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件检验规范
五金件检验规范11335

五金件检验规范1.目的及适及范围:1.1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五金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五金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1.2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金属五金件制成的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品,及小五金件(如螺丝,卯钉,卡扣等)的检验与验收。
2. 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本规范若与零件图/规格相抵触, 则以零件图/规格为优先本规范若与参考文件相抵触, 则以本规范为优先3. 内容:3.1 术语:刮伤---手指感觉不出之线凹痕或痕迹。
裂缝---材料部份断裂,典型的例子是以生在折弯引伸加工之外侧,因内/外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的裂纹和细小开裂。
披锋---剪切或冲压导致残留不平整边缘,模具设计需使客人接触到的披锋减至最少。
梗屎---通常此种痕迹产生与压印及冲压成型有关。
氧化---材料与空气中的氧起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特性:如生锈。
凹凸痕---表面异常凸起或凹陷。
擦伤---指材料表面因互相接触摩擦所导致的损伤。
污渍---一般为加工过程中,不明油渍或污物附着造成。
拉模---一般为加工过程中,因冲制拉伸或卸料不良导致。
变形/翘曲---五金件因内/外力而造成的整体的变形。
材质不符---使用非指定的材质。
焊痕---焊接所留下的痕迹。
喷溅---点焊时,从焊件贴合面或电极与焊件接触面间飞出熔化金属颗粒的现象。
脱焊---焊点分离。
错位---指焊件未正确定位。
错件---未依规定零件。
混料---混有不同规格的物料。
少件---少于标准数量.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细碎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手印---在五金件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3.2 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将待验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A、目测距离: 距离产品25cmB、检验角度: 成45度目视检试之。
五金零件检验规范

目视
卡尺
3
生
锈
(1)
表面不允许生锈、氧化
√
目视
(2)
切断面生锈表面不作任何处理切割面在各制程不可超出切割面的20﹪
√
目视
(3)
表面有做防锈处理有效期为15天内不可有生锈
√
目视
4
毛
边
(1)
切断面不可有齿状毛边
√
目视
(2)
可允许毛边为其材料厚度的7%,上限不可超过0.06㎜
√
卡尺
(3)
放置时,毛边必须同方向
五金
品名
五金类产品
AQL
检
验
方
式
抽样计划
ANSI/ASQC Z1.4/ MIL-STD-105E(其它客户)单次正常抽样
CR
MAS
MIN
项目
项次
品质标准
0
0.40
065
一.
外
观
1
颜
色
(1)
颜色与确认颜色无明显差异
√
目视
(2)
电镀时处理不良,造成异常色之纹路、电镀层脱过薄变色不允许
√
目视
(3)
表面不可出现灼伤,黑色、白斑造成异色
√
卡尺
投影机
(2)
铁材厚度规格须与客户求一致,公差±0.05㎜
√
卡尺
(3)
下料模具用钢板,长度公差±0.5㎜,宽度公差±0.2㎜,对角线公差±0.5㎜
√
卡尺
(4)
切边模用钢板,长度公差+0(-0.5)㎜,宽度公差+0(-0.2)㎜,对角线公差+0(0.5)㎜
√
卡尺
(5)
冲压孔位,折边、折弯尺寸不符、偏差、角度不符
五金件检验规范

五金件检验规范1.目的及适及范围:1.1 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五金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五金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1.2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金属五金件制成的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品,及小五金件(如螺丝,卯钉等)的检验与验收。
2. 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本规范若与零件图/规格相抵触, 则以零件图/规格为优先本规范若与参考文件相抵触, 则以本规范为优先3. 内容:3.1 术语:刮伤--- 手指感觉不出之线凹痕或痕迹。
裂缝--- 材料部份断裂, 典型的例子是以生在折弯引伸加工之外侧,因内/ 外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的裂纹和细小开裂。
披锋--- 剪切或冲压导致残留不平整边缘, 模具设计需使客人接触到的披锋减至最少。
梗屎--- 通常此种痕迹产生与压印及冲压成型有关。
氧化--- 材料与空气中的氧起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特性:如生锈。
凹凸痕--- 表面异常凸起或凹陷。
擦伤--- 指材料表面因互相接触摩擦所导致的损伤。
污渍--- 一般为加工过程中, 不明油渍或污物附着造成。
拉模--- 一般为加工过程中, 因冲制拉伸或卸料不良导致。
变形/翘曲--- 五金件因内/外力而造成的整体的变形。
材质不符--- 使用非指定的材质。
焊痕--- 焊接所留下的痕迹。
喷溅--- 点焊时,从焊件贴合面或电极与焊件接触面间飞出熔化金属颗粒的现象。
脱焊--- 焊点分离。
错位--- 指焊件未正确定位。
错件--- 未依规定零件。
混料---混有不同规格的物料。
少件---少于标准数量.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细碎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手印---在五金件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3.2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将待验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A、目测距离:距离产品25cmB检验角度:成45度目视检试之。
五金件检验规范

五金件检验规范1.1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五金制品得质量,在产品生1。
目得及适及范围:ﻫ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得五金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得方法、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得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得检验标准与封样得办法加以解决。
1。
2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金属五金件制成得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品,及小五金件(如螺丝,卯钉等)得检验与验收。
2。
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本规范若与零件图/规格相抵触, 则以零件图/规格为优先本规范若与参考文件相抵触, 则以本规范为优先3. 内容:3。
1 术语:刮伤—--手指感觉不出之线凹痕或痕迹、裂缝--—材料部份断裂,典型得例子就是以生在折弯引伸加工之外侧,因内/外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得裂纹与细小开裂、披锋-—-剪切或冲压导致残留不平整边缘,模具设计需使客人接触到得披锋减至最少。
ﻫ梗屎-——通常此种痕迹产生与压印及冲压成型有关。
ﻫ氧化——-材料与空气中得氧起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特性:如生锈。
凹凸痕--—表面异常凸起或凹陷、ﻫ擦伤---指材料表面因互相接触摩擦所导致得损伤。
污渍-—-一般为加工过程中,不明油渍或污物附着造成。
拉模-——一般为加工过程中,因冲制拉伸或卸料不良导致。
变形/翘曲—--五金件因内/外力而造成得整体得变形、ﻫ材质不符—--使用非指定得材质。
焊痕—--焊接所留下得痕迹。
喷溅—-—点焊时,从焊件贴合面或电极与焊件接触面间飞出熔化金属颗粒得现象。
ﻫ脱焊—-—焊点分离。
错位---指焊件未正确定位。
错件—--未依规定零件。
混料-—-混有不同规格得物料。
少件—-—少于标准数量。
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得划痕或有深度得划痕细碎划痕-—-没有深度得划痕手印———在五金件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得手指印痕。
3。
2 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得检验方法及要求: 将待验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A 、目测距离: 距离产品25c mﻫB、检验角度: 成45度目视检试之。
五金件检验规范

五金件检验规范1.目的及适及范围:1.1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五金制品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五金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1.2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金属五金件制成的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品,及小五金件(如螺丝,卯钉等)的检验与验收。
2.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本规范若与零件图/规格相抵触, 则以零件图/规格为优先本规范若与参考文件相抵触, 则以本规范为优先3.内容:3.1 术语:刮伤--- 手指感觉不出之线凹痕或痕迹。
裂缝--- 材料部份断裂, 典型的例子是以生在折弯引伸加工之外侧,因内/ 外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的裂纹和细小开裂。
披锋--- 剪切或冲压导致残留不平整边缘, 模具设计需使客人接触到的披锋减至最少。
梗屎--- 通常此种痕迹产生与压印及冲压成型有关。
氧化--- 材料与空气中的氧起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特性:如生锈。
凹凸痕--- 表面异常凸起或凹陷。
擦伤--- 指材料表面因互相接触摩擦所导致的损伤。
污渍--- 一般为加工过程中, 不明油渍或污物附着造成。
拉模--- 一般为加工过程中, 因冲制拉伸或卸料不良导致。
变形/翘曲--- 五金件因内/外力而造成的整体的变形。
材质不符--- 使用非指定的材质。
焊痕--- 焊接所留下的痕迹。
喷溅--- 点焊时,从焊件贴合面或电极与焊件接触面间飞出熔化金属颗粒的现象。
脱焊---焊点分离。
错位---指焊件未正确定位。
错件---未依规定零件。
混料---混有不同规格的物料。
少件---少于标准数量.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 细碎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手印---在五金件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3.2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 将待验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E 检查半成品、成品之前应核对相关检验资料。
五金件检验规范

五金件检验规范1. 目的员适员范围:1.1本检騎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五金制晶的质量,在产品生产员岀「时能严恪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五金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觎陷,用哄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亦法加以解决。
1.2本检醴规范适用干金扬五金件制成的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晶,员小五金件(如螺丝,卯卸等)的检验与验收。
2. 参照文件本检騎规范参照金扬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本规范若与零件图/规恪相抵触,JM以零件图/观格为优先本规范若与参考文件相抵触,则以本规范为优先3. 内容:3.1术语:刮伤一-手荷感觉不岀之线凹狼或狼迷。
裂S—W料部ffiBi袈,典塑的例子是以生在折弯引伸加工之外H,因内/外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的裂奴和细小开裂。
IIS»—Will或冲压导致残留不平整ifl缘,模具设计需使客人接耻到的披修减至最少。
梗屎一-通常此种狼迷产生与压印及冲压成塑有关。
氧化-一林料与空气中的氧起化学变化,失去原有特性:如生墻。
afi«—表面异常岀起或凹陷。
擦ffi—IS林料表面因互相接触摩援所导致的损伤。
污渍-一一股为DDlil程中,不明油渍或污物附着造成。
拉模-一一般为加工过程中,因冲制拉伸或卸料不良导致。
变形/翘曲-一五金件因内/外力而造成的整体的变形。
林质不符-一使用非指定的林质。
焊狼一-焊接所留下的狼迷。
加一点焊时,从焊件貼合面或电极与焊件接触面间飞岀熔化金属颗粒的现象。
脏焊一-焊点分离。
錯位一- 指焊件未正确定Eo IS件一-未依规定零件。
混料一-混有不同规恪的物料。
少件一-少于标准数量.硬划痕—««1摩擦造成的划狼或有深度的划浪细碎则狼-一没有深度的划狼手印一-在五金件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狼。
3.2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将侍騎晶置于以下条件,作枪验判定:A、目测距离:距离产品25cmB、检验角度:成45度目视检试之。
五金质量检验标准

五金质量检验标准在制造业中,五金制品的质量检验标准是确保生产出优质产品的重要环节。
五金制品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还关系到用户的安全和满意度。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五金质量检验标准至关重要。
一、材料检验1、五金制品的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检验人员应检查材料的质量证书、材质证明等文件,确保材料来源合法、质量合格。
2、材料表面应无裂纹、气泡、起皮等缺陷,色泽均匀,无明显划痕和压痕。
3、材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厚薄均匀,不能有明显的薄厚不均现象。
二、尺寸检验1、五金制品的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检验人员应使用测量工具对制品的尺寸进行精确测量。
2、制品的各部分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如螺丝孔的大小和深度、铆钉的直径和长度等。
三、表面处理检验1、五金制品的表面处理应均匀、光滑,不能有明显的色差、气泡、划痕等缺陷。
2、电镀、喷涂等表面处理应符合相关工艺要求,如膜厚、附着力等。
四、力学性能检验1、五金制品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如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
检验人员应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2、对于需要进行疲劳试验的制品,应按照规定进行疲劳试验,以确定其使用寿命。
五、安全性能检验1、五金制品的安全性能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如防火性能、防腐蚀性能等。
检验人员应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2、对于涉及到使用者安全的制品,如门窗五金件、卫浴五金件等,应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六、环境适应性检验1、五金制品的环境适应性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如耐候性、耐腐蚀性等。
检验人员应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2、对于在特殊环境下使用的制品,如高温环境、低温环境、强腐蚀环境等,应进行环境适应性评估,确保制品能够在相应环境下正常工作。
五金质量检验标准涵盖了材料、尺寸、表面处理、力学性能、安全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
五金件通用检验规范

杭州优格电子有限公司Han gzhou Ugroup Electr onics Co., Ltd五金件通用检验规范一. 目的为规范五金件的检验作业,明确检验内容和要求,有效管控材料与产品品质,确保满足顾客和 生产需要。
二. 范围适用于公司通用五金件的检验。
(注:客户有特别要求的产品,按具体产品的检验指导书执行。
)三. 取样方案1.来料检验采用GB/T2828.1-2003单次抽样,检查水平(IL )和接收质量(AQL 遵循如下规 定:人眼就可以感觉到色彩的变化了。
这种测试方法用于当顾客指定或接受某种颜色时,用以保证色彩 一致性的量度。
2.内部生产过程首件检验、巡检及出货检验按每个产品具体的检查指导书执行。
四.定义A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正前面、上表面(在使用过程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B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侧面(需将视线偏转 45。
~90。
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C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背面及底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背面及底面)。
△ E ( DELTA-E ):在均匀颜色感觉空间中,人眼感觉色差的测试单位。
当△E 为1.0时,4.1 4.2 4.3 4.4 4.5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4.6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4.7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4.8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内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4.9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R 角”过大: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准人签名审核人签名制定人签名
批准日期审核日期制定日期
第3页共7 页
作业指导书五金件检验规范编号
第 2 版第0 次修改生效日期2008-02-01
A、B、C面示意图
注: A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
如:西餐具印有LOGO的刀面(通常在无刀齿这一面)、叉与勺正面;
B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
如:西餐具有刀齿的刀面、叉与勺反面;
C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处于视觉范围边缘可见但面积很小的表面。
如:西餐具刀、叉、勺的颈部。
说明:
1. 接受的水平是基于表面工艺和表面分类的基础上的。
这种标准应用于每个独立的表面上。
当缺陷位于产品的LOGO、产品名称或图标的5mm内时,应重新审核决定此是否达到了影响标识、产品名称或图标的程度;
2. 铆钉等接合件须固定至定位且与工件基准面垂直,并且不得松动;
3. 在实际执行时依照检验标准的条款或参照产品的封样。
批准人签名审核人签名制定人签名
受控状态分发号
表1 轻重不良区分第4页共7 页
表2 冲压件判定标准
第5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