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复习专用试卷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上海敬业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本卷g=10m/s2)一、单项选择题Ⅰ(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就是路程;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无方向,路程是标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D、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较大的物体位移一定较大;B、末速度较大的物体位移一定较大;C、初速度较大的物体位移一定较大;D、加速度较大的物体位移一定较大。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两个力大小相同,则产生的效果也相同C、受力物体是指受到力的物体,它可以不施力给其它物体D、力是物体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5、一个物体自由下落6s后落地,则在开始2s内和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A、1∶5 ;B、3∶5;C、3∶11;D、1∶3。
二、单项选择题Ⅱ(每题3分,共18分)6、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v v v vt t t tA B C D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B、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C、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D、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8、一辆车以速度υ行驶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接着以速度20km/h跑完其余三分之一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km/h,则前面的υ是()A、24km/h ;B、35km/h ;C、36km/h ;D、48km/h。
【精品试卷】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质量检测复习专用试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红旗中学高一物理质量检测一、选择题(每题6分,计48分)1.下列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了 B .失重就是物休的重力减少了 C .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没有了D .不管是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都不变2.一个人站在医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下蹲的全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是( ) A .先减小,后还原 B .先增加,后还原C .始终不变D .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3.一物体质量为2kg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经过1s 后的速度大小为10m/s ,那么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合外力大小为A 、20NB 、12 NC 、8 ND 、28N4.一场风雨中,某雨滴正与竖直方向成45°向下偏西方向做匀速下落,则雨滴所受空气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是 A .0B .mg 水平向西C .mg 竖直向上D .2mg 与速度反向5. 如图所示,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竖直杆,在杆上套一个环,箱的杆的质量为M ,环的质量为m ,已知环沿杆以加速度a 下滑,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是: A .(m+M )g B .(m-M )gC .(m+M )g-maD .(m+M )g+ma6.在以加速度a =13g 匀加速上升的电梯里站着一质量为m 的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的重力为23mg B .人的重力仍为mg C .人对电梯的压力为23mg D .人对电梯的压力为43mg7、质量为 1.0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下滑到斜面的底端后进入粗糙水平面滑行,直到静止,它的v-t 图象如图8所示。
(g 取10m/s 2)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斜面的倾角为60°B .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外力大小是2.5NC .物体与水平面的动磨擦因数为0.25D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合外力大小是2.5N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 1=2kg 、m 2=3kg 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
沪科版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学科期中试卷(命题人:铁王亚琴)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给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给2分)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不变的物理量是( ) A .速率 B .合外力 C .速 D .加速2.物体受几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若对物体再施加一个恒力;则物体可能( )A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 .做匀速圆周运动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速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 .它是加速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C .它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D .它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4.在抗震救灾时一名在陕打工的川籍工人骑摩托车去四川抢救亲人;行驶在一条水平路上遇到了一个壕沟;如图所示;壕沟宽为m 5 ;两侧高差为m 8.0;要越过这个壕沟;则摩托车应( )A .最小速为s m 4B .最小速为s m 5C .最小速为s m 5.12D .不可能越过这个壕沟5.机械表中的分针与秒针在转动时可视为匀速转动;分针和秒针从开始重合到第二次重合;中间经历的时间为( )A .min 1B .min 6059 C min 5960. D .min 60616.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不变B .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不变C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不变D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和加速都是时刻在变7.一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其运动的半径为r ;线速为v ;角速为ω;向心加速为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半径越大;其向心加速一定越小 B .半径越大;其向心加速一定越大 C .线速越大;周期一定越小D .角速越大;周期一定越小8.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用长为m 8.0的细线悬于小车的顶部;两球与车的前后壁接触;车以s m 4的速行驶;由于某种原因;车突然停止运动;则此时两线拉力之比F F B A :为(sm g 210=)( )A 1 :1B .2:1C .3:1D .4:1 9.汽车在炎热的夏天沿凹凸不平的路面行驶;其中最容易发生爆胎的位置是(设VV V V dbca=<=) ( )A .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10.一质量为kg 1的滑块以s m 2的速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变为向右s m 2;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做功为( )A .4JB .2JC .0D .8J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水平抛出的一个物体;它落地时的速大小为s m 10;速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个物体抛出时的速大小为_________s m ;抛出点距地面的高为_____________m (smg 210= ) .12.小球以初速v与水平方向成α角斜向上抛出;则到达最高点的水平分速为__________;竖直分速为_____________.13.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已知汽车转弯半径为R ;转弯时的速大小为V ;要使汽车转弯时不打滑;则汽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至少应为_____________. 14.两质点小球A ;B 在空间同一点处;同时水平抛出;速分别是s m 4向左和s m 9向右;当两个质点速相互垂直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当两质点位移相互垂直时;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sm g 210=)三.论述;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共40分)15.(13分)小船在m 200宽的河中横渡;已知水流的速是s m 2 ;船在静水中的速是s m 4 ;求(1)当小船的船头始终正对河岸时;船到达对岸所用的时间与船到达对岸的位置;(2)要使小船到达正对岸;它应如何行驶?16.(13分)飞机离地面高为m H 500=;水平飞行的速为smv 1001=;追击一辆速为s m v202= 在它的正前下方同向行驶的汽车;欲使炸弹击中汽车;飞机应在距离汽车的水平距离为多远处投弹?( s m g 210=)17.(14分)如图所示;一滑雪运动员沿冰雪覆盖的坡道由A 点下滑;经过水平路段BC ;滑向一个圆弧形下坡道.圆弧CD 部分的半径为m 30;BC 与圆弧CD 相切;C 为切点;滑雪运动员及滑雪板总质量为kg 90;刚滑至C 点时速为s m 15;求运动员在C 点对冰面的压力.(smg 210 )宝鸡铁 王亚琴高一物理学科期中试卷试卷说明1.本题考查曲线运动的定义.2.本题考查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3.本题考查平抛运动的概念.4.本题考查学生动手应用平抛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本题考查学生应用圆周运动基本概念研究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的能力6.本题考查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7.本题考查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8.本题考查对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认识及计算. 9.本题考查向心力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11.本题考查平抛运动知识的应用. 12.本题考查斜抛运动的知识.13.本题考查对向心力来源的认识及对向心力的计算. 14.本题考查平抛运动知识的综合应用.15.本题通过对渡河问题的研究考察学生对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掌握.16.本题考查平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7.本题考查圆周运动与向心力的综合应用.物理学科期中试卷参考答案11. 3545或1.25 12.αcos 0v 013.gRv214. 7.5m 15.6m 三.计算题15.解析: 已知河宽d=m 200;水流的速为sm v2=水;船在静水中的速为sm v4=船(1)当小船的船头始终正对河岸时;小船正对河岸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其速为船在静水中的速;于是可得小船渡河所用的时间为:vdt 船=;代入数据得t=50s (3分)小船到达下游的位置为t s v水=代入数据得s=100m.即小船到达正对岸的位置为出发点的正对岸到下游100m 处. (3分) (2)要使小船到达正对岸;小船的船头应朝向上游;设船头与河岸的夹角为α;则有v v水船=αcos (2分) 得 m v 5.0cos ==船水α (2分)所以可得60=α 即: 小船的船头应指向上游且与河岸的夹角为600的方向渡河。
沪科版高一物理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高一物理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高一年级物理学科期中高一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命题人:石油中学段琨)命题人:石油中学段琨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第Ⅱ卷。
满分100分, 100分钟完卷。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第Ⅱ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第Ⅰ卷上所有题的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所对应的信息点处,答案写在Ⅰ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l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加速度保持不变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2.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10m/s,车对桥的压力为车重的3/4倍,如果使汽车行驶至桥顶时对桥恰无压力,则汽车的速度为()A.15m/sB.20m/sC.30m/sD.40m/s3.汽车上坡时,司机一般都将变速档换到低速档位上,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节省燃料B.使汽车获得较大的功率C.使汽车获得较大的牵引力D.避免因车速过大而发生危险4.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放在宝鸡和北京,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线速度大,乙的角速度小B.甲的线速度大,乙的角速度大C.甲和乙的线速度相等D.甲和乙的角速度相等5.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的速度增量总是:()A.大小相同,方向相同 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6. 用拉力拉同一物体由静止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第一次用水平力拉,第二次用与水平力成斜向上方向的力拉,若两次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也相同,则有:()A.两次合外力的功相同 B.第一次合外力的功较大C.第二次拉力的功较大 D.两次拉力的功相同7.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关于物理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每秒(m/s)。
B、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每平方秒(m/s²)。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是牛顿(N),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焦耳每秒(J/s)。
2、在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符合牛顿第一定律的是:A、一个静止的物体,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B、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一个加速运动的物体,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将保持加速运动状态。
D、一个减速运动的物体,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将保持减速运动状态。
3、三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各自连接在一个三角形电路中,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均为6V,则该电阻的阻值为?A、1.5ΩB、2.0ΩC、3.0ΩD、4.0Ω4、一物体沿光滑斜面上滑,最终回到出发点,那么在此过程中,物体速度最大的点是?A、上滑过程最顶端B、下滑过程的最顶端C、物体刚好返回到出发点D、整个过程物体速度不变化5、在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中,T代表周期,L代表摆长,g代表重力加速度。
g如果单摆的摆长L减半,而重力加速度g保持不变,则单摆的周期T将变为:A.T2B.TC.√T2D.2T6、一个理想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初级线圈中的电流I1为10A,次级线圈中的电流I2为20A。
变压器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匝数之比分别为n1和n2,且已知两个线圈的电阻很小,忽略不计。
则n1和n2的比值是:A. 1:2B. 2:1C. 1:20D. 20:17、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推力,开始时物体静止,随后以加速度a加速运动。
若推力保持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B、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减小C、物体的合外力随时间减小D、物体的动能随时间增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沪科版必修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关于质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B.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C.质量、体积很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作质点D.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2.对于运动质点,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速度不断变化,而加速度不变;B.加速度不断变化,而速度不变;C.加速度不蛴减小,而速度不断增大;D.加速度不断增大,而速度不断减小。
3.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弹力必然有摩擦力B.有摩擦力必然有弹力C.摩擦力的大小正比于弹力的大小D.从力的效果上讲,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4.最早用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B.牛顿 C.亚里斯多德 D.阿基米德5.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舒】飚数关系是S=4t+2t2(m)1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0、4m/s2B、4m/s、2m/s2C.4m/s、lm/S2D.4m/s、4 m/s26.竖赢上抛一小球,经3s落回到原抛出处(空气阻力不计),则小球在第2s内的位移是( )A.10m B 、O C.-5m D.-l.25m7.从高空每隔0.5秒释放一个钢球,使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在这些钢球都没有落地之前,它们在空中萄单位长度内的数目(定义为线密度)从落点起向下的分布情况应是( )A.均匀分布 B.越来越密集C.越来越稀疏 D.无法判定8.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像,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中一确的是( )时刻,虚线反映郎加速度比实际的大A.在t1B.在0一t如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1C .在如t 1一t 2时间内,由虚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D .。
沪科版高一物理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赋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点的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质点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质点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能是零;D、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那么它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2、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B、平均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3、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速度变化为正,加速度为负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D、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却不为零4、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的位移0.4m,则()A、第1s末的速度为0.4m/sB、加速度为0.8m/s2C、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0.8mD、2s内通过的位移为1.2m5、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24t-3t2(m),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第几秒末( )A、2s B、4s C、6s D、8s6、.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以相同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B、两次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平均速度一定相等D、所用时间一定相等7、小球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第1 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少时间才会落地()A、1s ???? B、? C、2?s? D、(2-1)s?8、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关于这个物体在4s内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 、4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D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m ,位移为零9、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的位移为s ,它在中间位置s/2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2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错误的是 (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10、物体沿一条直线做加速运动,从开始计时起,第1s 内的位移是1m ,第2s 内的位移是2m ,第3s 内的位移是3m ,第4s 内的位移是4m ,由此可知A 、此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此物体的初速度一定为0C 、此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1m/s2D 、此物体在前4s 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1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0—3秒内物体做 运动,加速度为 m/s2,3—5秒内物体做运动,加速度为 m/s2。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关于物理量及其单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B、质量的单位是牛顿(N)C、时间的单位是千克(kg)D、力的单位是焦耳(J)2、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5N和3N,它们的方向分别是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
则这个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A、2N,东北方向B、8N,东西方向C、2N,西南方向D、8N,南北方向3、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忽略空气阻力,当物体在空中运动了时间(t)后,其水平位移(x)与下列哪个公式相符?A.(x=v0t)gt2)B.(x=12gt2)C.(x=v0t+12D.(x=v0+gt)4、假设一辆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绕着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行驶,则该车所受向心力(F c)的大小与下列哪项成正比?A.(R)B.(v)C.(v2))D.(1R5、以下关于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B、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慢C、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慢D、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颜色有关6、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哪个物理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A、速度的大小B、加速度的大小C、位移的大小D、速度的方向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 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一辆汽车以初速度(v0=10m/s),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在4秒末的速度(v)是多少?A.(15m/s)B.(18m/s)C.(20m/s)D.(22m/s)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大小分别为3N和4N,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多少?A.(1N)B.(3N)C.(5N)D.(7N)3、下列关于物理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而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陕西渭南市杜桥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0、11、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有错选的得0分,其他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
B、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冰上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研究跳高运动员的起跳和过杆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D、地球很大,且有自转,实际问题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
D、子弹以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
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以速度
1
v匀速行驶全程的三分之二,接着以
220/
v km h
=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程的平均速度28/
v km h
=,则
1
v应为( )
A、24/
km h B、32/
km h C、35/
km h D、36/
km h
4、物体沿直线运动, 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2
243
s t t
=-(s单位是,m t单位是s),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2s
B、4s
C、6s
D、24s
5、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 )
A、物体在2s末的速度是20/
m s
B、物体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 s
C、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是20m
D、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50m
6、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
s
v
t
∆
=
∆
,当t∆非常非常小时,
s
t
∆
∆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
C、物理学中对于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初中物理中,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再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再综合起来,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7、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十分注意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点甚至更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请你判断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是( )
A、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C、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D、猜想—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8、一辆汽车以72/
km h的速度行驶,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2
5/
m s,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s,汽车通过的距离是(
)
第9题图
第11题
图
A 、2.5m
B 、37.5m
C 、40m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9、如图是一个初速度为0v 沿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图像,经过时间t 速度为t v ,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的情况是( )
A 、 02t v v
v +>
B 、02
t v v
v +<
C 、a 是恒定的
D 、a 是随时间t 变化的
10、小球从离地125m 的高处自由下落,则小球在下落开始后的
连续三个1s 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g 取2
10/m s )( )
A 、1∶3∶5
B 、4∶12∶10
C 、4∶12∶9
D 、1∶4∶9 11、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 ) A 、5s 内的位移为10m B 、2s 内的加速度为12/m s
C 、第1s 末与第5s 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D 、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1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 s ,加速度为2
0.1/m s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每经过1s ,物体的速度增加0.1/m s
B 、每经过1s ,物体速度变为原来的0.1倍
C 、质点第4s 末的速度为2.4/m s
D 、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大
二、填空题(共7个空,每空4分,共28分。
)
1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从实验中挑选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
(1)从图中所给的刻度尺上读出A 、B 两点间的距离1s =________cm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s ;
(2)实验中纸带的_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接。
14、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
如果用1s 、2s 、3s 、4s 、5s 、6s 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用T 表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______________。
其大小为2_____/a m s =。
与纸带上D 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D v =,其大小为_____/v m s =(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3小题,16题、17题、18题各8分,共24分。
)
16、一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速度为30/m s ,取
210/g m s =
,则小球释放的位置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小球在最后一秒时间内发生的
位移为多少?
17、甲乙两车沿着同一条平直公路同向行驶,甲车以速度20/m s 做匀速运动,乙车原来速度为4/m s ,从距甲车128m 处以大小为12/m s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问:甲乙两车经多少时间距离最大?经多长时间追上甲车?
18、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 s ,第7s 内的位移比第5s 内的位移多4m ,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s 内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