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色冶炼场地浅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规律与分布特征_牛真茹
某有色冶炼企业周围土壤中汞等重金属分布的特征研究

根据企业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和当地风向玫瑰 图 "沿 常 年 主 导 风 向 "在 厂 内 ,上 风 向 和 下 风 向 分 别 进 行代表性布点) 采样范围覆盖厂 区 周 边 半 径 A%% ." 共布设 ’ 个采样点) 其中"厂区内布设 ! 个点"分别 是上风向厂界处 YF,厂内废物 暂 存 库 附 近 Y" 和 下 风 向厂界处 YA"每个采样点样品采集深度为 % c$% K.# 在下风向最大落地点区域"采用棋盘式布点"各点间 隔&% .共布设 a 个采样剖面"见 图 &) 每 个 剖 面 深 度 为 &%% K."沿 土 壤 剖 面 间 隔 &%K. 分 别 布 设 &% 个 采 样点"深 度 分 别 为 &%"$%"!%"F%""%"A%"’%"C%"a%" &%% K."分 别 在 每 段 采 样 点 剖 面 均 匀 取 & 个 样 品 &%% 3) 土 壤 样 品 采 集 后" 除 去 石 块, 植 物 残 枝 等 杂 物"装 入 密 封 袋) 土 壤 样 品 经 自 然 风 干 后" 过 $ .. 尼龙筛"取其 均 匀 样 品 &%% 3" 用 玛 瑙 研 钵 研 磨 并 过 &%% 目筛"装磨口玻璃瓶备用) MCM A 样 品 测 试 与 分 析
陕西省某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评价及特征分析

Zhou Chi,Nian Juanni,Wang Xiaoyan,Zhang Pei,Zhang Huiqiang,Liu Min (Shaanxi Provin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Xi’an Shaanxi 710054,China)
Key words: Soil;Heavy metals;Nemerow pollution index;Correlation;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 要素 [1]。当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不容乐观,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采矿和冶炼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企业周边地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事 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企业周边人群的身体健康 。 [2-6]
本文以陕西省南部某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镉、 锌、铅、铜、汞、砷、铬、镍 8 种金属元素,通过内梅罗指数法对其污 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再通过与历史数据比较、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等方法,揭示其污染来源、污染趋势及污染特征,从而为其修复治理提 供基础性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制备和分析
污染有 24 个点位,占 75.0%,中度和轻度污染各有 4 个点位,分别占 12.5%。通过与历史数据比较及剖面数据分析,发现除 Cr 和 Ni 外,
厂区周边土壤中其他 6 种重金属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严重,而且在厂区下风向有进一步向深层土壤扩散的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
Cd-Zn-Pb-Cu-Hg-As 之间显著正相关,而 Cr 和 Ni 之间显著相关,说明 Cd-Zn-Pb-Cu-Hg-As 具有复合污染的特征和相同来源,最后,用主
211175502_锌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团聚体Cd、Pb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魏晓莉,张珊,张玉龙,等.锌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团聚体Cd 、Pb 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42(4):820-832.WEI X L,ZHANG S,ZHANG Y L,et al.Cd and Pb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assessment in agricultural soil aggregates surrounding a zinc smelter [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23,42(4):820-832.锌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团聚体Cd 、Pb 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魏晓莉,张珊,张玉龙,叶子豪,陈华毅,李永涛,李文彦*(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510642)Cd and Pb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assessment in agricultural soil aggregates surrounding a zincsmelterWEI Xiaoli,ZHANG Shan,ZHANG Yulong,YE Zihao,CHEN Huayi,LI Yongtao,LI Wenyan *(College of Natur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Cd and Pb )in soil aggregates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se processes,agricultural soil surrounding a zinc smelter in Huludao,Liaoning Province,China,was analyzed.Five-step sequential extraction based on the Tessier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hemical speciation of Cd and Pb in soil aggregates in different size classes.Theindex of geo-accumulation (I geo ),ratios of secondary and primary phases (RSP ),and risk assessment coding (RAC )methods were used to收稿日期:2022-10-18录用日期:2022-12-19作者简介:魏晓莉(1995—),女,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土壤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研究。
某钢铁厂土壤重金属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remediation was needed. Oral intake was the main cause of cancer risk in different exposure routes.
环境保护科学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第 45 卷 第 3 期 2019 年 6 月
Vol. 45 No. 3 Jun. 2019
某钢铁厂土壤重金属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王 硕1 ꎬ王 湛2 ꎬ魏文侠1 ꎬ李佳斌1 ꎬ魏 燕1
(1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ꎬ北京 100089ꎻ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ꎬ北京 100048)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801206ꎻ2018YFC1801301) ꎻ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 D161100004716002) 资助
作者简介: 王 硕(1983 - ) ꎬ女ꎬ硕士、高级工程师ꎮ 研究方向:土壤修复ꎮ E - mail:17281097@ qq. com
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产的残次品ꎬ经收集
表层土壤砷和深层土壤砷的水平空间分异特征及
后外售其他塑料行业回收做原料ꎮ 目前ꎬ虽然各
其影响因素ꎮ 研究表明:深层土壤砷的水平空间
企业已经全部搬迁ꎬ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
格局强度相对较大ꎬ表层土壤砷的水平空间格局
类有害物质很难降解ꎬ在原厂址遗留下来的土壤
强度相对较小ꎻ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中砷元素的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一、引言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基于对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的探究和分析,旨在更全面地了解该地区土壤环境的质量状况,并为建立相应管理体系提供思路和方案。
二、某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某地区的土壤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相关数据统计,该地区重金属污染程度逐渐加剧,其中,铅(Pb)、镉(Cd)、汞(Hg)等重金属是主要污染物。
三、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据调查数据显示,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以铅和镉的污染最为严重。
该区域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近海平原和密集的城市人口聚集区,长期工业化进程和人口的引起了大量的气、水、垃圾、废料和化学药品等的排放,导致了土壤的污染。
以上因素是造成该地区土壤污染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重金属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1.大气沉降重金属的沉降过程中,大气沉降被认为是重金属入侵土地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大气沉降物具有较强的粘附作用和连通性,能够在土壤中迅速分散并扩散。
2.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是不同的,反映了其自然背景中的含量差别。
区内不同用途的土地中土壤重金属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土壤、作物和环境的影响。
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类活动和工业污染使得土壤重金属含量出现了不同的程度升高。
区内工业污染源和生活、交通区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提高和分布造成了重要影响。
五、土壤重金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措施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重金属会影响土壤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造成土壤的质量下降和微生物数量减少,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也会带来重要危害。
为了防止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持续发展,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预测系统,增强对污染物的控制和管理。
2.加强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治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特征

城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特征上海城市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特征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壤重金属的积累与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关系到土壤质量和人类生存质量,研究城市或者郊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状况可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宜居环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为揭示城市化、工业化等人为活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选择能反映上海“城-郊-乡”梯度差异的城市样带,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表层土壤样品Cu、Zn、Pb、Cr、Mn5种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尺度效应分析和梯度差异分析,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做出评价,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研究样带内5种土壤重金属元素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u、Cr、Mn、Pb、Zn均属中等变异性,土壤Pb变异系数最大。
5种重金属元素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空间相关性,其中Mn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Zn为中等程度空间相关, Cu、Cr、Pb空间相关性弱,说明Cu、Cr、Pb以随机变异为主,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干扰大。
在样带范围内土壤Cu呈条带状分布,由中心城区向郊区递减。
Cr、Mn呈岛状分布,由中心向四周辐射状递减。
Pb、Zn空间分布表现出条带状和岛状分布相结合的特点。
2.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表明,土壤Cr、Zn、Pb污染相对严重,Cr、Zn、Pb和Mn样点超标率均在45%以上,其中Cr的超标率达到86.2%。
土壤Cr、Zn、Pb、Mn 和Cu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土壤重金属之间表现为复合污染或者具有同源性。
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
样带区内,Cu、Pb、Zn都体现出从市区到郊区污染程度减轻的规律,污染程度由高到低均为:徐汇区、闵行区、奉贤区。
研究区内复合污染指数P综在0.78~5.08之间,75.7%的样点综合污染指数在1~2之间,属于轻度污染。
5%的样点综合污染指数大于2,属于中度以上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上体现“城-郊-乡”的梯度差异,也反映了工业区分布、城市交通、废弃物排放等对城市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特征及因果关系解析——以某金矿为例

冯娟,艾昊,陈清敏,等.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特征及因果关系解析——以某金矿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42(12):2721-2730.FENG J,AI H,CHEN Q M,et al.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ality analysis of soil heavy metals pollution in a metal mining area :a case study of a gold mine[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23,42(12):2721-2730.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特征及因果关系解析——以某金矿为例冯娟1,2,艾昊1,2*,陈清敏1,2,赵鹏鹤3,李华1,2,汪文波1,2,薛智凤1,2(1.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710000;2.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实验中心,西安710000;3.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安710000)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ality analysis of soil heavy metals pollution in a metal mining area :a casestudy of a gold mineFENG Juan 1,2,AI Hao 1,2*,CHEN Qingmin 1,2,ZHAO Penghe 3,LI Hua 1,2,WANG Wenbo 1,2,XUE Zhifeng 1,2(1.Shaanx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Xi′an 710000,China;2.Experimental Center,Shaanx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Xi ′an 710000,China ;3.Shaanx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Xi′an 7100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situation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mining area and analyze its causal relationship,in this study,a gold mine in Qinba Mountain area of Shaanxi Province was selected as the object.Th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degree andecological risk in the study area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local accumulation index method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method.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omology of heavy metal pollutants were examined through chemical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toanalyze the causality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study are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 of surface water in the study area ranged from 2.66to 8.18,and 62.5%of the surface water was lower than the standard of Class Ⅱsurface water,especially the surface waterin industrial sites and gullies was strongly acidic.The soil in the entire study area was mainly acidic,and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Cd,收稿日期:2023-07-17录用日期:2023-09-18作者简介:冯娟(1991—),女,陕西西安人,硕士,从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研究。
典型铅锌矿区土壤_农作物体系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特征分析

典型铅锌矿区土壤-农作物体系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特征分析吴迪1,李存雄1,邓琴2,秦樊鑫13,姜鑫1,吴坤1,郭文涛2 (1.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2.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摘要 [目的]研究贵州S Q 、DX 典型铅锌矿区种植的水稻、玉米与其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为矿区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方法]以该矿区18个水稻籽、15个玉米样品与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为对照,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法研究铅锌矿区土壤-农作物体系重金属含量间的相关性。
[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籽、玉米中Cu 、A s 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小于1,Pb 、Cr 、Hg 、Cd 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2,已造成农作物污染。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该矿区种植的水稻籽、玉米已受重金属污染。
[结论]除Cu 、A s 、Zn 外,水稻籽、玉米中的其他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的相应重金属含量显著相关,说明这些元素较易从土壤向水稻、玉米植物体内迁移积累。
关键词 铅锌矿区;土壤;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中图分类号 S15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6611(2010)02-00849-03Research on the Con tent of Heavy M eta l i n Crop Pl anti n g System i n Typ i ca l L ead 2z i nc So il and its Polluti on Character isticsW U D i et a l (Key Laborat ory ofMountain Environment Inf or mation System and Eco 2environment Pr otection of Guizhou Province,Guiyang,Guizhou 550001)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ference f or the envir onmental p rotecti on and agricultural p roducti on in m ining area was p r ovided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rice and corn p lanted in the typ ical lead 2zinc area of S Q and DX and the polluti on of heavy metal in soil in Guizhou .[Method ]The samp les of 18rice seeds,15corns in the m ining area and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 in soil being taken as experi mental material and the contr ol,res pectively,the relevance among the heavy metals in the cr op p lanting system 22lead 2zinc soil area with evaluation method of single pollution index and integrated pollution index (Nemero I ndex )was studied .[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ngle 2fact or polluti on index of Cu and A s in rice seed and corn was less than 1;Pb,Cr,Hg and Cd,more than 2;which resulted in crop contam ination .The rice seeds and corn p lanted in the m ining area were affected by heavy metal contam ination thr ough the evaluation of integrated pollution index .[Conclu 2si on ]In addition to Cu,A s and Zn,there was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in the content of other heavy metals in bet w een the rice seeds,corn and the s oil,indicating these elements were more easily t o be accumulated in the rice and corn p lants from the s oil .Key words Lead 2zinc area;Soil;Cr op;Heavy metal;Polluti on assess ment基金项目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黔科合J 字[2008]2034号);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黔教科[2007]024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有色冶炼场地浅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规律与分布特征牛真茹,齐硕,吴庭雯,陈鸿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摘要:以某历史遗留有色金属冶炼堆渣场地为研究对象,按照网格法分别在0 ̄20cm、20 ̄50cm深度处采集土样,综合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场地周边浅层土壤特征污染物Zn、Cd的空间变异规律与分布特征。
经典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土壤Zn、Cd含量普遍远超于当地背景值,均属中等空间变异性,服从对数正态分布,Zn与Cd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推测其迁移影响因素具有相似性;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并借助ArcGIS与Surfer软件分别预测浅层土壤不同深度Zn、Cd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0 ̄20cm处Zn空间相关性较弱且分布不均匀,其空间变异性主要是由降水淋溶渣堆或携带松散废渣沿西北侧较高地势向东南侧地势较低处流动引起;0 ̄20cm处Cd空间相关性中等,其空间变异特征是由于Zn与Cd的竞争吸附增强了Cd的迁移性所导致的;20 ̄50cm处Zn、Cd空间相关性均较强且分布均匀,表明浅层低渗透性粘土的阻滞作用显著降低了Zn、Cd含量,而地层岩性、成土母质等自然环境因素对污染物分布影响更大。
上述结论可为场地地下水重金属的污染风险评估与污染控制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固体废物;重金属;浅层土壤;空间变异性;地统计学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64-3945(2016)03-0738-08DOI:10.19336/j.cnki.trtb.2016.03.35牛真茹,齐硕,吴庭雯,陈鸿汉.某有色冶炼场地浅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规律与分布特征[J].土壤通报,2016,47(3):738-745NIUZhen-ru,QIShuo,WUTing-wen,CHENHong-han.TheSpatialVariabilityandDistributionofHeavyMetalsintheShallowSoilaroundaNon-ferrousMetalSmeltingSite[J].ChineseJournalofSoilScience,2016,47(3):738-745土壤通报ChineseJournalofSoilScience收稿日期:2015-09-10;修订日期:2015-12-29基金项目:云南者海历史遗留渣堆地下水污染防控调查研究项目资助作者简介:牛真茹(1990-),女,河南安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地下水环境。
E-mail:niuzhenru@126.com*通讯作者:E-mail:chenhh@cugb.edu.cn第47卷第3期2016年6月Vol.47,No.3Jun.,2016有色金属矿产开采、冶炼等过程中产生富含重金属类污染物的固体废物,其堆存过程中可能接受降水淋溶,使重金属释放到地下水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1 ̄5]。
重金属类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具有持续性、隐蔽性、不可降解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6],部分重金属具有较高的生态毒性和人体健康毒性,如镉、铅等重金属具有“三致”作用,使得重金属污染日益成为热点问题。
传统有色金属冶炼工艺[7,8]废物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环境污染风险较大,因此在有色金属工业相对密集且有长期发展历史的中国南方地区,重金属污染问题较突出。
重金属元素可在浅层土壤中高度累积[9],当土壤等介质的pH、Eh、矿物组分等因素发生变化时,亦可变成活性成分重新释放到外部环境中,随降水下渗进入地下水。
因此,浅层土壤既可成为重金属污染物的承载体,也可能是地下水环境的潜在污染源,研究浅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归趋是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层土壤是一个形态和过程都相当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成土过程中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使得浅层土壤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10],而浅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成土母质、沉积物组成环境以及与污染源的距离等密切相关[11,12],因此通过研究浅层土壤空间结构与重金属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方式。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致力于地统计学方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变异中的应用[13 ̄19],而考虑到地统计学模块中的插值结果可能受变异函数的参数及样本点选取等多种因素影响[20,21],使其污染物空间分布的模拟效果与实际污染情况可能存在某种偏差[22],因此在采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前提下,分别借助ArcGIS与Surfer软件预测重金属的空间变异规律与分布特征十分必要。
地统计学[23]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利用变异函数研究在空间上具有随机性和结构性,或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现象的科学,主要是借助ArcGIS中的地统计学模块对系统变量进行半变异函数的计算与拟合,分析拟合误差并选出最优理论模型,同时对未知采样点进行空间插值,绘制可视化的预3期牛真茹等:某有色冶炼场地浅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规律与分布特征测分布图进行空间格局模拟预测,这样不仅能使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模型化、定量化,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影响重金属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和作用方式[24]。
本文综合运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并借助ArcGIS及Surfer软件,对某历史遗留有色冶炼堆渣场地不同深度的浅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Zn、Cd进行空间变异分析与局部空间插值,研究该场地特征重金属在浅层土壤中的空间变异规律与分布特征,以期为该场地土壤与地下水重金属的污染风险评估与其污染控制等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中国南方某小型山间盆地内,属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812.3mm,无持续风向。
该历史遗留渣堆场地处于丘陵山区与山前坡洪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属冰碛及冲-洪积扇地貌,整体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周围发育有数条呈南-北向的大型冲沟,存在季节性河流。
场地固体废弃物主要由铅锌冶炼厂火法冶炼产生的水淬渣、窑头渣等组成,20世纪中叶前产生的废渣中重金属含量较高,而近代玻璃化粒状熔渣重金属活性较低[25,26];此外,场区上游均为玄武岩经不同风化而成的红壤,偶有杂草,无植被覆盖等。
因露天堆放大规模冶炼废渣,经雨淋、扬尘、流失及渗透等作用可能对其下伏土壤及周边地下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场地水文地质勘察,浅层土壤主要由现代人工素填土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坡洪积层)构成,主要成分为红褐色-黄褐色含砂砾粘性土,厚约0 ̄17m,其母质为玄武岩。
经野外双环入渗试验测得其表层入渗系数约为3.2×10-6 ̄9.4×10-4cms-1,另结合钻孔水位恢复试验测得其渗透系数在10-8 ̄10-6cms-1范围内,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可知,该浅层土壤属极微弱透水层,渗透性较差。
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约0 ̄7.65m,季节性变化明显,丰水期地下水可在研究区东南侧局部溢出地表。
1.2样品采集与测试1.2.1样品采集按照分区布点与系统布点相结合的原则,考虑场区风向及地表水、地下水流向等影响因素,在堆渣场地上游按照0 ̄20cm、20 ̄40cm、40 ̄60cm深度分别采集背景土样2组6份;在堆渣场地周边采用网格法[27,28]布设点位采集浅层土,采样深度为0 ̄20cm、20 ̄50cm,采样点水平相距约80 ̄120m,共采集表层土31组62份,采样点位置分布如图1所示。
土样按四分法采集,每份不少于1kg,采集后立即密封并置于4℃下避光保存。
1.2.2样品处理及测试自然风干土样后,去除石粒和植物残体等,研磨并过60目尼龙筛,充分混匀以待用。
所有土样的测试与分析均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29]要求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微波辅助强酸(HCl∶HNO3=3∶1(v∶v))消解(USEPAmethod3061A),即:称取0.2g风干土样,加入6mlH-Cl+2mlHNO3进行微波消解,消解后取样并定容至25ml比色管,摇匀过滤至棕色玻璃瓶,暂存4℃冰箱以待测。
重金属元素全量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pH测定参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1996)[30]进行。
实验检测过程中为避免交叉污染,所有容器均用稀硝酸(HNO3∶H2O=1∶1(v∶v))隔夜浸泡,用于消解的HCl、HNO3均为优级纯,ICP-AES所用标准药品购自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1.3统计分析方法地统计学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主要工具,通过局部空间插值对未知点进行估计与模拟,以此分析系统变量的空间变异性[31,32]。
半变异函数是基于区域化变量结构性与随机性并存这一空间特征而提出的,是研究土壤空间异质性的关键,同时也是精确进行克里格法空间插值的基础,其公式如下[33]:r(h)=12N(h)N(h)i=1Σ[Z(x)-Z(x+h)]2其中:r(h)为实验半变异函数,h为滞后距离,N(h)为相距为h的数据点对数,Z(x)为区域化变量在x处的实测值,Z(x+h)为区域化变量在x+h处的实测值,通常以r(h)-h作相应的半变异趋势图[34 ̄36]。
图1场地采样点示意图Fig.1Schematicdiagramofsamplingpointsinthesite2000mS13S12S11S10S9B2NS8S7S5S6S20S4S21S23S22S24S25S27S26S28S29S31S30S3S2S1S15S14S16S17S18S19B1场区图例场区背景土采样点表层土采样点739第47卷土壤通报克里格插值是空间局部插值最常用的方法,建立在变异函数理论及其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在有限区域内对未采样点的变量进行线性无偏最优估计,是地统计学中揭示区域化变量空间格局分布特征的重要工具,其公式如下[37,38]:Z=ni=1Σλi Z(x i)其中:λi为权重系数,Z(x i)为样品值,Z为估计值。
此外,在地统计学方法中还定义了块金值(Nugget)、基台值(Sill)及变程(Range)等参数,其中块金值表示由实验误差或小于实验取样尺度等人为因素引起的随机性变异,基台值表示结构性变异和随机性变异之和,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即块金效应,反映了空间变异中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的主次,同时可表明系统变量空间相关性程度的强弱。
若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小于25%,则系统变量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以结构性变异为主,主要受区域环境因素影响(如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等);若其比值在25% ̄75%范围内,则系统变量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若其比值大于75%,则系统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很弱,以随机性变异为主,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