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作用径向柱塞泵半圆锥型减振槽的研究
轴向柱塞泵摩擦副的研究进展

轴向柱塞泵摩擦副的研究进展摘要:现代液压中,柱塞泵作为能量转换的执行部件,是液压系统中最为核心动力的装置之一。
其广泛应用于船舶、石油开采、工程机械等领域。
柱塞泵按照柱塞的排列形式不同,有径向柱塞泵与轴向柱塞泵之分。
轴向柱塞泵较径向柱塞泵而言,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更低,其端面配流的结构更易实现无极变量,且体积小、重量轻、维修方便,在技术经济指标上占更大优势,因此,端面配流的轴向柱塞泵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柱塞泵[1]。
关键词:轴向柱塞泵;摩擦副;油膜设计轴向柱塞泵作为一种容积式变量泵,其通过吸油腔与压油腔容积的变化,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
机械能驱动花键轴,带动缸体旋转,柱塞在缸体与斜盘的作用下作圆周的滑动及往复的活塞运动,配合配流盘的通断控制,实现吸油与排油的动作。
轴向柱塞泵中最关键的运动摩擦副有三组:(1)滑靴与斜盘形成滑靴副,将缸体旋转运动转化为柱塞的直线运动;(2)柱塞与缸体形成柱塞副,柱塞在柱塞腔内往复运动运动,形成吸油与排油过程;(3)缸体与配流盘形成配流副,实现周期性的配流动作[2]。
柱塞泵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摩擦副将承受巨大的压力或扭矩,且各摩擦副的摩擦形式均为滑动摩擦,若相对运动部件直接接触将导致摩擦副损毁,因此,在优选匹配材料的同时,摩擦副之间要形成合理的油膜。
摩擦副的优化与设计对柱塞泵寿命、可靠性、效率、噪音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滑靴与斜盘形成的滑靴副柱塞泵在运转时,滑靴在随着柱塞进行轴向运动的同时还围绕着主轴圆周运动,在油液粘性摩擦的作用下,滑靴会绕自身中心旋转,运动特性复杂;其受力也十分复杂,除受到柱塞、弹簧的压力和斜盘的反作用力外,还承受离心力、倾覆力、摩擦力及油膜压力等。
因此,润滑油膜的建立是柱塞泵功能实现的前提,合理的油膜状态不但能改善摩擦副的润滑条件,而且能突破摩擦副处比功[pv]的限制,实现柱塞泵的高压、大排量化。
针对滑靴摩擦副,国内外专家都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3]。
r新型径向柱塞泵泵体结构优化的开题报告

250ml/r新型径向柱塞泵泵体结构优化的开题报告题目:250ml/r新型径向柱塞泵泵体结构优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工业领域不断追求高效和高品质的生产和制造,各种新型设备和技术也相继推出。
而泵作为液体输送和增压的重要设备之一,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径向柱塞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流量稳定、压力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液体输送和增压等领域。
然而,在传统的径向柱塞泵中,泵的结构复杂,材料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将利用结构优化和材料创新的方法,对250ml/r新型径向柱塞泵进行研究和改进,以提高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泵体结构优化通过计算机辅助仿真软件对250ml/r新型径向柱塞泵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优化后的泵体结构应具有减少阻力、减小振动、减轻重量、便于安装维护等特点。
2.材料创新对泵体所采用的材料进行研究。
通过比较常用的铸铁材料和新型轻质金属材料的优缺点,选择最为适合的材料用于新型径向柱塞泵的制造。
同时,对于泵的轴承和静密封等部分的材料进行改进,提高其使用寿命和耐磨性。
3.模型制作和实验验证根据优化后的泵体结构和材料,制作新型径向柱塞泵的实验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评估新型径向柱塞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并与传统的径向柱塞泵进行对比。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将通过结构优化和材料创新等手段,对250ml/r新型径向柱塞泵进行改进和升级,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并在实验验证中获得可靠数据和结论。
该研究成果预期能够推动新型径向柱塞泵在液体输送和增压领域的应用,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250mlr新型径向柱塞泵泵体结构优化的开题报告

250mlr新型径向柱塞泵泵体结构优化的开题报告
尊敬的评审老师:
本文将要研究的是250mlr新型径向柱塞泵泵体结构优化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径向柱塞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径向柱塞
泵是一种往复式的离心泵,它由驱动轴、柱塞、柱塞套和泵体组成。
它
的工作原理是将柱塞沿轴向往复运动,从而改变柱塞与柱塞套的间隙大小,实现吸入和排出液体的功能。
由于前端的吸入压力和后端的排出压
力不同,所以需要借助泵体的结构来协调这些压力。
在当前250mlr型号的径向柱塞泵中,为了增强泵体的刚性和密封性,采用了加强板和O形密封圈的结构。
但是,这种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加强板的存在,泵体长度增加,使得泵性能出现不可忽略的
下降。
此外,O形密封圈容易受到磨损和老化的影响,从而导致泵体泄漏。
为此,本文拟采取如下研究思路:
1.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和比较不同结构的泵体对泵性能的影响。
2. 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优化泵体的结构,以达
到更好的泵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3. 最后,撰写论文,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
1. 对不同结构的泵体进行比较,分析其对泵性能的影响。
2. 提出优化方案,设计出新型泵体结构,实现泵性能的提升和寿命
的增加。
3. 发表相关论文,为径向柱塞泵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本文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指导。
基于ANSYS径向柱塞泵泵体分析与优化

基于ANSYS径向柱塞泵泵体分析与优化作者:张宏辉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7年第05期[摘要] 利用ANSYS软件对泵体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得出泵体应力最危险区域,面对应力值过大的现象,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选用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泵体的结构优化,经过结构优化后泵体质量减少30 kg,外径减少了20 mm,有限元分析结果应力值为6.8%,并且其应力值在许用范围之内,验证了泵体结构优化理论的有效性和有限元分析的科学性,这为250 mL/r新型径向柱塞泵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静力学分析;结构优化[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5-0056-02250 mL/r新型径向柱塞泵是一种大型轴配流的变量径向柱塞泵,国内对于250 mL/r新型径向柱塞泵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赵婕等通过对高压柱塞泵连杆结构的研究,提出一种适应额定压力为35 MPa的连杆结构;黄天成等通过对柱塞泵泵头的有限元分析,建立一种适合结构较复杂壳体部件的有限元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径向柱塞泵结构方面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但其往往在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对泵体结构方面进一步优化缺少考虑。
因此,该文在径向柱塞泵有限元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径向柱塞泵泵体结构优化方案,并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这为径向柱塞泵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一、有限元的模型建立(一)泵体模型建立对定子和转子结构尺寸方面,首要应该明确的是径向柱塞泵的主要工作参数,泵体排量为250 mL/r,额定压力为35 Mpa,额定转速为2000 r/min,理论流量为400 ml/min。
在考虑泵体工作环境和金属热工艺学理论基础上,通过国家标准和实际需要确定满足要求的新型径向柱塞泵,由此确定了定子和转子的内外径分别为260 mm、350 mm、120 mm、230 mm。
径向柱塞泵定子振动模态特性分析

径向柱塞泵定子振动模态特性分析
周天悦
【期刊名称】《投资与创业》
【年(卷),期】2012(000)010
【摘要】本文运用复模态理论对定子振动系统的模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定子振动系统的模态特性与线性系统中的实模态有着明显的不同,它的特征值是复数,为复模态,在同一阶主振动中,节点的位置是变化,位移矢量和速度矢量之间的相位差不确定,并且随时间变化,不具有实模态那样的固有振型和模态保持性,并且模态在整个时间域内具有周期时变性.
【总页数】2页(P61,64)
【作者】周天悦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河南洛阳47102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径向柱塞泵定子振动系统动态刚度研究 [J], 周天悦
2.恒压式径向柱塞泵定子的位移振动特性分析 [J], 周天悦;王存堂;顾建;陈俊强
3.恒流恒压状态下径向柱塞泵定子振动时频域特性分析 [J], 王存堂;周天悦;顾建;陈俊强
4.双配流盘径向柱塞泵定子内曲线特性分析 [J], 杨国来; 董季澄; 曹文斌; 陈晨; 高文涛
5.大排量径向柱塞泵滑靴与定子的运动分析 [J], 李少年;代鹏云;常露丹;王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噪声径向柱塞泵的设计与研究

关键词 : 低噪声; 径向柱塞泵; 摩擦噪声 ; 压力脉动噪声 ; 配流噪声
中图分类号 : H 3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04 5 (0 70 —0 1 4 T 17 5 B 10 —88 20 )2 0 . 0 0
O 引言
径 向柱塞泵因其能实现高压力和大流量的优点而 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液压设备中, 然而 , 它也是各种液压
引言上面的介绍我们可知在任何时候所有互成imn的径向柱塞泵因其能实现高压力和大流量的优点而柱塞会同时处于高低压腔那么这些互成imn的柱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液压设备中然而它也是各种液压塞在径向所产生的液压力将会平衡即本泵中配流轴泵中噪声最大的一种泵
维普资讯
20 0 7年第 2期
l ) R+( 一 t1詈 一 () 0 = 18 2R [() 6詈 ( R )l 0
+ 5( )一1 ( )+ 6 ̄ 12 ̄ 9 - 9( )l - 2 ̄ -
o2 【 ≤ o / 【 :
l) R—( 一t 一 ()4() 0 = 282R[ 踟詈+ 2 ( R ) 7 0詈
的较大摩擦力 , 甚至抱轴现象所带来 的摩擦噪声 , 这一 摩擦噪声是径向柱塞泵中机械噪声 的主要来源之一 。
本泵中控制了此摩擦 噪声 , 与以往的径 向柱塞泵相比 这将有很 曲线采用八次 曲线方程 , 其描述 如
下: 0≤ ≤ a 2 /:
一
l4 ( -3+19 ( 一2 9 ( ) 10 - ) f 9 1-  ̄ 16  ̄ 5
+1 6-)一 7( )+ 6-)I 4 (- 5 - 9( 8 9 i 6 ̄ f  ̄
式中 a ——过渡曲线范围角
1 . 泵体 2双作 用定子 曲线 3圆柱滚 子 4柱塞 5 . . . . 转子 6 流轴 . 配
一种变径柱塞双作用注浆泵[发明专利]
![一种变径柱塞双作用注浆泵[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eeb399450029bd64793e2c4c.png)
专利名称:一种变径柱塞双作用注浆泵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丁立培,宋维宾,王志明,孙志东,余在江,陆云飞申请号:CN202010998439.3
申请日:20200921
公开号:CN112145388A
公开日:
2020122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径柱塞双作用注浆泵,包括:泵体、密封塞、组合柱塞以及动力源。
泵体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一出浆口、第二出浆口、第一进浆口及第二进浆口,上述进、出浆口外端各设有一单向阀,密封塞固定于所述泵体中间位置,轴向设有通孔。
组合柱塞包括一变径柱塞杆和一柱塞套,所述变径柱塞杆包括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所述大直径段与所述第一开口滑动配合,所述小直径段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柱塞套与所述第二开口滑动配合。
该注浆泵进出浆连续进行,注浆效率高,浆液不易在注浆管路内停滞,尤其适用于易凝固浆液注浆;和单作用柱塞泵相比,同等柱塞有效面积同等作用行程下,双作用泵注浆流量是其两倍。
申请人:河南理工大学
地址:454003 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世纪大道200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段朝磊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径向柱塞泵高速滑动摩擦副材料的性能分析

第5期(总第150期)2008年10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M ECHA N ICAL EN GI NEER IN G & AU T O M A T IO N N o.5O ct.文章编号:1672-6413(2008)05-0103-03径向柱塞泵高速滑动摩擦副材料的性能分析赵翠萍,贾跃虎,刘良玉,李晶洁(太原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摘要:对一种新型径向柱塞泵的定子和连杆滑靴这一对高速滑动摩擦副的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黄铜材料和锡青铜材料作为径向柱塞泵高速滑动摩擦副的选材不合适;定子材料选用GCr 15,连杆滑靴基体采用38Cr M oA l 且表面渗M oS 2,目前是高速滑动径向柱塞泵摩擦副材料的一种有效选择。
关键词:径向柱塞泵;摩擦副;材料中图分类号:T H322 文献标识码:A太原市科技局“大学生创新创业”资助项目(07010717)收稿日期:2008-01-17;修回日期:2008-04-18作者简介:赵翠萍(1981-),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
1 径向柱塞泵简介由于径向柱塞泵是一种容积式流体机械,容积的改变是靠转子部件和定子部件的紧密接触又相对滑动来实现的,因此在这类机械中存在着许多摩擦副,摩擦副材料选择的好坏关系到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寿命和流量参数的好坏。
新型径向柱塞泵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1 新型径向柱塞泵结构示意图在滑动轴承中,轴瓦材料可选用黄铜和锡青铜,而高速滑动径向柱塞泵摩擦副就不能用这两种材料。
本文就定子与滑靴这一对摩擦副的选材问题进行研究。
2 常用摩擦副材料2.1 常用滑动摩擦副材料分析常用的定子材料有GCr15、球墨铸铁、普通灰铸铁3种;连杆滑靴材料有锡青铜、铝青铜、铍青铜、38CrM oAl 。
2.2 定子材料GCr 15是一种传统的铬轴承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轴承的滚珠、滚柱和套圈等,被广泛应用于高速旋转、高负荷的机械零部件,因此要求其必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很高的强度和硬度,一般硬度在HRC62~HRC66之间; 很高的接触疲劳强度; 很好的耐磨性; 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对大气、润滑油的抗腐蚀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0 8年 第 5期
液压 与 气 动
7 l
双作用 径 向柱 塞 泵 半 圆锥 型减 振 槽 的研 究
马金河 , 芊 王 Re e rh o e — o eDa igGr o eo u l t g s a c n S mic n mp n o v f Do b eAci n
我们可 以方便地 加 工出具 有复 杂形状 的 减振 槽, 例如 如图 1 所示 的半圆锥型减 振槽。半 圆锥型 减振槽 的加 工方 法, 我们可用 数控加 工先制作 出相应 形 状的 电极, 再用 电火花 加 工机床 加工 出减 振槽 , 工精度和 效率 加
都 比较 高。我们 知道 同样过 流面 积 , 圆形 截面 要 比三
角形 截面的通流 能力强 , 且在 过流 面积较 小时, 比较不 膜来 防止腐蚀 , 另一方面价格相对便宜 。 至此 , 溢流 阀的主要 结 构参数确 定完毕 , 其他参 数 可根据结构情况具体 决定。 4 结束 语 本文分 析 了纯 水溢 流 阀存在 的关 键 技 术问题 , 并
‘ u in E gn eig a dDein 2 0(2:0 5 2 3 . F s n ie r n s ,0 78) 3- 0 9 o n g 2
维普资讯
7 2
液压 与 气 动
20 0 8年 第 5期
处 于过 渡过 程 中的单 个柱 塞 腔, 略 油液惯性 力和油 忽 液 的体 积弹性 模量不受 压力和 油温 的影 响, 据 流体 根
连 续性 方程有: d, + + d d d - ( 1 )
: 兀
f ] t‘ a n
( 7 )
式中, R为配流轴半径 ; 为减振槽两边夹角; 为减
Ra il so mp da t nPu s Pi
MA i-e WANG a Jnh . Qin
(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 电工程学院 , 浙江 台州 38 0 ) 10 0
摘
要 :提 出 了一种双 作 用径 向柱 塞泵 减振 槽 的新形 式 即半 圆锥型 减振 槽。通过 对双作 用径 向柱 塞泵配流轴 上
振槽, 这主 要是 考虑到 加 工制 造 的方便 性。 由于制 造
图1 半 圆锥 型 减 振 槽
易堵 塞。本 文将为半 圆锥 型减 振槽 进行 建模 , 并进行 Malb仿真 , t a 使其结 构尺寸设计更为合理有效 。
技 术 的不 断发展, 别是计算机 辅助制造技 术 的应 用, 特
引言
由于人们 对环境意 识的提高 , 科研人员不断提 出各 种对 径向柱塞 泵降噪 的 措施 , 在配 流轴 上开 取变 阻 如 尼减振 槽使油液在预 升、 压过 程中缓慢变 化, 而减 预 从 少油液 在这 过程 中的 突然变化 而引起 冲击、 产生噪声。 径向柱塞泵在配流 轴上一般 采用开取三角槽形式 的减
的半 圆锥型减振 槽进行 数学建 模和 M t b仿尺寸对减振 的影响 , 为设计人 员在进 行实
际 设 计 时提 供 必 要 的参 考 。
关键 词 :双作 用径向柱 塞泵;半 圆锥型 减振 槽 ;压 力梯度 ;液压 冲击;噪声
中图分 类 号 :TH1 7 5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0 — 8 8 2 0 ) 5 0 1 3 3 .1 0 0 4 5 ( 0 80 —0 7 —0
[】 贺小 峰 , 4 王学 兵 , 碧波 , . 嵇 等 先导 式水 压溢流 阀的设 计 [ . 械 工 程 学 报 ,0 51) 6 5 12 . J机 】 2 0 ( : 2 - 6 8 61
从材 料和 结构 两个方面 着手解 决, 在此 基础 上 进行纯
水溢 流 阀的 设讹 结合 研究分 析 可以看 出, 水溢 流 纯 阀的主 阀芯宜采用二级同心阀芯结构有益于减小气蚀 , 同时 阀芯上加上组合密封件以减小 泄漏和拉 丝侵蚀 。
[】 宋 鸿尧 , 2 丁忠 尧 , . 压 阀设 计与计 算 [ . 北 京 : 等 液 M】 机械 工业出版社 ,9 2 18.
[】 杨华 勇 , 3 3 周华 . 水液压传 动技术的若 干关 键问题 [ . 纯 J 】 机械工程学报 ( 增刊),0 23 ) 6 0 . 2 0(8: -10 9
参考文献: [ 何存兴 . 1 】 液压元件 n 圳.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9 8 19.
[】 赵恩刚 , 5 5 吴张永 , 邵晓 光 , . 等 陶瓷 基复合材 料在纯 水 液 压传动中的应 用 [. J 流体传动与控制 ,0 72: . 】 2 0 ()卜2
[】 弓永军 , 6 周华 , 华勇 . 水液压 控制 阀的 研制 []机 杨 纯 J. 床 与 液 压 ,0 4 1)1- 6 2 0 (0: 1. 4 [】 T H r a d zE. Ho g o . tr h d a l o me 7 . en n e , R. d snWae y rui p l r c y cm o tt u d rirdain Meh nc l rp r s ] o p nns n e ra it c a i o ei [ . o ap e J
1 数 学模型 的建 立
11 预升 压 数 学模 型 的建 立 .
柱塞底孔在 低 压向高压、 高压 向低 压油过 渡时, 对
收 稿 日期 :2 0 — 1 1 0 7 1—9
作 者 简 介 :马金 河 (9 4 , , 16 -) 男 河北 省 海 兴县 人 , 副教
授 , 要 从 事 液 压 技 术 、 控 技 术 、CAD/ M 软 件 应 用 。 主 数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