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3_图文.ppt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概述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11页
社会化
社会化: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过程。
• 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 再社会化-再教化
内容
• 教诲社会组员掌握生活与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 • 教诲社会组员恪守社会规范 • 教诲社会组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 培养社会角色
焦虑、嫉妒、羞耻、内疚 成份、维度、形成、转变、测量 概念、结构、功效、体语沟通 概念、特点、自我暴露、标准
亲和、喜欢、爱情
群体层面
群体凝聚力 社会影响
从众、社会促进、模仿、暗示
社会层面
风俗···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5页
社会心理学定义
美国
英国
罗斯
麦独孤
出版《社会心理学导论》
标志着社会心理学诞生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社会化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13页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行为方式及对应心 理状态。(社会群体得以形成基础)
社会角色分类 • 先赋角色(父母) ↔成就角色(老师) • 要求性角色(公务员)↔开放性角色(老师) • 功利型角色(商人) ↔表现型角色(教授) • 自觉角色(演员) ↔不自觉角色(性别角色)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原因引发并对社会产生影响反应和反应系 统。
社会心理学之父 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情境
勒温
社会心理: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原因 引发并对社会行为含有引导作用心理活动。
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课件)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 的可能
四、社会化的载体 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 群体
五、社会化的分类 1、语言社会化 2、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性别、性别角色 3、道德社会化 4、政治社会化
全国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培训 第二篇 社会心理学知识
主讲: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何谓社会心理学?
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有何关联?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群人
香港街景
人格与情境
两个人在交谈,谁内向,谁外向? 三个人在交谈,谁内向,谁外向?
世俗智慧与社会心理学
三思而后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欲速则不达;兵贵神速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和尚没水吃 今日事今日毕;车到山前必有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概述 社会化与自我 社会知觉与归因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态度 沟通与人际关系 社会影响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简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内在 统一
经验
解释
期望定向
二、身份 1、身份的定义 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自我认同。 2、身份的特点: (1)客观性 (2)主观性
(3)多重性
(4)稳定性 (5)契约性
社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包括接触阶段、认知阶段、情感阶段和行为阶段等。
群体间互动的特点
包括相互独立性、目标差异性、情感分离性和行为冲突性等。
群体间互动的影响因素
包括文化差异、社会距离、权力关系和沟通障碍等。
2024/1/27
26
07
社会心理学应用与展望
2024/1/27
27
社会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01
2024/1/27
16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影响行为
个体的态度会对其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态度会促使个体采取积极的行为 ,消极的态度则可能导致消极的行为。
行为反作用于态度
个体的行为也会对其态度产生影响,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可以进而改变其 态度。
2024/1/27
17
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方法
态度改变的理论
印象形成的定义
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 根据有限的信息形成对他人整
体印象的过程。
2024/1/27
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
包括外表、非言语行为、言语 表达等。
印象管理的定义
指个体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和 表达方式,试图影响他人对自 己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印象管理的策略
包括自我表现、自我宣扬、自 我掩饰等。
10
包括共同性、互动性、稳定性和结 构性等。
24
群体内互动的过程与特点
群体内互动的过程
包括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和执行阶段等。
群体内互动的特点
包括相互依赖性、共同目标导向性、情感共鸣性和行为一致性等。
群体内互动的影响因素
包括群体规模、群体结构、群体规范和群体文化等。
2024/1/27
25
《心理咨询师 理论知识》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精华版)

第一节概述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美】罗斯《社会心理学》,【英】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
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P97-99)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一)侧重心理学:【美】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1924),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G.W.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艾尔乌德,从社会互动的角度界定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应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德】勒温的社会行为公式B=f (P,E)中,( B-行为, f-函数关系,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这是(勒温)的观点。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P99-104)★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美】F.奥尔波特)。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04-107)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客观性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伦理原则(1.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2.在研究进行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其同意参与;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批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说明,求得理解;3.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的措施和步骤;4.被试有退出研究的自由;5.对被试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
如公开发表,须经其同意; 6.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之外的其他关系)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法(应用最广泛)、观察法(自然观察、参与观察: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可能更加真实)、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档案法(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P108-113)一.社会学习论(班杜拉为代表)1.社会学习论: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
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师)

6
社会心理学简史
哲学思辨阶段(启蒙)
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行为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经验描述阶段(形成)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特点:对人性和人的社会行为进行定性的经验描述和 分析。 达尔文进化论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法国的群众心理 学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7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阶段)
20世纪20年代开始 特点是: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转向定量; 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许多“小理论” 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特里普立特(1897),奥尔波特(1924) 瑟斯顿(1928),李科特(1932) 谢里夫(1935),莫里诺(1934)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二战后的社会心理学特点
29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30
社会知觉
基本概念
社会知觉,也叫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 对自己的知觉。 人际知觉 自我知觉 社会知觉的范围 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对行为原因的认知
31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的经验
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图式的作用: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影响注意对象的选择 影响记忆 影响自我知觉
28
自尊
自尊的概念: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 果。 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 1、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的欲望; 2、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自尊公式(詹姆斯,1890):自尊=成功/抱负 影响自尊的因素: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 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自尊的测量
56
成就动机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 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心理咨询师培训专题辅导讲座(ppt 64页)

30.01.2020
黄山会议
2-9
7.测验的分类: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文字测验、操作测验; 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最高作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Binet-Simon智力量表、Wechsler智力量表,MMPI、16PF、 TAT、艺考、公务员考试、焦虑量表
30.01.2020
(1)事物:对象与心理测量对象的特殊性 (2)数字: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可加性 (3)法则:规则和方法
用秤量物体(事物)的重量(数字),依据的是杠杆原理(法 则)。 智力测验,是根据智力理论(法则)编制,以得分多少(数字) 衡量智力水平(事物)。
30.01.2020
黄山会议
2-5
2.测量的两要素: 参照点(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心物对比 单位(确定意义、相同价值) 心物对比
法则
事物
数字
30.01.2020
黄山会议
2-8
6.心理测验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孔子:中人以下、中人、中人以上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诸葛亮: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
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辩 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 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刘劭 刘勰 颜之推 七巧板
1.5米
34.13% 13.59% 2.14% 0.13%
-4ơ -3ơ -2ơ -ơ µ ơ 2ơ 3ơ 4ơ
68.26% 95.44 % 99.73% 99.99%
30.01.2020
黄山会议
2-29
评价如下两个班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甲班有3个学生考90分以上,乙班有5个学生考90分以上 甲班40人,乙班80人 甲班40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5分,乙班80名学生的平均分为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课件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 一、第一次会面(社会心理学中的“第 一印象”) 二、良好咨询关系的开始 三、消除求助者的紧张与疑虑 四、提供一个释放压抑的空间(陪伴功 能) 五、搜集资料并评估问题(为初步诊断 打基础)
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一、学习目标 学会和求助者第一次接触 二、工作流程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 1、咨询场所配臵要合理 专业、保密、宽敞(个体咨询室面积10平米左右)、 舒适、齐全 2、仪态端正、平和 3、社交距离恰当(见图1-1) 4、语言与肢体语言糅合使用(后面讲到) (二)、礼貌接待
第三单元: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一、学会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二、工作程序: (一)、说明量表意义,并征得同意; (二)、对症使用量表; (三)、测量结果若与临床结果相左,应重新诊 断。 三、相关知识 (一)、有针对的选择量表; (二)、为寻找病因而选择量表; (三)、为评估症状严重程度而
一、学习目标: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有无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二)据“郭念锋病与非病三原则”,与精神病相 鉴别 (三)据“许又新三标准”及“内心冲突类型”, 与神经症相鉴别 (四)据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 别 (五)据病程、严重程度、社会功能,来诊断一般 心理问题 (六)形成初步诊断 三、相关知识 发展心理咨询:子女教育、求职、人才培养和选拔、 婚恋指导。
心理咨询应把握的方向
人格魅力本身就具有疗愈心灵创伤的重要作 用(大海、博爱、幽默、韧性) 国民性 家庭治疗 催眠 读心术(肢体语言) 修炼语言艺术(环环相扣、暖心、励志、幽 默) 疗愈人于无形
讲课思路
注:一定要记好笔记。教材宣讲+做题巩固+考 前辅导+模拟考试。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心理学课件PPT

•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
A冯特和铁钦纳 B杜威和安吉尔
C华生
A冯特和铁钦纳
D维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C
B杜威和安吉尔
• 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C罗杰斯和马斯洛 D魏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人本主义心 理学
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 瑞士
生理心理学
冯特
当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认为所有的高级 心理功能(知觉、记忆、注意、语言、思维和情绪等) 都和生理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 客观性原则 • 辩证发展原则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学的研究方法
• 观察法 • 调查法 • 个案法 • 实验法
观察法
• 概念:在自然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 •
•
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 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做观察法。 方法:观察者不应该干预活动的进行,客观地进 行观察,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加以记录。 特点:
• 观察不能干预对象的活动,不能控制条件 • 结果不能简单地做因果联系的解释 • 资料比较客观、真实 • 为进一步实验提出因果关系假设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主讲人:郑 晓 玲
主办单位:甘肃省心理卫生协会员工 心理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敦煌分会
第一节 绪 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
心理学概述
•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
动规律的科学。 •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为研 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 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机能主义心 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