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8-001涂装工艺守则
涂装通用工艺规程3

涂装通用工艺规程3国机重工常州挖掘机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QZ/ZGL GJ03.0107-2013涂装通用工艺规程(试行版)分发号:GJ03受控状态:2013-11-30发布2013-12-01实施挖掘机公司技术质量部发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飞本标准审核人:席工本标准批准人:王子明标准更改栏涂装通用工艺规程1 涂装材料检验规程1.1用于涂装的涂料和稀释剂必须标明牌号、名称、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并须有合格证(包括生产厂家合格证及进厂检验合格证)。
1.2根据相关技术要求,质量部在进货检验中应检查涂料和稀释剂的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牌号、名称、颜色,符合要求者方可允许用于生产。
2 涂装材料调配和使用规程我公司有关涂料调配及使用要求均按本规程进行,当有不明确处由工艺部门决定。
2.1涂料一般易起本质变化,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丙烯酸聚氨酯类等双组份漆的主漆保质期为一年,固化剂保质期为6个月;稀释剂一般保质期为1年。
各种涂料的具体保质期应按包装桶上的要求,及时使用。
过期的涂料原则上不得用于生产。
2.2涂料开桶后,应首先检查涂料的物料状态,正常应为经搅拌后呈均匀一致的液相状态,如涂料出现明显增稠现象甚至胶化、凝结和结块,则说明涂料已发生变质,但涂料出现沉淀能搅起、增稠经搅拌后能恢复正常稠度可视为正常,发现变质的涂料应尽快联系相关部门对同批号的涂料统一进行处理,不可擅自再用。
使用过程中,已拆开包装的涂料应尽快在短时间内用完,在尚未用完之前应密闭保存,尽量避免空气、水和其它杂物造成变质。
2.3涂料的调配和稀释必须按各种产品涂装工艺及本规程要求由生产人员进行操作,因气候和使用工具等改变,允许将稀释剂有所变动,但须经过工艺主管部门允许。
2.4颜色、品种、牌号、批号不同的涂料,不得私自调在一起使用。
所有涂料及挥发性物质必须盖好,妥善储存。
2.5调配和稀释涂料必须在干净的容器内进行(必须是用同类稀释剂仔细清洗过的油漆桶或容器方可使用)。
涂装通用工艺规范(精编文档).doc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涂装施工过程中涂装施工原则、涂装前处理施工操作规程、调漆通用技术要求、喷涂、刷涂、刮灰与打磨操作规程、整车与典型零部件涂装工艺流程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酸洗磷化、电泳、抛(喷)丸、粉末喷涂、高压无气喷涂、静电喷涂等成套设备和流水线的设备操作规程。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 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 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69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T 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94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 1444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3 涂装施工原则3.1 涂装施工人员应经基础知识和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操作。
3.2 涂装作业应满足GB 6514、GB 7692和GB/T 12801要求;施工环境、原材料、工具设备及操作工的劳动保护没达到要求不得施工。
3.3 前处理及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涂装施工,底漆不合格的零件不得打密封胶或刮灰处理。
3.4 零部件在涂装施工过程中不得交叉污染,离地高度应大于500mm。
4 涂装前处理施工操作规程4.1 薄板件涂装前处理4.1.1所有薄板件后续要求加工且未预处理的零件表面经除油、打磨、除锈、去氧化皮处理后喷涂预处理车间可焊型防锈底漆,漆膜厚度为20~25 m。
4.1.2 对于油污或锈蚀较为严重的零件,应在零件进入抛(喷)丸前进行人工除油或打磨处理,除油剂首选水溶性清洗剂,也可选用200#溶剂汽油;除锈用80目砂纸或0#砂布。
4.1.3漆烘干后,应用120~180目砂纸仔细打磨一遍,缝隙处应挤涂焊缝密封胶保护(碰焊件可预先打好碰焊胶);有缺陷的地方,可填补原子灰刮平。
涂装工艺守则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批准(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00汽车有限公司
涂装工艺守则
文件编号 产品名称
共 2页 第 1 页
1、前处理工序 ①首先按检验规程检查车身及附件是否符合涂装要求; ②对合格的车身及部件用专用夹具固定好车门及其他活动的部件,并且注意车身和吊具不要相碰; ③转挂时必须由专人操作; ④检查车身是否有油污和锈迹,并用擦拭剂擦洗干净,并清理干净车内、外脏物、杂物; ⑤做好开线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各工序(预脱脂、主脱脂、表调、磷化、喷淋等)的工艺参数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并按工艺要求调整到位。 2、电泳工序 ①电泳前检查各项工艺参数符合工艺要求并调整到位。 ②电泳过程中认真检查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好记录,有问题及时反馈班长。 ③泳后对车身进行检查是否达到漆膜标准要求。 3、PVC工序 ①严格按《涂装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涂胶; ②涂胶必须连续,不允许中间间断; ③对焊缝交接处,涂胶时一定要将焊缝隙堵死; ④涂胶一定涂在焊缝上,不允许出现漏涂和涂偏现象; ⑤密封胶上有气泡必须进行修补; ⑥非涂胶部位有密封胶的,用干净布或专用擦拭纸擦拭干净,不允许有残胶; ⑦喷涂防石击涂料时要做好遮蔽工作,防止将工艺孔堵住; ⑧涂胶时不得将工艺孔堵住。 ⑨按阻尼胶板工艺图规定铺放隔热阻尼胶板,不允许漏铺、错铺。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批准(日期)标记 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
日期
汽车有限公司
涂装工艺守则
文件编号 产品名称
共 2 页 第 2 页
4、中涂面漆工序 ①喷涂前要认真检查电泳、PVC后的车身是否还存在缺陷,做好修补工作,严重的缺陷返回到电泳、PVC工序,要打磨、吹净、擦净后才能进入喷涂室 。 ②喷涂前检查工具、管道是否清洗干净,清洁后方可进行喷涂。 ③喷涂中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调整好喷涂压力、喷涂距离、吐漆量等。 5、调漆工序 ①调漆前调漆工要做好工具清洁工作(粘度杯、搅拌棒); ②调漆时,漆应先搅拌摇匀,不允许桶底部有沉降物; ③金属漆过滤网200目,单色漆、清漆过滤网200目; ④调漆粘度严格按粘度——温度工作曲线执行; ⑤每班做好调漆记录;
涂装工艺守则

涂装工艺守则一、基本要求1.所用防锈底漆、固化剂、腻子、面漆、稀释剂等必须配套使用。
2.凡卷标不清、质量不明、包装破损或存期过长的涂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漆料在开桶前必须倒置并用力摇荡,开桶后再搅拌均匀,如有杂质、漆皮等要过滤。
4.所用防锈底漆、固化剂、稀释剂,面漆、固化剂、稀释剂必须按生产厂家规定的配比配漆,待气泡消失后使用。
5.先里后外;先难后易;先边角,后大面的顺序喷涂。
6.涂漆材料的存放应符合安全存放的要求。
二、施工条件1.涂漆施工场地应清洁、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
2.对在室外烈日嚗晒或严寒冰冻状态下的表面,不得进行涂漆作业。
3.涂漆用具必须清洁,喷涂用压缩空气应清洁干燥。
三、技术要求1.涂漆作业时,粘度调节为20±5S;施喷空气压力范围控制在0.4~0.8Mpa;喷枪应垂直于喷涂表面,喷涂距离应按喷枪型号选择。
2.涂漆作业时,喷枪应平行于喷涂表面移动,移动要求恒速。
3.空气喷涂的搭接宽度为有效喷雾图样的1/4~1/3。
4.不同厂家和品种的涂料,不经有关部门许可或实验,不得混用。
四、涂面清理1.所有涂漆表面在涂漆前均应进行预先处理,将影响涂漆质量的毛刺、油污、脏物等清除干净。
2.经抛丸处理的零件表面,应呈金属本色,不得有残存的氧化皮、型砂、锈迹等。
3.经手工打磨的零件表面,不应残存浮锈、氧化皮、焊渣、飞溅与残瘤、油污、脏物等。
4.对抛丸或打磨后的工件,要用气管吹净表面灰尘。
五、涂底漆1.涂面清理完后,应在4h内喷涂防锈底漆。
2.除机加工面不涂底漆外,其它部位均应涂底漆。
3.所涂底漆应均匀,不得有流挂、漏涂、皱皮、溅落、剥落、脏物等。
4.喷涂底漆后,涂膜厚度达40~60um。
六、填刮腻子1.对外观质量有直接影响的零部件表面,如存在局部凹凸不平、斑痕时,可找补腻子,但不得大面积打腻子。
2.腻子经打磨后,整个零件表面应平整、线角分明,腻子与零件表面连接处不得有明显接痕。
涂装行业操作规章制度内容

涂装行业操作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涂装行业的操作行为,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涂装行业的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涂装行业生产现场的操作人员。
第四条操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并遵守涂装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了解公司的涂装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
第二章操作规范第五条操作人员在进行涂装操作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准备涂装材料、设置通风排气系统等。
第六条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规范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带有通风装置的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第七条操作人员在进行喷涂作业时,应保持专注,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失误造成事故。
第八条操作人员应遵守涂装现场的安全管理规定,严禁违章操作,如吸烟、乱扔垃圾等行为。
第九条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注意检查喷涂设备的安全性能,避免发生设备故障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操作人员在进行清洗设备时,应先停机、断电,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免水电故障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应急处理第十一条如果在涂装操作过程中出现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断电,并向主管报告。
第十二条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并按照消防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保持冷静,遵守现场安全规定,不得慌乱。
第十四条涂装操作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五条涂装行业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检查。
第十六条监督检查人员应对操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涂装操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第十七条涂装行业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每位操作人员的操作记录进行存档,并进行定期审核。
第十八条对于违反操作规章制度的操作人员,应根据公司的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以确保涂装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对涂装行业的操作人员必须遵守。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定

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定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定一、安全生产管理1. 汽车涂装作业人员应遵守生产安全规定,严禁穿戴不符合要求的衣物和饰品。
2. 涂装现场应维持通风良好,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3. 所有涂装设备和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4. 涂装过程中必须使用防火防爆工具和设备。
二、涂装准备管理1. 在进行涂装前,应对汽车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打磨,确保表面的平整和粘附性。
2. 对需要修复的车漆应进行彻底的修复和底漆处理。
3. 涂装准备工作需要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以防止灰尘和杂质的污染。
三、涂料和喷枪管理1. 所有涂料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2. 涂料的存储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避免火源和高温。
3. 涂料喷枪必须保持清洁,避免堵塞和杂质。
四、涂装操作管理1. 涂装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资格认证,熟悉涂装工艺和安全规定。
2. 涂装操作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涂料的均匀和一致。
3. 涂装过程中必须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涂层的质量。
4. 涂装结束后,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涂层的光泽和平整度。
五、废液和废物处理管理1. 废液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排放和倾倒。
2. 废料和废漆桶必须妥善封装和标记,以确保安全运输和处理。
六、质量管理1. 涂装车间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辆车的涂装质量稳定和一致。
2. 涂装质量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和纠正,并进行相应的追踪和分析。
七、环境管理1. 汽车涂装工艺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2. 废气、废液和废物的排放必须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和要求。
综上所述,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管理规定对于保证涂装质量、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对涂装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才能有效提升涂装工艺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涂装作业人员也应增强自身的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提高工作技能和操作水平。
通过有效管理,确保汽车涂装工艺的规范运行,将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和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做出积极贡献。
汽车涂装工艺守则

8快速化验室
8.1化验室设置排风装置、防火设施。
8.2化验室温度在(19~26)℃范围内可调,相对湿度(50~80)%。
8.3化验员资格:具有化验员资格证,需经过涂装专业化验培训且考核合格。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涂装工艺守则
编号
XF-2978-1001
4.电泳槽液要求24h循环。
5.各槽体均使用过滤器对槽液进行过滤处理,防止异物堵塞喷嘴;过滤器压差符合相关规定;过滤器中的滤袋、滤网、滤布等按规定定期清洗或更换。
6.脱脂、磷化、电泳等槽体补料根据化验结果和生产量,采用少量多次加料方式进行补加,以减少生产消耗对工艺参数影响,尽可能保证槽液参数的稳定;前处理、电泳各槽液的配制、调整应按相关工艺文件的要求进行,对于集中加料的工位在加料之后对参数进行检测确认。
共4页
第3页
四、中涂、面漆工艺守则
1.中涂漆、色漆采用水性漆,使用外部加电的静电旋杯喷涂车体外表面;清漆采用溶剂型漆,使用内部加电的静电旋杯喷涂车体外表面。
2.喷漆室作业环境要求环境清洁、无杂物;人工喷漆工位照明度不小于800lx;色漆喷漆室、清漆喷漆室的温度的温度(24±1)℃,相对湿度(65±5)%,风速为(0.25~0.35)m/s;
共4页
第2页
二、前处理、电泳工艺守则
1.预清洗剂、脱脂剂、表调剂选用有利于车间保洁的环保型材料,磷化液适应混合板材低渣、低温三元磷化产品,电泳漆优先选用无铅、无锡、低溶剂、低干膜密度、低加热减量产品,磷化膜和电泳漆膜符合环保ELV要求。
2.前处理设置防止酸雾外溢装置,电泳线设置有机溶剂排出装置。
3.确认生产线开动后的链速(生产节拍)稳定,所有槽体的槽液液位在规定范围内,生产时所有槽液的各项理化参数、循环搅拌及喷淋系统运转正常符合工艺要求。
涂装工工艺守则

涂装工工艺守则1.总则、目的、范围1.1总则本守则适用于公司一切产品涂装工序的涂装工。
1.2目的、范围本守则包括对公司一切产品涂装表面的清整、吹风、擦净、底漆的喷涂、刮腻子、打磨、二遍底漆喷涂、面漆的喷涂等工序涂装工。
为确保产品的涂装质量,特制定本守则。
1.3在产品涂装的施工中,《涂装工艺过程卡》、《涂装工艺卡》未明确规定的工序要求,必须按本工艺守则执行。
2.细则2.1设备、工具、材料设备:空气压缩机手用电动砂磨机气水分离器工具:喷漆枪括腻板等涂装专用工具材料:底漆C06-1铁红醇酸底漆Q06-4铁红硝基底漆腻子Q07-5 硝基腻子面漆G02 醇酸磁漆淡绿G01 醇酸磁漆苹果绿2.2涂装程序2.2.1涂料的使用与保管,产品整机、零部件等漆前清理,即清除毛刺、飞边、除锈、焊渣等。
经交检合格后,用干净的压缩空气吹净待喷漆。
2.2.2第一遍底漆的喷涂。
待漆干后,打腻子修填缺陷部,打磨抛光,用干净的压缩空气吹净后,再进行第二遍底漆的喷涂。
2.2.3待第二遍底漆彻底干后,涂装工自检无质量问题后,方可按顾客或公司产品的要求进行面漆的调色、过滤、喷涂面漆,按程序进行施工。
2.3涂料的使用2.3.1涂料必须配套使用,在使用前,必须辨认包装桶上的牌号及名称、漆色等。
不同的材料不得混用。
2.3.2涂装施工用涂料,必须符合化工部标准或公司选用标准,已过贮存期的涂料,应由专人按产品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如还符合标准仍可使用,否则不可使用。
2.3.3涂料的包装应严密,存放在通风良好,温度为30℃以下的库房中保管,并做好防止雨淋、日晒、受潮、受冻,在取用运输中,必须轻拿轻放,防止倒置。
2.3.4使用后剩余的涂料(包括稀料、腻子),必须加盖封好,以防挥发落灰。
2.3.5涂料的调制与调色,应由专人负责。
2.3.6除尘、喷漆等应用经油水分离的压缩空气。
2.3.7涂料使用前(包括底漆、腻子、面漆等),必须充分搅拌,面漆必须过滤方可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装工艺守则
本守则适用于本企业各种系泊绞车、舵机、锚机等产品涂装的一般过程。
当产品有特殊涂装要求时,应按特殊涂装要求进行。
其他产品可参照进行。
1涂装的准备
1.1技术文件的准备
操作者应认真查阅与作业相关的技术文件、产品图样、本守则及相关技术标准等,正确理解涂装作业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必要时咨询技术人员。
若其他技术文件有特殊要求时按特殊要求执行,否则按本守则要求执行。
1.2涂装件的准备
1.2.1半成品涂装件的准备
○1抛丸或喷砂使涂装表面必须保证清洁、干燥、无油污、无杂渣和其它污染物等,达到适宜涂装的Sa2.5级标准要求。
○2打磨螺栓孔口,清除毛刺、飞边,用小刮刀、刷子、空气压缩机等适当方法清除所有要涂装表面的全部多余物。
○3涂装应是最终工序,一般应在焊接完毕、热处理(包括去应力热处理)结束、清理合格后进行。
注:Sa2.5级标准:非常彻底的进行喷砂(抛丸)处理。
氧化皮、铁锈以及杂质必须清除到只能够在表面可见到其少量的痕迹。
1.2.2成品涂装件的准备.
成品涂装件在涂装前应按如下要求进行表面清理
○1打磨螺栓孔口、所有倒角、毛刺、飞边,用小刮刀、刷子、空气压缩机等适当方法清除所有要涂装表面的全部多余物。
清理合格后应在2~3小时内涂装底漆,防止返锈。
○2表面修补:在表面低陷处先刷涂底漆,实干后采用涂平原子灰[ Q/(2C)CHMF2—2006]和原子灰催硬剂混合后刮涂装配过程中造成的小凹坑、榔头敲打痕迹等表面低陷处、待实干后打磨平整,擦去磨灰。
○3用适宜的清洗剂(或稀释剂)进行清洗,除去所有的油、脂、水及其它污染物,满足涂装的要求。
○4注意遮蔽保护,在涂装前,将非涂装部位表面(例:轴向柱塞泵、溢流阀、冷却器、浮球液位计、液位液温剂、空气滤清器、压力表、温度、压力控制器、高压截止阀、球阀等)一律用包覆纸包覆。
1.3涂装环境的准备
1.3.1涂装的相对湿度应低于85%。
1.3.2不允许在温度超过40℃或低于5℃的条件下施工;若温度在-5℃~5℃时,须采用冬用型漆。
1.3.3 工件表面温度要高于露点3℃以上方可施工。
必要时进行30~40℃烘烤升温。
1.3.4涂装场地应清洁卫生、无浮尘,应有适宜的照明和通风条件。
1.4涂装材料的准备
应按使用说明或相关文件进行涂料准备。
本企业釆用的各种涂料的使用说明见附表。
涂装材料准备的一般要求如下。
○1施工人员应首先核对油漆的商标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合格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不符合规定的涂料不能涂装。
开筒前首先应将筒外的灰尘、杂、污物除尽;开筒后应将涂料上下搅拌均匀。
○2施工人员应仔细阅读产品(涂料)说明书(或使用说明)的有关内容,按规定调配油漆并
施工。
双组分涂料应分别搅拌均匀并严格按规定配比称量调配油漆,根据不同温度控制熟化期并在规定的适用期内过滤后使用,用多少配多少,谨防浪费及出现质量事故。
必要时在适用期内密封保存,超过适用期的涂料不能使用。
○
3油漆应保持适宜涂装的粘度,一般无需稀释,必要时应采用相应品种的稀释剂调节,用量控制在漆量的10%以内。
1.5涂装设备的准备
1.5.1认真检查喷枪、空气压缩机、、涂料筒等涂装设备,确保符合涂装工艺要求。
1.5.2备好角向磨光机、刷子、刮刀、塑料盒、砂纸、包装用纸、胶带、抹布等工具及用品。
1.5.3涂料品种更换时应用适宜的稀释剂认真清洗喷枪、涂料罐及管道。
1.6工作人员防护准备
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喷漆作业前必须穿戴工作服、防毒口罩、工作鞋、工作手套等才能作业。
所用防护用品应干燥完好无损,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涂装
本企业产品涂装一般采用刷涂和空气喷涂工艺。
2.1涂装的工艺参数
本企业空气喷涂工艺通常采用吸上式喷枪,其主要工艺参数可按下表选用。
当枪型变化时
其他工艺参数应按干模厚度要求在以下范围内组合选用。
a) 适宜空气喷涂的涂料粘度为15~35S 。
在保证涂装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粘度,确保一次成膜厚度符合要求。
b) 吸上式喷枪工作压力一般为0.4~0.5MPa.
c) 喷涂时枪距为200~250mm ,同一表面喷涂时应尽量保持一致。
d) 喷枪相对工件的相对移动速度为250~400mm/s ,同一表面喷涂时应保持一致,(喷枪与喷涂面)垂直并(沿喷涂面)平行运动。
e) 喷涂时应保证喷迹搭接宽度一致。
搭接宽度按喷幅的1/3~1/2
选定。
2.2涂装工艺流程
客户对涂装有特殊要求时,应按合同要求进行相应的准备,参照2.2的流程进行涂装。
必要时进行工艺试验,重新确定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努力做到让顾客满意。
4 涂装的质量要求
4.1涂料的质量要求
本公司采用外购成品涂料应符合高湿、盐雾、海洋环境保护涂膜的相关要求。
其物理性能及施工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2涂膜的质量要求
4.2.1涂膜常见缺陷及识别
○1流挂:涂装过程中在垂直或倾斜表面上涂膜形成由上向下的流痕或下边缘增厚。
○2慢干或返粘:干燥后涂膜表面仍滞留粘性。
○3粗粒、起粒、表面粗糙:涂膜干燥后,表面整体或局部分布着形状不一凸起的颗粒。
○4针孔:涂膜中有空气泡或溶剂蒸气泡,干燥时气泡膨胀破裂形成的孔洞。
○5气泡、起泡:涂膜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圆形鼓泡。
○6刷痕:刷涂后在干模表面残留有凹凸不平的线条或痕迹。
○7咬底:在涂装或干燥时,其下层的干模发生软化、隆起或与底材脱离的现象。
○8渗色:底漆被溶解,使底漆的颜色渗透到面漆上来,使面漆变色。
○9发花和浮色:涂膜中出现颜色不匀、不一致的斑点或条纹,使色相杂乱。
○10露底、不盖底:涂一道涂料后,仍能看清底色。
○11桔皮:喷涂后表面呈桔皮状的凹凸现象。
○12起皱(皱纹):涂膜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皱纹的现象。
○13厚边:在工件的边缘,涂膜明显增厚、隆起、甚至不干发粘。
○14缩孔:涂膜干燥后滞留大小不等、分布各异、厚薄形态不一的各种小坑,又称麻坑、发
笑、抽缩、鱼眼等。
○15拉丝:涂膜上在喷涂方向或刷涂方向上出现近似平行的丝状条纹。
4.2.2涂膜质量要求
○1涂膜表面不允许有目视可见的影响保护功能的缺陷,如慢干、返粘、针孔、气泡、起泡、咬底、露底、漏涂、缩孔等。
○2不允许有明显的流挂、粗粒、起粒、表面粗糙、刷痕、渗色、发花、浮色、桔皮、起皱、厚边、拉丝等外观缺陷。
○3涂层干膜总厚度应为200~250μm,釆用涂层测厚仪检测。
5涂膜的修补
5.1修补前的准备
无论是涂层间的修补,还是表面层的修补,首先应将缺陷彻底排除,然后进行仔细的打磨和清理直至符合涂装要求。
5.2修补
修补应采用与通途相同的涂料。
修补一般采用刷涂,必要时采用空气喷涂。
采用空气喷涂时,其工艺参数参照通途时的参数。
多层修补时应注意层间干燥(固化)打磨和清理。
修补应特别注意与周围完好涂膜应充分良好地结合和重叠。
6 其他
其他未尽事宜由技术部、制造部、质管部协商解决。
表中内容如与供应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不一致时,以供应商的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