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

02 课文内容解析
描述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环境
自然环境
课文中描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自然 环境,包括校园内的树木、花草、小 鸟等,营造出一种和谐、美丽的氛围 。
建筑设施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宽敞明亮的教室、 设施齐全的操场、各种功能室等,展 示了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 。
描述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孩子们
民族特色
背景介绍
背景
这篇文章描绘的是中国边疆地区的一所小学,这里居住着多个民族的孩子。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却在同 一个学校里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展现出民族团结的精神。
背景分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边疆地区更是民族交融的地区。这所小学的孩子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他们却能 够和谐共处、互相尊重,展现出民族团结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边疆地区稳定 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好。
纯真情感的流露
孩子们在相处中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彼此关心、帮助和分享,这种纯真 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 暖。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小说中的孩子们对知识和美好事物 充满向往,他们努力学习、追求进 步,展现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 风貌。
团结与友爱的精神
团结互助的精神
正能量的传递
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之间相 互支持、帮助和鼓励,体现了团结互 助的精神。这种精神有助于增强集体 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孩子们之间相互理解、接纳和帮助, 形成了和谐共处的氛围,展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团结意识
小说通过描绘不同民族孩子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强调了民 族团结意识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尊重和包容不同民族的文 化。
孩子们的纯真与善良
天真无邪的性格
小说中的孩子们性格天真无邪, 善良可爱,他们不受世俗的束缚 和影响,保持着内心的纯净和美
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青树下的小学在城市的喧嚣中,有一个安静而又美丽的地方,它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这所小学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中,随着季节的变化,树林中的树木也会展现出不同的美丽。
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呈现出一片宁静安逸的景象。
走进校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红砖建筑的主楼,主楼上有一个大大的旗杆,高高挂起的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激起着人们的爱国之情。
主楼前的广场上,有许多孩子在玩耍,他们大声笑着,跑来跑去,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走进教室,黑板上挂着一幅美丽的春天画。
教室里的柜子,书桌都是木头做的,在阳光照射下特别温馨,每个桌子上都摆放着一束鲜花,恍如置身于一个善良、温馨的世界。
讲台上的教师朝着学生微笑着,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孩子们学习和思考,教室里充满了肃穆、活力和鼓舞人心的氛围。
小学生活充满了欢笑和快乐,许多活动和课程都在这里举行。
学校每年都会有不同的主题活动,有“全民健身日”、“科技节”、“食品安全周”等等,每个主题都让学校充满了风景。
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还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学校有自己的体育设施,在午餐后,学生可以到操场上跑步、游戏等,让学生既锻炼了身体,也放松了心情。
课程也非常丰富多彩,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等科目。
在教师们的指导下,学生们热爱学习,积极进取。
在大青树下的小学,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和教育,还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学校有自己的校规、校训和校徽,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学习基础,还要有良好的品德。
学校注重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志愿者的工作,并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在这里,我们看到孩子们快乐成长的脚步,看到教师们用心教育的身影。
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有用之才,让他们走向成功和美好的未来。
在大青树下的小学,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温暖和力量,让我们一起为每一个孩子的未来点亮希望之灯。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学习一、课文原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二、作者简介姓名为吴然,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曾名《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扣准了民族大团结这个核心主题,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
三、生字组词坝(大坝)(堤坝)扬(表扬)(飘扬)摔(摔跤)(摔打)跤(摔跤)(跤王)凤(凤凰)(龙凤)洁(洁白)(洁净)晨(早晨)(晨昏)绒(绒毛)(绒球)汉(汉语)(汉字)艳(鲜艳)(红艳)服(服务)(克服)装(装备)(服装)扮(打扮)(装扮)读(读书)(读取)静(安静)(宁静)停(停车)(停止)粗(粗心)(粗壮)影(影子)(倒影)多音字:打dǎ(打扮)dá(一打)好hǎo(好像)hào(好奇)近义词:鲜艳——艳丽飘扬——飞扬敬爱——尊敬安静——宁静粗壮——强壮绚丽多彩——五彩缤纷反义词:艳艳——暗淡安静——热闹古老——现代洁白——乌黑四、重点词语理解阿昌族和德昂族: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填一填:把“这”改为别的 词语,会是怎样的呢?
(团结)的学校,( 美丽)的学校、(欢乐) 的学校、(与众不同)的学校就是我们可爱的小 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chén zhuāng
晨装
上下 结
构
思考: 课文描述了大青树小学的哪几幅场景?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 上课学习
下课游戏
大青树小学的学生都来自哪里?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绒球花
太阳花
松鼠
山狸
凤尾竹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 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 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 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有趣】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热闹】热闹的景象。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古老】年代久远的。 【粗壮】(物体)粗大而结实。 【洁白】纯白,没有杂色。 【摇晃】摇摆,摇动。
词语对对碰
鲜艳——艳丽 打扮——装扮 安静——寂静 招引——吸引
飘扬——飘荡 摇晃——摇动
安静——喧闹 敬爱——憎恨 古老——年轻 粗壮——纤弱
热闹——冷清 洁白——乌黑
词语解释
1.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B ) 2.鲜明而美丽。( A ) 3.使容貌和衣着好看。( D ) 4.灿烂美丽。( C )
排比句,突出强调上学路上景色很美,学生从四面 八方赶来上学的情景。排比句,这所小学的学生来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汉族 鲜艳 飘扬 读书 凤尾竹 洁白
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在 粗壮 影子
资料宝袋
吴然:原名吴兴然,云南人,中国作家协 会会员。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和小学教师。
主要作品:《歌溪》《一碗水》《走月 亮》《小鸟在歌唱》等。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这所小学的?
上学路上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 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 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 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我知道
坪坝:山间
、
平坦的场地。
上学路上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 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dǎi
傣
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人口约有126万。傣族 人爱跳孔雀舞,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 特色的节日。
德昂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人口约1.8万,擅长种 茶,喜住竹楼。爱跳象脚鼓舞,主要节日 是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
上学路上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 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下课了,同学们都在操场上的做游戏,
有 ,有 ,有
,还有
。
我会读
傣、族 景颇、 族
阿昌、 族 德昂、大树下
景
pō
颇 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民风纯朴、直爽,是一个骁勇的民族,男孩子们从小就和 大人一起上山打猎,肩背挎包、腰挂长刀、肩扛铜枪炮,十分威武。景颇族 妇女善编织,能够编出数百种彩色图案花纹。
阿 昌 族
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有4万。阿昌族人民爱“对歌”,跳 猴舞。节日和傣族相似,其中以火把节和窝罗节规模最大。
了解事物觉得 新奇而感兴趣。
《大青树下的小学》精选(共13张PPT)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一课时
手
引入新课
清晨,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踩着露珠,迎 着朝阳,高高兴兴地来到了美丽又可爱的学 校,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学习生活吧!
引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调
查统计,正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 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为少数民族。 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我会写
早晨 绒球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读课文 安静 停下 粗壮 影子 绚丽多彩 高高飘扬 穿戴不同
我会写
坪 坝: 鲜 艳: 好 奇:
边 疆:
古 老: 洁 白:
摇 晃:
绚丽多彩:
平坦的场地。 颜色鲜明而美丽。
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或事物感到新奇而感兴趣。
靠近国界的领土。
经历了久远年代的。 没有被其他颜色染污的白色。
摇摆晃动。 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华丽。
课文讲解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bà)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
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hàn)族的,有傣(dǎ)族的,有 景颇(pō)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
了好朋友。那鲜艳(yàn)的服装,把学校打扮(bàn)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
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yáng)的国
旗敬礼。
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秀6篇】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秀6篇】《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篇一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且在日常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03
富有爱心和责任心
学校的教师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尽力帮助
学生解决各种问题,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好评。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展示
教学成果显著
学校的教学成果显著,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 业成绩普遍较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 绩。
种植年代与地点
大青树种植于何时何地,以及其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等。
大青树下的文化传承
文化符号
大青树作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代表着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活动
大青树下所举办的文化活动及其历史、特点等。
大青树下的社会价值
旅游价值
大青树作为当地的旅游资源,对于当地 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VS
多元化、国际化的教育服务。
预期成果:通过未来发展规划的 实施,大青树下的小学将实现以
下预期成果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 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学校未来国内外知名学 校之一。
学校信息化和智能化 水平显著提高,成为 数字化校园的典范。
师资队伍素质和教育 教学能力达到国内领 先水平。
社会认可度高
学校的社会认可度高,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也 普遍较好,认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 水平都很高。
05
大青树下的小学面临的挑战和机 遇
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资金不足
学校设施、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投入需要充足的资金支 持,而学校筹措资金的能力有限,导致一些必要设施和资 源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学生数量下降
国家对教育领域进行改革,推出了一系列 政策措施,为学校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和资源支持。
多元化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招呼】
【绚丽多彩】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这所小学的? 来到学校 上课了
上学路上
下课了
课文解读
再读课文,思考: 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
本文描写了这所小学怎样的
状元成才路
景象呢?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上学路上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 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 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 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
来到学校 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 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这所小学是一所美丽而团结的小学。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多姿多彩 绚丽多彩 五彩缤纷
打招呼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 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敬礼 问好
排比 的手法,表现了同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 天真可爱 、________ 有礼貌 和__________ 热爱祖国 的 学们__________ 特点。
读课文 。_________ 最有趣 的是, 像都在听同学们_________ 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______ 朋友 , 跑来了两只______ 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3.课外阅读。
关于团结的名言: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利断金。
众人拾柴火焰高。
课后作业习题答案
板书设计
大 青 树 下 的 小 学
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民族不同、
团和 美丽可爱 结睦 课上和课下——认真读书、充满欢乐 友 相 爱处
抒情——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
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
个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的
自豪、赞美之情。
拓展延伸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请
同学们发挥想象,续写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
随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xiān yàn ( 鲜艳 ) dǎ bàn ( 打扮 ) fú zhuānɡ ( 服装 ) ān jìnɡ ( 安静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窗外 十分安静,______ 树枝 不摇 这时候,______ 蝴蝶 停在花朵上,好 鸟儿 不叫了,______ 了,______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 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教室里
图书室里
操场上
教学楼前
花坛边
大树下
老师指导:可以结合自己平时观察到的 学校的景物,描绘自己看到的学校;然后结 合自己的校园生活,说一说同学们平时在学 校里都做些什么。可以选取一个场景来具体 说明,尽量说得生动、具体、真实。
课后作业
1.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2. 你的课余生活丰富吗?请你以小短文的形
式展示一下。
声 明
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 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 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将本文件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应获 得授权,如发现未经授权用于商业或盈利用途将追加侵权 者的法律责任。 武汉天成贵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
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朗读指导: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朗 读时,要用欢快活泼的语调和自豪赞美的语 气来读,声音清脆欢快。如,描写鲜艳的民 族服装的句子,应用自豪的语气来读,重读
“鲜艳”“更加”等词,“绚丽多彩”语气 延长;描写同学们下课场景的句子,应读出 轻松、活泼的语气,语调欢快。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字词学习
bà hàn yàn
dú
早晨
服装 停止
fânɡ
状元成才路
坪坝
打扮 摔跤
jiã
bàn
绒球
飘扬
状元成才路
yánɡ
汉族
朗读 影子
鲜艳
安静
shuāi jiāo
状元成才路
粗壮
状元成才路
凤尾竹
洁白
坝 读 汉 艳
扮
扬
摔
洁
凤 跤
晨 绒 球 汉 艳 服 装
状元成才路
扮 读 静 停 粗 影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上下结构:
晨、装
左右结构:
绒、球、汉、艳 服、扮、读、静 停、粗、影
连一连
【好奇】 【招引】 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 形容灿烂艳丽,色彩丰富。 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 新奇而感兴趣。 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 等特点吸引。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祥和)的学校、( 快乐 )的学校就是 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
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
摇晃……
思考:以景物描写结尾有什么好处? 给这所小学增添了古老悠久的气
息和民族特色,表现出这的确是一所 令人难忘的美丽、和谐的学校。
你喜欢这所小 学吗?为什么?
上课了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 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 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衬托:突出了上课时“安静”的美、和 谐的美,同时衬托了同学们读书声音的好听。
下课了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 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
狸也赶来看热闹。
从侧面衬托了孩子们生活得很快乐。
这是一所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
请同学们想想还有谁来这里凑热闹?
大青树下多热闹!有( 有( ),还有(
),
)。他们
的欢笑声把(
)都吸引过来了。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请同学们结合前文,把“这”改为别 的词语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 美丽)的学校,( 团结)的学校、
参考答案:我找出了文中的一段景物描 写: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 说一说。 参考答案: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在于: ①这所小学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各民 族的小学生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使学校 具有民族特色;②校园里有各种动物,是 一所充满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