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道德发展讲义

教育心理学道德发展讲义

教育心理学道德发展讲义

1. 引言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变化的学科,而道德发展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道德发展关注个体在道

德方面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本讲义将介绍教育心理学道德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帮助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

2. 道德发展的理论

2.1 道德判断理论

道德判断理论是研究个体如何进行道德判断和决策的理论。其中最

著名的理论是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他提出了道德发展的

六个阶段:前期道德、恶意报复和交易、法律和秩序、社会契约和个

人权利、社会伦理和社会契约、普世性原则与责任。这些阶段表示了个体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价值观的发展过程。

2.2 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是指个体对道德行为的情感反应,包括道德愤怒、同情和内疚等。发展道德情感对于个体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一些理论认为,道德情感的发展受到个体社会化过程和重要他人的影响。

2.3 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在道德准则下的行为表现。道德行为的发展受到个体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的影响。研究表明,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类型的道德行为,例如规则遵守、帮助他人和分享等,而青少年则更注重道德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思考。

3. 教育心理学在道德发展中的应用

3.1 学校教育的角色

学校是培养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场所,教育心理学可以在学校教育

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学生的道德

发展阶段,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小学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小学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六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理解各种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初步了解如何根据相关理论开展教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本章难点是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教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

建构主义是当前西方理论界处于主导地位的认识理论和教育理论,它对人的认识的产生,课程的开发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开展都有自己的一套主张。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更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为建构知识,更加强调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景性。从现实缘起来看,建构主义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有人认为,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习得的知识存在不完整、不灵活等缺陷,无法在需要的时候加以运用,也无法在新的情境中有效迁移。如何缩小学校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实现广泛而灵活的学习迁移,这是建构主义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作为教育界的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作出了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设想,这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主要有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人。

1.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

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由此出发,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正是情境内在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探索存在并激励和指导着探索的前进。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运用探索的知识产生新概念。

《公共心理学》总复习题

《公共心理学》总复习题

《公共心理学》总复习题

1.什么是心理学?(第18页)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那些方面?(第18页)

3.心理学研究中的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各有哪些优缺点?(第18页)

4、谈谈你对“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这一命题的理解。(第42页)

5、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第42页)

6、什么是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第42页)

7、什么是感觉和知觉?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知觉的规律。(第108页)

8、什么是记忆?记忆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

9、遗忘的规律是什麽?如何防止和克服遗忘?(第108页)

10、什么是思维,思维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

1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108页)

12、试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第108页)

13、什么是想象?想象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

14、试分析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及其与教学的关系。(第108页)

15、什么是注意,它可分为哪几种?(第126页)

16、注意的品质是什么?(第126页)

17、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第126页)

18、什么是情绪与情感?情绪和情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第150页)

19、情绪和情感有哪些种类?如何控制消极的情绪和情感?(第150页)

20、青少年的情绪情感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第150页)

21、什么是意志?它和认识、情绪的关系如何? (第172页)

22、为什么说意志是自由的,但又是不自由的? (第172页)

23.试分析意志行动的过程。(第172页)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完整版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完整版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编号:(901003)

2.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3.总课时:44

4.总学分:2.5

5.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6.适用专业:师范生

7.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简介

《普通心理学》是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立足于学院“一实二高三强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为学生学习《普通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提供理论支撑,而且给学生参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提供实践指导,特别是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而且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主要的是为其日后在中小学工作提供了帮助。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

1.教学目的: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强化解决教育实践中典型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学教师。

2.教学要求:

第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做到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具体的教学案例,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以适应教学使用。第二,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对教学内容不做过细要求,注重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苛求教师,但强调教师的专长,让学生在教师的专长上受益。

心理学(公共课) - 自我意识

心理学(公共课) - 自我意识
13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二)自我意识的特征
4. 个体的独特性
在个体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会逐渐把他人对自己的
评价内化为自己评价自己的标准。随着时间推移,个体
对自己的认识态度会慢慢脱离他人的评价,形成独特的
自我态度,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与独特的形态,成为
个性中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1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ຫໍສະໝຸດ Baidu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理论
第三节 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
感谢www.tj-finance.com的大力支持
2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也被称为自我(ego或self),ego是精神分
析理论中的核心概述之一,self则主要是指个体的自我
26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自我行动 2. 投其所好,以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好感 投其所好是个体一种策略性行为,最常用的是自我暴 露、称赞、附和和施惠。 (一)自我认识
27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自我行动 3. 自我防卫,以变换自己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个体的自我往往在他本人不知不觉中,用他自己的方 式,把自己与现实世界相矛盾的关系变换成相适应的关 系,从而不至于引起心理上太大的痛苦和不安。自我所 具备的这种解决烦恼、减少内心冲突和不安,保证心境 (一)自我认识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学心理(心理效应)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发挥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建立在师生双方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并包含着多种心理因素。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与基本形式。

一、课堂教学的心理要素

1、注意组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学习与活动的前提条件。调动学生注意的方法:P100

2、认知指导: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方式包括:

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知识、技能)

演示: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为概括奠基;

设问:诱发学生产生解决眼前问题的心理需要;

迁移:理论与实际结合。

3、行为强化:塑造、增强行为的重要手段,分正负强化。方式有:语言、动作(如点头微笑)、物质符

号(如红花)、活动本身

4、心理趋合:个体在认知活动结束时因圆满完成活动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这是课堂教学的最

终目的。包括即时趋合与延时趋合。

二、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心理效应P206-212

效应名称代表人物产生效应心理机制在教学中的应用

首因效应卢钦斯先入为主、前后干扰做好第一次、发挥黄金位置作用

(一)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1、首因效应的概念及实验(P206)

最先获得的信息资料对人形成印象有重要作用,称为首因效应。

2、教学中首因效应的运用

(1)充分发挥第一印象的作用:

见好第一次面;上好第一次课;批好第一次作业;处理好第一次偶发事件……

(2)充分发挥教学中“黄金位置”的作用:

尽可能使新材料第一次就给学生以强烈、深刻的印象;

尽可能避免材料间的相互干扰,克服前摄抑制和

倒摄抑制的负作用,以增强首因效应的效果。

(优选)公共心理学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优选)公共心理学青少年认知发展与学习
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知识有广义与 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 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
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主要是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
2.程序性知识 :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
的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
3、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它 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方法和技巧的知识。
(二)青少年记忆策略的发展
1、记忆的基本的策略 记忆策略是指主体控制自己的记忆活动,
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个体在记忆活动常用的记忆策略主要有
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阐述策略、 组织策略、提取策略等。
2、记忆策略发展的特点
记忆策略的发展有三个重要特点: 其一,个体记忆策略的发展,受个体的经验、
(优选)公共心理学青少年认 知发展与学习
第一节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一、认知发展概述 (一)认知发展 心理学将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
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构成
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份由低级到高 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 展;另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 成份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
“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要证明线段AB和CD相等(目标),如果
它们是同一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平分线(情 景),则只要证这两个角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行动)”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

(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的类型、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限制

(二)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三、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四、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定义、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

(二)学生的定义、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发展的规律

(三)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五、课程

(一)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组织、课程的管理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点

(三)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六、课堂教学

(一)教学的含义、教学理论及教学理论流派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基本程序、主要模式、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策略的含义、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

七、学校德育

(一)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

(二)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德育过程的理论、德育过程的规律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目光短浅,行为受情绪支配,学习方式主要 为模仿和重复。
学龄前儿童
1
认知发展
掌握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述能力,初步理解时间、空间、数学等概念。
2
情感与社交
学习情绪管理、自尊心和同伴交往,家庭和学校是主要情感支持。
3
身心协调
发展精细的手指协调和大肌肉协调能力,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小学儿童
学习
开始系统学习科学、社会学、 文学、数学等知识,测试和作 业的压力逐渐增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从婴儿到青少年的各个发展阶段,探讨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并介绍应用教 育心理学的实践方法。
婴幼儿期
大脑发育
不断形成神经网络,初步掌握听、说、视觉 等能力。
情感依赖
依赖成年人的关爱和陪伴,对接触和亲密关 系有强烈需求。
身体发展
逐渐学会控制身体,掌握匍匐、爬行、坐、 站等技能。
发展特点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 需要和兴趣。
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和 进步。
与家长密切合作,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和情况, 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开始思考职业、兴趣爱好、社会责任等未 来可能的发展道路。
高中生
应试与压力
高考决定人生,应试成为了 学生的全部。需要学会处理 考试压力、纠正消极情绪、 调节心理健康。
• 排解情绪:运动、写 作、亲友倾诉。

教育心理学第6章

教育心理学第6章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反馈和强化,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和成就,从而增强学习动机。
挫折应对与心理辅导
1 2 3
挫折的定义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 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导致个人目标无法实现时 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
挫折应对策略 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种方式。积极应对包 括调整目标、寻求帮助、改变策略等;消极应对 则包括逃避、放弃等。
认知策略
该理论强调使用有效的认知策略来提 高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如复述、组 织、精加工等。
认知发展阶段与教育策略
针对不同阶段的策略
根据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针对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学生,教育者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 略。例如,对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可采用直观教学和游戏化教学;对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 生,可采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
情感发展的阶段
情感发展可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五 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经历等因素都会影响情感的发展。
情感与认知关系
情感对认知的影响
01
情感可以影响认知过程,如注意、记忆和思维等,积极的情感
可以促进认知活动,而消极的情感则可能阻碍认知活动。
认知对情感的影响
02
认知可以影响情感的产生和表达,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知会导
致不同的情感体验。

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4)

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4)

第六章 情感和意志[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情感的概念,明确情感的作用,了解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情感与情绪的种类,掌握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发挥情感的作用以及如何培养中学青少年的情感。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意志的概念,明确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了解意志的作用、意志过程的心理结构以及意志的品质,掌握中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第一节 情感一、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是人的主观体验,即人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觉。情感不同于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感则是对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认识过程通过形象和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感则是通过方观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事物所抱的态度,主观都能体验到,体验是情感的特征。没有主观的体验,人就不知道自己是否产生了情感。情感的产生以需要为中介,人对客观事物来取什么态度,决定于该事物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产生情感的主观原因。如果某一事物能够直接或间接满足的需要,人对其产生肯定的态度,就会有肯定性质的体验,如果某事物不能满足或违背人的需要,人对其产生否定的态度,则会有否定性质的体验。由于客观事物非常复杂,人的需要丰富多彩。构成了客观事物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复杂而矛盾的关系系统,一种事物虽然能满足某方面的需要,但却不能满足另一方面的需要,甚至和其它方面的需要相抵触,因此有的事物会引起人的复杂的甚至矛盾的情感体验:如啼笑皆非,悲喜交加,又爱又恨,百感交集等。二)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1)情绪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它往往随着情境地的改变和需要满足而减弱或消失。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是人对事物稳定态度的反映。(2)情绪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如高兴时笑逐颜色开,手舞足蹈;愤怒时咬牙切齿,暴跳如雷。情绪一旦产生往往难以控制,而情感则比较内隐、含蓄,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始终处于意识支配的范围内。如深厚的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事业的思虑,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父母对子女的痛爱等,往往深埋在心底,不轻易外露,而主要表现在行动中。(3)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一般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而情感往往与社会性需要

教育心理学(公共)

教育心理学(公共)

教育心理学知识大纲

一、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自己行为的过程。意义学习的实质:揭示知识的意义的学习,是在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一种实质性的、非人为联系。(意义学习的条件:)

认知结构:布鲁纳将个人对环境中的事物,通过知觉将其转换为内在的心理事件的过程,称为认知表征,或称知识表征,认为知识获得过程的基础是认知表征(或称知识表征),认为知识获得基础是认知表征。个体认知表征的方式随年龄而发展,分为:(1)动作表征;(2)、形象表征;(3)、符号表征。

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

强化:凡能提高个体操作性反应频率的一切安排,均称为强化。

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行为

先行组织者:是先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材料,她是比较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心智技能:又称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

教学效能感:一般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

普雷马克原理(祖母原则):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一原理被称为普雷马克原理。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则

中学生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中学生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1、过失行为 ⑹ 网络迷恋行为 ⑺ 离家出走或夜不归宿行为 ⑻ 依赖行为(任务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 ⑼ 激惹行为(任性行为) ⑽ 逆反行为
2、不道德行为 攻击行为 偷窃行为 社会化品行障碍(打群架、集体酗酒、敲诈勒索等) 破坏公共设施行为 暴虐行为 3、自我消极行为 自残自伤行为 自杀
一位高中生的自诉—— “我觉得最困难的是进入高中后,学习精力一直很难集中,非常敏感,一点小小的事情都要想上好久,以致于上课效率差,反应也越来越迟钝,思想浑浊,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有时候看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同学都做出来了,就会极度的自卑和紧张。很难从中得以自拨。而且做事情的速度变得慢了。有时候一边做一件事,一边想一些琐事,到后来自己做错了也没有察觉。记忆力、视力都在不断下降……”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健康的完整概念
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已。 ——世界卫生组织(WHO)
国内外现状
12-22%美国儿童有精神障碍 7.5百万-1400万 5-9%有明显的功能损害 <20%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甚至很少能看儿童精神科医生 而很多孩子是可以各种治疗中(药物及其行为治)得到帮助 …美国精神卫生中心
(二)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 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对父母的依赖减少,反抗性情绪增加。 能够对父母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评价。 (三)与教师关系的变化特点 开始对老师评头论足。 对所喜爱的教师所讲授的科目,他们会努力地学习; 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所讲授的科目则持排斥态度。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pdf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pdf

( 2)两者
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
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体。 同时二者具
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
者又是活动的主体。 ( 3)他们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他们也有共同的活动目的,
即促进受教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P10
影响人的思想品德, 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
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 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强
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专业性,有专业的师资和场地及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教育学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
等。
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就是教育和社会发展关系以及教育和人发展的关系。
简单地说, 社会—
—教育——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就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
《学记》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论演说家
的教育》(《雄辩术原理》) 。
20 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P22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5)1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5)1

当代我国道德与道德教育问题

相对于我国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国家经济、政治、外交和教育问题而言,当代我国道德问题似乎是一个更为沉重的话题。媒体报道的“冷新闻”远比“暖新闻”多,前者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这方面事例不胜枚举。这些新闻人物背后隐藏的是自私、冷漠、无耻等非“善”的心理。当然,不排除由于媒体的特性导致的受众获得信息有偏差

其实道德问题比经济问题涉及面更广、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更大更深更远,因此不能不说这是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

但这一问题又是极为复杂的问题。其原因既有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又有当下政治、经济、心理等各种因素。所以尽管社会呼吁和媒体宣传力度很大,但从学术界来说敢于研究这些问题的人少而又少,知难而退,而且从教育实践、特别是学校教育实践来说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形成了回避的态度

第一章概述

本章主要涉及道德和品德两个基本概念的涵义及其关系、品德的结构以及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道德与品德的涵义及其关系

一、道德的涵义与内容

(一)道德的涵义

道德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支持的、调整人与人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 教材(p7)“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

这一定义回答三个问题:

1 道德用来干什么

道德规定了人在与别人相处时应该怎么做。当人们都能按照道德去行动时,人与人之间就能保持理想的和谐的相互关系,社会也才能变得有序

道德使人的行为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并且使其成为约束和调节人的行为的心理机制

2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共识,它以人们结成群体后产生的和睦相处的需要为基础。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相互交往和合作,彼此独立,老死不相往来,就不会有这样的需要,也就不会有道德的产生

公共心理学复习要点

公共心理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不同的是,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少单纯地感觉到事物的个别属性。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定势是由先前活动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陈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智力是一个复杂而颇有争议的概念,至今尚未有定论。

当代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倾向于把智力看作是多种相对独立能力的综合体,主要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创造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物的能力。

情感情绪是个体的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态度体验

情商是相对于“智力”的概念而提出的,是指人们的情绪智能活动水平的高低。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所谓挫折教育,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某种受挫情境,结合儿童、青少年的实际生活,指导他们采取适当的情绪控制行为,帮助他们运用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正确手段,提高他们的耐挫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自发形成的,它的形成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和掌握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有利于我们在品德教育中提出恰当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本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品德的心理实质,品德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阐明品德教育途径和措施的心理学依据。

第一节品德概述

一、品德的涵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例如,某个学生一贯诚实友爱、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我们则认为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与品德密切相关的是道德,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们按照这些行为规范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并以此来要求和评价他人的举止。品德和道德固然都受社会发展规律所制约,但是却不能相互等同,它们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和准则。人们依据规范来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指导或调节行为。遵守它们会受到舆论的赞许并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并感到内疚。它是以行为规范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主观映象,其形成、发展和变化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品德支配和调节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属于个体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是对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的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部分反映。可见,从反映内容上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物质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等社会关系,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的发展而制定了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正是这种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赋予了道德的力量。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的需要。个人为了归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社会所接纳,就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正是人的这种社会性需要(归属、交往与尊重的需要)促使人们的自觉地按照道德要求发展与完善自我品德。

(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他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品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和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在社会化的

过程中、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道德风气的发展变化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品德面貌的变化,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前提。可以说,离开了社会道德,品德就无从谈起。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即众多的个人品德能构成和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和风气。某些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品德可以作为社会道德的典范,对社会风气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离开了社会中具体人的道德品质表现,道德就只能成为无实际意义的行为规范了,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更谈不上发

展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德是道德的基础。

总之,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个体品德,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社会道德,心理学、教育学研究个体品德不能脱离一定的道德环境和规范,心理学对个体品德的研究成果反过来又丰富了社会道德的内容,促进了社会道德的发展。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研究品德的心理结构,有助于人们了解品德的心理实质,为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与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品德的心理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多种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下面,我们将分三个步骤进行探讨。

(一)品德的心理成分

迄今为止,人们在对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意见并不一致。影响较大的是“四因素论”,它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我国近年来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大部分都持这种观点。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如学生对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公物和爱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都有了较好的了解和理解,就表明他们的道德认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道德认识包括:道德观念(即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其中,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衡量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情感既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又表现出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一般地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是他人、本人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的道德认识或自己所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例如,我们对英雄模范人物产生敬佩之情,对损人利己的人产生厌恶的情感,对自己的舍己为人的行为感到欣慰,对自己的过失言行感到羞愧等等。可见,道德情感是一种自我意志监督的力量,它能使人悔过自新,保持良好的行为。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体现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的支持与控制行为的力量,象有的学生长年帮助走路困难的同学上学就是意志支持的结果。道德意志还能使人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不以外界环境为转移,始终坚持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的作用就在于发动与既定目的相符的行动,制止与既定目的相悖的行动。道德意志的过程一般经历下决心、树信心、立恒心三个阶段。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它们与一般的技能、习惯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在完成一定的道德任务时,它们便具有了道德的性质。道德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实现道德目的,它将指导道德行为做出对他人和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事情,不致于好心办坏事。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着人的道德行为,使其贯彻始终,经过多次反复和实践,便形成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品德形成的客观标志。例如,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因此,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及其习惯,才使学校的品德教育具有社会价值。

(二)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

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的发展虽然是有阶段性的,但严格地说,它们是不能单独地割裂开来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一般来说,道德认识是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基础,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一定的情境下,道德情感的激发又会促进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深化和交融的结果就产生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一股内部动力,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它驱动人以道德意志来实行道德行为。道德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