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满分技巧

合集下载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也是很多考生重点攻克的对象。

要想在资料分析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答题策略。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一、扎实的基础知识首先,对于常见的统计术语和概念,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必须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这些术语是我们解读数据和进行计算的基础。

例如,增长率可以分为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要清楚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区别。

其次,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

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图表中提取关键信息,是提高答题速度的关键。

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如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公式,以及比重、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等,要做到烂熟于心,能够在看到题目时迅速反应并运用。

二、快速准确的阅读技巧在做资料分析题时,阅读材料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学会有针对性地阅读,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材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有重点地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关数据。

在阅读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单位和时间范围,避免因为粗心而导致错误。

同时,要善于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总结,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简化和整理,便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三、高效的计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往往是比较耗时的环节,因此掌握一些高效的计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答题速度。

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估算,忽略一些次要的数字,快速得出近似的结果。

例如,计算 12345÷125,可以将 12345 近似看作 12500,那么计算就变成了 12500÷125 = 100,与实际结果相差不大,且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2、直除法直除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计算方法,通过直接除以除数的首位数字来判断商的首位数字。

比如,计算 3456÷45,先看 34 除以 4 商 8 余 2,所以商的首位数字是 8。

资料分析常用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常用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常用解题技巧技巧一:尾数法、首数法——尾数、首数判断选答案尾数法,主要指由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被运用于和、差的计算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

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运用最广泛。

例题1: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A.139862亿元B.147953亿元C.148632亿元D.151429亿元解析: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025+70070+57767,观察选项发现后两位数据完全不同,可以根据后两位的尾数来判断答案,尾数相加为25+70+67=1(62),选A。

技巧二:范围限定法——限定算式数据范围选答案范围限定法是指通过对计算式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计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选项或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进行大小比较。

在使用范围限定法时,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

技巧三:乘除法转化法——除法化乘法简化计算乘除法转化法是只在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例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

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

7个技巧帮你搞定资料分析(附公式汇总)

7个技巧帮你搞定资料分析(附公式汇总)

7个技巧帮你搞定资料分析(附公式汇总)很多⼩伙伴跟图图哭诉,资料分析题量⼤不易得分,更不会灵活运⽤答题技巧。

马上要上战场了,别慌!为你精⼼整理了7个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及常考的公式汇总,助你⼀臂之⼒,快来看看吧!资料分析考场策略近5年资料分析基本上均为4篇材料共计20道题⽬,试卷上给出的参考时限为20分钟。

但由于资料分析整体题⽬难度适中,极少出现偏题、怪题,考⽣拿分⽐率较⾼等特点,建议⼤家适当增加作答时间,整体维持在25分钟左右为宜,但⽤时不可过长,避免超过30分钟。

⼆、做题顺序资料分析模块是⾏测试卷的第五部分也是最后⼀部分,因为考试题量⼤时间紧,导致很多考⽣做到资料分析时,时间已所剩⽆⼏。

建议⼤家将整个模块顺序提前,从⽽确保三⼤重点拿分模块(⾔语理解、判断推理与资料分析)的题⽬全部完成。

资料分析为复合选择题,根据⼀篇材料提出相关问题,除2016年以外,均为每篇材料包含5道⼩题。

作答时建议先⽤时30~60秒略读材料,再依次作答各个⼩题,尽量保证在5~6分钟完成5道⼩题。

三、舍弃原则(⼀)拒绝精确计算很多考⽣觉得⾃⼰计算能⼒较强,⾯对任何题⽬都尝试精确计算,这不仅影响作答速度,⽽且容易带来紧张的氛围。

建议⼤家在熟练应⽤速算技巧的基础上强化计算练习,从⽽在资料分析计算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要专啃“硬⾻头”20道题⽬中⾄少会有1~2道题⽬难度较⼤,考⽣在作答中切忌埋头苦算,在短暂思考没有思路时可以暂且搁置,等完成剩余题⽬后再回头看看。

如果题⽬理解上仍存在问题或计算难度很⼤,则可选择放弃。

(三)巧⽤排除法对于⼴⼤考⽣来说资料分析模块最费时间最难作答的就是综合分析题,4个选项更像是4道⼩题,其实不然。

对于综合分析题,建议⼤家不要严格按照A、B、C、D的顺序依次计算,⽽是优先挑选难度较低的选项验证正误,采⽤排除法巧妙解题。

资料分析常规算法⼝诀1. 尾数法:加减法计算中,若选项较为接近但尾数不同时,可忽略整体数据,优先计算尾数。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助你资料分析题拿高分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助你资料分析题拿高分

2017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助你资料分析题拿高分_一、标记关键词,提点全文资料分析题的篇幅较长,里面含有大量的信息点。

但是考场如战场,在考场上的每一秒钟都是宝贵的,若精读每一个字段是很浪费时间的,也没有这个必要。

所以快速阅读全文并标记关键词对下面的精读和答案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说一下,就是在阅读材料信息时可以标记一下标题、地点、时间、哪些单位部门、具体事件的关键名词。

在文字材料或图表下方的注释说明文字,必须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

在综合类的材料段落之间,数据都有相互引用的有关联的词语,这个也要着重标记。

二、区分专业术语,掌握相关列式在资料分析题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并且很多都很近似,容易造成考生概念混淆,所以也会有一些考生在考试过程因为不清楚概念含义、概念混淆列不出计算公式从而导致失分。

因此,华图教育建议广大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把一些高频概念、常考列式熟记于心。

对于此部分,本站在此前已做详细阐述。

在此列举几个:(一)百分数和百分点如百分数和百分点。

百分数也称百分比,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用"%"表示;百分点是指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相关列式:(1)现在比过去增长百分比算法是:过去的量×(1+百分比)=现在的量,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是:100×(1+20%)=120(2)现在比过去降低百分比算法是:过去的量×(1-百分比)=现在的量,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算法是:100×(1-20%)=80.(3)下降到到原来的百分比算法是:过去的量×百分比=现在的量,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20。

算法是:100×20%=20(4)百分点的计算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行测资料分析在各类考试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对于成功应对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行测资料分析的技巧,帮助读者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审题准确在行测资料分析中,审题准确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正确理解和把握题目的关键词汇对于后续的分析和解答至关重要。

首先,要仔细阅读,并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方式熟悉题目关键词的含义。

其次,要了解题目所属的范畴和背景,这有助于对资料的理解和分析。

二、梳理资料行测资料分析需要从一堆乱糟糟的信息中提取关键的信息进行分析。

因此,梳理和整理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可以根据资料的结构和内容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便于后续的分析。

其次,针对每个类别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取出关键信息,排除无关信息。

这样能够使得资料的信息更加清晰明了。

三、分析判断在行测资料分析中,分析判断是核心环节。

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可以得出结论并解答问题。

首先,要对每一个类别的资料进行逐个分析,从整体角度把握资料的主题和核心。

其次,要有逻辑思维,将各类别的信息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推导,找出其中的联系和规律。

最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综合判断,得出正确答案。

四、注意要点在行测资料分析中,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要点。

首先,要重视数量关系,即了解资料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如比例、百分比、增减等。

其次,要注重时间关系,即关注资料中的时间顺序、时间周期、时间间隔等。

此外,还要关注空间关系,即把握资料中的地理位置、空间布局、空间关联等。

最后,要注重逻辑关系,即理解资料中的原因和结果、因果关系、前提和结论等。

五、练习和答题技巧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是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类型的资料进行分析,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此外,也可以使用答题技巧来提高答题效率。

比如,可以先通读全文,对整体了解。

然后,有重点地阅读和分析每个类别的资料。

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答题,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结起来,行测资料分析是一项重要且必备的技能,需要理解题意、梳理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注意一些要点。

行测资料分析怎么得高分-

行测资料分析怎么得高分-

行测资料分析怎么得高分?为大家提供行测资料分析怎么得高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够懂得如何分析材料,在平时多多练习!行测资料分析怎么得高分? 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中必考的一类题型。

而且,这类题型所占的分值还往往比较大,需要我们每一个考生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是,由于过于重视这类题的做题环节,大多数考生习惯直接做题,导致大家往往忽视了“分析”这一重要环节,最终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依然拿不到理想的分数。

接下来,带领大家一起来探索资料分析中的分析过程,使大家真正“get”到资料分析的高分技巧。

一、先看材料,再看题干我们在之前学习英语的时候老师就教过我们:做阅读理解题要先看题干再看材料找信息。

但是此方法并不适用于行测考试中的资料分析。

行测中很多考生都先看题干再看材料,其目的是想提高做题速度,事实上却往往事与愿违。

先看题干再找信息看材料往往导致的后果是找不准信息,导致重复看材料,这是绝大多数考生做题时间长数据查找错误的原因。

与其重复看材料,倒不如在前期就把材料高质量的分析一下,然后再看题干做题。

二、如何分析材料我们在分析材料的时候应该看两遍:第一遍:区分段落结构。

对于第一遍而言,我们需要整体浏览一下材料,然后区分好段落结构。

区分段落结构的方法是找标点符号。

句号和分号标志着一句话的结束,所以我们只需要找句号和分号就可以了。

找到句号和分号后就用竖线隔开,以做到区分段落结构的目的。

第二遍:判断每句话的主体对象。

对于第二遍而言,我们需要去判断出来每句话所描述的对象是谁,以便后期在做题时能够快速的找到相关的主体位置。

我们在第一遍区分完段落结构的基础上可以用横线划出每句话的主体对象,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便是每个主体对象不要划太多字,只要能够使对象有区分性,每个主体对象划2-3个字就足够了。

否则,划得太多就会很乱,还是找不到对应的信息,看不懂材料,浪费了时间。

行测资料分析复习资料:隔年增长关于隔年增长,重点为大家介绍一下“隔年”的含义,即是基于一定时间跨度上,而进行的基本数据关系的考查,一般常见的时间跨度为3个统计周期,如2012年--2014年,这一个统计周期内会产生统计项目数据的增减变化。

省考资料分析的技巧

省考资料分析的技巧

省考资料分析的技巧省考资料分析的技巧省考资料分析提分技巧【1】一、“四舍五入”凑整资料分析的题目,涉及到大量复杂的数字,计算起来很麻烦,因此,我们一定要对题目中的数字进行一定的处理。

遇到带有小数点的数字时,可以将小数点后边的数字去掉,比如12.88,我们可以把它看做13;当碰到比较长的数字时,一定要进行凑整,比如272951,我们可以把它看做273000。

通过“四舍五入”凑整,处理数字,是资料分析解题的基础。

二、化百分数为特殊分数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百分数,同学们的第一反应是将百分数化成分数,然后进行计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将百分数化为特殊分数,简化计算。

资料分析中,题目当中的百分数,都不是随便给的,都经过一定的加工,往往可以化成分数。

比如21.5%,可以化成2/9;13.8%,可以化成1/7;17%,可以化成1/6。

请同学们务必掌握从1/2、1/3、1/4到1/11之间的,特殊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

化百分数为特殊分数是资料分析解题的灵魂。

三、掌握一些简便解题的'口诀有的时候我们解题,会发现直接计算的话,计算量很大,要花大量的时间,这时候如果我们掌握一些简便解题的口诀,能大大提高我们的解题效率。

比如增长量比较口诀:现期量大,增长率大,那么增长量就大;比如比重比较口诀:现期部分增长率大于现期整体增长率,比重就上升,反之比重就下降。

如果我们在做题过程中,掌握了这些口诀,根本不需要大量的计算,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

四、掌握一些速算技巧当然,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速算技巧,比如估算法、直除法、插值法、差分法、公式法等,如果我们不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在资料分析解题过程中,就会寸步难行。

如果同学们能掌握以上所说的解题技巧,再进行大量的练习,资料分析的成绩会在短期内得到显著的提高。

资料分析模块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行测高分必备经典-资料分析技巧

行测高分必备经典-资料分析技巧

行测高分必备经典 - 资料分析技巧前言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如果你掌握了优秀的资料分析技巧,就能在行测考试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

本文将介绍一些资料分析的经典技巧,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战行测考试。

技巧1 - 留意关键词行测考试中,有一些关键词在题目中出现的几率较高,例如“比例”、“平均数”、“增加”、“减少”等。

在解题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这些关键词并结合题目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比如,在一道涉及“增加”和“减少”的题目中,如果你没有注意到这些关键词,很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信息,导致答案错误。

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关键词,加强自己的词汇量,以便更好地理解题目中的含义。

技巧2 - 重视数据细节资料分析往往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分析,因此考试中会存在一些数据细节的问题。

比如,数据单位的转化、小数点的精度、数据取整等等。

在分析时,要注意这些数据细节,并且要做出合理的筛选和计算。

如果对数据细节不够重视,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和答案错误的情况。

所以,要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对数据细节的敏感度。

技巧3 - 破解干扰项行测考试中,常会出现一些干扰项,迷惑考生,让对题目产生误解。

因此,要善于破解干扰项,分辨出正解。

一些常见的干扰项包括:近似值、转化错误、单位问题等。

考生在做题的时候要善于分析干扰项,并通过排除法找到正解。

这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

技巧4 - 多维度思考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题目的数据可能是多方面的。

因此,考生在分析数据的时候要善于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

比如,在分析财务报表的时候,可以从净利润、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这样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题目中的数据,并结合几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更加准确地算出答案。

技巧5 - 积累经验资料分析是一个需要积累经验的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地做题,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

因此,在备战行测考试的时候,除了刻苦用功地学习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多做题,积累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满分技巧以下是各个数的倒数,约等于的,最好牢记1.10到1.30以内的,把除法变为乘法就好算多了0.9X 分之一 = 1 + (1- 0.9X)X可以取0 到9 的数1.11=0.9 1.12=0.89 1.13=0.885 1.14=0.877 1.15=0.87 1.16=0.862 1.17=0.855 1.18=0.847 1.19=0.84 1.20=0.831.21=0.826 1.22=0.82 1.23=0.813 1.24=0.806 1.25=0.8 1.26=0.794 1.27=0.787 1.28=0.78 1.29=0.775 1.30=0.77 1.35=0.741.40=0.714 1.45=0.69以上是重点,必须背下来,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1.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

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可以通过“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特别注意: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例1】比较7/4和9/5的大小【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大分数小分数9/5 7/49-7/5-1=2/1(差分数)根据:差分数=2/1>7/4=小分数因此:大分数=9/5>7/4=小分数提示:使用“差分法”的时候,牢记将“差分数”写在“大分数”的一侧,因为它代替的是“大分数”,然后再跟“小分数”做比较。

【例2】比较32.3/101和32.6/103的大小【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小分数大分数32.3/101 32.6/10332.6-32.3/103-101=0.3/2(差分数)根据:差分数=0.3/2=30/200<32.3/101=小分数(此处运用了“化同法”)因此:大分数=32.6/103<32.3/101=小分数[注释]本题比较差分数和小分数大小时,还可采用直除法,读者不妨自己试试。

我这里提示(“差分法”原理):以例2为例,我们来阐述一下“差分法”到底是怎样一种原理,先看下图:上图显示了一个简单的过程:将Ⅱ号溶液倒入Ⅰ号溶液当中,变成Ⅲ号溶液。

其中Ⅰ号溶液的浓度为“小分数”,Ⅲ号溶液的浓度为“大分数”,而Ⅱ号溶液的浓度为“差分数”。

显然,要比较Ⅰ号溶液与Ⅲ号溶液的浓度哪个大,只需要知道这个倒入的过程是“稀释”还是“变浓”了,所以只需要比较Ⅱ号溶液与Ⅰ号溶液的浓度哪个大即可。

【例3】比较29320.04/4126.37和29318.59/4125.16的大小【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29320.04/4126.37 29318.59/4125.161.45/1.21根据:很明显,差分数=1.45/1.21<2<29318.59/4125.16=小分数因此:大分数=29320.04/4126.37<29318.59/4125.16=小分数[注释]本题比较差分数和小分数大小时,还可以采用“直除法”(本质上与插一个“2”是等价的)。

【例4】下表显示了三个省份的省会城市(分别为A、B、C城)2006年GDP及其增长情况,请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回答:1.B、C两城2005年GDP哪个更高?2.A、C两城所在的省份2006年GDP量哪个更高?GDP(亿元)GDP增长率占全省的比例A城873.2 12.50% 23.9%B城984.3 7.8% 35.9%C城1093.4 17.9% 31.2%【解析】一、B、C两城2005年的GDP分别为:984.3/1+7.8%、1093.4/1+17.9%;观察特征(分子与分母都相差一点点)我们使用“差分法”:984.3/1+7.8% 1093.4/1+17.9%109.1/10.1%运用直除法,很明显:差分数=109.1/10.1%>1000>984.3/1+7.8%=小分数,故大分数>小分数所以B、C两城2005年GDP量C城更高。

二、A、C两城所在的省份2006年GDP量分别为:873.2/23.9%、1093.4/31.2%;同样我们使用“差分法”进行比较:873.2/23.9% 1093.4/31.2%220.2/7.3%=660.6/21.9%212.6/2%=2126/20%上述过程我们运用了两次“差分法”,很明显:2126/20%>660.6/21.9%,所以873.2/23.9%>1093.4/31.2%;因此2006年A城所在的省份GDP量更高。

【例5】比较32053.3×23487.1和32048.2×23489.1的大小【解析】32053.3与32048.2很相近,23487.1与23489.1也很相近,因此使用估算法或者截位法进行比较的时候,误差可能会比较大,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先变形,再使用“差分法”,即要比较32053.3×23487.1和32048.2×23489.1的大小,我们首先比较32053.3/23489.1和32048.2/23487.1的大小关系:32053.3/23489.1 32048.2/23487.15.1/2根据:差分数=5.1/2>2>32048.2/23487.1=小分数因此:大分数=32053.3/23489.1>32048.2/23487.1=小分数变型:32053.3×23487.1>32048.2×23489.1提示(乘法型“差分法”):要比较a×b与a′×b′的大小,如果a与a'相差很小,并且b与b'相差也很小,这时候可以将乘法a×b 与a′×b′的比较转化为除法ab′与a′b的比较,这时候便可以运用“差分法”来解决我们类似的乘法型问题。

我们在“化除为乘”的时候,遵循以下原则可以保证不等号方向的不变:“化除为乘”原则:相乘即交叉。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2“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例1】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直接相除:=30+,=30-,=30-,=30-,明显为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

【例2】324094103、328954701、239553413、128941831中最小的数是()。

【解析】32409/4103、23955/3413、12894/1831都比7大,而32895/4701比7小,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32895/4701。

提示:即使在使用速算技巧的情况下,少量却有必要的动手计算还是不可避免的。

【例3】6874.32/760.31、3052.18/341.02、4013.98/447.13、2304.83/259.74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只有6874.32/760.31比9大,所以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是6874.32/760.31。

【例4】5794.1/27591.43、3482.2/15130.87、4988.7/20788.33、6881.3/26458.46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本题直接用“直除法”很难直接看出结果,我们考虑这四个数的倒数:27591.43/5794.1、15130.87/3482.2、20788.33/4988.7、26458.46/6881.3,利用直除法,它们的首位分别为“4”、“4”、“4”、“3”,所以四个倒数当中26458.46/6881.3最小,因此原来四个数当中6881.3/26458.46最大。

【例5】阅读下面饼状图,请问该季度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生产多少?()A.38.5%B.42.8%C.50.1%D.63.4%【解析】5632-3945/3945=1687/3945=0.4+=40%+,所以选B。

【例6】某地区去年外贸出口额各季度统计如下,请问第二季度出口额占全年的比例为多少?()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年出口额(亿元)4573 5698 3495 3842 17608A.29.5%B.32.4%C.33.7%D.34.6%【解析】5698/17608=0.3+=30%+,其倒数17608/5698=3+,所以5698/17608=(1/3)-,所以选B。

【例7】根据下图资料,己村的粮食总产量为戊村粮食总产量的多少倍?()A.2.34B.1.76C.1.57D.1.32【解析】直接通过直除法计算516.1÷328.7:根据首两位为1.5*得到正确答案为C。

提示:计算与增长率相关的数据是做资料分析题当中经常遇到的题型,而这类计算有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对于迅速解答资料分析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