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

合集下载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教案1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教案1

《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教学设计上海市真如中学孔慧敏一、课题: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一节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二、教材分析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在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结构基础和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的基础上,学生对生命的基本结构和新陈代谢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始进行“生命信息”主题的探讨,将学生引导到探讨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物体内环境稳定、平衡上来。

生命活动中信息的获取、传递、整合和表达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有序和协调进行的基础。

信息来自物质,任何信息都是物质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反映或表现。

生物体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物质能量代谢的过程,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

一旦失去了信息的获取、传递与调控,生命的代谢将无法正常进行甚至停止。

因此生物体只有通过对相应信息的有效反馈和调节,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才能保持自身生命活动的协调,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通过了解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信息传递与调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本节《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动物是怎样感受外界刺激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本节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学习动物体接受外界的物理和化学信息刺激的特殊感受器,以及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

通过本节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生物体是以细胞为单位实现信息获取的,简述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

而第二节《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则探讨神经系统如何传递整合信息,并调节生命活动。

通过这两节的学习,学生能简述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外界的物理信息并进行反馈和调控,维持自身协调和适应环境变化。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生物体的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所感受的信息。

能够列举人体主要的皮肤感受器。

·过程和方法通过采用多种方式比较教材与练习册纸张的差异,体验触觉、视觉、听觉和嗅觉,借助多媒体展示探讨接受物理刺激的皮肤感受器、光感受器、声波感受器和化学信息感受器的共同特性,分析获取及传递信息的细胞及相互关系。

沪科版高中第二册《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评课稿

沪科版高中第二册《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评课稿

沪科版高中第二册《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评课稿一、引言本评课稿旨在对沪科版高中第二册《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一章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和总结。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反应的方式,以及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

二、课程概述本章节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一部分,通过学习这个章节,学生将了解动物体是如何感知和反应外界信息的,并能够理解不同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策略。

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方式:–化学感知–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2.动物对外界信息的反应机制:–反射机制–刺激传导3.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水生动物的适应性–陆生动物的适应性–空中动物的适应性三、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理解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方式和反应机制。

2.能够通过实例理解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感知和听觉感知的原理和机制。

2.不同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应性及其适应策略。

3.学生对于实例的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章节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堂讲解:通过投影仪和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方式和反应机制的原理和实例。

2.实验演示:设计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不同环境中的动物适应性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思辨能力。

六、教学过程安排本章的教学过程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安排:1.导入阶段:–通过问答等方式,复习上一章节的知识点。

–引入本章节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简明扼要地讲解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方式和反应机制。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教案2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教案2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教案2一、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这一节在动物的神经调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差不多进述了视觉、听觉、味觉等器官的差不多结构和感受形成的差不多原理。

在此基础上,高二的教学要求应有所提高,重点应是明白得什么是感受器和归纳出感受器的差不多特点,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这一生物教学永恒的主题,为下一节神经调剂做铺垫,为生物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白感受器的类型: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了解皮肤感受器的结构和化学感受器的工作原理明白得光、声波感受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归纳出各感受器的共同特点过程与方法①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有关的提示性的练习学生提高自学教材,主动摸索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各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分析,认识唯物主义观点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②学生体会爱护自身各感受器官的重要性和持久性。

3.重点各感受器的结构与功能4.难点视觉与听觉的工作原理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感受器的类型物理感受器A皮肤感受器B光感受器C声波感受器D其它化学感受器小结介绍课题:动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剂第一必须猎取信息。

提问:你有哪些器官可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把这些器官依照猎取外界刺激物的类型分成两大类: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

这些感受器我们都比较熟悉,请阅读书本后回答问题:1、皮肤有哪几层?2、皮肤有哪些感受器,分别分布的位置?3、感受器的实质是什么?4、你能感受到这些感受除了感受器还必须要哪些结构?1、眼球的结构2、眼成像的原理是什么?要紧有哪些结构操纵?3、光感受器在哪里?它有哪些专门的细胞组成?4、你能感受到视觉除了这些结构外还必须要哪些结构?1、耳的结构2、声波如何传入内耳?3、你能感受到听觉除了这些结构外还必须要哪些结构?看书本后还可介绍你所明白的奇特的感受器,你觉得这些感受器的结构精确而奇异,这些感受器对动物来讲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使其能适应多变的环境,生存下来。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ppt课件3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ppt课件3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外界信息大 部分靠眼帮我们获取。我们看书、写字、 看电视、用电脑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 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等等。
狼来了 T^T
看不见,看不 清,就意味着 与世隔绝了?
2、声波感受器——耳
耳的结构 听觉的形成
咽鼓管
结构名称 结构特点
舌的结构
味觉的形成
食物 化学物质溶解于唾液中 味蕾中 的味觉细胞 产生兴奋 味神经 脑部形成味觉.
昆虫的味觉毛和嗅毛
“感觉剥夺”实验。
• 1954年,加拿大科学家做了一个在当时看来 有些莫名其妙的实验。他们让志愿者戴上半 透明的塑料眼罩、纸板做的套袖和厚厚的棉 手套,躺在一张床上什么也不用做(除了吃饭 和上厕所),时间要尽可能的长,每天的报酬 是20美元。当时大学生打工一小时大约只能 挣50美分,这让很多大学生都跃跃欲试,认 为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 论文、课程计划。
犬的嗅觉器官叫嗅粘膜,位于鼻腔上部,表面有许 多皱褶,其面积约为人类的4倍。嗅粘膜内的嗅细胞 是真正的嗅觉感受器,嗅粘膜内大约有2亿多个嗅细 胞,为人类的40倍,嗅细胞表面有许多粗而密的绒 毛,这就扩大了细胞的表面面积,增加了与气味物 质的接触面积。
味觉 、 1 人是如何感知酸甜苦辣等?
2、舌头是如何分辨不同味道的? 3、味蕾的作用有哪些?
因此我们要远离噪声,也尽量不让自 己成为噪声来源。
3、皮肤感受器
皮肤的结构 皮肤中的各种感受器
这些感受器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疼痛感觉对动物体来说,有什么作用? 哪一种残疾人的皮肤触觉最灵敏?为什么? 人体那一部位最怕疼?
4、动物某些特殊感受器
鱼的侧线
蛇的颊窝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ppt课件4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ppt课件4

(2)昆虫的味觉感受器和嗅觉感受器
3、感受器的功能
感受刺激,将各种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电信号)
树冠状
皮肤感受器
爪状
神经末梢 (将各种刺激转
变为神经冲动)
神经
缠绕于毛发根部
环层小体
大脑皮层中相应 的神经中枢
(形成感觉)
阅读P2最后一段及图5-1,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图中感受针刺、温度、接触、压力等刺激的感受器,
视网膜——感光系统 内
折光装置: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前 后
聚光 营养 聚焦
光感受器——眼球
视细胞
视神经
(将光能转变
为神经冲动)
阅读课本P3及图5-2,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视网膜的组成?
其中感光部分是? 2.说说视细胞的种类和
不同的作用。 3.视觉形成的过程?
视锥细胞:感受色彩
视杆细胞:感受光亮
嗅觉感受器
嗅毛 嗅细胞
感受溶解在嗅黏膜表 面液体中的有气味的 化学分子
鼻 黏 膜 嗅神经
嗅觉的形成过程:
嗅细胞
嗅神经
(将化学信号转
变为神经冲动)
大脑皮层中的嗅觉中枢 (形成嗅觉)
味觉感受器
味觉的形成过程:
味细胞 (将化学信号转
变为神经冲动)
味神经
感受溶解在水 中的化学分子
大脑皮层中的 味觉中枢
(形成味觉)
二、动物体对化学信息的获取
据测量,人类的嗅觉细胞有 500万个,而狗的嗅觉细胞 多达2亿个,是人类的40倍, 可以分辨大约2万种气味。 经过特殊训练的狗,可以分 辨出犯罪分子携带的可卡因, 甚至可以分辨出癌症的气味。 狗鼻子上的粘液不仅是身体 健康的表现,而且还帮助加 强嗅觉能力。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ppt课件1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ppt课件1
物体对物理信息的获取
皮肤感受器
皮肤感觉的形成
刺激
皮肤感受器 产生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
(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脑部形成感觉
晶状体
黄斑
视觉正式形成
视觉正式形成
视觉的形成过程
光波
视细胞(视杆和视锥细胞)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
脑的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近视、远视、其他眼疾 色盲、色弱、白内障、青光眼
正视眼 晶状体
角膜 视网膜
近视眼
未矫正
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
未矫正
用凸透镜矫正
1.蝙蝠用宽大的翅膀把昆 虫赶入口内
2.一些蝙蝠如马蹄蝠靠突 出的鼻翼来定位
3.耳孔把反射回的声波引 入内耳
4.穿过空气的超声波 5.碰到移动的猎物返回的
声波
听觉正式形成
耳的功能
(1)主要是听觉功能; (2)保持身体平衡。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感受水流、定方位
我能感知0.002℃的 变化,你行吗?
颊窝
嗅神经
嗅细胞 嗅毛
化学分子
味觉与嗅觉
苦 酸
咸 甜 舌乳头
味细胞
味神经纤维
味蕾
微绒毛 味孔
感觉形成的一般过程
感受器
传入神经 形成感觉
神经中枢
感受器的意义
感知世界、了解世界、适应环境
第2节

沪科版生物高中第二册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共31张PPT)

沪科版生物高中第二册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共31张PPT)
9
构,即( 4)____ 7 __晶__状__体__,它有折 4
1 2 3
5 6
射光线的功能。
3、眼睛中通常称为“黑眼珠”的部分是(8 )
__虹__膜__,它的中央有一个小孔叫做__瞳__孔__。
4、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 C )到达视网膜。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正常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 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 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 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 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
近 视 矫 正
正常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 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 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 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 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远视
5、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D)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虹膜3
房水7 角膜1
晶状体 6
2巩膜 4脉络膜 5视网膜
视神9经 8玻璃体
视觉的形成 请你根据观察上图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视觉的形成 光线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视神经 (电信号)视网膜上
(传入神经)
的视细胞
玻璃体
视觉中枢
(神经中枢)
观察比较猫的眼睛在亮处和暗处的不同, 说说这是为什么?人的瞳孔也能这样吗?
远视
远 视
矫 正
3、听觉感受器 ——耳蜗 耳的结构
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耳道
声波
鼓膜 振动 听小骨 振动
听觉
耳蜗
(神经冲动)
大脑的听觉中枢 听神经
4、其它物理感受器
鱼的侧线

高中生物沪科版第二册教学案设计(无答案):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

高中生物沪科版第二册教学案设计(无答案):5.1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

高二生命科学学案班级:学号:姓名:日期:第五章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1节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一、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生物体的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种类及所感受的信息。

2、能够说明人体光感受器和声波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和动物感受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和信息类型。

光感受器和声波感受器。

难点:光感受器和声波感受器的感受方式。

三、预习与笔记1、我的身体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种种改变。

2、单细胞生物依靠感受外界刺激。

3、人和高等动物通过特定感受外界刺激,外界刺激如光、声等物理刺激由器接受,而由化学物质引发的刺激则由器接受。

4、人体皮肤上分布有各种感受(物理/化学)刺激的感受器,当我们闭上眼睛触摸纸张时,皮肤中的感受器接受温度刺激,感受器接受纸张表面突起物的刺激,当我们有用手掂量纸张的重量时是感受器在接受刺激,当我们托着纸张试图保持平衡时,感受器接受纸张滑动的刺激。

如果手不小心碰到尖锐的物体,则皮肤中的感受器会兴奋。

5、手指指尖和唇部感觉灵敏是因为这些部位的分布较多。

6、下图是眼的结构图,请填写眼的主要结构。

7、经物体反射进我们眼球的光线能聚焦在视网膜上是因为眼球具有、和、等折光装置,其中能通过改变曲度来调节成像距离的是,近视是因为该结构曲度过(大/小)。

8、我们能看见彩色图像得益于我们视网膜上的细胞接受和分辨不同波长光波刺激,而感受光线强弱刺激的是细胞,这两种细胞统称,位于。

9、请叙述我们如何产生视觉?10、请填写耳结构图中1为图中7为图中8为图中10为接受声波刺激的毛细胞位于11、请用简洁的方式写出耳的结构并能显示各结构的功能联系12、鱼类感受水流和定方位的感受器是,蛇视力很差,它们感受周边有动物活动的感受器是,仿照蛇这种感受器的工作原理,我们制造能在黑暗环境观察活体动物活动的夜视仪。

13、人体感受溶解于水中的化学物质的感受器是,位于。

14、人体感受飘散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的感受器是,位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膜
虹膜(聚光)

脉络膜 神经细胞
内膜
视网膜
视锥细胞 感受色彩
视细胞
视杆细胞 感受光亮
内容物:房水、晶状体(聚焦)、玻璃体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折光装置
(2) 视觉的形成:
物体(光线)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倒像)
视神经
视中枢
形成视觉
3.声波感受器——耳
(1) 结构: 外耳 耳廓、外耳道
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
单细胞动物
整个细胞接受各种信息
人和高等动物 通过感受器接受外界信息
物理感受器:感受光、声、热等物理 感 刺激 受 器
化学感受器: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一、动物体对物理信息的获取 1.皮肤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
2.光感受器——眼
(1) 结构: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
外膜

谢谢
分布于鼻腔嗅黏膜上,游离端细胞膜突起形成嗅毛, 可感受有气味的化学分子。
嗅细胞
2.味觉感受器: ——味细胞(味蕾上)
味蕾位于舌的上表面和两侧的乳头中,感受溶 解在水中的各种物质刺激。
感受甜物质的味蕾分布在舌尖 感受苦物质的味蕾分布在舌根 感受酸物质的味蕾分布在舌的两侧 感受咸物质的味蕾分布在舌尖和舌的两侧
中耳 鼓膜、鼓室、听小骨(3块)
内耳 耳蜗、前庭器(半规管、前庭)
声音感受器
平衡感受器
(2) 听觉的形成:
声波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耳蜗
听神经
(声音感受器)
听中枢 形成听觉
听小骨
4.其它感受器:
鱼类的侧线:感受水流方向定方位 蛇的颊窝(红外线感受器):感受热能
二、动物体对化学信息的获取
1.嗅觉感受器: ——嗅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