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监测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占位 性 病 变 的病 位 、 形态 、 大小、 活动度 等。l 临床 上 需 要 注 意 避 免 良恶 性 病 变 的误 诊 , 还需要注 意血栓 、 赘 生 物 与 肿 瘤 的鉴 别 , 进 而 提 高 心 脏 超 声 诊 断 占位 性 病 变 的 准 确 度 _ 6 ] 。
参 考 文献 : [ 1 ] 肖芳 , 宋苏云 , 张雪珍 , 等. 超 声 心 动 图 在 心 脏 占位 性 病 变 中的诊断价值 [ 3 3 . 中华 医 学 超 声 杂 志 , 2 0 0 8 , 5 ( 3 ) : 4 3 —
当 肾 脏病 患 者 进 入 到 终 末 期 时 , 血 液 透 析 便 是 维 持 其 生 命 的 主要 手 段 之 一 。患 者 在 进 行 血 液 透 析 前 需 要 建 立 血 管 通 路 ,
自体 动静 脉 内 瘘 作 为 血 管 通 路 中 的 一 种 , 由 于 其 具 有 通 畅 率 高、 寿命长 、 并发症 少、 医疗 费用低 等 优势 , 现 已 成 为 重 要 的 血 管通路 , 而 手 术 成 功 建 立 内瘘 的一 个 关 键 环 节 便 是 术 前 自体 血 管 状 况 的 评 估 。超 声 作 为一 项 影 像 学 检 查 技 术 , 在 评 估 血 管 状 况 方 面 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鉴 于此 , 本 研 究 将 超 声 应 用 于 内 瘘 术 前血管评估 , 以 探讨 其 在 这 方 面 的价 值 。
中 图分 号 :1 0 0 1 —5 8 1 7 ( 2 0 1 4 ) 0 1 —0 0 6 0 —0 2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O 0 1 —5 8 1 7 . 2 0 i 4 . 0 1 . 0 3 7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致低血流量的应用价值

N AVF c mpiain n o rh s i rm h u eo 0 6 t c mb ro 0 9 Reu t lw v lme o lo o l t si u opt fo teJ n f 0 o De e e f 0 . c o l a 2 2 s l; o ou fbo d !
血 流量存 在一 定误 差 , 通过 彩 色多普 勒二 维 图像 、 色血 流显像 、 彩 频谱 综合 分 析 A F血 管情 况 , V 能及 时发 现 并发症 所致低 血流 量 因素 , 为临床早 期 干预 提供 参考 意 见。 关键 词 : 维持性 血液 透析 ; 自体 动静脉 内瘘 ; 内瘘 并发 症 ; 血 流量 ; 色 多普勒 起 声 低 彩
第3 6卷 2 1 第 7期 0 2年
黑
龙
江
医
学
Vo . 6. . 1 3 No 7
HE ONG JANG MED C 0UR IL I I AL J NAL
J 12 1 u. 0 2
4 81
・
论
著 ・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监 测 自体 动 静 脉 内瘘 并 发 症 致 低 血 流 量 的 应 用 价 值
13例 为正 常组 。分析 两组 资料 , 3 内瘘血 管狭 窄 、 血栓 、 口血 流量 及深静 脉 近心 端血 栓 , 瘘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 0 0 ) 内瘘感 染 、 脉瘘样 扩 张、 性 动脉 瘤 、 脉 分 支 、 动脉 、 P< . 5 。 静 假 静 桡 吻合 口、 头静 脉 内径 差异 无统 计 学 意义 。结论 A F血 管狭 窄和血栓是 影 响瘘 口低血 流量 的主要 因素 ; 声所 测 头静 脉 内瘘血 流 量与 透析 时 V 超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价值

i edvi s ead 1i f tl p nn i )9cmpeeocui ( nf tl p nn i n edvi ie, eae c f r nh a en i n n s ao eigse, o lt cls n 7i s aoe igsead2i h a e s )2rp tnyat d u t o iu t n n d e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前臂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监测 16例终末期 肾病患者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前 、 7 后的超声表现 , 术前利用超声选择适 宜吻合 的动、 静脉 , 扫查有无变异及合并 症,
描记其走行 , 确定 吻合部位 , 检测桡动脉和头静脉的通畅程度 , 测量其 内径 、 血流平均 速度 , 造瘘术后评价动静脉 内瘘 , 测量 内瘘 口
前血 管的选择 、 吻合 口部位的确定 以及造瘘术后评价动静脉内瘘及分析 内瘘合并症 、 相应血管血流情况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 】 彩色多普勒超声 ; 液透析 ; 内动静脉瘘 管 血 体
【 中图分类号 】 R4 5 1 4 .
App i a i n o o o d pp e t a o nd n h o e r r e i v no fs ul n lc to f c l r o l r ulr s u i t e f r a m a t r o e us i t a i he o i l ss pa i n s m d a y i te t
示, 临床 上 2 % ~ 0 的患 者仅 作 常规 物理检 查 无法 病患者 16例 , 中男 性 患者 6 0 5% 7 其 9例 , 女性 17例 , 0 年龄
满 足 临床 需 要 。Pr l ame M C等 报 道 , 物 理 检 查 2 ~ 1岁 , y 在 1 8 平均年 龄 (0 3±1. ) 。所选 患 者 为浅 4. 44 岁 术 不 满 意 的患 者 中 , 通 过 血 管超 声 检 查 选 择 的病 例 , 静脉充盈差 或前 臂 肿胀 及 多 次 造瘘 术后 , 前 通过 触 再 其 术后 A F结 局 相 当满 意 , 功 率 为 9 % 。本 研 究 诊不能找到粗细、 V 成 4 搏动都满意 的血管 , l 有 3例患者 曾
彩超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不足中的应用价值

关 键 词
血 液 透 析 彩 色 多 普 勒 血 流 显 像 自体 动 静 脉 内 瘘
Va l u e o f Col o r Du p pl e x S o n o g r a ph y f o r De t e c t i o n o f I na d e qu a t e Fl o w o n Na t i v e Ar t e r i o v e n o u s Fi s t u l a e f o r He mo d i a l y s i s
发生率逐年从 6 . 4 下降到 3 . 8 ,溶 栓 率 逐 年从 2 9 上升到 1 0 0 % ,手术 率 逐 年从 7 1 %下 降 到 2 5 %。 结论 彩 超 是 评 估 血 液 透 析 自体 动 静 脉 内瘘 的 首要 手 段 ,它 能 快 捷 准 确 地 评 估 血 液 透 析 自体 动 静 脉 内 瘘 的 结 构 和 功 能 情 况 , 为进 一 步 治 疗 提 供 可 靠 的参 考 。
P e k i n g P u r e n Ho s p i t a l ,Be i j i n g 1 0 0 0 6 2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d i s c u s s t h e v a l u e o f v a s c u l a r a c c e s s f l o w d y s f u n c t i o n u n d e r t h e d i a l y s i s p r o c e s s b y u l —
t u l a e t wo — d i me n s i o n,c o l o r f l o w i ma g i n g we r e ma p p e d, t h e p e a k s y s t o l i c v e l o c i t y( PS V) , t h e e n d d i a s t o l i c v e l o c i t y ( EDV) , t h e r e s i s t e n t i n d e x ( RI )we r e me a s u r e d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Re s u l t s Co l o r Do p p l e r i ma g i n g o f t h e a c c e s s d y s f u n c t i o n
超声技术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应用

超声技术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痿的临床应用动静脉内瘦(AVF)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首选血管通路,其建立前的血管选择与评估、建立后的是否成熟评估、成熟障碍的及时处理、开始使用后并发症的及时监测、定位与处理,对于进行MHD治疗均至关重要。
超声技术在评估血管解剖结构及血流情况方面,具有便捷、无创、安全、经济等优势,有助于选择造瘦血管、评估AVF 成熟度、发现AVF成熟障碍及其原因、检测和定位术后并发症、指引成熟障碍及并发症的治疗、提高AVF的建立成功率、保证MHD的顺利进行。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技术在MHD患者AVF方面临床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动静脉内痿;超声;超声造影当前终末期肾病患者量逐年上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维持其生活质量及生命的主要疗法,而进行MHD治疗的基本条件,即建立血管通路。
自体动静脉内痿是常见的血管通路之一,因使用寿命长、感染率低等优点被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首推应用。
超声可有效显示血管解剖结构及血流情况,现已广泛应用于AVF的术前、术后评估与监测等中。
本文就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对AVF 在MHD的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一、常规超声(一)术前评估MHD顺利进行的前提是AVF的成功建立及功能良好,而AVF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术前血管情况的评估及合适的血管选择。
既往研究发现超声可通过检测血管结构、血流情况等以评估AVF是否成功建立,并可通过评估、选择血管等提高AVF建立成功率。
1.血管检查:对于动脉,主要采用超声对其内径、管壁内中膜厚度进行观察、测量,观察血管走行、有无分支、通畅度及管壁上有无钙化、斑块等并标记;对于静脉,主要观察其内径、与皮肤之间距离、走行、有无分支、通畅度等,并评估血管弹性,检查中心静脉是否狭窄等。
2.血管选择:一般血管选择标准为:动脉较直走行、无高位分支;中心静脉无狭窄,血管通畅;头静脉有一段平直走行,距离皮肤W5 mm。
探讨彩超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造瘘术后吻合口及头静脉内血栓及

16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0月 第3卷第19期2 结果两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接近,见表。
表 两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n(%)]组别例数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观察组3837(97.37)36(94.74)36(94.74)对照组3836(94.74)37(97.37)35(92.11)χ2-0.5260.5260.815P->0.05>0.05>0.05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5.26%(2/38),对照组为18.42%(7/3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1.082)。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19.6±3.3),对照组为(33.4±3.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145)。
3 讨论颅内动脉瘤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病灶所在区域较为特殊,难以通过病理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目前多以影像资料作为诊断依据。
有学者研究发现,应用三维CT 血管造影技术,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均在90%以上[2]。
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似,该技术可借助血管分布态势以及脑组织三维信息进行病情分析,因肿瘤发生后血管会出现物理性变化,包括新生血管和走向改变等,病灶区域呈现出高亮度特征,可作为诊断依据。
护理方面,我院通过规范性干预、心理干预、并发症干预三项措施,确保整个检查过程高效有序,且不会出现感染、反复穿刺等问题,患者心理态势更理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三维CT血管造影可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准确率和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与护理方式无关。
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态势,且有助于控制护理风险发生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1]徐兴强.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4):106+108.[2]曾文勇,黄进帮,邵思辉,等.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07):140+142.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的重要方式,其指的是将患者血液引流出来,通过一根内置无数空心纤维的连接管与透析机相连,利用吸附、超滤、弥散等原理完成物质互换,清理血液内代谢废物、纠正患者水电解及酸碱平衡,同时滤除多余水分,在重新将已净化后的血液会注入患者体内[1]。
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应用彩超检查血管状况的价值分析

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应用彩超检查血管状况的价值分析背景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常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来替代肾脏功能。
而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建立动静脉内瘘以便输送血液。
然而,人工动静脉内瘘的血管狭窄、堵塞等问题常常困扰着透析患者,影响着透析治疗的效果,因此需要对血管进行定期检查。
传统的血管检查方法主要有X线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等,但这些检查方法都存在一些缺点,如辐射量较大、造影剂过敏等,而且需要将透析患者送入放射科进行检查,增加患者的不便和费用负担。
而彩超检查作为一种非常规的血管检查方法,无创、无辐射、无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因此,彩超检查逐渐成为一种广泛运用于透析患者血管检查的技术手段。
主要内容彩超检查的优势彩超检查可以通过探头直接观察血管内部,检测血管狭窄和堵塞的状况,不需要注射造影剂,避免了造影剂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彩超检查还能够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即可非常准确地测量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等参数,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血管信息。
另外,彩超检查还可以将检查结果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医生能够直接观察患者血管状况,指导手术或治疗方案的制定。
彩超检查在透析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人工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进行血透治疗的关键之一,建立良好的内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透析治疗效果。
而彩超检查则可作为一种方便、无创的血管检查手段,对透析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进行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血管狭窄、堵塞等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血管功能损伤。
此外,彩超检查还能实时跟踪术后血管病变的恢复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测量结论研究表明,彩超检查在透析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血管检查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彩超检查,可以准确地观察血管狭窄和堵塞的情况,发现病变的位置和程度,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血管功能损伤。
此外,彩超检查还能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提供更加全面的血管信息,有助于指导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9-881X.2012.02.063超声在监测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蔡晓峰1,王阿军1,查月琴1,陈凤林2,王一琳2(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江苏苏州 215006;2.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江苏苏州 215006)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在监测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A VF )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血流透析用A VF 在临床上出现上肢肿胀、局部肿胀、透析时流量不足、震颤减弱或消失等症状或体征,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探查,了解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情况。
结果 53例A VF 均为桡动脉-头静脉吻合,超声检查发现狭窄13例,流量减低22例,血栓形成10例,头静脉瘤样扩张10例,斑块形成4例,周围血肿压迫2例。
结论 超声可以及时发现并诊断A VF 的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延长A VF 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超声;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图法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1X(2012)02-0357-04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und in Monitoring Complication of ArteriovenousFistula for HemodialysisCAI Xiao-feng 1,WANG A-jun 1,ZHA Yue-qin 1,CHEN Feng-lin 2,WANG Yi-lin 2(1.Department of Ultrasound,2.Center of Hemodialysis,The First Af fi 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Jiangsu,215006)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und in monitoring complication of arteriovenous fi stula(A VF) for hemodialysis.Methods A VF for hemodialysis were examined with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 to get information of complication when some clinic symptoms or signs such as swollen upper extremity,partly swelling,weaken or vanished thrill of results were found.Results All of the 53 A VF were radio-cephalic A VF.13 cases of stenosis,22 cases of low blood flow,10 cases of thrombosis,10 cases of aneurysm of cephalic vein,4 cases of plaque and 2 cases of compression from around hematoma were diagnosed by ultrasound.Conclusion Complication of A VF for hemodialysis could be diagnosed by ultrasound promptly.It can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herapy and is helpful to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A VF.Key words :ultrasound;hemodialysis;arteriovenous fi stula;complication收稿日期:2012-04-18 作者简介:蔡晓峰(1978-),男,江苏射阳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浅表血管与器官超声。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慢性肾病的终末期,近年的发病率趋高,肾脏移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但是,供肾的来源和数量极少,血液透析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治疗方法。
一条良好的透析通路是完成透析的必要条件,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C-AVF )是血液透析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永久性的血管通路,但患者往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维护动静脉内瘘(AVF )的通畅、尽早诊断并治疗出现的并发症,意义非常重大。
本文旨在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 )监测血流透析用AVF 的并发症的临床价值,以期尽早诊断AVF 的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院2009年5月~2012年4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3例,男22例,女31例,平均年龄50岁(22~85岁),均已建立RC-AVF 作为透析的永久通路。
所有患者均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临床症状或体征,见表1。
1.2 仪器与方法仪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配备高频超声探头:GE公司的Logic E9超声诊断仪,配备ML9-15探头,频率范围为9~15MHz;Siemens公司的Sequoia 512超声诊断仪,配备15L8探头,频率范围为8~15MHz;Philips公司的IU22超声诊断仪,配备L12-6探头,频率范围为6~12MHz。
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上肢自然外展,充分暴露建立内瘘的上肢。
检查时在上肢使用足量的耦合剂,动作轻柔,避免对血管产生额外压迫而影响检查结果。
二维图像主要观察AVF的吻合口、桡动脉、头静脉及周围软组织情况,测量桡动脉、吻合口及头静脉的内径。
应用多普勒技术探查血流频谱并测量血流速度等参数,测量时多普勒角度< 60°,启用系统流量计算软件计算血管内血流量,必要时延伸探查肱动脉、腋动脉情况。
拟诊血栓形成时检查尤其要小心,谨防血栓脱落形成肺栓塞。
2 结果所有患者AVF的类型均为RC-AVF,在临床上均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临床症状(表1)。
52例患者中,有45例RC-AVF成熟并已用于透析,另外7例为手术时间小于4周,还未用于透析治疗。
所有患者RC-A VF血管走行在超声上均能清晰显示。
52例患者中,12例超声检查结果正常,其余41例在超声图像上均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异常(表2)。
超声可以通过测量血管内径和血流的平均速度,然后计算出血管的平均血流量。
本组中有22例流量小于300mL/min,提示流量减低。
13例出现了血管通路的狭窄,瘘口内径小于2.5mm(图1),狭窄处血流速明显增高。
10例RC-AVF血管通路中有血栓形成(图2),其中5例为完全栓塞。
头静脉出现瘤样扩张有10例(图3)。
瘘口处或头静脉内出现粥样硬化班块有4例,有2例术后出现了周围血肿压迫(图4)。
表1 RC-A VF手术患者超声检查前出现的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内瘘所在上肢肿胀内瘘部位局部肿胀透析时流量不足震颤减弱或消失例数4123344表2 RC-A VF超声检查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正常狭窄血栓瘤样扩张斑块血肿流量减低例数121310104222AB图1 吻合口狭窄:A:二维图像显示吻合口内径为2.0mm;B:多普勒频谱分析显示头静脉内流速减低,流量小于300mL/min 图2 血栓形成:A VF内充满絮状回声,CDFI示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3 头静脉瘤样扩张:头静脉局限性增宽,内可见少许细点状回声图4 RC-A VF术后周围血肿形成:A VF周围见低回声,血管受压变细3 讨论终末期肾病急需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长期的血流透析依赖于对永久性的且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进行有效的监测与维护。
AVF是一种临床很常用的有效的永久性血管通路,RC-AVF因其建立方法简单及并发症相对较少是所有内瘘中最好的一种。
NKF KDOQI[1]和血管外科学会指南[2]中均推荐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来对透析用AVF通路的功能障碍进行评估。
早期研究[3]表明,超声对于AVF术后成功与否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临床评估。
目前临床上诊断AVF并发症主要靠医生对AVF 进行体格检查。
患者出现手术肢体肿胀、震颤减弱或消失、听诊AVF杂音减弱或消失、透析时血流量不足等征象时则高度提示并发症的可能。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术前对拟手术的血管功能进行评估,观察其内膜及走行情况,测量其内径、血流流速和流量,判断有无狭窄与斑块等血管本身病变。
有研究表明,术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功能进行评估,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4]。
本组2例患者RC-AVF术后2周内,出现震颤消失,CDUS 检查时发现其桡动脉及头静脉内径均小于2mm,RC-AVF内血流流速很低,最终手术失败。
本组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进行血管CDUS检查评估。
Lauvao 等[5]研究发现,术前静脉内径是瘘成熟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由此可见,在AVF术前应用CDUS对拟手术区域血管进行功能评估,即可发现影响成熟的血管本身因素,能及时改变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AVF不能成熟的原因主要有术后血栓形成、血管狭窄或闭塞、动脉功能不良等因素。
CDUS可以测量RC-AVF流入动脉、瘘口及流出静脉的内径,并且能通过频谱多普勒测量血流的速度,运用自带软件计算出血流量。
血流量对血流透析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血流量太低,透析达不到预期效果,太高会增加心脏负荷。
本组研究中透析时有33例出现流量不足现象,超声检查有22例血流量减少,其余11例由于血栓或血肿压迫等原因致使血流速度极低或为0。
另外透析时容易引起低血压,尤其是老年患者[6],血流量较低,透析泵为保证透析的流量会对血管反复抽吸,容易造成血管壁内膜的损伤。
本组中有两位年轻患者,AVF术后1周,在行其他通路进行透析治疗时,发现AVF手术处的震颤减弱,听诊发现血管杂音消失,即行超声检查显示AVF通畅,未发现并发症,休息数小时后,AVF 震颤与杂音恢复如初,考虑为透析后低血管引起的A VF血流量减少。
AVF狭窄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超声可以准确测量血管通路的内径,由此来判断AVF是否存在狭窄。
一般外周血管狭窄大多是通过直径狭窄率等指标来衡量,但是AVF的狭窄应该是一个绝对数值,该数值是由透析泵的要求决定的最小管腔内径[7]。
Fahrtash[7]等将2.7mm作为AVF有无狭窄的截断值。
本文参照徐智章[8]的研究,用2.5mm作为有无狭窄的判断标准。
但是本组中有1例按此标准判断有轻度的狭窄,但是测量的血流量在基本范围,这可能与该患者RC-A VF成熟期较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