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1--1.1

合集下载

新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1.1走近运动(共20张PPT)

新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1.1走近运动(共20张PPT)
位移x:
1.描述质点位置移动或机械运动的 物理量。 2.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3.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 4.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5.单位:“米/m”
概念说明
位移的特征: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 离决定, 而与运动的实际轨迹长度或路程无关。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所以位移不仅有大小 还有方向。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1年11月2021/11/32021/11/32021/11/311/3/2021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1/11/32021/11/3November 3, 2021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1/11/32021/11/32021/11/32021/11/3
车中的孩子是静止的? 还是在运动? 你怎么看?
二、参考系: 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特点: 1、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
2、同一物体选பைடு நூலகம்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 可能不同
3、通常选大地为参考系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D)
A、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B、任何情况下,只有地球才是最理想的参考系 C、不选定参考系,就无法研究某一个物体是怎么运动的 D、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参考系可能有不同观察结果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第一章 5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第一章 5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5.在坐标纸上画v-t图像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像尽量分 布在坐标平面中央. 6.利用描出的点作v-t图像时,不要将相邻的点依次相连成折线,而应使大 多数点在直线(或曲线)上,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或曲线)两侧,个 别离线较远的点舍去.
典例精析
例1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某同 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试找出其中的错误和遗漏的步骤(遗漏步骤 可编上序号G…).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一端,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的钩码 D.取下纸带,再断开电源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F.从所打的纸带中选取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数值(m/s)
vB
vC
vD
0.400 0.479 0.560
vE 0.640
3.62+4.38×10-2
解析 vB=
2×0.1
m/s=0.400 m/s;
5.20+4.38×10-2
vC=
2×0.1
m/s=0.479 m/s;
5.20+5.99×10-2
vD=
2×0.1
m/s≈0.560 m/s.
vF 0.721
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钩码、
刻度尺 、坐标纸.
2.了解打点计时器
图1
(1)电磁打点计时器如图1所示,是一种使用低压 、 交流 电源的计时仪器,
工作电压为 4~6 V.
(2)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s打一次点.
二、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能记录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物体运动的时间.

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1课件:本章整合1

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1课件:本章整合1

【例1】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 解析: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A正确;平 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是速度的平均值,B错误;瞬时 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C正确;加速度的方 向与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D错误。 答案:AC




本章知识可分为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基本概念;第二部分: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第三部分:运动图像;第四部分:实验。 一、基本概念
二、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时间、 在时间轴上时间用两点间的线段表示 时刻 在时间轴上时刻用一个点表示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由初位置指向 位移 末位置 与路程的关系: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位移 的大小等于路程
四、实验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根据纸带判断运动情况
Δ������ 求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 Δ������
求某点瞬时速度:一段位移内的平 均速度等于这段位移中间时 刻的瞬时速度
Δ������ 根据������ = 求解 Δ������ 求加速度
根据������������图像斜率求解
一、速度与速率
比较项目 速 度 速 率 物理意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 义 向的物理量 理量 分 类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平均速率 瞬时速率 区 在 Δt→0 时 平均速 平均速度 决定因 瞬时速度的大 别 平均速度的 位移 路程 = 率= 素 小,常称作速率 时间 时间 极限值 与位移方 物体在某点 方 向 无方向 向相同 的运动方向 它们的单位都是 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 联 系 率,|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大 小相等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_课件4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_课件4

解法二:由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的下落时间t3 =8T,t5=6T知此时两球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3=gt3=10×8×0.5 m/s=40 m/s v5=gt5=10×6×0.5 m/s=30 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t2-v02=2as得
Δh=v32- 2gv52=4022×-13002 m=35 m.
最小,越往两极越大,C、D错误.
答案:B
关于重力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 快慢 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 变化的大小 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 度变化的快慢 D.轻重不同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 答案:C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1)实验方法 ①借助纸带分析,利用逐差法计算得到当地重力 加速度. ②借助闪光照片记录自由落体物体在每隔一段时 间后的位置(频闪照相类似于打点计时器打点,但前 者也可以用于曲线运动的研究),再由Δs=gT2求出重 力加速度.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1.速度时间关系式:_v_=__g_t _. 2.位移时间关系式:s_=__12_g_t_2 _.
3.位移速度关系式:v_2_=__2_g_s_.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
1.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的快慢 与重力大小无关.
2.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 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到空气阻力或其他力的影响,下落的加速度不等于g,
这样就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中,物体有可能具
有初速度,所以选项A、B不对.选项C中,因自由
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由加速
度的概念a=
Δv Δt
,可知,Δv=gΔt,所以若时间相等,

上海高中物理教材目录

上海高中物理教材目录

上海高中物理教材目录篇一:上海初高中物理目录物理教材目录初二第一学期让我们起航1 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2 有用的物理学3 测量的历史第一章声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2声音的特征第二章光2.1光的反射 2.2光的折射2.3透镜成像2.4光的色散第三章运动和力3.1机械运动3.2直线运动3.3力 3.4重力力的合成 3.5二力平衡 3.6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初二第二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4.1简单机械4.2机械功4.3机械能﹡4.4功的原理第五章热与能5.1温度温标 5.2热量比热容5.3内能﹡5.4物态变化5.5热机初三第一学期第六章压力与压强6.1密度6.2压强6.3液体内部的压强 6.4阿基米德原理﹡6.5液体对压强的传递6.6大气压强﹡6.7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第七章电路7.1电流电压 7.2欧姆定律电阻 7.3串联电路 7.4并联电路初三第二学期第八章电能与磁8.1电功率8.2电流的磁场8.3电能的获得和输送8.4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第九章从原子到星系9.1原子9.2地球太阳系﹡9.3银河系宇宙9.4能量的转化和守恒高一第一学期前言物理探索之旅——致同学们第一篇机械运动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A.质点位移和时间B.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C.快慢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D.现代实验技术——数字化信息系统(DIS)E.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F.匀加速直线运动G.学习包——自由落体运动第二章力和力的平衡A.生活中常见的力B.力的合成C.力的分解D.共点力的平衡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A.牛顿第一定律惯性B.牛顿第二定律C.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D.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E.从牛顿到爱因斯坦高一第二学期第四章周期运动A.匀速圆周运动B.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C.机械振动D.机械波的产生E.机械波的描述第二篇能量与能量守恒第五章机械能A.功B.功率C.动能D.重力势能E.功和能量变化的关系F.机械能守恒定律第六章分子和气体定律A.分子阿伏伽德罗常数B.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C.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D.压缩气体的应用高二第一学期第七章内能能量守恒定律A.物体的内能B.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C.能的转化的方向性能源开发D.学习包——太阳能的利用第三篇电场和磁场第八章电场A.静电现象元电荷B.电荷的相互作用电场C.静电的利用与防范第九章电路A.简单串联并联组合电路B.电功电功率C.多用电表的使用D.简单逻辑电路E.学习包——自动控制与模块机器人第十章磁场A.电流的磁场B.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左手定则C.磁感应强度磁通量D.直流电动机高二第二学期第十一章电磁感应电磁波A.电磁感应现象B.感应电流的方向右手定则C.学习包——电磁波第四篇微观和宇观世界第十二章物质的微观结构A.原子的核式结构B.物质的放射性及其应用C.原子核的组成D.重核裂变链式反应E.反应堆核电站第十三章宇宙A.万有引力定律B.宇宙的基本结构C.天体的演化结束语可爱的物理学高三拓展型课程Ⅱ第一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 (共同专题)A.运动的合成和分解B.平抛运动﹡C.斜抛运动第二讲动能定理 (共同专题)A.动能定理B.动能定理的应用第三讲动量 (侧重理论专题)A.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B.冲量动量定理﹡第四讲物体的平衡 (测中应用专题)第五讲人造地球卫星 (测中应用专题)第六讲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 (共同专题)第七讲电磁感应定律 (共同专题)第八讲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侧重理论专题)A.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B.洛伦兹力﹡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第九讲交流电 (测中应用专题)A.交流电B.变压器高压输电﹡C.电感器电容器﹡D.交流电路第十讲传感器及其应用 (测中应用专题)第十一讲光的折射 (测中应用专题)A.光的折射﹡B.全反射﹡第十二讲激光及其应用 (测中应用专题)A.激光的特性B.激光应用简介﹡第十三讲相对论简介 (侧重理论专题)A.光速不变原理B.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C.质速关系和质能关系﹡第十四讲量子论简介 (侧重理论专题)A.物质波B.原子能级和原子跃迁篇二:上海初高中物理目录(完整版)初二第一学期让我们起航1 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2 有用的物理学3 测量的历史第一章声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2声音的特征2.1光的反射2.2光的折射2.3透镜成像2.4光的色散3.1机械运动3.2直线运动3.3力3.4重力力的合成3.5二力平衡3.6惯性牛顿第一定律4.1简单机械4.2机械功4.3机械能4.4功的原理5.1温度温标5.2热量比热容5.3内能5.4物态变化5.5热机6.1密度6.2压强6.3液体内部的压强6.4阿基米德原理6.5液体对压强的传递6.6大气压强6.7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第二章光第三章运动和力初二第二学期第四章机械和功第五章热与能初三第一学期第六章压力与压强 1 ﹡﹡﹡﹡第七章电路7.1电流电压7.2欧姆定律电阻7.3串联电路7.4并联电路初三第二学期第八章电能与磁8.1电功率8.2电流的磁场8.3电能的获得和输送8.4无线电波和无线电通信第九章从原子到星系9.1原子9.2地球太阳系﹡9.3银河系宇宙 9.4能量的转化和守恒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物理新教材共有五册,其中基础型课程,高一、二年级各一册。

新教材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复习总结课件(期末复习)

新教材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复习总结课件(期末复习)
1
s=v0t+2at2;速度、位移关系式vt 2 − v0 2 =2as;平均速度公式v =
解析法
vt =
2
v 0 +v t
2
。以上四式均是矢量式,使用时一般取 v0 方向为正
方向,与 v0 同向取正,反向取负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
比例法
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用比
C、D、E、F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由纸带提供的数据求出打下C、E两点时小车的速度,填入表中:
计数点
B
C
D
E
打下点对应的时刻t/s
0
0.1
0.2
0.3
通过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m·s-1)
0.25
0.45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线,分析可知小车速度随
①确定瞬时速度,判断运动性质
图像
②应用
(静止、匀速、变速)
②判断运动的方向(正方向、负方向)
③利用图线的斜率判断加速度
四、打点计时器
1.两种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用低压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用
220 V交流电源。
根据纸带上点迹的疏密判断运动情况
Δ
用打点计时 求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 Δ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自由
落体
运动
重力加速度:取 9.8m/s 2
=
1 2
ℎ =
2
规律 2 = 2ℎ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所有推论及规律都适
用于自由落体运动
三、运动图像
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后习题1.1 走近运动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后习题1.1 走近运动

1.1 走近运动学业水平引导一、选择题1.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B.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作参考系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其他物体,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对于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往往不同,实际选取参考系时,应本着便于观测和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来进行。

故D错误。

2.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运动的美。

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大地B.太阳C.滑板运动员D.步行的人,并且以运动员为参考系拍摄,这样背景上其他物体看起来就是“运动”的,因而模糊不清。

3.(多选)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较短的一段时间B.第2 s内和前2 s内指的是不相等的两段时间C.“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D.时光不能倒流,因此时间有方向是矢量,故A错;第2s内的时间是1s,前2s的时间是2s,故B对;12点整是指时刻,故C对;时间是标量,故D错。

4.如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A错,B对;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C错;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D错。

5.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经一段时间又返回到该位置,此过程位移为零,但它运动了,A错。

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1-1电子课本

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1-1电子课本
请你运用物质的微观模型和电荷的相互作用、 电荷守恒定 律,解释感应起电现象及绝缘导体两端产生等量异号感应电荷的 原因。
用摩擦的方法得到的电 荷,停留在物体的某一部分, 称为静电。
信息浏览
吉尔伯特的贡献
吉尔伯特是英国的一位著名医生,他在进行磁的实验研究时,也研究 了静电现象。 他发现不仅被摩擦的琥珀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一些其
图 1-10 各种电容器
外层箔片 内层箔片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人们无法获得大量的电荷, 也不知如
图 1-9 莱顿瓶的结构
何贮存电荷。
版 大约在 1650 年,德国的盖里克(O. Guericke)根据摩擦起电
的原理,发明了第一台能产生大量电荷的摩擦起电机。 大约又过了 100 年,在 1745 年至 1746 年之间,物理学家克莱
科 变革。 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从物理学中汲取到有益的营养。 物
理学的许多研究方法早已被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并已开花结果。 “文科”与“理科”间的鸿沟正被逐渐填平。 未来的社会栋梁,不但要 知道奥赛罗、红楼梦,也要知道宇宙大爆炸、黑洞;不仅会欣赏毕加 索、徐悲鸿,也要会欣赏爱因斯坦、霍金。
沪人们称 诗歌(Poetry)和 物理学 (Physics)是 代 表 人 类 智 慧 的 两 个 伟大的 P,它们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我们相信, 它们必将在未来的社会栋梁身上得到更完美的体现,而这,正是本 书追求的宗旨。 亲爱的同学,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不过,在科学史上,从最早发现电现象,到认识闪电的本质,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现在,我们可以用起电机在实验室里模拟闪电。 如图 1-3 所示,摇动起电机手柄,两个放电球上的电荷就 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四、用坐标表示位置和位移 1.坐标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_位__置__和_位__移__. 2.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即一维运动时,只 需用_一__个_坐标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当物体 在平面上运动,即二维运动时,需采用_两__个_坐 标确定它的位置;当物体做空间运动,即三维 运动时,需采用_三__个__坐标确定它的位置.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2.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 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可以看做质点.研究地 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太阳到地 球的距离可忽略,故可把地球看成质点. 3.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可以看 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如研究北京开 往上海的火车,在计算运行的时间时可忽略车 长,把火车看成质点.但是同样这列火车,要 计算它通过某座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时,不能 把它看做质点.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A.2πR B.4πR C.52πR D.3πR
2R,向西南 2R,向东南
2R,向东南
R,向西北
解析:选 C.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 向线段,因此大小为 2R,方向由 A 指向 D 即东南方向.而他运动的路程为32πR+πR=52 πR,故 C 选项正确.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想一想 2.看作质点的物体一定是体积小的物体吗? 提示:不一定,体积大小不是看作质点的决 定因素,关键看其体积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能 否忽略.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三、位移与路程有什么不同 1.位移: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相对位__置__变__化__的 物理量.从质点运动的初位置指向运动的末位 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线段的_长__度___表示位移的 大小,线段箭头的_指__向___表示位移的方向. 2.路程:物体_运__动__轨__迹__的长度,只有_大__小_, 没有_方__向___.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 成质点 D.是否能将刘翔看成质点,取决于我们 所研究的问题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选AD.刘翔飞奔时我们无需关注其跨 栏动作的细节,可以看成质点,故选项A正 确.分析其动作要领时,如果作为质点,其 摆臂、跨栏等动作将被掩盖,无法研究,故 选项B错误.根据质点定义,能否将物体看 成质点,关键是物体自身因素对我们所研究 问题的影响,而不能笼统地说能或不能,故 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AD.
二、怎样对物体进行简化 1.质点:用来_代__替__物__体__的有_质__量__的点叫做 质点.质点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是一种理想 化的模型. 2.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物体 的运动时,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或者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_完__全__相__同__,那么 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变式训练 1.(2012·上海高一检测)2012年2月18日在伯明 翰室内田径赛男子60米栏决赛中,飞人刘翔 以7秒41的成绩勇夺冠军,关于刘翔的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翔在飞奔的60米中可以看成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成 质点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例2 如图所示是一边长为 10 cm 的实心立 方体木块,一只昆虫从 A 点爬到 G 点.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中最短 路程为(10+10 2) cm B.该昆虫的位移为 10 5 cm C.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 性,其中最短路程为 10 5 cm D.该昆虫的位移为 10 3 cm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答案】 CD 【规律方法】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计算时明确两条: (1)计算位移时应先确定物体的起点与终点, 再确定方向. (2)计算路程时应找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变式训练 2.某人晨练,按如图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 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 圆,BD、CA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 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 则当他到D点时,他的路程和 位移大小及位移的方向分别 为( )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2.位移与路程的比较
位移
路程
不 含义 同 点
是一条由起点指向 终点的有向线段, 用来表示质点的位 置变化,与质点运
动的路径无关
是质点运动轨 迹的长度,不 能描述质点位 置的变化,与 质点运动的路
径有关
标矢 矢量,有向线段的指 标量,只有大
性 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小,没有方向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新知初探自学导引
一、怎样判断动与静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 _位__置__变__化__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取另外 一物体作为__标__准__,作为_标__准__的物体叫参考 系.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五、时间和时刻有什么不同 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_一__点_表示,时 间间隔用__一__段__线__段__表示.时刻与物体在运 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间隔与物 体在运动过程中的_位__移__或_路__程__相对应.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例1 在图中,你认为哪些对象可以视为质 点?哪些对象不可以视为质点?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思路点拨】 根据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 究问题的影响能否忽略判断. 【精讲精析】 甲图中,研究地球绕太阳的 公转周期时,尽管地球直径为1.3×104 km, 而且本身也在自转,但由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的距离约为1.5×108 km,是地球直径的104 倍,因而就地球相对太阳公转来说,地球的 大小和自转可以忽略不计,这时我们就可以 把地球视为一个质点.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要点三 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 学案导引
1.怎样在时间轴上区分时间和时刻? 2.第2秒指的是时间还是时刻?是1 s还是2 s?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1.时间、时刻在时间轴上的表示 如果用一条一维坐标轴来表示时间轴,时刻 表示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间( 间隔)表示两个时刻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 段线段表示.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位移
路程
①都用来描述质点运动的空间特征
②都是过程量
联 ③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系 在一个运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不大于
相应的路程.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
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3.位移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 (1)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我们可以借助一维 坐标系,利用坐标的变化来描述其位移.若 物体的初始位置坐标为x1,一段时间后末位 置坐标为x2,则该段时间的位移为s=x2-x1, s的数值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正、负号分别 表示位移的方向与坐标轴的正方向相同或相 反.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1.1 走近运动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目标导航 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和对运动进行正确地描 述. 2.了解质点的概念和看作质点的条件,知 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重点) 3.理解位移概念和物理意义并注意位移的 矢量性.(重点+难点) 4.能够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想一想 3.出租汽车的收费标准有1.20元/千米、1.60 元/千米、2.00元/千米,其中的“千米”指的 是路程还是位移? 提示:1.20元/千米、1.60元/千米、2.00元/千 米指的是出租汽车每行驶一千米的路程(运动 轨迹的长度)所收取的费用,故“千米”指的 是路程,而不是位移.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思路点拨】 解此题要注意两点: (1)正确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 (2)同一位移路程具有多解性.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精讲精析】 昆虫只能沿木块表面从 A 点 到 G 点,其运动轨迹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情况, 但是,其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即位移相同(为 立方体对角线的长度 10 3 cm);其最短路程 分析可知:应该从相邻的两个面到达 G 才可 能最短,我们可以把面 AEFD 和 CDFG 展开,然 后连接 A 与 G,AIG 的 长度就是最短路程 10 5 cm.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要点二 路程和位移的理解 学案导引
1.一个物体的位移为零,其路程也一定为零 吗?路程越大,位移也越大吗?反之呢? 2.物体怎样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1.对位移概念的理解: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 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 有向线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 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它是一个与运动路径 无关,仅由初末位置决定的物理量.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2)当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时,如图所示, 若物体的初始位置为(x1,y1),末位置为(x2, y2),则物体位移的大小等于两点间的距离, 即 s= x2-x12+y2-y12,位移的方向可用 位移方向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来表示,其正 切值为 tanθ=xy22--yx11.
栏目 导引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答案】 甲、乙可以看成质点 丙不可以 看成质点 【方法指引】 分析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 可按以下思路. (1)确定问题的性质,即题中关注的要素是什 么,分析、求解的物理量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