距今一百年前 (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 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辛丑条约》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甲午 战争
避战求和
腐朽落后
清政府
提供 (直接) 契机
朝 鲜(东学党起义)
展厅一 甲午中日战争简介
讨论:甲午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1.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
日本的胜利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战后列强掀起了瓜 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中国社会发生变革
⑴清政府被迫改革,首先进行军事改革。 ⑵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丌同形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屠龙大会
人人有份
龙的挑战
“相互协商”
辽 东
(1)图中的“渔夫” 代表哪个国家? 日本 (2)你知道这幅漫 画代表甲午战后的 哪一件事件?
三国“干涉还辽”
(3)渔夫虽然丧失 了鱼,但在中国仍获 取了什么补偿?
3000万两赎辽费
1、(04年全国)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 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勿忘国耻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1.19世纪对中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不 平等条约( C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是 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②阻碍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造成国家财政困 难④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 D
温故知新
温故(你还记得吗?)
迎新(你将会掌握!)
1.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2.《马关条约》的内容 3.《马关条约》的影响
1.《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
响
2.评价义和团运动口号。
展厅二
东北地区 朝鲜 中国
台湾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展厅二 战争爆发的原因
帝国主义
默许 纵容
蓄谋已久 (根本)
日 本
积极扩张
与以前的条约相比,有何不同?
内 《南京 《天津 《北京 容 条约》 条约》 条约》
《马关 条约》
不同 点
割 地 赔 款 开 口
其 它
与以前的条约相比,有何不同?
内 《南京 《天津 《北京 容 条约》 条约》 条约》
《马关 条约》
不同 点
割 香港岛 地 赔 2100 款 万银元 开 五口 十口 口 通商 通商 外国公 其 协定 使进驻 它 关税 北京
A.① ② ③
C.② ③ ④
B.①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3、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原因是 A.清政府安抚政策 B.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袁世凯疯狂镇压 D.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4、“扶清灭洋”口号,反映的中国社会实 质问题是 A.清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矛盾缓和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C.义和团对清政府和帝国主义认识不清 D.义和团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
九龙司地 辽澎台及 增多 附属岛屿 方一区 二亿两白银 各增至800 增加 万两白银
天津
重庆沙市 深入 苏州杭州 开设工厂 新增
这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内 容 危 害
割地增多 赔款增加 开口深入
设厂新增
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丧失, 刺激了列强的瓜分野心 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便利 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 国内地 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 的需求,阻碍了中国民族 工业的发展
义和团攻击在中国建立的西什库教堂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2.经过: 3.结果:《辛丑条约》的签订
巨额的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 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辛丑条约》
加深人民苦难,税收被列强 •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 操控 ,本息共9.8亿两,以关税、盐税作抵押。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 营
最严重 新阶段 大大加深
展厅三
战争经过
丰岛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1894.11
旅顺
黄海海战 平壤
1894.9.17 1894.9.15
管带邓世昌
1895.2.2
威海卫 威海卫战役告急,提督丁汝昌
自杀殉国。威海卫之战,清政 1894.7.25 丰岛 府新建立的近代化北洋海军全 军覆没,清军败局已定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小结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阶段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程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C
非选择题
读下列三幅图:
请回答: (1)三幅图是中国近代哪三个条约的签字场面 ?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2)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本次课程结束,谢谢欣赏
• 在北京设使馆区,允许外国驻兵保护。
威胁京津要地
• 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 地 清王朝成为傀儡政权 • 惩办“首祸诸臣”等。
(二) 过程 (1900年6月— 8月)
侵华八国:英法德意奥俄美日
直扑北京失败:1900.6 廊坊之战 占领天津:1900.7
占领北京:1900.8
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