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理科专用汉语教材的设计与编写原则
浅谈少数民族专业汉语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专业汉语教学【摘要】汉语预科教育在中后阶段应根据入系所学专业开设专业汉语,为学生入系学习专业课打好汉语基础。
根据汉语预科教学的现状,结合预科教学的实践,分析汉语预科教育的指导思想,针对专业汉语教材的编写、专业汉语教学的模式和设计理念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专业汉语汉语预科教学模式教学改革随着双语教育理论研究的完善、认识的深化,新疆的少数民族教育在专业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也在探索中。
我区各高校陆续设置适应各自专业特点的专业汉语课程,编写了《理科专业汉语》、《新编医用汉语》、《科技汉语》等教材,使汉语预科日趋严密、科学和合理。
然而,观念的东西转变到实际操作需要一个过程,观念转变本身也需要时间和过程,新疆各高校的专业汉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之处。
由于学生在预科阶段专业术语接触得不多,尤其是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专业汉语知识贫乏,入系学习后听不懂专业课、不会记笔记、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师生交流困难,无法适应专业教学的要求。
因此对汉语授课,相当一部分民族学生会有一种焦虑感、不适应感,这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教育质量。
近几年,随着新疆各中小学汉语教学力度的加大,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有了提高,从新生入校的汉语水平摸底成绩来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入校时即具备了HSK3级以上的水平。
而HSK3级是理工科院校入系学习的最低标准;HSK6级是文史科院校入系学习的合格标准。
汉语预科教学除了坚持分级教学的原则外,还应该因材施教,实行分类教学。
首先应依照学生专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即分为文史类、理工类等。
其次是对汉语水平已达到入系学习最低标准的这些学生,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入系学习专业课必备的专业术语和知识的教学上,要突出听、说教学;同时对汉语水平尚未达到入系学习标准的学生,从最基本的汉语知识入手,开设《精读》、《听说》、《阅读》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他们本应在中小学阶段掌握但实际上并没有掌握的汉语知识。
北语 19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_1234

19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是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
A. 汉语拼音B. 汉语发音C. 汉语听力D. 汉字答案:D V:131;9666;29062.强调后天因素决定一切的第一语言习得理论是()。
A. 刺激-反应论B. 先天论C. 普遍语法论D. 遗传论答案:A3.语言以()系统为核心,各分支系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紧密联系。
A. 语音B. 语义C. 语法D. 词汇答案:B4.对于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来说,“他想结婚她。
”这样的偏误主要是由下列哪个原因造成的?A. 母语负迁移B.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C. 文化因素负迁移D.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影响答案:A5.中国人对长辈、上级不能直呼其名的情况体现了语言哪个方面的文化因素()。
A. 语构B. 语义C. 语用D. 语音答案:C6.研究发现,97%的永久性语言障碍都是由()受损伤引起的。
A. 左半球B. 右半球C. 前脑D. 后脑答案:A7.()先生于1984年题词写道:“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
”A. 王力B. 朱德熙C. 吕叔湘D. 赵元任答案:A8.根据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是()以前。
A. 青春期B. 中年C. 青年D. 更年期答案:A9.从对语言掌握的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外语、非本族语和第二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 )。
A. 主要语言B. 次要语言C. 首选语言D. 必备语言10.先天论的代表人物是()。
A. 乔姆斯基B. 奥斯古德C. 索绪尔D. 桑代克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下列属于认知学派的学习的是()。
A. 多种辨别学习B. 概念学习C. 原理学习D. 解决问题的学习答案:BCD2.专门出版对外汉语教材、工具书和理论著作的专业出版社有()。
A. 商务印书馆B.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C. 华语教学出版社D. 上海教育出版社答案:BC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表现在()。
分析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学的教材选用

分析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学的教材选用作者:祖丽胡玛尔•提力瓦力迪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24期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小学汉语教学的推进,需要以高质量的教材为基础。
以新疆地区为例,使用的汉语教材表现出“一纲多本”的现象:方晓华教授主编的《汉语》,王祝斌教授主编的《汉语》以及人教版的《语文》等。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王版《汉语》教材更符合汉语教学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规律。
关键词:少数名族;小学汉语教学;汉语教材中图分类号:G633.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022-01汉语教学作为少数民族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的教育系统中扮演着奠基石的角色。
汉语教材是汉语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教师以及学生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是知识的媒介、信息的载体。
一本好的教材不仅可以使教师获得良好的授课效果,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选用具备良好教学效果的小学汉语教材。
因此,在选用教学教材时,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教材,扬长避短,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学教材选用的现状提升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汉语能力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各少数民族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一直关注汉语教学,汉语在各个民族的教学工作中充当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在研究中发现,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校在小学教育阶段选用的《汉语》教材是根据课程大纲编写的,创新地提出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融合了语言基础结构、交际、社会话题等版块,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图文并茂,具有新颖性,更符合汉语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
但是该教材也有其不足:难度大,缺乏学习方法指导,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辅助资料少等。
小学汉语教学的教材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年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积极性。
同时,要兼顾汉语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差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学的教材选用分析

幼 儿掌 握 的词 汇为 8 0 10 0个 左右 . - 0 — 0 5 6岁 的
儿 童掌握 的词 汇量发 展到 30 0个左 右 语 文教 0 学 的对象 将继续 在母语 的环境下 学 习汉字 . 增加
带 着 这 些 疑惑 . 笔者 查 阅 了许 多资 料 . 做 并 了_ 关 的调 研 者认 为 , 解决 这些 问题 . 卡 H 笔 要 首先 必须清 晰 界定语 文教 学与汉 语教 学 的概 念 广义
1 YJ H1 9 0 AZ 2
作者简介 : 董爱华 (9 1 )女 , 17 一 , 甘肃武威市人 ,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 师。
6 8
董 爱华 : 数 民族 小 学 汉 语 教 学 的教 材 选 用 分 析 少
对 于汉语 语言 知识 和语言 基本技 能 的学 习 , 主要
话 ” 3 6年 级 为 “ ,- 习作 ” 、 ) 口语 交 际 四个 方 面 提
为士 语 的教 学 、 内各少 数 民族 以汉语为 第二语 士 国
言 的教 学 f 即对 内汉 语 教 学1 以及 汉 语作 为 外 国
语的教 学 ( 即对外 汉语教 学 ) 。本文 中的“ 文教 语
收 稿 日期 : 02 0 — 7 2 1— 4 1 基金 项 日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基 金 研究 项 目 “ 疆 少 数 民族 地 区双 语 教 学 模 式 现 状 调 查 与评 估 体 系 研 究 ” 新 ,编 号
例、 内容 和教材 在使 用过 程 中反 映 出来的 问题进 行 分析 , 以发现 : 语 文 》 材 来代 替 少 可 用《 教
数 民族学生的《 汉语》 教材不符合语言教学先听说后读写的学习规律。《 汉语》 学应该使用 教 体 现 第二语 言教 学特 点且具有 新 疆地方特 色的本 土化 教材 。 关键字 : 文教 学 ; 语 汉语教 学; 第二语 言教 学 ; 少数 民族 双语教 学 ; 学语 文教 材 小
如何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写作教学

如何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写作教学摘要写作能力体现的是语言的综合能力,对于初级汉语水平的少数民族学生,应该怎样进行写作教学?本文从打基础、渐提高和习作讲评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教学教学方法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对较低,有的学生刚来时甚至写不出一个正确的汉语句子,更别说写作文了。
他们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听、说、读、写技能,尤其是汉语写作,对他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针对这些学生,我们在进行汉语写作教学时就应当因材施教,从打基础入手,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汉语写作水平。
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汉语写作教学的顺序应该是:词—句—篇。
“词”是基础,“句”是桥梁,“篇”是目的。
整个教学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把三个阶段衔接起来,反复练习,使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学会运用词句,最终形成篇,从而达到在汉语写作教学中“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为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方法:一、打牢基础进行汉语写作需要一定的词汇量,而初级汉语水平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词汇量相当贫乏,他们在进行汉语写作时常常是词不达意,或者词语滥用,或者把维汉词语等同起来。
因此,对他们进行基础性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1.听写练习听写每个单元范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听写练习既能练听,又能练写,一方面检验了听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写的速度及准确性,还可巩固所学内容,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某一个词语,同时要掌握与该词语有关的同义、近义、反义词和形近词等等,使词汇得到最大限度的重复出现。
2.口语练习英国学者布里顿根据多年研究指出:“学生口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往往是他们学习写作的基础。
”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口头或笔头造句练习,模仿教材中的例句做替换练习等,以此巩固所学词语。
教师应注意汉维语言结构的区别,减少维语式的表达错误,通过错误句型的辨析、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少数民族汉语教材出版的探索与实践

少数民族汉语教材出版的探索与实践作者:侯明戚德祥来源:《全国新书目》2008年第05期少数民族汉语教材研发、出版,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三大发展主线之一。
自2004年以来,北语社秉承“依托北京语言大学第二语言教研优势与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需要,为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水平服务”的宗旨,致力于民族教育的发展,致力于少数民族汉语教材的建设,在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树立起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教材专业出版社的品牌形象。
一、教材建设是实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工作是关系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教材是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的依据,是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载体,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蓬勃发展,从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对少数民族汉语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体现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特点,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水平的汉语教材。
作为一个汉语教材专业出版社,北语社十分关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将少数民族汉语教材出版与教学研究、教学实际结合,针对不同的需求,编写具有独特教育理念、独立的学科品格和体现不同教学方法的汉语教材,为少数民族汉语教育提供一个整体的教学解决方案,提供一个全程的教学服务。
二、北语社少数民族汉语教材研发、出版的理念与架构2004年4月,北语社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认真分析了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制定了“以来华留学汉语教材、海外汉语教材、少数民族汉语教材三足鼎立为龙头,以汉语教材研发为后军”的发展战略。
针对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和汉语学习的状况,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汉语教学资源优势,将研发、出版少数民族汉语教材作为北语社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根本性的任务。
在对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情况进行深入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北语社针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需要,把对外汉语教学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融入少数民族汉语教材的研发和出版之中,不断推出符合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学习者需求的汉语教材,推动了新疆等地区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在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赢得了广泛赞誉。
浅析初中汉语教材应用学习的编写原则和实施建议

兴趣和提高其实践参与 胜的重要方式 , 成为这次《 汉语课标》 中
的一种 创新 性 突破 。本 文从 编 写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角 度试 着 分析 应 用学 习 的
法, 采用多种途径 , 搜集蒙古族各种各样的饮食 资料 ; 然后让每
的发明者写几句话表达感 睛。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帮助学生 了解 了本民族饮食的特点 , 明白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而且
大, 便 于学生 用第 二语 言 实施 。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的初 中汉语教材 ,每册安排 了两个应用 学习, 共计 l 2 个栏 目, 涵盖了 1 2 个主题。 分别是七上的“ 社会用
字情况调查 ” “ 蒙古族饮食集锦” , 七下 的“ 聆听感动的声音” “ 童
话王国漫游” ; / k 上的“ 怀爱国之心 , 扬拼搏之帆” “ 成长的烦 ” , 八下的“ 书香校园” “ 我最喜爱的电视节 目” ; 九上 的“ 和平 的呼 声” “ 珍爱地球家园” 和九下的“ 爱我美丽的家乡” “ 校园留痕” 。包 括 自然 、 历史 、 地理 、 人文、 旅游、 民风民俗 、 经济 、 科技等领域 , 主 题多样 、 内容丰富 、 形式 多彩 , 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对汉语知识掌 握程度 的要求 , 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 。内容的编写上, 体现了
程的首要性质工具性 ,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和 现实的事情, 所 以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又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
参与 的积极 性。 三、 应 用学 习的编 写特点
热情 , 积极地用汉语 沟通和交流, 提高 口语表达能力 , 达到第二 语言教学的 目的。 针对以上特点, 在编写《 汉语课标》 的应用学习
活动与活动方式 , 更能体现蒙古族学生的学习特 点, 更适宜教师组
浅析少数民族汉语写作教学策略

教 学 研 究不能归入扩大学生知识面,只能是脱离学生实际需要,高深的内容学生知识面有限很难完全掌握,太简单的内容又容易使学生产生满足感,甚至学而无用。
尤其现在网络共享,有的教师甚至完全抛开教材,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教材变成了形式,教学活动失去了教材的支撑,学生无据可依,影响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二、解决对策1.整合教材,使之更加符合幼儿师范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学生特点我们的现行教材是在上世纪90年代编写的,是根据当时幼师的特点编写出来的适合当时学生的教材。
首先教材是按照三年的授课时间编排的,而现在的授课时间改为两年,教学时数明显不足。
另外当时招收的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好,全班学生的程度整齐,按照课本进度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并能够完成所有教学计划。
而现在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差,且全班学生参差不齐,需要教师进行分层教学,从而使教学难度增加,教学进度放慢。
所以适当的删减或增补教材内容,是解决生物教学的基础工作。
需要删减哪些内容,又需要增加那些内容要与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文化基础相适应。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做到容量适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条件,我们可以恰当的安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
做到容量适当、易于接受、熟练掌握。
让他们“听得懂、愿意听、会做题、愿做题”。
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要保证90%的学生听得懂,会做简单的题,70%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能熟练的做基础性题。
剩余的学生靠以点带面达到全部掌握的目的。
只有课堂学生听懂了,学生才会愿意学、愿意做题,因为他们从中找到了成就感,成就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和兴趣源泉。
只要我们这节课的内容能被学生充分掌握,便是最大的进步。
我们的容量再大,我们在课堂上说的再多,学生没有掌握,就等于没讲。
或者课堂变成了个别人的课堂,效果肯定不明显。
3.教学目标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目标上,而应该向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现象解释等技能目标倾斜很多老师认为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完成学历教育,把高中的较浅的生物知识教给学生就可以了,我不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