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技术作业考核试题
多媒体通信作业题-(带答案版)

第1、2章作业根据CCITT的定义,媒体可划分为五大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多媒体通常是指感觉媒体的组合,即语言、文字、音乐、自然界的其他声音等多种媒体的组合。
多媒体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信息量巨大、数据类型的多样性与复合性、数据类型间的区别大。
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四个特性:集成性、交互性、同步性、实时性。
一幅1024*768的彩色图像,每像素用24bits编码,其数据量为18432 Mbit 。
多媒体数据中存在信息冗余,冗余的类型主要有六种:空间冗余、时间冗余、结构冗余、知识冗余、视听冗余。
在视频的相邻帧间,往往包含相同的背景和移动物体,因此,后一帧数据与前一帧数据有许多共同的地方,这是时间冗余。
信息熵是表示信息中各个元素比特数的统计平均值。
按信息压缩前后是否有损失,数据压缩可以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无损压缩编码主要有:霍夫曼编码、行程编码、、算数编码和词典编码。
评价一种数据压缩技术的性能的三个关键指标为数据压缩比、重现质量、压缩与解压缩的速度。
霍夫曼编码结果是唯一的。
行程编码的工作原理是将连续相同的数据序列用一个重复次数和单个数值来表示。
算术编码对整个消息只产生一个码字,这个码字是在区间[0,1) 之间的一个实数。
算术编码是一种对错误极敏感的编码方法。
一个原始数据字符串为HKKKKKKKKKAMP,采用行程编码后的字符串为H#9KAMP 。
霍夫曼编码例题例:某信源符号及其对应的概率如下:a1 a2 a3 a4 a5 a6 a7 0.20 0.19 0.18 0.17 0.15 0.10 0.01 请完成哈夫曼编码,并计算平均码长。
算术编码例题第3、4章作业人类听觉器官能感知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20kHz 。
电话系统中话音的频率范围为300~3400Hz 。
人对声音的主管感觉是用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参数来描述的。
一个声音的闻阈值由于另一个声音的出现而提高的效应称为掩蔽效应。
多媒体通信技术--复习

图像通信系统是一个二维信息系统,因此可以进行类似的定义,二维函 数f(x,y)与其频谱F(μ,ν)的关系:
(5) 视频信息的数字化 a.分量电视信号的数字化
ITU-R BT 601建议,建议采用分量编码,亮度和色差信号的取样频 率fY和fC分别为:
其中fHNTSC和fHPAL分别代表NTSC制和PAL制中的行频。如果对亮度 信号和色差信号进行量化,而且都采用8位码,那么三个分量信号数字 化后的数据量为:
如果系统是彩色电视系统,除了亮度之外,图像的色调和饱和度都 是表示图像质量的重要参数,它们与U、V的关系如下:
图像的色调=
图像的饱和度=
c.彩色电视制式:
PAL(我国)、NTSC、SECAM
d.逐行扫描
逐行扫描是指电子束按一行接一行的规律,从上到下的对整个一幅
(帧)画面进行扫描的方式。
人们将一个正程和逆程所用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用TH表示,由此 可以得出行扫描频率(行频)fH:
互控制能力。 同步性:多媒体通信终端上显示的文字、声音和图像是以在时空上
的同步方式工作的。 4、关键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数据的获取与显示技术, 多媒体数据库及其检索技术,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存储技 术,多媒体数据的分布式处理技术。 5、应用:可视电话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电子邮件,视频点播 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和虚拟现实。 课后习题:
b.图像子采样:对色差信号使用的采样频率比对亮度信号使用的采样频 率低
4:4:4
多媒体通信考试试题

多媒体通信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多媒体通信是指通过 _____ 传输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通信方式。
A. 有线网络
B. 无线网络
C. 电视信号
D. 互联网
2. 下列哪一项不是多媒体通信的特点?
A. 传输速度快
B. 支持实时交互
C. 仅支持文字信息传输
D. 支持多媒体信息传输
3. 在多媒体通信中,数据压缩的主要作用是 _____ 。
A. 减小数据传输量
B. 增加数据传输速度
C. 提高数据传输质量
D. 节省传输成本
4. 多媒体通信中常用的音频文件格式是 _____ 。
A. PNG
B. MP3
C. BMP
D. AVI
5. 在多媒体通信中,视频会议通常采用的传输协议是 _____ 。
A. HTTP
B. FTP
C. RTP
D. TCP
二、简答题
1. 简述多媒体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领域及重要意义。
2. 什么是多媒体数据压缩?简要说明其原理和作用。
3. 举例说明多媒体通信中常见的一种音频格式和一种视频格式,并
描述其特点。
4. 解释传输控制协议(TCP)在多媒体通信中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5. 简述实时视频传输的技术原理及其在多媒体通信中的应用。
三、综合题
某公司计划举行远程视频会议,需要使用多媒体通信技术实现远程实时视频传输。
请你分析该公司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并提出合理建议。
多媒体通信考试 A 卷答案

2)使用缓冲器来减少抖动。
3)利用锁相环使收发双方时钟同步,减少抖动。
四、计算题(每小题分,共分)
得分
评卷人
×、帧秒的高清彩色电视信号(量化)用的网络传输时,对应的压缩比应是多少?
××××(*)
五、描述设计题(每小题,共分)
得分
评卷人
试绘出下图电视专题报道的。
六、论述题(每小题分,共分)
得分
评卷人
阐述并说明漏桶法机制的工作原理。
()可靠性需求:由于人感知能力限制,我们的视觉听觉很难分辨和感觉图像或声音本身微小的差异,因此多媒体应用允许网络传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可靠性的精确表示是很困难的,但实践知道,音频比视频的可靠性需求高。
()延迟需求:多媒体信息流中包含有音频和视频流,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时间关系,即流内和流间同步关系,在理想情况下要求以最小的延迟来传输音频流和视频流,并且能够同时到达,这样才能保证同步地播放,这样就必须将延迟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否则将会影响同步的质量。
得分
评卷人
多媒体通信的性能需求有哪些?
()吞吐量需求:与网络传输速率,接收端缓冲容量以及数据流量有关。由于要保证传输信息时不引起端到端的延迟和分组的丢失,因此要求有足够高的传输带宽;为了接收源源不断的多媒体信息,防止信息溢出,造成分组丢失,要求有大的缓冲容量;对流量的需求,网络的有效带宽必须大于或等于所有这些数据流传输速率的总和。
多媒体通信考试(开卷)

江苏科技大学多媒体通信试卷(开卷)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35分)1.Internet网是一种()A 帧中继网B 企业内部网C 国际互联网D 局域网2.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基本功能是数据处理和()A 数据通信B 数据分析C 差错控制D 帧中继3.利用电话线传输数据时,给计算机必须配备的硬件设备是()A 网卡B 调制解调器C 同轴电缆D 中继器4.以帧为单位进行数据传送的层对应于OSI的()A 物理层B 网络层C 传输层D 数据链路层5.TCP/IP协议的()包括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域名系统服务DNS、远程登录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名字服务协议NSP,远程过程调用RPC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A 物理层B 网络层C 数据链路层D 应用层6.使用Ping工具程序检测TCP/IP协议是否安装与设置正确,Ping后键入的IP地址应是()A 128.0.0.0B 127.0.0.1C 用户自己的主机IPD 255.255.255.07.在模拟音频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必须使用()。
A.编码器B.加密器C.调制解调器D.解码器8.数据链路层中使用的基本数据传输单元是()。
A. 数据报B. 数据帧C. 比特位D. 数据段9.实现从网卡物理地址到IP地址转换的协议是()。
A. RARPB. TCPC. ARPD. IP10.网络互连设备中的‘网桥’工作在OSI网络互连层次的()。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11.WWW服务器一般使用的端口号是()。
A. 21B. 20C. 23D. 8012.IEEE802的LLC与OSI分层模型哪层相对应?()。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13.Windows NT Server使用的文件系统是()。
A. FAT16B. FAT32C. NTFSD. 以上都不是14.Internet是用一种称之为()的专用计算机将网络互连在一起。
多媒体技术考试题及标准答案

《多媒体技术》考试题及标准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多媒体是(多种信息载体)的组合形式,可以全方位地传递信息。
多媒体给人以多种感官刺激,使信息表现得更全面、更真实、准确。
2、多媒体信息载体类型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
3、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获、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两种以上)不同信息媒体的技术。
3、视频音频的处理是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4、在多媒体作品中用到的两种格式的数字图像文件,它们是矢量图与(位图)5、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STUDIO MAX的文件扩展名为(.MAX)6、按照构成颜色的“基本颜色”不同,组合原理不同可划分成多种颜色模式。
它们是(RGB)模式、CMYK模式、HSB模式、LAB模式的灰度模式等。
7、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损压缩法;另一类是(有损压缩法)。
8、多媒体计算机获取常用的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视频)的方法是:①计算机产生彩色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②(用彩色扫描仪,扫描输入彩图形和静态图像),③用视频信号数字化仪,将彩色全电视信号数字化后,输入到多媒体计算机中9、在Authoraer 6.0中要插入一张图片,可以拖入一个(显示)图标10、理想多媒体系统的设计原则是:①(采用国际标准的设计原则),②多媒体和通信功能的单独解决变成集中解决,③体系结构设计和算法相结合,④把多媒体和通信技术做到cpu芯片中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请判断以下哪些属于多媒体的范畴。
( B )(1)交互式视频游戏(2)有声图书(3)彩色画报(4)立体声音乐(a)仅(1)(b)(1)、(2)(c)(1)、(2)、(3)(d)全部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 C )(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可扩充性(a)仅(1)(b)(1)、(2)(c)(1)、(2)、(3)(d)全部3、在数字音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下述顺序哪个是正确的 ( C )。
多媒体通信考试试卷含答案

在某些情况下,漏桶算法不能够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因为漏桶的漏出速率是固定的参数,所以,即使网络中不存在资源冲突(没有发生拥塞),漏桶算法也不能使某一个单独的流突发到端口速率。因此,漏桶算法对于存在突发特性的流量来说缺乏效率。
漏桶可以看作是一个带有常量服务时间的单服务器队列,如果漏桶(包缓存)溢出,那么数据包会被丢弃。其原理如图,数据源向桶内输入数据,数据以一固定速率从桶底流出。无论输入流的突发性多高,漏桶都强制输出流维持在恒定的速率上。可以看出,桶的大小决定了所允许的等待进入网络的数据量的大小,桶溢出时,数据就丢失了。
得分
评卷人
多媒体通信的性能需求有哪些?
(1)吞吐量需求:与网络传输速率,接收端缓冲容量以及数据流量有关。由于要保证传输信息时不引起端到端的延迟和分组的丢失,因此要求有足够高的传输带宽;为了接收源源不断的多媒体信息,防止信息溢出,造成分组丢失,要求有大的缓冲容量;对流量的需求,网络的有效带宽必须大于或等于所有这些数据流传输速率的总和。
(4)多媒体数据库强调媒体独立性,用户应最大限度地忽略各媒体间的差别而实现对多种媒体数据的管理和操作。
(5)多媒体数据库强调对象的物理表现和交互方式,强调终端用户界面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6)多媒体数据库具有更强的对象访问手段,比如特征访问、浏览访问、近似性查询等
九、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得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累分人签名
题分
16
17
12
电子科技大学《多媒体通信》20秋期末考试

B.帧间编码
C.运动估计
D.运动补偿
答案:A
19.语音信号在无线接口路径的处理过程包括:A信道编码、B语音编码、C加密、D交织,其顺序为:()。
A.A-B-C-D
B.B-A-C-D
C.A-B-D-C
D.B-A-D-C
答案:D
20.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视频数据由RTP传输,视频质量由RTCP控制,视频控制由RTSP提供
A.反射
B.绕射
C.散射
D.折射
答案:D
3.预测编码中,DPCM系统中的误差来源是发送端的()
A.编码器
B.解码器
C.量化器
D.变换器
答案:C
4.在数字音频设备之间进行数字音频传输的方法有两大类:用电缆传输电信号或者用光缆将()以光的灭亮形式来传输
A.0、1信号
B.电信号
C.声波信号
D.控制信号
答案:A
A.I帧
B.P帧
C.B帧
D.D帧
答案:C
24.流量控制的目的是()
A.降低误码率
B.提高传输效率
C.防止阻塞和死锁
D.提高信道利用率
答案:C
25.MPEG编码算法中采用两种基本技术,即为了减少时间上冗余性的基于块的运动补偿技术和基于DCT变换的减少空间上冗余性的()
A.基于块的运动补偿技术
B.ADCT技术
A.RTP
B.HTTP
C.RTSP
D.RTCP
答案:B
12.下列属于传输媒体的是()
A.扫描仪
B.双绞线
C.硬盘
D.图像
答案:B
1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多媒体应用系统中,可用文本设置超链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通信技术作业考核试题
第1题,不属于Web超媒体系统组成的是()。
A、流层
B、表现层
C、超文本抽象层
D、超文本信息库层
A
第2题,不属于IPv6和IPv4共存技术的是()。
A、双栈技术
B、隧道技术
C、转换技术
D、上面选项都不对
正确答案
第3题,不属于视频点播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的是()。
A、网络环境支持
B、视频服务器
C、流媒体技术
D、用户操作电脑的能力
正确答案
第4题,不属于多媒体通信系统应具备的特征的是()。
A、集成性
B、交互性
C、同步性
D、独立性
正确答案
第5题,不属于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主要特征的是()。
A、多媒体异步支持
B、技术综合性
C、实时多媒体综合性
D、交换性
A
第6题,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结构有()。
A、点对点结构
B、一点对多点结构
C、多点对一点结构
D、多点对多点结构
第7题,属于图像编码系统的组成部分的是()。
A、信源
B、信道
C、信源和信道的编、解码器
D、信宿
第8题,软交换支持的主要协议有()。
A、IPV6协议
B、IGMP协议
C、实时传输协议(RTP)
D、资源预留协议(RSVP)
正确答案
第9题,实用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A、图像变换
B、图像增强
C、图像压缩
D、图像重建
第10题,媒体可以分为哪几类()。
A、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显示媒体
D、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