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临床研究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 >>>
临床意义: 性骨髓瘤等。 ③寒冷地区、寒冷季节。 (2)降低:药物性(水杨酸盐类、肾上腺皮 质激素、抗生素)。
医学检验·各论: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 >>>
正常值: <500U。
医学检验·各论: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 >>>
相关检查: 抗透明质酸酶、抗链球菌激酶试验、抗凝 血活性试验、尿含铁血黄素(HS,Hd)、蔗 糖水溶血试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医学检验·各论: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 >>>
相关疾病: 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败血症、肺炎球菌 肺炎、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 链球菌性咽炎、溶血性链球菌性坏疽。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 >>>
简介:
染引起相应的扁桃体炎、猩红热、急性肾 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肾病综合征 等均可引起ASO升高。人感染溶血性链球 菌后,血清中可以出现多种抗体,如抗链 激酶抗体、抗透明质酸抗体和抗“O”溶 血素抗体,而抗“O”溶血素抗体对检测 风湿病是否活动的一种血清学诊断试验较 有意义。风湿病活动期60%
医学检验·各论 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
验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 >>>
别名: 抗“O”。
医学检验·各论:抗溶血性链球菌“O”试验 >>>
简介: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简称抗 “O”,是机体产生的以链球菌溶血素O为 抗原的抗体。通过测定血清中的ASO抗体 效价,来判断病人有无A族溶血性链球菌 感染,可作为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性疾 病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但本试验无特异 性意义,因为A族链球菌感染后,可引起 人类多种疾病,如链球菌感
[1165]《微生物免疫》名词解释
![[1165]《微生物免疫》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e7673f29b89680202d82501.png)
1. 磷壁酸: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约占细菌细胞壁干重的20-40%,有2种,即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2. 病毒:是体积微小(以nm为测量单位),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结构更为简单(蛋白质衣壳包绕一团核酸),具有超级寄生性即只在所感染的活细胞内复制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3. 温和性噬菌体: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称为温和噬菌体。
4. 呼吸道病毒:是指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5. 接合:是供体菌与受体菌直接接触,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DNA)转移至受体菌,使后者获得前者的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
6.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与免疫相关的球蛋白。
补体并非单一分子,而是由30余种可溶性蛋白、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的多分子系统,亦称为补体系统。
7. 包涵体(inclusion bodies):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在胞核、胞浆内形成噬酸性或士碱性的斑块,称为包涵体。
包涵体往往是病毒增殖的部位,由大量未释放的病毒或其他成分组成。
不同病毒形成的包涵体的形态特征、染色性、在细胞内的位置均不同,可通过光镜观察、鉴别。
另外,衣原体也可在感染细胞内形成包涵体。
8. 真菌(fungus):是一大类有细胞壁,不分根、茎、叶,不含叶绿素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按细胞结构可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
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多数对人类有益处。
对人致病的真菌主要可引起各类癣症、过敏、毒素中毒和脏器感染。
9. 免疫: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后所发生的一种在本质上属于生理性的反应。
其作用是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
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则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
10. NK细胞(naturalkiller cell, NKC) :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CD56和CD16是其具有鉴别意义的表面标志。
简述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的原理及应用

简述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的原理及应用1. 概述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人类血清中是否存在对链球菌溶血素O的抗体。
链球菌溶血素O是链球菌菌株的一种分泌物,具有溶解红细胞的能力。
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可以产生抗体来对抗链球菌感染,因此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可以作为一种诊断工具,用于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链球菌感染抗体。
2. 原理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的原理基于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是指能够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可以与特定抗原结合并发挥免疫作用。
在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中,链球菌溶血素O作为抗原,与患者体内的抗体相互作用。
具体操作原理如下: - 采集患者血液样本,离心分离血清。
- 准备链球菌溶血素O抗原。
- 将血清与链球菌溶血素O抗原反应,如果存在相应的抗体,血清中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 加入大肠杆菌裂解物,通过人工制备的人红细胞酶系统来检测溶血现象。
- 观察试管中血清的溶血情况,根据溶血程度判断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
3. 应用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临床诊断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可以用来判断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
通过检测血清的溶血情况,可以评估人体免疫系统对链球菌感染的反应程度。
临床上通常将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手段,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链球菌感染。
3.2 感染监测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也可用于监测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水平,可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如果抗体水平明显下降,说明治疗效果良好;反之,如果抗体水平升高或持续较高,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3.3 流行病学研究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过检测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可以评估不同人群对链球菌感染的暴露情况和免疫状况。
这对于了解链球菌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性指标的临床意义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性指标的临床意义刘德军;罗伟光【期刊名称】《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24(36)1【摘要】目的探索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B27(HLA-B27)核酸、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与AS的相关性,辅助AS的早期诊断。
方法选取101例AS患者(AS组)及同期入院的68例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分析其外周血中HLA-B27、CRP、抗ASO、RF及ESR的水平。
结果AS组HLA-B27的阳性率为90.1%,高于对照组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AS组CRP水平为(17.23±29.44)mg·L^(-1),高于对照组(1.36±1.90)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AS组和对照组的ESR水平分别为(32.90±27.06)mm·h^(-1)、(8.60±6.93)mm·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HLA-B27对AS的诊断灵敏度为93.02%,特异度为94.45%,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5%CI:0.89~0.98,P=0.006);CRP对AS的诊断灵敏度为75.68%,特异度为83.34%,AUC为0.89(95%CI:0.85~0.95);ESR对AS的诊断灵敏度为75.58%,特异度为98.01%,AUC为0.84(95%CI:0.77~0.90);3者联合诊断AS的灵敏度为97.67%,特异度为94.46%,AUC为0.99(95%CI:0.98~1.00)。
结论CRP、ESR与HLA-B27联合检测提高了对AS的诊断效能,有利于A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测试:原理,步骤,解释和临床意义

·什么是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或ASLO)是针对链球菌溶血素O产生的抗体,链球菌溶血素O 是由A组的大多数菌株以及C和G 组的许多菌株产生的一种免疫原性,氧不稳定的溶血毒素。
在链球菌感染的过程中,细菌的细胞外产物充当抗原,机体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对抗原作出反应。
链球菌溶血素O(SLO)是几乎所有化脓性链球菌菌株产生的两种溶血素之一(另一种是链球菌溶血素 S)。
字母“ O”表示该毒素对氧气不稳定。
SLO毒素对心脏组织有直接的毒性作用。
在链球菌感染的过程中,SLO刺激特异性抗链球菌溶血素(ASO)抗体的产生,该抗体可在体外中和抗原的溶血特性。
ASO检测的临床意义大于166 Todd单位(或> 200 IU)的抗链球菌溶血素滴度在成人中被认为是阳性测试,而成人的正常值小于166 Todd单位,这表明是阴性测试。
在研究链球菌后疾病,特别是急性链球菌后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中,ASO抗体滴度的测量很重要。
•超过80%的急性风湿热患者和95%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ASO滴度升高。
•抗体水平在链球菌感染后的1-3周开始上升,在3-5周达到峰值,然后在6-12个月后又回落到微不足道的水平,因此阳性试验可以表明目前的,但最近的A,C,和G链球菌感染。
ASO测试ASO测试通过血清学方法如乳胶凝集或载玻片凝集进行。
可以进行ELISA以检测确切的滴度值。
此处介绍的测试原理,步骤和解释均基于乳胶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测试。
测试原理ASO乳胶凝集是一种快速,简单的测试,用于定性和半定量测量人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
该方法基于与生物学惰性乳胶颗粒结合的链球菌外切酶与测试样品中的链球菌抗体之间的免疫反应。
已对试剂进行了调整,以使血清中存在200 IU / mL或更高的ASO滴度可以使胶乳颗粒明显凝集。
定性测试(筛选)程序:1.将所有试剂和标本置于室温。
2.将一滴(50微升)阳性对照和50微升患者血清放入载玻片上的不同圆圈中。
ASO和RF检测对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分析

可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Sjo-gren综合征,Waldenstrθ-m综合征,结节病,SLE等。偶尔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感染性疾病和老年人(低滴度的RF)。
1)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很高,可达79.6%,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的效价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呈正相关,即随症状加重而效价升高。
1.正常参考值
ASO:成人<200IU/ml
RF:成人<20IU/ml
2.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
2.1 ASO
1)对协助风湿热有一定价值。风湿热病人在感染后4-6周60~80%可见ASO增高,并伴有血沉增快及白细胞增多;若疑活动风湿,但ASO多次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则有助于排除该病。
2)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ASO也常有增高。
3)RF阴性不能排除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因有部分类风湿性节炎患者可一直呈血清RF阴性,这类患者关节膜炎轻微,很少发展为关节外的类风湿疾病。
30例风湿病病人抗链球菌溶血素“O”临床观察

30例风湿病病人抗链球菌溶血素“O”临床观察
孙广华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
【年(卷),期】1998(021)006
【总页数】1页(P31)
【作者】孙广华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富裕精神病人疗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21
【相关文献】
1.抗DNA酶B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同时测定的临床价值 [J], 熊美丽;刘燕鸣;孙敬
2.1254例病人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效价测定 [J], 周常冬
3.抗β2糖蛋白Ⅰ抗体、膜糖蛋白GPⅠb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阶段的诊断价值 [J], 高明;杨晓英;毛晓莉
4.干式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方法学性能验证[J], 王玲萍;许中;陆茜莹;陆仁伟;周伟;刘琴
5.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C反应蛋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 [J], 常利明;王晓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ASO)定量测定试剂盒标准操作程序

抗链球菌溶血素“O”定量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摘要本试剂盒适用于体外临床检验,用于测定人血清中溶血素“O”抗体的浓度。
2.适用范围程序适用于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血浆中ASO的浓度。
3.职责使用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ASO浓度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本SOP程序进行,室负责人监督管理;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生化室负责人、科主任签字批准生效。
4.检测方法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定量测定试剂盒采用的是免疫透射比浊法。
5.原理试剂中的链球菌溶血素“O”(SLO)包被于聚苯乙烯粒子上,样本中ASO与试剂中包被于聚苯乙烯粒子上的SLO结合,形成不溶性免疫复合物,该免疫复合物由于包被的聚苯乙烯粒子而使浊度进一步放大,在SLO足量的情况下,其浊度与人血清中ASO含量成正比,与相同条件下操作的校准品比较,通过剂量/反应曲线求出样品中ASO的含量。
6.仪器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7.试剂7.1试剂来源: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7.2试剂瓶内主要成分:TRIS(PH8.2)缓冲液、0.2M、NaCl、NaN3、包被了SLO的聚苯乙烯粒子。
7.3试剂稳定性: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本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
试剂不可冰冻。
R1、R2:打开后冷藏于分析仪中可稳定28天。
7.4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8.标准品和质量控制8.1校准程序:使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试剂盒内提供的标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由a、b、c、d四只组成,浓度见说明书。
按照公司标准品使用要求,使用前请用0.5ml的生理盐水溶解,待完全混合均匀(大约30分钟)后再使用。
经校准测定,仪器自动对校准品反应吸光度通过合适的数学模型绘制校准曲线。
8.2质控品使用某某公司提供的生化复合定值质控血清做为室内质控品。
每日在测定前做一次质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 . 8 %; 对 照组患者 阳性人数 为 4例 , 阳性率 为 1 0 . 8 %, 两组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见表 1 。
1 . 2 纳 入 标 准
强直性 脊柱炎是骨科 中常见 的炎性疾 病 。此病变 多发 自于
骶髂 关节 , 而后 逐渐累及脊柱 , 从 而对 脊柱周围 的组织 和韧带造
①患者半年 内无咽炎 、 扁桃体炎病史 。②患者近半年 内无 风 湿热等感染病史 。 ③患者近半年 内无外伤史无手术史 。 ④所有 患
6例皮肌炎患者 , 5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
[ 作者简 介】 张琦 ( 1 9 7 7 . 2 一 ) , 男, 山东人 , 本科 , 主管检验师 , 主要从事免疫 室工作 。
2 . 1 血清抗链球 溶血素 0 阳性 率结果 对 两组 患者的血清抗链球溶 血素 O阳性率进行 调查 :实验 组患 者清 抗链 球 溶血 素 O检测 阳性人 数 为 2 1例 。阳 性率 为
口固
… 删
临床医学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 。 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 临床研 究
张 琦
辽宁省抚顺市第五医院 , 辽 宁抚顺 1 1 3 0 0 3
【 摘要】目的 对血清抗链球溶 血素 0检测在强直性脊 柱炎患者 中的意义进行研 究 。 方法 选 取该院 2 0 1 2年 9月一2 0 1 4年 3月期间 3 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 3 7例同期风湿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 , 检查所有患者体 内的血 清抗链球菌溶血素
O水平值 , 同时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资料 , 了解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 O水平值 与强 直性 脊柱炎患者 的
关系 。结果 实验 组患者清抗链球溶血素 O检测 阳性人数 为 2 1 例, 阳性率为 5 3 . 8 %; 对照组患者 阳性人数为 4例 , 阳性率 为
1 0 . 8 %, 两组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 阴性组患者的血沉 、 C反应蛋 白以及 I g G水平 与阳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
刺激下形成 ,因此推断血清抗链球溶血素 O可能参与 了疾病 的 形 成1 2 ] 。 为进 一步探讨血清抗链球溶血素 O与强 直性脊柱炎 的关
抽取患者静脉血 5 m L , 所有患者抽血前 均为 空腹 , 采用胶 乳 凝集 法对患者体 内的血清抗链 球菌溶 血素 O水平值 进行测 定 。 同时采用魏 氏法对患者血沉 、 C反应蛋 白以及免疫球 蛋白水平 进 行测定 。 所有强直性脊柱炎 患者人院后均拍摄 X线骨盆平片 .观察
患者骶髂关节影像表现 。
1 . 4 评 价 标 准
系, 该 院在 2 0 1 2年 9月一 2 0 1 4年 3月期间对血清抗链球溶血 素 0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中的意义进行研 究 ,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血清抗链 球溶 血素 O水 平超过 2 0 0 I U / mL则视 为 阳性 . 低
者 均 同意 参 与 调 查 。
1 . 3 一 般 方 法
成 损害 , 严重者将直接丧失劳动能力 。 该病在 临床 中具有非常高
的致残性 。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目前 临床 中多认为本病 的发病 原 因与患者体 内的白细胞抗原基 因以及细菌侵袭有着密 切的相 关 性f 】 1 。多数 学者认为强直性脊柱炎 的患者感 染病 菌为链球菌 、 沙门菌 、 耶尔森菌 、 弯曲杆 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 等一 系列 细菌 。有 研究认 为 。患者患病后体 内的血清抗链球溶血 素 0水平 明显上 升, 呈现异常增高趋势 . 而血清抗链球溶血素 O是在溶 血素 0的
义( P < 0 . 0 5 ) , 但其 它检测 指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尸 > 0 . 0 5 ) 。血 清抗链球溶血素 O阳性的患者年龄要小于血清抗链球溶
血素 0阴性的患者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 X线分级>l I 级 阳性 的患者 4字征 阳性人数 以及 x线分级>Ⅱ级的患者人
于2 0 0 I U / mL则视为阴性 。
1 . 5 统 计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该 院 3 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 实验组 ) ,同时选取 3 7 例同期风湿性疾病 的患者( 对 照组 ) 作 为研究对 象。实验组 患者
该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 S P S S 1 7 . 0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 资料 采用%表示 , 采用 x 检验 ; 计量 资料 以均 数± 标 准差 ( ) 表示 , 资料采 用 t 检验 。
2 结 果
平均年龄为 ( 4 7 + _ 2 5 ) 岁, 男性 2 8例 , 女性 1 1 例, 患者平均病 程为 ( 2 0 + 1 9 . 5 ) 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 为( 4 7 . 5 + 2 4 ) 岁, 男性 2 7例 , 女性 1 0例 , 患者平均病 程为 ( 2 1 + 1 8 . 5 ) 年, 两组患者 一般情况 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0 . 0 5 ) 。对照组 中有 1 0例为 系统性 红斑 狼疮患者 , 8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病患者 。 8例为干燥综 合症 患者 ,
数高于血清抗链球溶血素 0阴性 的患者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 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的血清抗链球 菌溶血素 O 水平值 明显高于其他患者 , 因此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 0检查能够对强直性脊柱炎 的诊 断起 到辅助作用 。
[ 关键词】 血清抗链球茵溶血素 o; 强直性脊柱 炎; 诊 断 【 中图分类号】R5 9 3 . 2 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5 ) 0 2 ( a ) 一 0 0 7 2 —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