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教学案(无答案)

1 / 3点燃 课题:第三节 化学方程式班级 姓名 学习时间第二课时二、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能初步学会利用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掌握解题格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4)电解水二、自学成才 (课本P106“联想与启示”)2.在化学反应2Mg + O 2 === 2MgO 中,每 个Mg 与 个O 2反应生成 个MgO ,微粒数之比为Mg :O 2:MgO = ;每 份质量的镁与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 份质量的氧化镁,(Mg-24 O-16),质量之比为Mg :O 2:MgO= 。
请你思考一下:镁在现实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在烟花、照明弹中均有镁粉。
现已知每48g 镁粉2 / 3加热 三、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例 :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若需制备二氧化碳8.8g ,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分析过程】 【解答格式】设.未知量----------------------- 解:设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 。
写.化学方程式----------------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总相对分子质量 100 44找.关系量已未知量 x 8.8g 列.比例式----------------------- 100 / x =44 /8.8g (100 / 44=x/ 8.8g ) 求.未知量-------------------------- x=20g 写出答.案---------------------- 答:至少需碳酸钙20g 。
九年级化学上册4.3.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学案-化学九年级上册

通电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一课时)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 【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化学反应方程式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学习重难点】目标2、3是重点,目标1、3是难点【前置性补偿】1. 叫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必须遵循二个原则:⑴ ,⑵ 。
2.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 ,“=”表示 ,“△”表示 。
生成的气体符号为“ ”,难溶化合物的沉淀符号为“ ”。
3.从化学方程式 2H 2O =====2H 2↑+O 2↑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① ;② ;③ 。
【新知探究】活动一、体验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有多种形式,如下表所示: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水 氢气+氧气 H 2O H 2+O 2 2H 2O 2H 2↑+O 2↑ 碳+氧气 二氧化碳 C+O 2 CO 2 C+O 2 CO 2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O 2 P 2O 5 4P+5O 22P 2O 5 铜+氧气 氧化铜 Cu+O 2 CuO 2Cu+O 2 2CuO活动二、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1.根据你对化学方程式已有的了解,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错在哪里。
4Fe+3O 2 2Fe 2O 3 H 2O = H 2 + O 2 ↑ Mg+O 2 MgO 22. 归纳书写化学方程式应该遵循的原则:⑴ ;⑵ 。
活动三、尝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实践过程中你觉得书写化学方程式要经过哪些步骤?(可以不填满)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 。
以电解水为例,按你总结的步骤写出化学方程式: 。
(组内交流一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自己最喜欢和最困惑环节。
)活动四、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1.阅读课本P105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2.尝试配平下面两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 Al + O 2 点 燃 Al 2O 3 Fe + HCl FeCl 2 + H 23.比一比,赛一赛,看谁配平快:⑴Mg + O2 MgO ⑵KClO3KCl + O2⑶H2O H2 + O2 ⑷H2O2 H2O + O2⑸KMnO4K2MnO4 + MnO2 + O2⑹NaOH + CuSO4 —Cu(OH)2+ Na2SO4(组内的优胜者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大家)活动五、体验如何标注“↑”、“↓”1.如何标注“↑”S + O2SO2 2H2O 2H2↑ + O2↑ H2CO3 = CO2↑ + H2O归纳:。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案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第3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04-106页,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新课展示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发现式子前后质量不守恒,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明确目标自主先学(一)、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按导学内容阅读课本,标出重点,注明疑问,完成下列导学。
1.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1)为依据;(2)遵守。
2.书写方程式的一般步骤:一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如:CaCO3+HCl→CaCl2+H2O+CO2二配(使反应前后同种原子个数相等的过程)。
如:CaCO3+2HCl→CaCl2+H2O+CO2三注明(标注条件、箭头“↑”“↓”和“=”)。
如:CaCO3+2HCl=CaCl2+H2O+CO2↑三、小组助学交流展示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是否存在问题:1.CO+O2点燃CO2 2.Ca(OH)2+CO2 = CaCO3↓+H2O3.NH4HCO3 =NH3+CO2+H2O ——4.Mg+O2点燃MgO2 ————————————————————四、质疑拓展常用的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2.奇数配偶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 Al + O2 ── A12O32.S + O2 ── SO23.CO + O2 ── CO24. P+ O2── P2O55.CH4 + O2── CO2 + H2O6.FeS2 + O2── Fe2O3 + SO2五、学以致用当堂检测可以自我打分,组员互相批改,教师检查等。
1.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是()A.反应前的分子总数等于反应后的分子总数B.反应前后各物质的体积相等C.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2.火炬中燃料是C x H8,其燃烧反应为C x H8+5O2点燃3CO2+4H2O,则x的数值是()A.1B.2C.3D.43.一般情况下,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来。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导学案(无答案)

§4.2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3)能真正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2、过程与方法(1)在练习书写方程式的过程中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2)归纳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写②配③标注(3)初步学会用化程式来表所获得的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任何事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
(2)使学生体会到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二、自学指导1、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___也没有增减。
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础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2、预习课本P99活动与探究(15分钟训练)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一般步骤,并完成下列内容:A、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B、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根据客观事实在短线左边写出反应物,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不同种物质用加号连结。
(切记:所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必须符合客观事实)例:P+O2--P2O5(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调整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短线左右两边达到原子的种类相同、数目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同时将横线改为等号。
切记:决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比应是最简整数比。
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讲解:①找出短线左右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P+O2--P2O5P 1 2O 2 5②计算每种元素左右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P+O2--P2O5 最小公倍数P 1 2 2O 2 5 10③在化学式前填上相应的计量数是每一种元素左右原子总数相等,同时将横线改为等号,体现质量守恒P+5O2--2P2O5 最小公倍数P 1 2*2 4O 2*5 5*2 104P+5O2===2P2O5 最小公倍数P 1*4 2*2 4O 2*5 5*2 10(3)标注: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第3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1课时)自主学案(无答案)沪教版(new)

第4章第3节化学反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学会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学习,掌握方程式配平的常用方法。
【学习过程】活动一:学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例1。
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化学变化。
1、红磷燃烧; ;2、镁条燃烧;;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氢气燃烧; ;5、电解水;。
〖交流与讨论〗将学生书写的内容进行交流,教师点评[观察与思考]P104 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哪种方式能准确而又简便地描述这一反应?为什么?2、 ____叫化学方程式。
活动二:[活动与探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例2。
完成下列问题:1、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1) ;(2)。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4、方程式配平的常用方法:(1)观察法 NH4HCO3— NH3 + H2O+ CO2(2)最小公倍数法 P + O2— P2O5(3)奇偶法 C2H2 + O2— CO2+ H2O(4)定复杂物质系数为“1”法 FeS2+ O2— Fe2O3+ SO2C6H6 + O2 — CO2+ H2O〖注意事项〗1、反应条件是加热时用“△”、点燃就用汉字表示,“点燃”不可以用“燃烧";2、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而生成物中又有气体生成,则生成的气体后不用打“↑”当堂训练: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燃烧:;2、镁条燃烧:;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氢气燃烧:;5、电解水: 。
〖归纳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注意点:1、 ;2、 . 〖达标训练〗 1.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铜在空气中受热: 2、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3、硫粉在空气中燃烧:4、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5、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6、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7、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变红色 8、碳酸受热分解9、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0、碳酸氢铵受热分解11、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1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
第四章第3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第3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2)
第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探究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
教学难点
探究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路,进一步建立化学反应中元素守恒的思想。
教学准备
PPT
教学
步骤
教学活动过程
复 备
一、复习回顾:
书写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反应
[过渡]:
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揭示了反应前后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那么我们如何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呢?
[提问]:阅读p107例题,同学们能概括出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与相关注意事项吗?
[归纳]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设:未知数x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小结]: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事实;
(2)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H2、O2、H2O的分子个数比是2:1:2 ;
(3)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参加反应的H2、O2、H2O质量比为1:8:9。
[思考]:
在2CO+O2=2CO2反应中,____份质量的一氧化碳与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中CO、O2、CO2的质量之比为_____。Fra bibliotek教学反思
(2)写: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3)找:质量关系 100 44
(5)算:算未知数 X=20g
(6)答:根据题意作答 答:至少需要碳酸钙20g。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导学案(含答案)【精品】

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学习目标】1.能准确描述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能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学习重点】: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难点】:进行化学计算【自学导航】阅读教材104页,完成以下问题:1.定义:用表示的式子叫。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⑴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量的方面:①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
⑶例题:C+O2=== CO2 的含义:①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②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③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⑷练习:请写出:2H2+O2 === 2H2O的意义:①;②;③。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⑴书写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书写步骤:①写出符号表达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补“==”、反应条件、↑或↓。
注意:a、常见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符号△)、催化剂(MnO2)、通电、高温。
b、反应物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生成物气体化学式后面标注↑。
常见的需要标气体符号的:O2↑、H2 ↑、CO2↑、NH3↑。
c、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是固体,在生成物固体化学式后面标注↓。
常见的需要标沉淀符号的:CaCO3↓、Cu(OH)2↓。
思考1.写出下列方程式: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②水在通电的条件下:;③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④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4、配平:⑴定义在化学式前面填上适当的,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相等。
⑵方法----最小公倍数法:①找出左右两边只出现一次的原子;②根据原子个数,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有多个公倍数时从最大的公倍数的原子开始配平。
公倍数除以原子个数就是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③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标明系数,1时省略;(配平过程中单质系数可以是分数,只要满足左右两边同类原子的数目相同即可,但结果系数一定是整数。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第3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2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学习目标】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2.熟练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3.注意格式的规范化,正确使用计算时的量和单位。
【学前准备】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水通电【合作探究】一、阅读并完成课本P106“联想与启示”。
4.【小结】计算的步骤:(1)(2)(3)(4)(5)(6)【课堂测试】例题:比较相同质量的锌、镁与的足量的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哪个多?(提示: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ZnSO4+ H2↑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 + H2SO4== Mg SO4+ H2↑)【友情提醒】1.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很重要。
若化学式写错,或方程式没有配平,则计算就完全错误了。
2.要注意格式规范与完整【巩固延伸】一、选择题1.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因为()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C.化学方程式不但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还表示了它们之间的质量比D.化学方程式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A.1∶1 B.1∶2 C.3∶8 D.3∶113.*H2、O2和N2组成的混合气体20g,经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剩余()A.N2和H2B.N2和O2C.N2、H2和O2D.只有2gN24.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高温下让它们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分析反应后容器内残留A物质的质量为()A、8gB、4gC、6gD、2g8.燃烧磷生成28.4克五氧化二磷,至少需要氧气多少升?(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
在同样条件下,需空气多少升?【课后预习】:P107“观察与思考”28297 6E89 溉34271 85DF 藟rJ ;*w?23024 59F0 姰24363 5F2B 弫36419 8E43 蹃30614 7796 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第3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能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特别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课前预习】
1.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5)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上述文字表达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讨论】如何改动就可以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合作探究】
一、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书写原则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归纳小结:
注意:a、常见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符号△)、催化剂(MnO2)、通电、高温。
b、反应物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生成物气体化学式后面标注↑。
常见的需
要标气体符号的:O2↑、H2 ↑、CO2↑、 NH3↑;
c、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是固体,在生成物固体化学式后面标注↓。
常见的需要
标沉淀符号的: CaCO3↓、Cu(OH)2↓。
d、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时,气体生成物中就不需注“↑”;同样,如果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不溶于水的固体时,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5.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2、镁条燃烧:;
3、氢气燃烧:;
4、一氧化碳燃烧:;
5、红磷燃烧:;
6、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7、加热高锰酸钾:;
8、铜绿受热分解:。
【例题】你能将下列化学方程式配平吗?
C2H2 + O2 — CO2 + H2O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2—待定系数法:
首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中最复杂的化学式(即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假定它前面的计量数为1,然后以它为标准调整其它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使得左右两边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
(必要时可以先在有关化学式前添上分数将方程式配平,最后再将各计量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分母,从而使得各计量数都变为整数;有时也可以设一些未知数,通过列代数方程来确定各计量数。
)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H2O2—— H2O + O2;
2、CH4 + O2—— CO2 + H2O ;
3、C2H4O +O2——CO2+ H2O;
【课堂测试】
一、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吗?若不正确,请指出其中的错误。
A.2H2↑+O2↑点燃2H2O
B. C+O2点燃
CO2
C. Fe+O2点燃Fe3O4
D. Mg+O2点燃
MgO2
E.2KMnO4点燃K2MnO4+MnO2+O2↑
F.CO2+Ca(OH)2= CaCO3+H2O
二、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C2H6 + O2点燃CO2 + H2O
2、Fe2O3 + CO高温Fe + CO2;
3、FeS2 + O2高温 Fe2O3 + SO2
【巩固延伸】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Mg+O2点燃MgO2 B.2H2O通电2H2+O2
C.HgO△g+O2↑ D.4P+5O2点燃2P2O5
2.某学生将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写为4Fe+3O2点燃2Fe2O3此化学方程式的错误是 ( )
A.生成物化学式写错 B.未用“↑”表示氧气的状态
C.未配平 D.反应条件不正确
3.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反应前后 ( ) A.各元素的种类是否相同 B.各物质的状态是否相同
C.各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和是否相等 D.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
4.N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治理它的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NH3)与NO2反应:6NO2+ xNH3催化剂7N2+12H2O,则x的值是()
A.4 B.5 C.6 D.8
5.在化学反应aZn+bHNO3=cZn(NO3)2+dNO↑+eH2O中,若e的值为4,则d的值为 ( ) A.1 B.2 C.3 D.4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C4H8+5O2点燃 2CO2+4H2O+2X中,x的化学式为 ( )
A.CO B.C C.CH4 D.O2
7.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
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物质的分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
量数之比为 ( )
A. 1∶4∶3
B. l∶3∶2
C.4∶l∶2
D.3∶1∶28.关于2CO+O2 2CO2的
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 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9.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二、填空题
10.写出下列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4)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加热,石蕊试液又变为紫色:
a. b.;
(5)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6)向生石灰(氧化钙)上滴水,迅速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
;
11.某同学写了以下几个化学方程式,按要求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Mg+O 2
△
MgO 2 ②HgO △ Hg+O ↑ ③C+O 2↑
CO
2↑ ④4P+5O 2
△
2O 5 ⑤H 2O
通电
H 2↑+O 2↑
(1)化学式写错的有 ; (2)未配平的有
(3)“↑”或“↓”使用不当的是 ;(4)条件错误的是 。
12.某化合物与氧气发生反应:2X+5O 2点燃4CO 2+2H 2O 中。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X 的化学式可用元素符号表示为 。
13.下图中,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根据此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3)试说出其中一种物质的组成 (4)试说出其中一种物质的构成 三、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Al + HCl —— AlCl 3 + H 2↑ 2. WO 3 + H 2
△
W + H 2O
3. A1 + Fe 3O 4—— Fe + A12O 3 4. C 2H 2 + O 2 —— CO 2 + H 2O 四、实验分析题
1.现有两瓶无色气体,如图所示。
一瓶是二氧化硫气体,另一瓶是硫化氢气体,将两瓶气体瓶口对瓶口放置,抽去玻璃片,可观察到瓶壁逐渐有淡黄色固体硫和水珠附着。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上述现象。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