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合集下载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染病防治法的宗旨是()A. 保护人民的健康B. 提高传染病的防治水平C. 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D. 打击传染病的犯罪行为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A. 空气传播、血液传播B. 空气传播、土壤传播C. 空气传播、食物传播D. 空气传播、水传播3. 下列哪个不属于传染病的主要防治措施()A. 提高个人卫生习惯B. 接种疫苗C. 加强环境卫生D. 隔离传染病患者4. 传染病的报告制度是指()A. 个人感染传染病后要主动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B. 医疗机构将已诊断的传染病患者报告给当地卫生部门C. 监测机构将监测到的传染病病例报告给当地卫生部门D. 所有感染疾病患者均需报告给当地卫生部门5. 传染病的隔离措施是指()A. 将传染病患者隔离治疗,防止传染病的传播B. 对可能感染传染病的人进行隔离观察C. 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心理隔离D. 向公众宣传传染病的隔离措施二、填空题1. 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空1)传播给其他人。

2.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空2)习惯。

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应该从(空3)和群体两方面来进行。

4. 传染病的报告制度是(空4)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传染病的隔离措施是为了(空5)病原体的传播。

三、判断题判断以下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填写“对”,错误的填写“错”。

1.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只需从个人方面入手,不需要进行群体防控。

()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传播和食物传播。

()3. 传染病的报告制度要求所有传染病患者都必须报告给当地卫生部门。

()4. 隔离措施是指将传染病患者隔离治疗,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5. 传染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持续加强和改进。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B5. A二、填空题1. 接触2. 卫生3. 个人4. 预防5. 阻断三、判断题1. 错2. 错3. 对4. 对5. 对(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情况和教材为准)参考文章: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染病防治法的宗旨是保护人民的健康。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2010-11-27 15:17 来源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分享到:选择题(单选):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B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C1989年09月1日D1989年2月21日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D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以上三项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制度。

B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C预防接种证D疫苗接种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批准。

A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5.(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DA医疗机构B采供血机构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任何单位和个人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C卫生监督机构D卫生防疫机构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B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C分类、隔离D定点、隔离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减免医疗费用。

CA医疗救济B困难补助C医疗救助D医疗照顾9.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 )类。

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室分为()级。

AA4;4 B3;4 C5;4 D4;3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天。

DA1B3C5D211.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2023年传染病管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年传染病管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年传染病管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1、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单选题] *A、赔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正确答案)D、行政责任2、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或监测传染病时应在规定时限内上报传染病报告卡。

[单选题] *A、首诊医生负责制(正确答案)B、三级网络制C、科主任负责制D、传染病管理员3、关于结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传播B.结核杆菌对干燥的抵抗力弱(正确答案)C.人类对结核菌普遍易感D.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单选题] *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鼠疫、霍乱(正确答案)D.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5、当一个患者同时患N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张传染病报告卡。

[单选题] *A、1张B、2张C、N张(正确答案)D、几张都可以6、结核病管理规范要求,对咳嗽、咳痰2周及以上的,都应该做()筛查。

[单选题] *A、痰检(正确答案)B、CTC、胸片D、结核菌素试验7、切断霍乱传播途径中不合理的措施为()。

[单选题] *A.不去疫区旅游B.控制传染源,改善卫生设施C.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D.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正确答案)8、诊断为食源性疾病时,首诊医生应立即在院()系统报(),预防保健科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单选题] *A.HIS、《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B.O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C.OA、《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病例信息表》D.HIS、《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病例信息表》(正确答案)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疗机构职责不包括()。

[单选题] *A.对救治的传染病人按规定时间和程序报告疾控部门B.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院内感染C.提供现场救援D.对易感人群实行应急接种(正确答案)1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的措施中,对疑似病人()。

2024年传染病疫情管理及食源性疾病等相关知识培训试题

2024年传染病疫情管理及食源性疾病等相关知识培训试题

2024年传染病疫情管理及食源性疾病等相关知识培训试题1-30题为单选题,31-50题为多选题,共50道题;每题2分,总分100分,70分及以上为及格1、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分为()A、39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B、40种,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C、41种,甲类2种,乙类28种,丙类11种(正确答案)D、42种,甲类2种,乙类29种,丙类11种2、()岁以下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A、6B、10C、14(正确答案)D、183、传染病的责任报告人为()A、首诊医生(正确答案)B、采血人员C、开单人员D、检验人员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时限是?()A、1小时B、2小时(正确答案)C、6小时D、48小时5、百日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A、甲类B、乙类(正确答案)C、丙类6、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正确答案)B、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传播C、共同进餐和接吻传播7、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甲类、甲类B 乙类、乙类(正确答案)C 乙类、甲类D 丙类、丙类8、疟疾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传播的()。

A、蚊子叮咬(正确答案)B、吸入飞沫C、苍蝇污染食物D、性传播9、我院腹泻病门诊开诊时间为(),期间其他门诊不得接诊腹泻病病人。

A 1月1日至12月31日B 4月1日至10月31日C 5月1日至10月31日(正确答案)D 6月1日至10月31日10、所有()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 AFP 病例。

A 6岁B 12岁C 15岁(正确答案)D 18岁11、根据炭疽杆菌感染部位,分为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脑膜炎型炭疽及败血症型炭疽,其中()占炭疽的 95%以上。

A 肺炭疽B 肠炭疽C 败血症型炭疽D 皮肤炭疽(正确答案)12、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Shigella)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主要经()传播。

公卫相关法律法规及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等诊断上报知识培训考核试题

公卫相关法律法规及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等诊断上报知识培训考核试题

公卫相关法律法规及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等诊断上报知识培训考核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4分)1、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O制度。

A.预检、分诊B.分诊、消毒C.预检、隔离D.消毒、隔离2、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应当在O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1小时B.2小时C.12小时D.24小时3、对传染病采取做法错误的是OoA.早发现、早报告B.早隔离、早治疗C.切断传播途径D.隐瞒信息4、下列不是乙类传染病中采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O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炭疽中的肺炭疽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霍乱5、下列各项中,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A.艾滋病、手足口病B.包虫病、梅毒C.疟疾、包虫病D.狂犬病、麻疹{6、下列传染病病例分类不能勾选急慢性的是OA.梅毒(1B.乙肝C.确诊丙肝D.血吸虫7、下列传染病分型可分为4类的是OA.炭疽B.病毒性肝炎C.梅毒D.肺结核8、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紧急状态下疫情报告OA.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B.某种传染病就诊人数突然减少时;U)C.发现历史上未曾出现或本地罕见的传染病D.急性传染病病例死亡时9、传染病报告实行O.A.首诊医生负责制卜:确答案)B.门诊医生负责制C.住院医生负责制D.上级急诊负责制10、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的分类O.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11.乙肝传染病报告卡附卡,需要确定HBSAg阳性时间是否超过()个月。

A.3B.6C.9D.1212.丙肝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依据不包括OoA.有流行病学史B.肝功能异常C.血清抗-HCV阳性D.丙肝病毒RNA阳性13.肺结核进行传染病报告时,其传染病病种的分类不包括O oA.不耐药肺结核1B.利福平耐药肺结核C.病原学阴性肺结核D.病原学阳性肺结核E.无病原学结果肺结核14 .非耐药型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周期,一般不超过OeA.半年B.1年C.1.5年D.2年15 .发现食源性疾病应该O小时内报告。

传染病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染病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染病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能杀灭肝细胞内速发型和迟发型疟原虫,杀灭各种疟原虫肥体的是A、伯氨喹B、青蒿索C、奎宁D、氯喹E、乙胺啶啶正确答案:A2、患者,男,38岁,江西南昌人。

被狗咬伤5天后出现怕水、恐光,来我院就诊。

下一步应予的处理是A、大剂量免疫拮抗剂B、隔离,对症处理C、多联抗生素D、抗病毒治疗E、抗毒血清正确答案:B3、患者,男,29岁。

持续发烧两周,伴有食欲减退,腹胀,尿少色黄。

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肺有少许湿性啰音,肝右季肋下1.0cm, 脾大肋下1.5cm。

血常规:白细胞 2.8×10⁹/L,N60%,L40%。

肝功: ALT 80U/L,血清总胆红素34μmol/L,HBsAg(-) 。

肥达反应“O”1:80,""H”1 : 160 。

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A、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B、伤霉C、肺炎,中毒性肝炎D、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E、钩体病黄疸出血型正确答案:A4、医疗队赴非洲高疟区工作,自身的保护性预防工作,以哪项最重要A、使用蚊帐,蚊烟,驱蚊剂B、注射青蒿素C、口服伯氨喹D、口服乙胺嘧啶或氯瞳E、治疗当地现症疟疾患者正确答案:D5、关于疟疾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正确A、三日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多在内脏微血管内进行,易致内脏损害B、三日疟原虫侵袭各年龄的红细胞C、恶性店原虫主要侵袭衰老红细胞D、血中带原虫的红细胞数量恶性疟原虫最少E、间日疟与卵形疟原虫仅侵装幼稚红细胞正确答案:E6、关于伤寒的一般治疗,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A、为防便秘应多食含粗纤维的食物B、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C、按肠道传染隔离D、补充水分及电解质E、便秘时用开塞露正确答案:A7、患者,男,66岁。

腹痛腹泻3个月,初稀便,日3~4次,后脓血便,日4~6次,多次大便培养及找阿米巴原虫均阴性,服痢特灵、黄连索、灭滴灵均无效。

此时应首先考虑A、改用氟哌酸治疗B、钡剂灌肠X线摄片C、纤维结肠镜检D、肛门指检E、改用吐根素治疗正确答案:D8、早期肝病腹水的主要原因是A、门脉高压B、肝淋巴液生成增多C、钠潴留D、低蛋白血症E、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正确答案:C9、下列哪种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A、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卫生间B、与艾滋病患者同一游泳池C、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与握手D、患艾滋病的母亲哺乳婴儿E、共同进督正确答案:D10、首剂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钩体病,最可能出现A、赫氏反应B、二重感染C、过敏性休克D、急性血管内溶血E、中毒反应正确答案:A11、下面哪一项不是戊型肝炎特点A、通常不引起慢性肝炎B、发生在妊娠妇女中病死率高C、通过粪-口传播D、我国井不多见E、多发生成年人,黄值较深正确答案:D12、为防止伤寒病的地区性流行,在当地采取哪项措施是不正确的A、给易感染者注射伤寒疫苗B、集体预防服药C、加强粪便管理D、隔离患者E、突击消灭苍蛹正确答案:B13、病原菌从机体某一部位侵入血流,在血流中作短暂停留后进入靶器官,此时患者无明显毒血症症状,称A、菌血症B、ARDSC、毒血症D、SIRSE、脓毒血症正确答案:A14、关于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乙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而甲型肝炎的要是患者B、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注射途径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而传播,甲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C、病后均可产生免疫力,甲乙两型之间无交叉免疫D、甲型肝炎以儿童发病率高;乙型肝炎无年龄差别,多现无黄疸型,且常有家庭聚集现象E、胎盘球蛋白对甲、乙型肝炎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正确答案:E15、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不包括A、经常输血和血制品者B、同性恋和异性恋者C、同HIV感染者共同进餐者D、静脉药瘾者E、性乱交者正确答案:C16、患者水样便1天,大约20余次,无明显里急后重,血压10/5kPa(78/50mmHg), 便镜检脓细胞0~2/HP ,红细胞1~3个/HP, 结肠阿米巴滋养体0~1/HP, 涂片染色见G*弯曲排列成鱼群状细菌,悬滴法见动力强。

传染病防治法考试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考试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传染病防治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和流行B. 治愈所有已经感染的患者C. 遏制传染病的传播途径D. 增加医疗机构的收入2.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是违法的?A. 不听从卫生部门的疫情防控指导B. 主动报告自己罹患传染病C. 非法销售假药治疗传染病D. 预防接种疫苗3. 居民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履行以下哪些义务?A. 主动接种疫苗B. 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疫情监测C. 隐瞒自身罹患传染病的情况D. 无条件服从卫生部门的隔离措施4. 以下哪一项不是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A. 监测传染病疫情B. 制定传染病防治政策C. 提供传染病的治疗方案D. 领导和指导基层卫生机构的工作5.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以下哪个机构不属于职责范围之内?A. 卫生部门B. 医疗机构C. 政府执法部门D. 国防部门二、判断题1. 近年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传染病得到病原体的传播途径的控制。

A. 对B. 错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人感染传染病后都应进行自我隔离。

A. 对B. 错3. 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了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职责。

A. 对B. 错4. 传染病防治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只停留在行政处罚层面,而不会涉及刑事处罚。

A. 对B. 错5.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在诊断、治疗传染病时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包括拒绝医疗服务。

A. 对B. 错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传染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哪些行为是违法的?3. 卫生行政部门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是什么?4. 请列举一些居民在预防传染病方面的基本义务。

5. 请解释一下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四、论述题请以400字左右的篇幅,对于传染病防治法在当前疫情下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述。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艾滋病定为()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正确答案)C、丙类传染病D、以上都不是。

2.哪个时间段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最高()A、孕早期B、孕中期C、哺乳期D、分娩期(正确答案)3.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与咨询(PITC)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结合常规工作开展B、仅对检测有反应性者提供检测后咨询(正确答案)C、服务原则是尊重、不评判、保密、知情不拒绝D、推广快速检测方法,确保就诊者尽快获得检测结果和及时处理4.对于孕期未进行过产前检查、急诊出院临盆的临产产妇,提供防备艾滋病母婴流传效劳时应留意()A、进行危险行为评估后,按需要进行HIV抗体检测B、采血送HIV筛查实验室进行检测C、同时应用两种快速检测试剂急查HIV抗体(正确答案)D、HIV筛查结果阳性时,需等待确认阳性后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5.下面哪些是错误的说法:()A、HIV抗体阳性不是剖宫产的指征B、HIV病毒载量>1000copies/Ml不主张行剖宫产术(正确答案)C、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者不主张行剖宫产术D、CD4细胞计数<200cell/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应利用复方新诺明防备机会性感染6.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早期诊断初次采血的时间为()A、出生时B、出生后6周(正确谜底)C、出生后3个月D、出生后6个月7.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最佳时间是()A、出生后6小时之内(正确答案)B、出生后48小时之内C、出生后7天之内D、出生后28天之内8.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产时或产后才开始用药者,所生婴儿服药应服用()A、4周B、6周C、4-6周D、6-12周(正确答案)9.关于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工作月报表”应于每月10日前完成市级汇总与审核B、如果随访当月无法接洽到儿童,可定义为失访(正确谜底)C、“艾滋病病毒感染产妇及所生儿童随访登记卡”应于儿童满1、3、6、9、12、18个月后5日内填写完成D、“梅毒感染孕产妇登记卡”应于梅毒感染孕产妇明确感染后5日内填写完成10.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BA、一般预防(正确答案)B、标准预防C、接触隔离D、以上都是(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30分;漏选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每题4分,共20分)1.某孕妇,孕15周,HIV抗体检测初筛结果有反应性,此时向该孕妇提供的以下服务中,正确的是:(C D)[多选题]A、应用抗病毒药物B、自愿选择终止妊娠C、使用原有试剂和另外一种筛查试剂进行复检,也可使用原有试剂双份进行复检(正确答案)D、根据复检结果,肯定是否进行补充实验(正确谜底)2.在HIV感染孕产妇应用抗病毒药物前和用药过程当中,应当为感染孕产妇提供以下哪些效劳()[多选题]A、为感染孕产妇提供持续的咨询指导及相关监测,提高用药依从性(正确答案)B、用药前进行CD4T细胞计数、病毒載量检测及其他相关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检测等)(正确谜底)C、孕期每3个月进行1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及其他相关检测(正确谜底)D、6个月(孕晚期至少一次)进行一次病毒载量检测,并在分娩前获得检测结果(正确答案)3.《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版)》中,妊娠梅毒的规范治疗是指(ABCD)[多选题]应用足量青霉素治疗(正确答案)孕期进行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之间需间隔2周以上(正确答案)C.第2个疗程在孕晚期进行并完成(正确谜底)治疗过程中复发或重新感染者,要追加1个疗程的治疗(正确答案)4.关于梅毒感染孕产妇医治方案,以下正确的包括()[多选题]A、苄星青霉素240万单元,双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2次为1疗程B、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单位/日,臀部肌内注射,连续15日为1个疗程C、若没有青霉素,可用头孢曲松,1g/日,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连续10日为1个疗程(正确答案)D、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每次500mg,每日4次,口服,连服15日为1个疗程(正确答案)5、HIV感染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并积极处理产程,减少分娩过程中艾滋病传播的机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共50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A.1999年10月1日B. 2004年12月1日C.2007年12月29D.1998年12月29日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A.预防保健制度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C.爱国卫生运动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C.风疹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B.艾滋病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流行性感冒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D.以上都是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其时间规定为()A.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B.最迟不得超过8小时C.最迟不得超过16小时D.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13、对甲类传染病,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的时间是()A.城镇最迟不得超过6小时,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B.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应于24小时内C.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D.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14、那些人群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A.传染病病人治愈前B.病原携带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C.疑似传染病病人排除传染病嫌疑前D.以上都是15、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确定的依据是( )A.医学检查结果。

B.病原携带者未出现临床症状C.病人病情好转D.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16、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的机构是( )。

A.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 各级医疗机构C.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D. 各级地方政府1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于()发布并施行。

A. 2003年5月4日B. 1998年7月1日C. 2009年10月1日D. 2003年5月13日18、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与()互相通报疫情。

A. 农、林部门B. 地方政府C. 公安部门D. 新闻媒体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下列属于传染病的菌(毒)种的为().A. 天花病毒B. 双歧杆菌C. 粪肠球菌D.鲍曼不动杆菌20、除(),患有下列疾病的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直至医疗保健机构证明其不具有传染性时,方可恢复工作:A. 流行性腮腺炎B.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C. 带状疱疹D.梅毒;21、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必须就地焚化,被污染的用具必须消毒处理,被污染的土地、草皮消毒后,必须将()厚的表层土铲除,并在远离水源及河流的地方深埋。

A. 5厘米B. 10厘米C. 20厘米D. 30厘米22、()负责对犬类狂犬病的疫情进行监测和负责进出口犬类的检疫、免疫及管理。

A. 公安部门B. 卫生部门C. 畜牧兽医部门D. 乡(镇)政府23、传染病防治实行原则?()A. 防治结合B. 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D.依靠群众E. 以上均是24、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决定并予以公布?A. 国务院公安部门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 国务院畜牧兽医部门D. 国务院办公厅25、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病种疾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 炭疽中的肺炭疽C.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 以上均是26、在医疗机构不具备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相应救治能力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A.交公安部门处理B.交地方政府部门C. 交卫生行政部门D.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27、哪些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A. 交通行政部门B. 铁路行政部门C. 民用航空行政部门 D.以上均是28、哪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A.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 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C.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29、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拒绝消毒处理的,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如何处理?( )A. 行政罚款B.行政警告C. 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D.法律诉讼30、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哪些部门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B.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国务院二、是非判断题1、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2、国家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新闻媒体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的公益宣传,可以收取相应费用()。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5、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可收取费用。

()6、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

()7、非医疗单位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时,不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8、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要时可以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尸体进行解剖查验。

()9、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是由卫生部通过、公布并施行的。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11、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就诊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不属于责任疫情报告人。

()13、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在诊治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人,应当在2日内作出明确诊断。

()14、因患鼠疫、霍乱和炭疽病死亡的病人尸体,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负责消毒处理,处理后应当立即火化。

()15、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卫生部可以决定并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

()16. 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向有关部门报告。

()17、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医疗机构的初诊地点不要求在相对隔离的分诊点。

()三、简答题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2、什么叫医院感染?3、简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或者接到疫情报告时,应当立即采取的控制措施?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 D3、C4、C5、 A6、B7、 A8、B9、B 10、 D11、C 12、 D 13、 A 14、D 15、A16、A 17、D 18、 A 19、 A 20、 C21、 B 22、C 23、E 24、B 25、D26、D 27、 D 28、C 29、C 30、A二、是非判断题1、√2、×3、√4、√5、×6、√7、×8、√9、× 10、√11、√ 12、× 13、√ 14、√ 15、×16、√ 17、×三、简答题1、答: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2、答: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3、答:(一)及时到达现场, 调查登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二)对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者分散隔离的方法进行医学观察;(三)对医疗机构外被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进行卫生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