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

合集下载

台风

台风


上的特大暴雨。
❖ ③风暴潮。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出现高潮

位,毁坏堤坝。
五、台风的危害
台风的预防
密切关注媒体有关台风的报道,按台风可能造成 的影响程度,从轻到重划分为蓝、黄、橙、红四个 等级,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准备好手电筒、收音机、食物、饮用水及常用药 品等,以备急需。
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取下悬挂物,检 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备是否安全。
四、台风名称的由来
❖ 台风风的名字不是有了台风才取的,是 事先确定了的。台风委员会命名表共有140 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 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 马来西亚、密克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 泰国、美国和越南这14个国家提供。命名表 按顺序命名,循环使用。
四、台风名称的由来
一、什么是台风?
二、台风形成的条件
1.适宜的海表温度。海水表面温度在26~28摄氏度时, 适合台风暖心结构的发展。这是台风形成的首要条件。
2.初始扰动。就像一个弹簧振子,不给它一个扰动它是 不会振动的。 3.一定的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使扰动发展成气旋 式旋转,是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
4.风的垂直切变小。在竖直方向上,风速应该相当,上 下风速差异大时,下层的热量刚聚集,就被上层的风吹 走了,不利于形成暖心和台风能量的聚集。
制作者 章子涵、黄涵、黄子惟、刘雨昕、付亦丹
一、什么是台风?
❖ 台风是一个强烈的热带气旋。它好比水 中的漩涡一样,是在热带洋面上绕着自己的 中心急速旋转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漩涡。 在移动时像陀螺那样,人们有时把它比作 “空气陀螺”。由于台风影响时常常伴有狂 风暴雨,气象上给它取了一个与普通大风不 同的名字—台风。

台风知识点

台风知识点

台风知识点摘要:一、台风简介1.台风的定义2.台风的形成原因3.台风的命名规则二、台风的分类与等级1.热带风暴2.台风3.超强台风4.台风等级划分三、台风的影响1.对我国的影响2.对其他国家的影响3.台风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四、台风的预防与应对措施1.气象部门的预警2.居民的安全措施3.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4.灾难后的救援与重建正文: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它给人们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台风的相关知识,包括台风的定义、形成原因、命名规则,以及台风的分类、等级、影响和预防应对措施。

首先,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由暖湿气流形成的。

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经常给我国以及周边国家带来严重的影响。

台风的命名规则通常是以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速来划分,分为热带风暴、台风、超强台风等不同等级。

台风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侵袭。

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洪水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然而,台风也有其积极作用,如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干旱等。

因此,正确认识台风的影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是降低台风灾害的关键。

在台风来临之前,气象部门会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做好防范。

居民要遵循政府部门的指导,采取加固房屋、储备食物和水源等安全措施。

政府部门则需要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进行抗灾救援工作。

在台风过后,及时进行灾后重建,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

总之,了解台风的知识,提高预防和应对台风的能力,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途径。

中国台风初中知识点总结

中国台风初中知识点总结

中国台风初中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台风台风是指热带地区上空出现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

它是由热带气旋低压带中心的空气旋转所形成的。

台风有强大的风力,通常伴随着暴雨和海浪,对居民和农作物、建筑等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二、台风的形成1.暖海水台风形成的第一条件是暖海水,通常要求海水表面温度在27℃以上。

2.热带低压在暖海水的作用下,出现了一股热气上升形成的低气压区,空气在这里水汽初凝,形成云系。

进而在高海拔处形成强风螺旋涡。

3.纬度地转偏向力在纬度10°到25°之间,有利于台风的形成。

三、台风的影响1.风力大台风的最大持续风速可达到33米/秒以上,甚至在海上达到70米/秒。

2.降雨量大台风伴随着暴雨,雨量很大,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3.海浪高台风带来的海浪很高,对海上交通和渔业造成极大影响。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台风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等都会造成极大影响。

四、台风的影响地区自古以来,台风就是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种威胁。

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浙江等地区常常受到台风的威胁。

五、台风的预测和监测1.预测目前,有许多先进的气象预测技术,可以对台风进行准确的路径预测和强度预测。

这对于减少台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损失非常重要。

2.监测为了及时了解台风的情况,气象局会通过卫星、雷达等手段对台风进行监测,以便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六、台风防御措施1.避风对于居民来说,最好的防御方式就是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避风避险。

2.固定建筑物对于固定建筑物,应该做好防风、防水等措施,以减少损失。

3.灾害救援要做好台风过后的灾害救援工作,包括对人员伤亡的救助和对基础设施的维修等。

七、台风和气候变化的关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台风趋势会如何,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目前的研究表明,虽然全球气候变暖对于台风的具体影响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带海域的海水温度还会上升,这有可能导致台风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

台风的拼音

台风的拼音

台风的拼音
台风[tái fēng]。

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
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
称为台风。

台风与飓风二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不同地域称呼不同。

台风名称使
用在指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生成及活动的热带气旋,而飓风名称使用是指
在中东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生成及活动热带气旋。

台风常带来狂风、暴雨
和风暴潮。

形成原因:
台风的形成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海面水温在26。

5℃以上;一
定的正涡度初始扰动;环境风在垂直方向上的切变小;低压或云团扰动至
少离赤道几个纬度。

由于如今人们对台风形成的认识并不充分,因此,以
上所列只是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

台风的初始阶段为热带低压,从最初的低压环流到中心附近最大平均
风力达八级,一般需要2天左右,慢的要三四天,快的只要几个小时。

在发展阶段,台风不断吸收能量,直到中心气压达到最低值,风速达
到最大值。

而台风登陆陆地后,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应不足的共同影响,台风会迅速减弱消亡。

台风

台风
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的热带气旋为台风(typhoon)或飓风(hurricane)。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Typhoon)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s)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自1989年起,我国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picaldepression),最大风速6~7 级,(10.8-17.1 m/s); 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8~9 级,(17.2~24.4m/s);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10 ~11 级,(24.5 ~32.6m/s);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 ~13级,(32.7m/s~41.4m/s); 强台风(severe 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41.5m/s~50.9m/s); 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最大风速≥16级(≥51.0m/s)。 《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文中论及“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作者认为: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飚风”这一名称,作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至1956年,飚风简化为台风。 关于“台风”的来历,有两类说法。第一类是“转音说”,包括三种:一是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二是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三是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根据希腊史诗《神权史》中的人物泰丰Typhoon命名。第二类是“源地说”,由于台湾位于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台风北上的路径要冲,很多台风都是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大陆的,所以称为台风。“台风”是音译词,英文中typhoon是根据中文粤语发音toi fong音译至英文,再进入普通话词汇中的。 typhoon在美语中指发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热带暴风。若追溯其语源,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 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希腊单词typhon 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就象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Tufan,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 和 tufan 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在中国,给了热带风暴的另一个单词-台风。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 fung 同我们的阿拉伯语借用词相近,最早以tuffoon 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英语,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 台风实际上是一种热带气旋。 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称作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风。 (1)指亚洲太平洋及印度洋海域的热带气旋。例:约瑟夫·康拉德小说中描述的“台风”。 (2)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 (3)随着发生地点、时间和叫法不 ①印度洋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比如在东亚、东南亚一带就称为“台风”。 ②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台风在欧洲、北美一带称“飓风”。 ③在菲律宾被称作“碧瑶风”。 ④在孟加拉湾地区被称作“气旋性风暴”。 ⑤在印度半岛被称作“热带气旋”。 ⑥在澳洲被称作“畏来风”。 ⑦在墨西哥人则称之为“鞭打”。 ⑧在南半球则称“旋风”。 (4)台风过境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风向在北半球地区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为顺时针方向)。在天气图上,台风的等压线和等温线近似为一组同心圆。台风中心为低压中心,以气流的垂直运动为主,风平浪静,天气晴朗;台风眼附近为漩涡风雨区,风大雨大。 有史以来强度最高、中心附近气压值最低的台风,是超强台风泰培(英语:Typhoon Tip,台湾译名:狄普),日本1979年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

台风知识简介

台风知识简介

12
台风的灾害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 统,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大风。热带气旋达台风级别的中心附 近最大风力为12级以上。 ②暴雨。 ③风暴潮。
13

大风
暴雨、水灾
风暴潮
我国台风预警信号分为白、蓝、黄、橙、红 五个等级 (一)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定义: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五)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 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七、台风的好处
其一,台风这一热带风暴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 淡水。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 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约占这些地区总 降水量的1/4以上。 其二,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 时间最长,台风能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至寒带。否 则,热带将更加酷热干旱,寒带将更寒冷,而温带 将消失。
17
(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风力达6级以上, 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三)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 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 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四)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 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 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8
四、台风的结构
9
台风结构示意图
在云体结构上,台风可分为云墙区、外围云带和台风眼。 按气流分布状况,可分为低空流入层、中间上升层和高空流出层。 台风横截面近似圆形,水平尺度(直径)约几百公里至上千公里。 垂直高度,平均为10几公里。(附注:台风云团在地图上约占几个 到十几个纬距,1 纬距约为110公里。) 10

台风小知识

台风小知识

台风小知识一、什么是台风台风是指在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气旋,是一种热带气旋的一种,也叫做热带气旋。

二、台风形成的条件1.温暖的海水:台风需要海水温度在26℃以上,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

2.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会形成科氏力,使得气旋呈现旋转状态。

3.纬度低:台风主要在赤道附近的热带海洋上形成。

三、台风的分类根据风力的强弱,台风可以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四个等级。

四、台风的特点1.巨大的风力:台风的风力非常强大,最强的台风甚至可以达到17级以上的风速。

2.强降雨:台风伴随着大量的降雨,往往会引发洪涝灾害。

3.巨大的风暴潮:台风过程中,海面上升形成风暴潮,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威胁。

五、台风的影响1.风灾:台风的强风会导致树木倒伏、建筑物受损,甚至引发火灾等。

2.水灾:台风伴随着暴雨,会导致河水暴涨、山洪暴发,引发洪涝灾害。

3.海上事故:台风过程中,海上交通受阻,船只容易发生事故。

4.农作物损失:台风过后,农田受灾严重,作物受损严重。

六、台风预警信号1.蓝色预警信号:表示可能受到台风影响,需加强监测。

2.黄色预警信号:表示台风可能影响到该地区,需做好防范准备。

3.橙色预警信号:表示台风已经或即将影响到该地区,需采取行动。

4.红色预警信号:表示台风已经严重影响到该地区,需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七、台风的命名台风的命名通常采用国际公认的命名方式,每个地区有自己的命名规则。

台风的命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记忆,方便进行预警和应对措施。

八、如何应对台风1.及早关注气象预报,听从政府的安排和指导。

2.做好防护措施,固定好室外物品,关好门窗。

3.避免靠海居住的人员及时撤离,确保人身安全。

4.注意防范水灾,清理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

5.避免涉水,尽量不要驾车行驶,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九、台风的灾后重建台风过后,需要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这包括修复受损的建筑物、修复交通运输系统、恢复供水供电、恢复农田等。

灾后重建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共同努力,以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活秩序。

台风的分类与命名规则解析

台风的分类与命名规则解析

台风的分类与命名规则解析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沉重的灾害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进行预测和应对台风,国际上对台风进行了分类和命名,下面将对台风的分类与命名规则进行解析。

一、台风的分类台风是一种强热带气旋,其强度分为五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和强台风。

这五个级别按照台风的最大持续风速和最低中心气压进行划分,具体如下:1. 热带低压:最大持续风速不超过17米/秒,中心气压高于1,006百帕,代号为TD。

2. 热带风暴:最大持续风速为17至32米/秒,中心气压为1,006至994百帕,代号为TS。

3. 强热带风暴:最大持续风速为33至47米/秒,中心气压为994至980百帕,代号为STS。

4. 台风:最大持续风速为48至63米/秒,中心气压为980至965百帕,代号为TY。

5. 强台风:最大持续风速为64至79米/秒,中心气压为965至945百帕,代号为STY。

二、台风的命名规则为了方便记忆和引起人们的注意,国际上对台风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进行命名。

目前,全球各地区采用了不同的命名系统,例如:1. 东亚地区: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地采用了由国家气象机构共同决定的命名方式,主要使用日本语言的假名来命名。

2. 大洋洲地区:澳大利亚根据澳大利亚防灾中心的建议,使用一系列简单易记的英文名字,如Larry、Olivia等。

3. 大西洋地区:美国使用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来命名,从A到W,不包括字母Q,共有21个字母。

4. 印度洋地区: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使用一系列事先确定的名字来命名,如Amphan、Gati等。

根据以上规则,当一个台风达到热带风暴等级时,就会被赋予一个特定的名字。

每年的台风命名是独立的,一个台风的名字只会在该年度使用一次。

如果一个台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其名字将会被永久取消,不再使用。

总结:通过对台风的分类与命名规则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台风的强度和特征,并及时采取预防和救援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风
台风,这个词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在天气预报、新闻媒体和网上都争相报
道着最近几个星期的“海棠”、“麦莎”两次台风。

今天,“麦莎”来了,我
还亲身去体验了一番。

一出门,台风就把我吓了个胆战心惊──不远处一块广告牌从天而降,与
建筑物摩擦了几下就“啪”的一声落了地。

我想:幸亏那里没人,不然砸到行
人身上可不是小事了。

我不经意间抬头看了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发现一个花盆正在扭着身子,似乎在说:“你再过来,我就掉下来砸你!”吓
得我赶紧抱着头,逃离了这片“危险地带”。

在街上,更是觉得处处充满着危险。

想靠左边走,总是害怕广告牌掉下来;想靠右边走吧,又怕被摇晃的路灯砸了个正着。

马路旁的树也被吹得痛苦的扭
曲着身子,发出“呜呜”的“哭”声,但这仅仅只是打了个擦边球呢!看来,
台风的威力还真大呢!
在台风面前人类是多么的弱小,像一只巨形的手肆虐着大地,让我望而却步。

台风究竟是什么?这巨大的威力从何而来?又如何消失?在她面前我们不
会束手无策吧!我的内心充满了无数的疑问和好奇,自然界的奥秘已牢牢地吸
引着我,我为此而激动。

小课题研究的内容有了!在大自然的怒吼声中我踉踉跄跄跑回了家,解开
自然之谜已成了我的当务之急。

一、台风的由来
台风是一个强烈的热带气旋。

它好比水中的漩涡一样,是在热带洋面上绕
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漩涡。

在移动时像陀螺那样,人
们有时把它比作“空气陀螺”。

由于台风影响时常常伴有狂风暴雨,气象上给
它取了一个与普通大风不同的名字-台风。

二、台风的命名
台风有许多名字,如“麦莎”、“云娜”等等,像是人名。

我听到妈妈不
只一次地问过:“台风干吗取这些名字?”但从没有过答案。

你也想知道这些
名字的由来吗?请看下文吧!
2000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地区启用了一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命名表,它们均采用由WMO所属的台风委员会成员的14个国家和地区所提供的亚洲名字。

其的特点:一、大多使用了花、动物、鸟、树甚至食品等的名字,有些
还是描述性的形容词;二、名表没有采用名字的字母顺序,而是按提供名字的
国家或地区的字母顺序。

每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十个名字,名表中共有140个名字。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的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
特殊情况,某些名字有可能从名表中“退休”。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当某个
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死伤后,成了公众知名的台风,为了防止它
与其他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以后不再使用。

三、台风的形成
台风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具备特有的自然条件和气象条件的,
而且其结构极其复杂。

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由以下四点: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


带洋面上的底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面水温,台风只能形成于海温
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内的海水水温都要高于26℃-27℃;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扰动。

而且高层辐
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三
是垂直方向风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才能使初始扰动中
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台风眼区的空气柱中,形成并加强台风暖
中心结构;四是要有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转作用有利于气旋性涡
旋的生成。

地转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两极增大,台风发生在大
约离赤道5个纬度以上的洋面上。

四、台风的危害
今天只要打开电视机、无线电、电脑上网你都会看到或听到关于台风的各
种危害,人员伤亡、上万的房屋倒塌、无数的良田被淹、小街成了大河……强风、暴雨、泥石流,无数的人们在摇晃的“安乐窝”中无助地等待着大自然的
安排。

台风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1.强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

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
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

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
-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

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
最具危险性的灾害。

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
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
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

强台风
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

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
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
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五、台风的防范
常听说:防范于未然。

面对这种强大的自然灾害,你可千万不要被巨大的
威力给吓傻了。

其实台风也像非典一样是可以“防范于未然”的。

对台风的防
范我也作了一翻仔细的调查,在紧要关头,一定对你有帮助。

首先,不要站在低洼松软处;其次,不要处身于陡坡地带;再次,不要站
在露天地带及树下,以防雷击;最后,尽快到地势高的、坚固的建筑物,如钢
筋混凝土建筑内躲避。

只要有防患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及早觉察山洪暴发,
果断转移人员,悲剧是可以减轻乃至避免的。

通过对台风的全面调查,我已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

我不禁感叹:台风有
如此巨大的破坏力,那它一定有很大的能量哦。

据说,台风的能量相当于全球
一天总发电量的200倍!如果把这些能量利用起来,那地球就没有“资源危机”了。

“东方时空”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气象台预测到了台风将要在广
州登陆,广州水库接到消息后,立刻把水库里的水放光,用来发电,台风一来,台风所带来的暴雨又把水库灌满了,广州水库多发了800万度电。

看来台风也
是可以利用的。

我们还是要多研究台风,把台风的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把人员伤亡的几
率和台风造成的灾害降你到最低点。

初二:郝旺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