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0分钟同步练习)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0分钟同步练习)

§3.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0分钟同步练习班级姓名号数成绩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A3、1991年,我国化学家张青莲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5B、49C、66D、1644、据中央电视台6月23日对云南抚仙湖底古城考古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赅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

碳—14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下列关于碳—14原子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子数为6B、质子数为6C、电子数为6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5、构成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是、和。

例如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而金刚石则是由构成的。

6、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可以观察和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了直接用原子制造分子,葡萄糖是人体需要的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其化学式为C6H12O6,若采用上述方法制造葡萄糖,请你指出所需的原子名称:。

7、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带负电荷的是;不带电的有。

①电子②质子③中子④原子核⑤原子⑥分子8、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电荷的和带负电荷的构成的,在氧—16(指相对原子质量为16的氧原子)原子中,有个质子,个中子,核外还有个电子。

9、已知用做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氯原子的质量为5.888*10-26kg,则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若某原子的质量是上述碳原子质量的2.67倍,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0、淀粉等食用糖类在人体中能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而被吸收,正常人的血液里约含0.1%的葡萄糖。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习题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习题

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知识归纳1.物质是由、、等微粒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核外构成的。

其中带正电荷,带负电荷。

所带正电荷(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负电荷。

原子核又是由和两种微粒构成的,其中不带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3.根据水电解的反应填空:(1)水是由水构成的,通电后被分解为氧和氢,每两个氧构成一个氧,每两个氢构成一个氢,大量的氧聚集成为氧气,大量的氢聚集为氢气。

(以上各空均填“分子”或“原子”) (2)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不能再分的微粒是,由此说明原子是最小微粒。

4.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阴离子、阳离子中,按照要求填写下列空格:(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4)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5)带正电荷的微粒是;(6)带负电荷的微粒是;(7)不带电荷的微粒是。

5.国际上是以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如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而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如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将下列的科学家与其贡献用连线连接。

(1)英国科学家汤姆生a精确的测量出铈(Cs)和铕(Eu)的相对原子质量(2)英国科学家卢瑟福b发现电子,证明了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英国科学家道尔顿c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4)我国科学家陈青莲d提出了原子学说方法研习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水C.液氧D.水银2.下列关于原子的构成,正确的是()A.由质子和电子构成B.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C.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由中子和电子构成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C.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D.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原子是显电性的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就在于分子大,原子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固体分子是不动的D.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5.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B.水C.高锰酸钾D.液态空气6.有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B.相对分子质量C.原子种类D.相对原子质量7.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的事实的是()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氯化钠晶体出现B.水通电后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C.水蒸气冷凝后变成水D.固体碘升华8.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时( )A.一定得到电子B.一定失去电子C.得失电子都有可能D.既不得到电子也不失去电子9.下列各种原子各lg。

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习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习题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基础巩固]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构成一切物质的微粒B.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C.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D.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极小,但所占原子的质量很大2.在原子转变为离子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C.中子总数D.电子总数3.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 .氢原子B .氧原子C .水分子D .水原子4.将点燃的硫伸入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同时盖严瓶盖,假如氧气和硫刚好完全反应,则集气瓶里所得的气体物质是()A.由原子构成B.由离子构成C.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由同种分子构成5.在原子中( )A.原子核占很大的体积B.电子有时不运动C.一个质子质量与一个中子质量相近D.原子核都是静止的6.一种元素的离子变成原子发生的变化是( )A.一定得到电子B.一定失去电子C.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D.不得电子也不失去电子7.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吨的贫铀弹,不少当地人因此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

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

这种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则中子数应为( ) A.146 B.92 C.136 D.2388.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则实际质量为2a克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4克B.24C.2aD.29.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⑴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⑵所有氢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⑶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不正确的是( )A.只有⑶B.只有⑴⑶C.只有⑵⑶D.有⑴⑵⑶10.人们常用形象的图式来描述物质世界( )例如:水的电解可表示为:可见,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可能有变化的是( )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数目C.原子的种类D.分子的种类二.填空题1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显电性的是________。

2022-2023学年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备课同步练习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微粒的性质)带讲解

2022-2023学年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备课同步练习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微粒的性质)带讲解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一、单选题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乘坐飞机时携带的膨化食品的包装袋鼓起来了一气体分子体积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一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答案】A【详解】A、乘坐飞机时携带的膨化食品的包装袋鼓起来了,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符合题意;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不符合题意;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是因为液氧和氧气均由氧分子构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符合题意;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吗,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消失——分子在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氢气和液氢都能做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答案】B【详解】A.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会变小甚至消失,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选项A正确;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是由于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汞原子的体积不变,选项B错;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很小,选项C正确;D.氢气和液氢都能做燃料,是因为它们都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选项D正确;故选:B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表中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详解】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的空隙随温度升降而改变,不是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九年级化学全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练习 (新版)沪教版 (精编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练习 (新版)沪教版 (精编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水分子的模型可表示为( )A. B. C. D.2.“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唱出了茉莉花的美丽、芳香。

在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可以再分C.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D.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3.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B.相对原子质量为2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下列关于R原子和R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相同B.电子层数相同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5.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的是( )A.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B.酒香不怕巷子深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6.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小红对它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荷7.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8.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察进行化学反应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9.已知原子中: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表示X 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质量数可用X AZ 符号表示。

据报道,钬元素的原子Ho 16667可有效治疗肝癌,该原子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32B.67C.99D.16610.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 000 ℃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

九年级化学全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测试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全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测试含解析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如图中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该图说明了()A.水由氢气和氧组成B.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D.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2.●、○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有如下反应,则反应中各物质计量数和为()A.3 B.4 C.5 D.6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反应后的物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C.整个反应是2种物质反应生成另外2种物质D.整个实验过程中,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该反应可能为()A.水的电解B.氢气还原氧化铜C.酒精的燃烧D.甲烷的燃烧5.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B.甲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D.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6.下列图示中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A.B.C.D.7.如图,○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的是()A.4X+Y═X4Y B.X2+Y2=2XY C.2X2+Y2═2X2Y D.4X2+Y2═2X4Y8.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B.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减少C.反应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1或1:3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均不改变9.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B.反应前后微粒个数比为:2:1:2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与10.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1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2H2+5O24CO2+2H2O1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S﹣32;H﹣1;O﹣16)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12.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A.金B.干冰(固态二氧化碳)C.氯化钠D.金刚石13.治理空气污染要从源头抓起.“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14.如图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C.每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D.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5.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用摩擦的方法以创造电荷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D.香气扑鼻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16.如图为对原子结构认识在不同时期的模型,根据你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想象,认为提出模型的年代最近的是()A.B.C.D.17.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12C有相同的中子数C.15N与14N的核电荷数相同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18.(2018秋•荆州月考)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请分析下列粒子回答1、2两小题A.电子B.α粒子C.金原子的原子核D.中子.1.(2分)上述粒子中质量最大的是()A.A B.B C.C D.D2.(2分)上述粒子中带有负电荷的是()A.A B.B C.C D.D19.(2018秋•荆州月考)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请分析下列粒子回答1、2两小题A.电子B.α粒子C.金原子的原子核D.中子.1.(2分)上述粒子中质量最大的是()A.A B.B C.C D.D2.(2分)上述粒子中带有负电荷的是()A.A B.B C.C D.D20.20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美国三位科学家格罗斯、波利茨、维尔茨克,他们对有关原子核夸克之间存在的强作用力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理论发现.下列有关夸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夸克是比质子和中子更微小的基本粒子B.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C.不是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夸克粒子D.夸克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二.填空题(共3小题)21.(1)一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氯化氢分子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2)由此图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实质.22.如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回答:(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据此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23.(1)下列微观模型示意图可能代表水分子的是.(2)利用(1)的结论,通过观察图2,试回答下列问题①框内代表的物质是.②框内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为.③请描述框内离子与分子结合时的特点.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24.大自然中学化学老师在复习微观模拟专项时,让学生画出过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过程,如图是琳琳同学的微观模拟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思思同学认为琳琳画的微观模拟图有问题,将其进行了更正,请将思思的更正填在框内,其更正的依据是;(2)更正后,乙到丙的反应实质为;(3)更正后,此反应的反应物质是;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25.如图用“●”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这两种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2)此变化前后没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3)A到B的过程的微观实质是.26.图小雨同学画的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变化的微观模拟过程.仔细观察图示.回答问题.(1)请将该微观图补充完整;(2)此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3)此变化中发生变化和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个数比为.【精心整理】沪教新版九年上册同步测试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如图中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该图说明了()A.水由氢气和氧组成B.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可以再分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D.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分析】根据微观结构示意图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是由氢气和氧组成,错误;B、水分子中的氢、氧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错误;C、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不是氢分子,错误;D、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2.●、○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有如下反应,则反应中各物质计量数和为()A.3 B.4 C.5 D.6【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由2个分子与1个分子反应生成2个分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由2个分子与1个分子反应生成2个分子,故反应中各物质计量数和为2+1+2=5.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反应后的物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C.整个反应是2种物质反应生成另外2种物质D.整个实验过程中,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式是: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A、反应前的物质中的氧气是单质,故A错误;B、反应后的物质是三氧化碳,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整个反应是2种物质反应生成另外1种物质,故C错误;D、整个实验过程中,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准确判断生成物中的分子是解答的关键,学生应明确不同于原来的分子是原子重新结合生成的新的分子.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该反应可能为()A.水的电解B.氢气还原氧化铜C.酒精的燃烧D.甲烷的燃烧【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分析反应物、生成的特点判断该反应.【解答】解:A、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质是两种,不可能为水的电解,故A错误;B、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质的一种分子是由5个原子构成,不可能为氢气还原氧化铜,故B错误;C、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质的一种分子是由5个原子构成,酒精的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不可能为酒精的燃烧,故C错误;D、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与甲烷的燃烧反应的特点相符,故D正确.故选D.【点评】依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所给物质的信息,分析、归纳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判断符合的反应.通过解答此类题目,培养同学们认识事物和概括知识的能力.5.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B.甲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D.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析】图示可以推出甲、丙的化学式可分别表示为A3B、B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3个乙分子中共含有6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2.【解答】解:据图可知,甲、丙的化学式可分别表示为A3B、B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可知3个乙分子中共含有6个A原子,即每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2.用化学方程表示这个化学反应为:2A3B═3A2+B2,可知丙是单质;甲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选D.【点评】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而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是不变的.6.下列图示中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A.B.C.D.【分析】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构成的分子保持;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为水分子;据此结合独立是原子、相连是分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为水分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图中所示粒子是1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不是水分子,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粒子为2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不是水分子,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粒子为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故选项正确.D、图中所示粒子为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过氧化氢分子,不是水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对分子、原子及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学会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如图,○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的是()A.4X+Y═X4Y B.X2+Y2=2XY C.2X2+Y2═2X2Y D.4X2+Y2═2X4Y【分析】根据题意,○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由反应模型图,2个分子和1个分子和2个分子,1个分子由2个X原子构成,1个分子由2个Y构成,1个分子是由2个X原子和1个Y原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反应模型图,2个分子和1个分子和2个分子,1个分子由2个X原子构成,1个分子由2个Y构成,1个分子是由2个X原子和1个Y 原子构成,2X2+Y2═2X2Y符合要求.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B.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减少C.反应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1或1:3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均不改变【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一氧化氮,生成物是二氧化氮,其中示意图中有一个一氧化氮分子没有则反应方程式为O2+2NO=2NO2;因此:A、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因为有氧气参加反应,因此也属于氧化反应,故说法正确;B、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是3个分子,反应后是两个分子,分子数目减少,故说法正确;C、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2或2:1,因为有一个一氧化氮分子没有参加反应,故说法错误;D、观察微观示意图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均不改变,故说法正确;故选项为:C.【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9.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B.反应前后微粒个数比为:2:1:2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与【分析】由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该反应是2个和1个生成2个,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由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该反应是2个和1个生成2个.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和,均由同种原子构成,均为单质的分子,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两种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反应前后微粒个数比为2:1:2,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和,生成物是,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反应物是和,生成物是,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与,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1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2H2+5O24CO2+2H2O【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物质的微观构成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是乙炔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C2H2+5O24CO2+2H2O,由方程式可知: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44):(2×18)=44:9,故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不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故C错误;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2H2+5O24CO2+2H2O,故D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在解答时,首先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再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比较简单.1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S﹣32;H﹣1;O﹣16)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故该图示可转化为如图的反应图示: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反应物是氧气和硫化氢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硫,则反应方程式为3O2+2H2S2H2O+2SO2;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反应物中氧气属于单质硫化氢属于化合物;B、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C、由图示或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看出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即硫化氢与氧气额质量比是:(34×2):(32×3)=17:24.故选B.【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12.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A.金B.干冰(固态二氧化碳)C.氯化钠D.金刚石【分析】根据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金属单质和金刚石由原子构成,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解答.【解答】解:分析结构示意图结合物质的构成情况可知:金属金是由金原子构成,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故选AD.【点评】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的.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硫酸铜等物质;大多数非金属单质、绝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3.治理空气污染要从源头抓起.“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分析】根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等,根据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有一种生成物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A选项的分析,生成物中有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上述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如图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C.每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D.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分析】由水分子分解示意图,由微观图中分子的构成判断氢水分子、分子、氧分子的构成,结合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水分子分解示意图,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每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用摩擦的方法以创造电荷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D.香气扑鼻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分析】A、宇宙是一个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普通的恒星;B、电荷不能被创生也不能被消灭,摩擦起电只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的;D、香气扑鼻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宇宙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故A错误;B、电荷是守恒的,既不会被创生也不会被消灭,故摩擦起电不会创造电荷,只是引起了电荷的移动,故B错误;C、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转动的电子组成的,故C错误;D、我们能闻到香味是因为香气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被我们呼吸到,故B说明分子在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均为基础内容,但要求我们熟记.16.如图为对原子结构认识在不同时期的模型,根据你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想象,认为提出模型的年代最近的是()A.B.C.D.【分析】根据化学史和人们的认知规律进行分析.【解答】解:A、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B、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行星模型;C、玻尔1913年提出了轨道式原子模型;D、1927﹣1935年的电子云模型.模型的年代最近的是D.故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结构的发展史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7.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12C有相同的中子数C.15N与14N的核电荷数相同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分析】13C、15N的质量数分别为13、15,质子数分别为6、7,利用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及同位素的概念来解答.【解答】解:A.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为7、8,故A错误;B.13C、12C的中子是分别为7和6,故B错误;C.15N与14N的质子数都是7,质子数=核电荷数,故C正确;D.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为15﹣7=8,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中的数量关系,较简单,熟悉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及判断可解答.18.(2018秋•荆州月考)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请分析下列粒子回答1、2两小题A.电子B.α粒子C.金原子的原子核D.中子.1.(2分)上述粒子中质量最大的是()A.A B.B C.C D.D【分析】根据已有的微观粒子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原子核的质量大于中子,电子的质量是质子和中子质量的,故电子的质量最小,α粒子是氦原子核,比金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小的多,故质量最大的是金原子的原子核,故填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微观粒子质量大小的比较,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初三化学同步练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构成一切物质的微粒
B.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C.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D.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极小,但所占原子的质量很大
2.在原子转变为离子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
C.中子总数
D.电子总数
3.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氢原子
B .氧原子
C .水分子
D .水原子
4.将点燃的硫伸入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同时盖严瓶盖,假如氧气和硫刚好完全反应,则集气瓶里所得的气体物质是( )
A.由原子构成
B.由离子构成
C.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由同种分子构成
5.在原子中( )
A.原子核占很大的体积
B.电子有时不运动
C.一个质子质量与一个中子质量相近
D.原子核都是静止的
6.一种元素的离子变成原子发生的变化是( )
A.一定得到电子
B.一定失去电子
C.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
D.不得电子也不失去电子
7.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 吨的贫铀弹,不少当地人因此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

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

这种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则中子数应为( )
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幸福。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练习1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练习1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练习1[基础巩固]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能确定2.氮气液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氮气分子的大小B.氮气分子的组成C.氮气分子间的距离D.氮气的化学性质3.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微粒可分的是()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固体析出B.干冰升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C.水通电可以收集到氧气和氢气D.水蒸气冷凝为水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高锰酸钾固体B.液态空气C.蒸馏水D. 双氧水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B.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之间去了C.分子被破坏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D.分子间隔变小6.下列物质由一个分子构成的是()A.糖水B.食盐水(氯化钠溶液)C.海水D.蒸馏水7.下列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二氧化碳分子B.碳原子C.氧原子D.氧分子8.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D.它们含有不同的分子数目9.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10.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过程是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这两个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二.填空题11.分子总是在不断,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

分子间有空隙,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间的空隙,随着压强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

12.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通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贮存在钢瓶里,这一事实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二)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构成一切物质的微粒
B.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C.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D.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极小,但所占原子的质量很大2.在原子转变为离子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
C.中子总数
D.电子总数3.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 .氢原子
B .氧原子
C .水分子
D .水原子
4.将点燃的硫伸入到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同时盖严瓶盖,假如氧气和硫刚好完全反应,则集气瓶里所得的气体物质是()
A.由原子构成
B.由离子构成
C.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由同种分子构成5.在原子中 ( )
A.原子核占很大的体积
B.电子有时不运动
C.一个质子质量与一个中子质量相近
D.原子核都是静止的
6.一种元素的离子变成原子发生的变化是( )
A.一定得到电子
B.一定失去电子
C.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
D.不得电子也不失去电子
7.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吨的贫铀弹,不少当地人因此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

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

这种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则中子数应为( )
A.146
B.92
C.136
D.238
8.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则实际质量为2a克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4克
B.24
C.2a
D.2
9.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⑴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⑵所有氢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⑶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不正确的是( )
A.只有⑶
B.只有⑴⑶
C.只有⑵⑶
D.有⑴⑵⑶
10.人们常用形象的图式来描述物质世界( )
例如:水的电解可表示为:
可见,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可能有变化的是( )
A.原子的数目
B.分子的数目
C.原子的种类
D.分子的种类二.填空题
1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显电性的是________。

12.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2)构成分子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3)构成原子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4)带负电荷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5)显中性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质量最小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

13.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

14. 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结构,符号为C60,由此可以知道,它的一个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5.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⑴氯气(Cl2)
⑵二氧化锰(MnO2)
⑶碱式碳酸铜[Ca(OH)2]
⑷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拓展提高]
四.简答题
16.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下列变化?
(1)水蒸汽凝结成水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成水
17.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
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
子里有很大的空间。

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
电荷的氦原子核。

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
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下列
三种实验现象。

试根据原子核的结构对(2)、
(3)所述现象作出解释。

(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

原因是α粒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方向。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两个相同的茶杯内分别注入同体积的凉开水,一只杯子里加一小匙蜂蜜(主要成分是果糖),另一只杯子里加一小匙白醋,立即尝两只杯子里的水,发现放蜂蜜的杯子里的水基本不甜,放白醋的杯子里的水很酸,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分子的运动的速度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的运动速度快。

已知醋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蜂蜜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这说明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物质其分子的运动速度就___________。

如下图所示的玻璃管两端甲、乙两处分别放着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若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分子(NH3)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分子(HCl )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的白烟,则白烟较多处应在________处(A、B、C)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A D C D C 6~10 C C B D B
二、填空题
11、分子原子离子分子、原子
12、(1)分子原子离子(2)原子(3)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4)电子阴离子(5)原子分子中子(6)电子
13、二氧化碳分子铁原子氯离子钠离子氧分子
14、60个碳原子构成的 720
三、计算题
15、⑴71,⑵87,⑶222,⑷88
四、简答题
16、(1)水蒸汽凝结成水只是分子间距离发生了改变,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成水有新的分子产生了,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17、⑵α粒子通过原子内、原子间空隙⑶α粒子撞击到金原子核而被弹回
18、液体固体越快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