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生》导学案 学生版
《尊生》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高中语文《尊生》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
《尊生》是高中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庄子〉选读》中的一篇,旨在阐明庄子尊重珍惜生命的一种思想。
文章共前后两段选文,这一节课我讲授的是选文一,这一节选文主要是通过尧舜让天下和大王亶父迁都的寓言故事,表达出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思想。
这篇文章既有庄子散文瑰丽飘逸的艺术性,又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思想性。
我经过对延安中学课改班学生的实际学情的分析,反复研磨,设置了符合语文学科素养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力争做到把握好《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的教学方向,兼顾到教材其独特的文本价值,正确处理好知识积累,能力提高和价值观情感教育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阅读并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虽然学生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在分析作品的艺术性,探究作品的思想性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仍是整个语文课堂必要的环节。
我们是课改班的学生,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好,自学能力比较强,所以我将课文的疏通放到了课前,要求学生对照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逐字逐句的疏通课文。
并且把重要的文言现象批注到课本上。
3.课堂环节的设计。
课堂环节的设计要齐全,教学思路要清晰,前后连接要自然。
这节课我设计了检查预习,夯实基础——自主探究,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联系现实——拓展延伸,书写名句等几个主要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来展开教学活动,力争在不同的环节都有能激起课堂的波澜。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翻译重点语句,疏通文章大意。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来探讨庄子的尊生思想。
情感目标:真正理解庄子的尊生思想,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翻译重点语句,疏通文章大意。
2.真正理解庄子的尊生思想,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四、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有关庄子的材料,进行资料的汇总和整理。
《尊生》教案.doc

学习目标:1、掌握实词、虚物蛔式体纽子^^像奇寺的特点2、掌握I列渎期沽螂仿法,提W阅稣平,疏对散与A之间的关系>课时建:一课B寸—、导入: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也是>偻大家庭的成员,人与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而不应当成为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更不应当用自己的秘麻准肆求别人,要懂得尊重他人0二、:(_)朗读《让王》要求,读要正确,读出文章的意义,读出重点内容。
®S:谊”,意瓣"伐篇殃主旨在于阐,询卦因夕《5导题禾IMW又,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翎建的观颉来多榭旨斥,炒与庄子魅不合,醵间脚; 且先秦gM也常互相耘概i向,尽可看作庄子后学腆(二)梅里内容姆】尧1炫下让许由,许由不受。
又让于酬蚊,孙'I蚊曰似我为天子,犹之可也o虽然,艇有幽[眨病,方庄台之,未^台天下也o”夫天F 至重也,而T以害其生,她蝴乎! 呻庆F为者,可期天F也。
舜1天曰已州支(白。
孙I支(白曰:个踽忧2病,方庄台之,利险台 k也”大器也,初期生,此碇者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形足;秋膨攵,身足以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于天地之间而0意自得,吾何以天F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隧不受o于【译文】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
又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说!'让我来做天子,那还是可以的。
不过,我正患有彳麟、很顽固的病症,正打算嬉台—治,没有空闲时间乘台天下。
”缀台天下>±也倒高、fcbM 的了,却不能因此而妨碍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是其他的一般事物呢?只有忘却天下而无所作为的人,方才可坊欧治天下的重任托付给他舜让天下给子州支伯,子州支伯说!'我正患有般稗顽固的病症,正打算认真治一治,没有多余H寸间来尚耿下。
”由此可见,天下应当是最为贵重的东西了,可翩不觥它柚奂生命,的A7寸待天下跟世俗大不一样的原因。
舜又把天下迅a善卷,善卷说:我处在宇宙之中,冬天披柔软的皮毛, 衣穿细细的葛布;春秣她网,形躯蹒承受迸羊的劳作;秋天收割贮藏,自身完全能够满足给养;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安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0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受。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尊生》学案

《尊生》学案教学参考0728 0849《尊生》学案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1、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2、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板书课题,解说:尊,意动用法,尊生即以生命为尊的意思。
珍重自己生命,珍重他人生命。
庄子将生命抬高到一个怎样的高度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用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庄子用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判断事物,而只有站在更高的境界上,懂得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
二;整体把握1、请自由阅读课文13段。
思考:许由、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善卷为什么被让天下而不受?摘录关键语句,比较四人反映的异同。
从中你认识到了什么?2、阅读第4段。
思考:庄子用亶父岐山成国的故事想说明什么?尊生在这个故事中具体体现在哪里?你是怎样看待亶父杖策而去之的行为?3、阅读第二篇复述栎社树的外形特点和匠伯不顾的原因。
4、思考栎社树的话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有意义吗?5、庄子重生命,孔孟更生仁义,如何理解他们的这种不同观点?6、总结全文,庄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尊生?三、知识疏理1、解释加线词语的解释,注意思考文言文中它们的特殊用法,口头翻译这些句子。
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夫天下至重也故天下大器也冬日衣皮毛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杖策而去之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见利轻亡其身至于曲辕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匠伯不顾是不材之木也女将恶乎比予哉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小枝泄且得有此大也邪2、判断下面的句式并准确翻译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遂成国于岐山之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自掊击于世俗者也是不材之木也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而几死之散人逍遥于天地之间• (0728 083912)• (0728 082604)• (0728 081851)• (0728 081206)• (0728 075437)• (0728 074936)• (0728 074723)• (0728 074603)• (0728 074426)• (0728 074255)。
《尊生》导学案1

《尊生》导学案自主预习区文题解读“尊生”一词出自《庄子·让王》,就是要尊重生命。
庄子在叙述完大王亶父为了保全邠地百姓的性命而主动拄着拐杖离开了邠地而最终赢得民心的故事后,大发感慨:“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
”表达了自己对尊重生命的人的由衷敬仰与赞美之情。
在常人眼中,“天下”是最尊贵的东西,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的眼中,生命的价值才是无与伦比的。
世间万物,人的生命无疑是最宝贵的。
我们是否珍惜生命呢?假如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那么是否会同样珍惜他人的生命呢?从一般意义上说,“尊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珍重自己的生命,二是要珍重他人的生命。
这两篇故事,庄子强调了要以生命为本,反对让世俗名利牵累和祸害生命,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又要关怀他人的生命,大大地张扬了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庄子的“尊生”思想在一个把拥有天下视为最高价值、最高追求的时代里,无疑是对世俗观念的反叛。
目标锁定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理解庄子“尊生”思想的内涵,学会珍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3.学习体会庄子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技巧。
语基梳理1.字音字形①未暇(xiá)○2几死(jī)○3掊击(pǒu)④邠地(Bīn) ⑤岐山(qí) ⑥栎社树(lì)⑦絜之(xié) ⑧沈没(chén) ⑨棺椁(ɡuǒ)⑩液樠(mán) ○11蠹虫(dù) ○12柤梨(zhā)⑬橘柚(jú) ⑭果蓏(luǒ) ⑮小枝泄(yè)2.通假举要①大王亶父居邠:“邠”同“豳”,地名②见利轻亡其身:“亡”通“忘”,忘记③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旁”通“方”,将近,大约④女将恶乎比予哉:“女”通“汝”,你⑤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柤”同“楂”,山楂⑥实熟则剥:“剥”通“扑”,击打⑦小枝泄:“泄”通“抴”,拖,用力拉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①匠石之齐:往②絜之百围:用绳子计量周围③弟子厌观之:满足④走及匠石:跑着赶上⑤以为柱则蠹:蛀蚀⑥女将恶乎比予哉:相比,相提并论⑦剥则辱:挫,挫伤⑧自掊击于世俗者也:打击⑨奈何哉其相物也:看待(2)一词多义①适⎩⎪⎨⎪⎧ 我适有幽忧之病:碰巧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去削足适履:适合②作⎩⎪⎨⎪⎧ 日出而作:劳动一鼓作气:振作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开始③去⎩⎪⎨⎪⎧ 于是去而入深山:离开连峰去天不盈尺:距离去伪存真:除去,去掉 ④事⎩⎪⎨⎪⎧ 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供奉,敬赠工欲善其事:事情有事则兵强:特指战事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职务、工作无所事事:做⑤惑⎩⎪⎨⎪⎧ 岂不惑哉:糊涂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⑥执⎩⎪⎨⎪⎧ 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拿执其手而与之谋:握着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掌握、控制能执大义,以身救民:守、坚持(3)词类活用①冬日衣皮毛: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②事之以珠玉而不受:名词活用为动词,敬赠,供奉③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被杀④因杖策而去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杖⑤是不材之木也:名词活用为动词,成材⑥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名词活用为动词,追逐利益(4)古今异义①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古义:虽然这样。
庄子《尊生》教案

庄子《尊生》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庄子《尊生》的哲学思想教案目标:1. 理解庄子哲学中的“尊生”观念,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尊严;2. 探索庄子哲学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3. 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提高其文学欣赏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庄子哲学中的“尊生”观念;2. 分析庄子哲学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3. 运用哲学思辨方法,对庄子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思考。
教学难点:1. 理解庄子哲学中的“尊生”观念的深层含义;2. 运用哲学思辨方法,对庄子的观点进行评价和思考。
教学准备:1. 庄子《尊生》的原文和翻译;2. PowerPoint演示文稿;3. 学生讨论和思考的指导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自然界中的生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尊重;2. 引用庄子的名言:“人生自在,我无所求”,激发学生对庄子哲学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庄子的生平和哲学思想;2. 解释《尊生》的主要内容和背景;3. 解读庄子哲学中的“尊生”观念,强调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三、讨论与思考(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阅读庄子《尊生》的原文和翻译;2.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a. 庄子对于生命的看法有哪些?为什么他认为生命应该被尊重?b. 庄子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人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c. 庄子对于社会关系有何看法?他如何评价权力和利益的追求?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四、总结(10分钟)1. 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思考;2. 总结庄子《尊生》的哲学思想,强调尊重生命、和谐自然、超越功利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将庄子的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如何尊重生命、关爱自然。
五、拓展活动(选做)1. 邀请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他们对庄子《尊生》的理解和感悟;2. 组织学生进行小剧场表演,演绎庄子哲学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
《尊生》导学案3

《尊生》导学案3
学习目标:
找出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能直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认识庄子不要让生命沦为工具的思想及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张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技巧。
明确自学目标:
(1)、清理字音障碍。
(2)、了解故事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
分析个别句子中的重要文言知识点,并结合分析结果直译句子。
结合寓言故事和生活实际分析庄子的“尊生”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自主学习
一、教师检查自学成果:
1、(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栎树(lì)絜(xié)棺椁(guǒ)液樠(mán)柱蠹(dù)见梦(xiàn)果蓏(luǒ)掊击(pǒu)
(2)、提问:本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人物——匠石栎树事件——匠石认为长寿的栎树是无用的,栎树托梦向匠石证明自己是有用的。
结果——无用乃为大用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行翻译全文明确目标:
(1)、逐句梳理其大意。
(2)、找出重点文言语法现象,并作思考分析。
2、教师检查自学成果:找出下面句子中的文言现象,作以解释并对句子进行翻译。
(1)、匠石之齐——之,动词,到,往。
翻译:匠石到齐国去。
(2)、其大蔽数千牛——大,形容词作名词。
翻译:这棵树大的树冠可
1/ 1。
3.5(星期四)《尊生》学案(用)

封丘一中“停课不停学”《学案》(2020.3.5 星期四)第五单元(《庄子》选读)课题:4 尊生班级:姓名:评价:【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重点学习第1、2则选文。
理解、分析和评价庄子的“尊生”思想。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珍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学习重点、难点】1、字词的积累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知识链接】1、走进课文:《庄子》的很多观念,都是对世俗观念的反叛。
在一个把拥有天下视为最高价值、最高追求的时代里,《庄子》却说,价值更高因此也更应该珍视的其实是生命。
自读课本第93页——“引入话题”,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液樠()蠹()见梦()枝泄()果蓏()剥()居邠()棺椁()4、对照注释,通读全文,积累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5、概括两则选文大意:选文1:选文2:二、导学探究1.“尊生”的涵义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2.如何理解“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尊生》学案1/ 3封丘一中“停课不停学”《学案》(2020.3.5 星期四)3.庄子借舜让天下的故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4.文章第一部分是如何阐明“尊生”的道理的?5.“匠石之齐”的故事有什么深刻寓意?请作简要分析。
6.为什么木匠石和栎社树的认识会截然相反?请谈谈你的看法。
7.如何理解栎社树用托梦的形式说的“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这句话?8.叙议结合,寓理于事,形神兼备,是第1部分的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9.这两则文选各是从什么方面来阐明“尊生”主旨的?你认为其中包含的最有价值的思想是什么?三、反馈检测当堂完成《学习指导》本课“揣摩领悟”的6个问题。
四、归纳总结学习反思五、提升练习:完成《学习指导》本课的(二)“课外阅读”部分习题。
六、延伸阅读《尊生》学案2/ 3封丘一中“停课不停学”《学案》(2020.3.5 星期四)生命的出口林清玄坐在窗边喝茶看报纸,读到一则消息:一个高中女生为情跳楼自尽,第二天,他的男友从桥上跳入河心,也自杀了。
尊生庄子教案

尊生庄子教案教案标题:尊生庄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庄子的生命哲学,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注自然的意识;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庄子的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庄子。
教学重点:1. 理解庄子的尊生思想;2. 掌握庄子的主要观点和论述;3. 运用庄子的思想分析和思考人生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2. 运用庄子的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庄子的相关文本材料;2. 多媒体设备;3. 学生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自然景观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自然的思考和感受;2.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自然是怎样的?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是什么?二、学习庄子的尊生思想(15分钟)1. 介绍庄子的生平和主要思想;2. 分发庄子的相关文本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理解庄子的尊生思想;3. 引导学生讨论:你对庄子的尊生思想有什么理解?你认为这种思想对当代社会有何启示?三、分组讨论庄子的主要观点(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庄子的一个主要观点,如自由自在、无为而治等;2. 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3. 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汇报进行评价和讨论。
四、运用庄子的思想思考人生问题(20分钟)1. 提出几个人生问题,如人生的意义、追求幸福等;2.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运用庄子的思想进行思考和分析;3. 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4. 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汇报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2.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庄子的思想对你的人生观有何影响?3.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让有兴趣的学生深入了解庄子的思想。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庄子的原著,深入理解庄子的思想;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研究项目,探究庄子的其他重要观点;3. 引导学生运用庄子的思想解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
《尊生》
主备人:冉思尧班级:组别:姓名: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古文方法,积累本章的诗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2.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的特点,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预习案
预习课文,完成下面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葛絺.()亶.()父居邠.()栎.()树
棺椁.()液樠.()见.()梦果蓏.()泄.()掊.()蠹.()柤.()
2.解释下列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
第一篇
A.词类活用:
①夫天下至重.也②冬日衣.皮毛
③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④杖.策而去之
⑤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⑥事.之以皮帛而不受
B.古今异义:
①虽然
..也..,我适有幽忧之病②故天下大器
③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C.特殊句式:
①逍遥于天地之间②吾何以天下为哉
③事之以皮帛而不受④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
第二篇
A.词类活用:
①是不材.之木也②且得有此大.也邪
B.古今异义:
①至于
..
..曲辕②匠伯不顾
C.通假字:
①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②女将恶乎比予哉
③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④实熟则剥
⑤小枝泄⑥而几死之散人
D.特殊句式:
①自掊击于世俗者也②以为舟则沈
③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
3.通览全文,完成下列一词多义。
A.以:
①尧以天下让许由。
②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
③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
④事之以皮帛而不受。
⑤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⑥以为舟则沈。
⑦吾何以天下为哉!
B.之:
①匠石之齐②絜之百围
③弟子厌观之④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
⑤故能若是之寿⑥而几死之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