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裂缝防治施工技术应用
楼板贯通裂缝处理方法

楼板贯通裂缝处理方法
一、用大理石砌块封堵
大理石砌块封堵法适用于楼板贯通裂缝宽度不大、地面整齐平整,可以密闭的情况。
具体做法为:首先将裂缝清扫干净,然后将大理石砌块切割为宽度适宜的形状,通过滚动压实的方法将大理石砌块塞入裂缝中,最后用免维护的硅藻土砂浆将大理石砌块表面的凹凸填平,实现裂缝封堵的目的。
二、砂浆填缝
砂浆填缝法适用于楼板贯通裂缝宽度较大、深度较深的情况。
具体做法为:首先将裂缝清扫干净,然后在裂缝内外用砂浆搅拌器把砂浆搅拌均匀,将搅拌好的砂浆填入裂缝中,之后用橡胶刷把砂浆涂刷在裂缝周围,最后用钢丝刷把砂浆扫圆,实现裂缝封堵的目的。
三、商用楼板裂缝裹布
商用楼板裂缝裹布法适用于楼板贯通裂缝深度较浅,不容易封堵的情况。
具体做法为:将楼板表面特制的弹性布片裁成合适大小,将布片裁出的圆形片放入裂缝中,然后用商用楼板封堵剂将裹布片固定住,最后用钢丝刷将封堵剂涂敷均匀,实现封堵效果。
改善施工技术防止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

在 建 筑 工 程 的施 工 过 程 当 中 , 往 往 由于 施 工 单位 整 体 素 质 文 化 水 半
如 何有 效 避 免 、 甚 至 足 杜 绝 混 凝 土 楼 板 产 生 裂 缝 的 情 况 呢 ? 这 需 要 濉 凝 土 楼 板 施 工 的 时候 , 综合诸如环境、 气 候 等 各 方 各 面 的 影 响 因 素进 行 综合 分 析 。
能承受 的最大荷载量, 从而扩大 、 连通微裂缝 , 造 成现浇 混凝土楼板裂缝 产生的现象。另一层面上 , 判断混凝土楼板是否产生裂缝是 当前建筑工 温度变形是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 生的原因之 , 这亦需要施工单位进 程验收 的标准之…。 因而 目前 时常发生业主投 诉以及索赔的现象。 那么, 行混凝土施工作业时 , 从客观角度上对天气以及温度 , 叟化而 可能造成 的
不 会 对 建 筑 工 程 中混 凝 土 的承 载 以及 防渗 等 产 生 危 害 , 但 是 当混 凝 土 受 到荷 载 或 体 积 变 形 时 , 其产 生内部应力会不断扩人 , 直 至超 过 混 凝 土 所
( I j 一 一 般情况 , 高流动性 的混凝土往往 比普通塑性混凝 : J 更易沉 缩变形 , 并 且由于现 浇混凝 } : 楼板中 , 混凝土 的水胶 比以及施 工现场的 温度 、 湿度 等气 候因素发生变化 , 而使得混 凝土在 早期 出现 塑性收缩 的 现 象 。 同时 , 表 面 积 越 大 的 混 凝 土 楼 板 其 塑性 收缩 更 容 易受 到 气 候 因素 等 各种 条 件 的 影 响 , 并 且混 凝 土楼 板 的塑 性 裂缝 主要 以不 规 则 的 形 态 、 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混凝土楼板 的表面上 ( 2 ) 在混凝土浇筑 、 施工过程 当中, 往往 由 j 昼 仪 温 差 比较 大 , I l = 1 』 使 得 混 凝 土 楼 板 体 积 变 形 。并 且可 能 由 于混 凝 土 内 外温 差 比较 大 , 而 致 使 混凝土散热以及变化不均匀, 从而 导致现浇混凝 士楼板形成裂缝。因而 ,
现浇楼板控制线管敷设位置防裂施工工法

现浇楼板控制线管敷设位置防裂施工工法现浇楼板控制线管敷设位置防裂施工工法一、前言现浇楼板是建筑中常用的楼板结构形式,需进行管线敷设作业。
然而,在管线敷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操作不当或材料问题,常会出现楼板发生裂缝的情况。
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现浇楼板控制线管敷设位置防裂施工工法。
该工法在管线敷设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线管敷设的位置,从而有效预防楼板裂缝的发生。
二、工法特点1. 通过控制线管敷设位置来预防楼板裂缝的发生,具有针对性。
2. 简单易行,操作方便,不需要额外的技术设备。
3. 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现浇楼板结构的施工。
4. 可有效提高楼板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三、适应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各种现浇楼板工程,特别适用于需要管线敷设的楼板结构。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以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具体包括:1. 通过控制线管敷设位置来避开楼板易发生裂缝的区域,如大门、窗户等。
2. 合理安排线管敷设的间距和数量,确保对管线敷设位置进行完整覆盖。
3. 注意管线的保护,避免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对线管产生破坏。
五、施工工艺1. 根据实际楼板结构设计,确定管线敷设位置。
2. 选取合适的线管材料,并根据线管的规格要求进行切割和连接。
3. 在楼板浇筑前,根据设计要求铺设管线,并确保其位置准确。
4. 将线管与楼板之间填充适当的隔离材料,避免发生热胀冷缩引起的裂缝。
5. 进行楼板的浇筑和养护,保证楼板的质量和强度。
六、劳动组织1. 按照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人数量和施工时间。
2. 配备经验丰富的工人和现场管理人员,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1. 切割机:用于线管材料的切割。
2. 连接工具:用于线管的连接作业。
八、质量控制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应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 管道质量检查:对线管及连接部位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合格。
2. 施工现场巡查:定期巡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楼地面裂缝防治措施

楼地面裂缝防治措施1.地基处理:裂缝的形成往往和地基的问题有关,因此,对地基进行加固和处理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灌注桩、增加钢筋等方式来加固地基,以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地基排水:地基过于湿润或水分不均匀会导致地基土体沉降不均匀,进而引起楼地面裂缝的产生。
因此,保持良好的地基排水是预防楼地面裂缝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道等方式来排除地基中的多余水分。
3.建筑物结构设计: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地基承载能力、抗震设计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裂能力。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对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结构设计和加固措施。
4.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各项工艺操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特别是混凝土浇筑和固化过程中,要避免过早脱模或过早荷载,以免引起楼地面裂缝的产生。
5.维护保养: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的楼地面裂缝,可以采用预测性纠偏和及时修复的方法进行处理,以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展和破坏。
6.温度控制:建筑物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季节,尤其是夏季和冬季,应采取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
对于外墙、屋面等部位,可以采用绝热材料和隔热层来减少温度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从而减少楼地面裂缝的产生。
7.抗震设防:地震是导致楼地面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地震带和高地震烈度区域的建筑物中,应采取相应的抗震设计和设防措施,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楼地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楼地面裂缝防治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地基承载能力、施工质量控制、温度控制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修复裂缝。
只有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严格执行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楼地面裂缝的发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楼板裂缝修复及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

楼板裂缝修复及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在建筑结构中,楼板裂缝是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修复,可能会导致建筑结构的不稳定,进而危及使用安全。
本文将讨论楼板裂缝的修复方法,并介绍碳纤维加固技术在修复中的应用。
楼板裂缝修复方案检测与评估在进行修复前,首先需要对楼板裂缝进行全面检测与评估。
通过仔细观察裂缝的位置、宽度、长度等特征,确定裂缝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可以借助专业工程师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检测,以确保修复方案的准确性。
补浆修复对于较小的楼板裂缝,可以采用补浆修复技术。
首先清理裂缝,然后使用高强度的修补材料填充裂缝,并确保修补材料能够牢固地黏附在楼板上。
补浆修复可以迅速解决小裂缝的问题,但并不能解决裂缝背后的结构问题。
结构加固对于较大或较严重的楼板裂缝,需要结构加固来解决。
在进行结构加固前,需要对整个楼板结构进行评估,确定加固的位置和方式。
碳纤维加固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技术,它能够提高楼板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材料准备碳纤维加固需要使用碳纤维布、环氧胶等材料。
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所有所需材料,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表面处理在进行碳纤维加固前,需要对楼板表面进行处理,确保其清洁、光滑。
可以通过打磨、清除旧漆等方式来准备楼板表面。
碳纤维布粘贴首先将环氧胶均匀涂抹在楼板裂缝周围的区域,然后将碳纤维布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粘贴。
确保碳纤维布贴合牢固,与楼板表面完全接触。
固化加固等待环氧胶固化后,碳纤维加固即完成。
在固化期间,需确保施工现场干燥通风,以促进胶水的固化。
结语通过本文介绍的楼板裂缝修复及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可以有效解决楼板裂缝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细节,确保修复效果达到预期。
楼板裂缝方案范文

楼板裂缝方案范文楼板裂缝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问题,严重的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还可能危及人身安全。
因此,及早采取有效的方案来修复裂缝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楼板裂缝方案。
1.补强梁的加固方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梁的强度不足或不合理,可能导致楼板出现裂缝。
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补强梁的加固方案。
具体方法是在裂缝区域的两侧加设补强梁,使其承担部分荷载,减轻楼板的受力,从而控制裂缝的扩展。
补强梁可以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梁,具体选择取决于裂缝的位置和程度。
2.树脂注浆修复方案树脂注浆修复方案适用于裂缝宽度较小且深度不太大的情况。
该方案将特制的树脂注入裂缝中,并经过固化后形成固体,填充裂缝,加固楼板结构。
树脂注浆修复方案具有施工简便、速度快的特点,但需要对裂缝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评估,以确保修补的效果。
3.预应力技术修复方案如果楼板裂缝较为严重,需要进行较大范围的修复,那么预应力技术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预应力技术通过预应力钢丝或钢束将楼板上的受拉区域进行预应力,从而增加楼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
在修补过程中,可以利用预应力技术修复裂缝,并控制裂缝的扩展。
这需要专业的团队和设备来施工,但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修复效果。
4.模板加固方案模板加固方案适用于楼板以下的空间较为容易访问到的情况。
在修复过程中,可以在楼板下方的空间中设置模板支撑,使其承担部分楼板荷载,从而减轻楼板的受力和裂缝的扩展。
这种方案相对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轻度裂缝的修复。
总的来说,楼板裂缝的修复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较小的裂缝,树脂注浆修复和模板加固方案可能是较好的选择;而对于较大范围的裂缝,预应力技术或补强梁的加固方案可能更合适。
无论选择哪种方案,都需要在修复过程中考虑楼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修复效果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同时,修复方案的选定应根据专业的建筑结构评估师的意见,并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准。
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一、背景
混凝土楼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裂缝现象。
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建
筑的美观性,还可能对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楼板裂缝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裂缝处理原则
1.安全性原则:处理裂缝的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有效性原则:处理后裂缝应达到稳定、耐久、美观的效果。
3.经济性原则:处理裂缝的方案要尽可能节约成本,同时保证质量。
三、施工方案
1. 检测与评估
在进行裂缝处理前,首先需要对裂缝进行检测和评估,包括裂缝的类型、宽度、深度等情况。
根据不同裂缝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
2. 补强工作
•表面裂缝处理:对于表面较浅的裂缝,可以采用填充材料进行修补,一般可选用聚合物修补剂或混凝土修补剂。
•深部裂缝处理:对于较深的裂缝,可以通过切割法开槽,然后填充胶泥进行修补。
3. 预防措施
在裂缝处理完成后,应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延缓裂缝再次出现的时间:•加固处理:对于可能出现裂缝的部位,可以进行加固处理,增强结构受力性能。
•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维护建筑结构,保持楼板结构的完好。
四、总结
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是建筑维护的重要工作,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延
长楼板的使用寿命,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处理裂缝时,需根据裂缝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并注意预防措施的实施,以确保建筑结构的持久性。
混凝土楼板面产生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混凝土楼板面产生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混凝土楼板面裂缝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建
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造成影响。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楼板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施工方案。
产生裂缝的原因
1.干缩裂缝: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由于自身的体积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2.温度裂缝:混凝土在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或膨胀导致的裂缝。
3.变形裂缝:由于外部载荷或地基沉降等因素引起的混凝土楼板面的
变形而产生的裂缝。
处理施工方案
为了有效处理混凝土楼板面产生的裂缝,需要采取以下施工方案:
1.修补裂缝:对于小幅裂缝,可以采用混凝土修补材料进行修补,确
保修补材料与原混凝土面层充分粘结。
2.注浆加固:对于较大裂缝,可以采用注浆加固的方法,选用高强度
的注浆材料填充并加固裂缝,提高楼板面的承载能力。
3.增加膨胀缝:在混凝土楼板面加固过程中,可以增加膨胀缝的设置,
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降低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4.加固梁柱节点:混凝土楼板面与梁柱节点是容易发生裂缝的位置,
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增加钢筋连接等方式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减少裂缝的产生。
结语
混凝土楼板面产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合理的处理施工方案
可以有效减少裂缝对建筑结构造成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发现裂缝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楼板裂缝防治施工技术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影响,导致建筑工程中楼板裂缝发生。
为了避免裂缝给建筑物带来危害,在施工前应认真对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避免或减少裂缝产生的具体措施,确保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裂缝;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
1、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1.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是在约束条件下硬化混凝土时发生干缩所引起的裂缝,它是楼板产生裂缝较为常见现象。
在组成混凝土材料中水泥的水化或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发生干缩。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通常会发生自身收缩,其中水化中水泥石损失水分引起的干缩可高达长度的1%,通过混凝土集料的内部约束作用可使干缩值减到
0.05%。
混凝土凝结期间,水分蒸发会发生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是构成混凝土干缩的主体,由于楼板表层混凝土水分蒸发的速度比内部快得多,表层混凝土的收缩受到下层相对不收缩的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引起拉应力,因此混凝土表层很容易产生塑性开裂。
此外,楼板混凝土的收缩也受到结构的另一部分(如混凝土梁、柱)的约束而引起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将会产生裂缝,并且能够在比开裂应力小得多的应力作用下扩展延伸。
1.2模板工程
模板在建筑工程中主要起成型和加固作用,施工时不按照模板设计规范进行施工,使模板支撑力达不到要求或水平、竖向连接杆设置不符合要求,很容易造成支撑力不足,当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设计值时,在加上楼面上荷载的作用,使模板支撑的变形加大,使混凝土楼板中间发生下陷,楼板产生超值挠曲,引起裂缝。
由于建筑工程工期短,模板数量配备不足,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有的还未达到拆模时强度的要求就进行拆模,导致拆模后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使挠度增大引起裂缝。
对于支撑回填土上的模板,在回填土未达到设计标准时,浇筑混凝土后导致回填土沉陷,模板支撑也随着下沉,使混凝土楼板产生挠曲,引起裂缝。
1.3钢筋工程
钢筋在混凝土工程中起骨架作用,对于建筑工程中板四周的支座处钢筋,板四角放射形的钢筋或阳台板钢筋均应按设计的负弯矩把钢筋需要设置的在板的上部,在实际施工中板上部钢筋绑扎位置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有的绑扎位置正确而未考虑设置足够的小支架将其牢固固定,或前两者均符合要求,但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浇筑人员为了建筑方便随意踩踏钢筋,致使钢筋位置发生下沉,混凝土浇筑后保护层变大,而板的计算厚度减小,楼板受力后出现裂缝。
1.4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对建筑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对用于建筑工程上的
混凝土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做好配合比及原材料的检验工作。
在进行楼板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控制板厚,做好建筑物的标高标记工作,不能凭操作人员个人的经验和感觉进行操作,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裂缝,应保证板的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混凝土浇筑后,终凝前应采用木抹进行压抹,如不能有效增加混凝土表面抗裂能力,容易出现板面龟裂。
混凝土浇筑后,没有按照养护标准进行浇水护养,很容易出现楼板裂缝,因此,必须加强对浇筑后混凝土的养护,并确保一定的养护期,避免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致使楼板发生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没有经过一定的养护期,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一定的值时(规范要求1.2mpa)就安排后续工序施工,甚至吊运重物冲击楼板,使混凝土出现不规则裂缝。
2、现浇楼板裂缝控制措施
为了避免裂缝给建筑物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楼板裂缝的发生,保证建筑物楼板的质量。
2.1模板及钢筋工程控制措施
楼板模板及钢筋工程对楼板裂缝的产生具有直接影响,在进行模板支撑时要控制好模板之间的间距,使楼板模板刚度与梁模板刚度不应相差太大。
在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或施工运输频繁经过的楼板模板中适当加强模板支撑系统。
施工过程中应从拆模时间考虑模板的周转套数,提高模板的周转效率。
梁板钢筋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特别控制好
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负弯矩钢筋设置通长马凳,间距不超过
800mm,板底钢筋垫块数量每0.8m2不少于一个。
2.2混凝土控制措施
为了预防由于混凝土原因造成裂缝发生,在进行混凝土预拌时,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也即是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使水泥的用量最小,而且能满足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同时在搅拌设备允许的情况下,不要用过大的塌落度。
使用各种外加剂时尽量不要选用增加混凝土干缩的外加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使混凝土收缩减少,凝固时间合适;混凝土内砂石水泥的级配力求最优。
混凝土级配要合理,施工时要合理振捣楼板混凝土,不能盲目的进行振捣作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现象,当混凝土楼板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沙浆层和水泥浆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
混凝土浇筑时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由于一般楼板的厚度不大,使用平板振动器匀速拖过一次就可使楼板的混凝土成型密实。
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振捣、找平工作,现场要掌握好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在混凝土沉淀收缩基本完成后才开始楼板的最终抹面。
板面抹压工作结束后应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楼板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混凝土终凝前应采取措施避免施工荷载对楼板产生较大的震动。
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楼板是最后进行浇筑的混凝土,而且施工荷载对此部位的影响是最多的。
施工期间不要过早拆除楼板的模板支架。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一般需要在拆除模板后安装回头顶。
施工机具和材料不要集中堆放在楼板上,可能对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楼板因受到荷载而产生裂缝。
在常温下对混凝土的养护应不少于两周,特别是在混凝土终凝初期,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浇水养护。
养护期后,在施工期间特别干燥的时候也要进行浇水养护。
2.3冬期施工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冬季施工,对混凝土的影响很大,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应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防治因气温发生突变,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施工前应掺加高效防冻早强剂。
对砼模板特别是楼板的模板,根据气温情况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砼浇灌完毕后,表面及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及两层草袋进行保湿保温养护,草袋覆盖层数以砼表面温度在+5℃以上为准,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3、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管理
为了避免现浇楼板发生裂缝,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裂缝后要及时采取措施,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混凝土厂家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形成书面楼板裂缝的处理意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治裂缝进一步扩大。
施工单位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对楼板裂缝进行处理,监理单位进行旁站监督,楼板裂缝处理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砼生产单位应组织专项验收,在现浇楼板裂缝防治及处理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应作为存档资料进行保存。
结束语
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由于不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导致楼板裂缝的产生,对不同原因产生的裂缝可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楼板裂缝的发生,对提高楼板的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永祥.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
[2]李怀宇.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分析与防治[j].广东科技,2007,(4).
[3]陈太新.浅谈住宅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j].科技资讯,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