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胜于言-高三作文
行动胜于言语高考作文

行动胜于言语高考作文【篇一:行动的意义胜于一切】行动的意义胜于一切。
“现在就去做”可以影响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你去做该做而不喜欢做的事;它会帮你抓住宝贵的刹那,幸运之神很可能就在这刹那之间投入你的怀抱。
但如果一旦错过这个刹那,很可能永远不会再碰到。
【篇二: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高考作文素材:时事评论警惕“撞翻变道车”的快意近日,一条交通事故视频在网上热传并引起网友激烈讨论。
视频显示:3月5日,广东东莞中堂大则制度的基本遵循,为何还会轻易地当街撒气?可见,表面上是在释放心中的不满,实际上是在践踏社会普遍形成的对法律制度的守护。
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法律保护下的个体,人人遵守才能人人受益,随意破坏必将自食其果。
在法律面前,没有更公平正义的解决方式,更何况是一件小纠纷?桥一辆大众轿车强制变道,被一辆比亚迪撞翻。
对于这起事故,舆论一波三折,讨论的焦点在于比亚迪车主是否“故意撞车”(3月21日《南方日报》)。
你强行变道,我霸气撞飞——这是网友对相关视频给出的“阅读理解式”答案。
胡乱变道,胆子不小,发生事故,该负全责。
舆情发生逆转的是“撞翻变道车”的车主在微信群发出了惊人之语:该大众朗逸已经是他撞过的第7辆车。
“一般都是别人全责才会撞上去,否则不会撞。
之前开比亚迪s6时,已经撞了2辆凯美瑞,2辆锐志,1辆crv,1辆rav4,全是完胜,没有输过一次。
”随后,东莞交警成立专案组,重新启动调查。
结论还是认定大众车负全责,因不存在斗气开车的事实行为。
通常,面对强制变道,大多车主尽管深恶痛绝,但为了保证驾驶安全,除了紧踩刹车、打轮躲避,似乎也无计可施。
而今,比亚迪车主据说不仅两次成功阻止大众车主强行变道,还给这个不守规矩者一个大教训——被撞翻车四脚朝天,这让饱受多年塞车之苦者拍手称快。
此后,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更近乎为“马路侠客”光荣加冕。
变道引发意外,好在没有性命之虞,四脚朝天似乎活该。
不过,有两点需要厘清:一是从法理而言,道路交通法规定,违反禁止标线强行并线的,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行胜于言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行胜于言文题行胜于言。
任何一个伟大的时代都离不开一群人乃至一个民族的伟大行动。
荀子说过:“道虽迩,不行不至。
”塞涅卡也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驶向哪个码头,任何风都不是顺风”。
《人民日报》上说“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作为青年,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人生不负韶华,不负山河,当好新时代的掌舵人?请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时代与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佳作展示道有万险,行之者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前路虽迩,不行不至;开船启航如风顺送;自己行路,直至坦途。
时代更替,其中先行者的伟大行动如明灯引航。
今日时代于你我足下,行胜于言,盛世便在行动中。
故曰:道有万险,行之者顺。
天地开,千古帝王行,一统盛世国运昌。
荀子云:“道虽还,不行不至。
”千秋以前,华夏大地。
他们的行动足以震山河摇荡,一统中国,盛世隆昌。
车辙驰骋,兴师六国,是他一统天下的行动,虎视何雄哉;马踏飞燕,虽远必诛,是他兴国安邦的行动,怎教胡马度阴山;贞观之治,万邦来朝,是他国富民强的行动,盛唐立于世界。
统一之道虽途,始皇以行动留下隶书竹简,万古生香;安邦之道虽迩,汉武帝以行动治理边疆蛮夷,开疆拓土;兴盛之道虽迩,太宗以行动开放开明行政,贞观鼎盛。
千秋万代间,他们的行动,永载青史,他们的功业,千古传唱。
伟人之行,缔造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时代,带领华夏民族,行至天光。
兴亡外,能人志士行,中国革命见曙光。
塞涅卡曾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驶向哪个码头,任何风都不是顺风。
”回望百年,莽莽神州,战火四起,一片肃索,在这样贫脊的土地上。
亦有人不顾血泪,奋力行动。
听,谁在振臂呼号,“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声声呐喊中奔走着,是鲁迅。
品,谁在走街串巷,“冲决历史之桎梏”字字泣血里行动着,是李大钊。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们在教习,他们在传递,他们在行动。
行胜于言作文800字

行胜于言作文800字行胜于言800字“行胜于言”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之一,它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一起共筑清华精神、清华魂。
“行胜于言”论述了做和说的关系,其真谛是告诫人们做人做事要务实。
古之圣贤反对说大话,提倡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孔子在《论语·宪问》第二十六章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君子以自己的话超过自己的行动为耻辱”。
在《论语·为政》第十三章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意思是“先把要说的话实行了,然后再说出来”。
他认为为人行事的本身,比你的语言更具说服力。
孔子不但对说和做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而且一生躬身历行,周游列国,推行仁政,风尘仆仆,凄凄惶惶,暮年闭门著述,的确做到了“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先做后说,或者多做少说,都是强调实干,不实干是任何事情也做不成的。
做事要首先着眼于做好当前的事。
古人云:“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行远自迩”就是说要实现远大目标,做事包括做学问就要从眼下事做起,要由浅而深,循序渐进。
而在现实生活中,好高骛远者比比皆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肯做。
我们被当代孝子田世国捐肾求母的行动而感动落泪,但在家中却不肯给劳累一天的妈妈端来一盆洗脚水;我们敬佩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撑起贫困、自强不息的精神,而明知家境不好的你却与其它同学永无休止地攀比吃穿;我们被身残志坚的史铁生和海伦凯勒的刻苦求学精神所鼓舞,可是身心两健的你却不肯为解一道数学难题而苦思冥想。
我们在行动上太习惯于眼高手低。
我们常为英雄们为爱护公共财物而牺牲的精神感动不已,却把自己班级的桌椅和教室墙壁涂抹得脏乱不堪;我们深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之道,却在同学正在午睡的教室里撕疯打闹;我们懂得“友谊诚可贵”的交友之道,却只因鸡毛蒜皮小事与同学发生磨擦后便大打出手;我们总把“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挂在嘴边,却在校园内随意乱扔纸屑、雪糕包装袋和践踏草坪。
行胜于言作文

行胜于言作文行胜于言作文【实用2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行胜于言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行胜于言作文1材料中,闪电的回答:“当你准备大造声势的时候,我已经悄悄行动了。
”这说的,其实就是行动胜于言论的道理。
此观点,古米有之。
子ロ“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这句话说的是,孔子说,起初我对一个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动。
现在我对一个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实际行动。
然,我个人觉得先说再做,还是不够的,便文想到了“子贡问君子”子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看人在行不在言,君子应该是行的高标,而不仅仅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让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这学期刚学过的闻一多先生。
他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一片混沌之中。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为了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十多年,不动声响,无声无闻,潜心研究,目不窥园,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最终凝结出了《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著作,为中国大开了光明之路。
更有“两弹元勋”邓稼先,听说中国要放一个“大炮仗”,回家只对妻子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
在蓬断草枯,鸟飞不下,兽铤亡群的`古战场罗布泊,他路蓝缕,潜心研究,亲力亲为。
他因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患癌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忘记说,“不要让中国,在这方面落后太远”他做了,不仅没有大造声势,更是无声无语,直到原子弹爆炸。
他的岳父问严济感:“是谁为中国造出原子弹?”严济感哈哈大笑,说:“你去问你的女婿吧!”闻一多先生和邓稼先同志,这种不造声势,无声无闻,潜心做事的品格,也正是我们现代年轻人所要学习的。
【高二作文】行胜于言

【高二作文】行胜于言行胜于言,这是一个适用于生活的名言。
它的意思是说做事比说话更加重要和有效。
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一点,特别是在文化交流和商业领域。
以下是我对这个名言的看法。
行动比言语更有效。
如果我们只是说说而已,我们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
无论我们多么热爱某个事物,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行动,它将永远只是一个梦想。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想减肥,他只是说:“我要减肥,我要健康。
”这并不会有任何帮助。
他必须采取行动,比如开始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才能真正地减轻体重,变得更加健康。
此外,行动比言语更能展示我们的品格。
我们的行为和举止是表现我们自己的最佳方式。
如果我们只是说,我们要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实践中却做出错误的决定,这只会让我们的声誉受损。
相反,如果我们展示出良好的品格,像诚实、正直、有责任感和同情心,我们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就会更加成功和幸福。
行动也比言语更有说服力。
如果我们只是说话而没有实际行动,我们的话语就会变得空洞无物,缺乏可信度。
但是,如果我们采取了行动,成为了一个榜样,那么我们就会有更大的说服力。
例如,如果你想让别人保护环境,你必须展示出自己的环保行动。
如果你只是口头上宣传环保,但不实践,那么你的言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相反,如果你采取行动,如回收废品、节约用水和使用可持续资源,那么你的言论就会更加有说服力,别人也会更愿意跟随你的行动。
总之,行胜于言这个名言告诉我们:采取实际行动比说话更加重要和有效。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地成功。
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实践,展示出我们的品格和榜样作用,以便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行胜于言》高三作文

《行胜于言》高三作文陆游曾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此乃千古名句,流传至今,发人深省。
其意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它告诉我们,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经验更为关键。
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我们才能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取得成功。
三国时期,刘备为兴复汉室,广纳贤才。
他听闻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便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在第一次拜访时,诸葛亮恰巧出游,刘备并未见到他;第二次拜访时,天气严寒,大雪纷飞,但刘备依旧不畏艰难,前往隆中。
最终,他的诚心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出山,为刘备出谋划策。
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逐渐强大起来,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
刘备之所以能够打动诸葛亮,并非是靠夸夸其谈,而是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诚意。
他亲自前往隆中拜访,不畏严寒和路途遥远,这种真诚的态度让诸葛亮深受感动。
如果刘备只是在嘴上说说,而没有实际行动,那么他可能永远也见不到诸葛亮,更别说成就一番事业了。
因此,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它能够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尘封”四十年的河南老英雄李学祥,战功卓著,却从不夸耀,隐姓埋名。
他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优越条件,到农村搞建设。
他总是关心别人的需要,从不提出要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相比之下,现在某些明星和商人,在电视上宣传自己如何关心困难地区,捐了多少钱。
然而,他们的言行往往难以让人信服,因为他们没有真正付出行动,只是为了博取名声和利益。
真正的英雄和榜样,应该像李学祥一样,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改变社会,而不是靠空洞的言语来标榜自己。
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他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遭遇了无数次失败,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
最终,他成功地点亮了人类第一盏电灯。
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的勤奋和努力。
他没有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论上,而是通过实际行动,不断探索和尝试,最终找到了最适合的方法。
高三言与行的作文最新5篇

高三言与行的作文最新5篇因为通过行动所成就的事实往往比语言更有说服力,人们只相信亲眼所见。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而那“实”正要由行动来创造。
行胜于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行在辩后,即辩要由行来证实。
否则,再有力的话也难让人信服。
行胜于言,永恒不变的是真理。
高三言与行的作文2行,是一种态度;言,亦是一种气魄。
君子应当是行与言的双合体。
言能增添君子的魅力,行能增强人们对君子的认可度。
唯有勇于言、敏乎行才可谓真君子。
“讷于言而敏于行”往往容易让人联想到诸如不自信等字眼。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人才济济,不论你如何才华横溢、天赋异禀,如果你不说、不展现自己,何来伯乐发现你这匹千里马?不说,只做事,亦多了一份不计后果损失的自在。
你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以闭口不谈志向进而换取失利时的淡然,选择默默吞没失败的苦果,以避免周遭异样的眼光。
不言,竟也成了一条退路。
“讷于言”虽貌似“敏乎行”,其实哪可谓真君子?真正的君子敢于言,亦敢于行。
他们不怕行的结果与言的内容大相径庭,他们有足够的勇气承担这份失利。
他们敢于传达自己的心声,勇于表现自己的志向,他们有这份气魄将自己的志向公之于众,他们有勇气接受大众的监督。
这不仅能让伯乐找到心中希冀的千里马,亦能让千里马在大众的压力下发挥潜能超越自我。
君子当是口的巨人,君子当是行的高标。
正所谓“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君子就该有敢于言的气魄,坦坦荡荡做人,光明磊落行事,自信、自强勇于展现自己。
行始于言,言终于行,失去了言的行便是少了框架的画作,色彩调配得再好又如何,欣赏者只是云里雾里,似这像那,徒增了绘画者狡辩的机会。
君子勇于言而不滥于言,君子有气魄承认自己却也决不虚构事实妄自尊大,为了名利而自夸自卖是为君子所耻的。
偏离了行而只专注于言的也不再称之为君子,他们不过是止步于口的幻想家。
君子敢说,但说的都实在;君子敢行,行的也都完美。
君子是口的巨人,但不是虚荣的幻想家,君子是行的高标,是言行一致的真君子。
《行成于思,行胜于言》演讲[优秀范文5篇]
![《行成于思,行胜于言》演讲[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d904f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e.png)
《行成于思,行胜于言》演讲[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行成于思,行胜于言》演讲行成于思,行胜于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行成于思,行胜于言》我作为一名教师,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大。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是学生增长知识的导师,是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
更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理想信念的塑造者。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大部分生活都是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的。
工作几年当中,有欢笑,也有眼泪,但什么时候我都没有退缩,我认为自己个性当中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轻言放弃,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去做好。
我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有一位老师英勇、无私、乐于助人、爱于奉献,令人感佩,也促人深思,这个人就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2012年5月8日,在一辆失控客车突然冲向学生的危急关头,张丽莉用羸弱的臂膀奋力推开了学生,自己却身负重伤,双腿高位截肢。
她的英雄事迹激荡人心、温暖社会,被誉为“最美女教师”。
近日来,全国上下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向张丽莉老师学习的热潮,我不禁在想:我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习她的哪些精神?我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应该学习她关爱学生的精神。
细微之处见精神。
张丽莉老师给学生买矿泉水、买面包的平凡事情给我们树立了要关爱学生的好榜样。
关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他(她)的前途,也要关心他的日常生活。
虽然自己平时也关爱学生,但还做得远远不够。
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莫以善小而不为”,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无处不在。
其次,我要学习她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精神。
张丽莉老师工作五年来,很少请假、认真备课、积极工作的态度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的“蜡烛”。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
作为老师,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耐心地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美好的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胜于言-高三作文
陆游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由此观之,欲解决问题,不可脱离实际,泛泛而谈。
惟有亲身经历,才能领略其精髓,行胜于言。
三国时期,刘备为灭曹兴汉,四处求访贤明之士。
后经徐庶等多人推荐,前往隆中拜访孔明。
尤其是在第二次拜访时,天气十分严寒,但刘备依旧不畏艰难前往。
最终,他以诚心打动孔明,出山相助,刘备赖其力而成就霸业。
刘备之所以能打动诸葛亮,并非是通过大肆宣传如何敬重孔明,而是用行动表明诚心。
否则,就不可能有日后感人泪下的《出师表》,也不会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之语,甚至能否出现蜀汉这一政权,恐怕也很难说,刘备的行动助自己成就了帝王之业。
“尘封”四十年的河南老英雄李学祥,战功卓著,却从不夸耀,隐姓埋名。
他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优越条件到农村搞建设。
他总关心别人的需要,从不提出要求,他以自身的行动,表明自己对国家、对党和对人民的绝对忠诚,不像现在某些明星和商人,在电视上宣传自己如何关心困难地区,捐了多少款。
李老先生的行动使他们的言语黯然失色。
他就像黑暗中的一支蜡烛,带给人以光明和温暖,他的行动深刻诠释了“行胜于言”的道理。
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他在发明电灯时,遭遇无数次失败,他也因此被别人嘲笑。
但是,他并没有去和那些人争论,仍然孜孜不倦
的努力。
最终,他点亮了人类第一盏电灯。
他并不是通过言语来击败别人,而是用行动,用行动取得成功,给那些无聊的人以迎头痛击。
倘若他当时只顾一味和别人争论而不加以行动,那么结果只能是他什么也没发现成功,成为人们的笑柄。
由此可见,真正的强者不是语言的巨人,而应是行动的巨人,是一位实干家。
因为通过行动所成就的事实往往比语言更有说服力,人们只相信亲眼所见。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而那“实”正要由行动来创造。
行胜于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行在辩后,即辩要由行来证实。
否则,再有力的话也难让人信服。
行胜于言,永恒不变的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