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版高中生物 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课后集训】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第1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含答案详解)

2019版生物选择性必修3 课后集训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题组一转基因成果1.下列不属于转基因食品优点的是()A.解决粮食短缺问题B.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避免环境污染C.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食品附加值D.可产生人体的抗原性物质2.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包括()①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②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③减少了化肥的制造和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④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题组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3.下列有关转基因产品引发的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基因产品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B.转基因产品引发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C.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指转移的基因对接受基因的生物是否安全D.转基因产品有可能引发安全性问题,但不能一概而论4.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有密切关系。
下面关于基因的相关知识中,不可能是争论原因的是()A.对基因的结构和调控机制等的了解仍相当有限B.所转移的基因有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D.DNA重组技术需要有精心设计的“分子工具”题组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5.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有人惊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
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①摒弃现有的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②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限制负面效应③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道德规范为准绳④调整现有道德规范,适应科技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目前科学家已成功培养出遗传性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
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但研究人员并不直接把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
专题4__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复习)

(2)解决的办法:
对于基因歧视现象,可以通过正确 的科学知识传授,伦理道德教育,立 法得以解决。
三、禁止生物武器
1.概念:
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 称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 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 毒素。
2.生物武器的种类
•致病菌: 炭疽杆菌 •病毒: 天花病毒 •生化毒剂: 肉毒杆菌毒素 •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新型鼠痘病毒、 转基因流感病毒
基 因 身 份 证
1.基因检测的优点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的措施,适 时进行治的办法
(1)问题:
①目前人类对基因结构及基因间相互作用尚 缺乏足够的认识,要想通过基因检测达到预防疾病 的目的是困难的; ②基因检测结果本身会给受检者带来巨大的 心理压力; ③个人基因资讯的泄露会造成基因歧视.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 组DNA获得成功.
2.转基因的重要成果
(1)微生物方面:工程菌,如可以清除石油污染的假 单孢杆菌等 (2)基因制药方面:如疫苗、抗生素、干扰素等
(3)转基因动物方面: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 转基因家畜、家禽,生物反应器
(2)转基因生物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a.趋利避害,而不能因殪废食 b.建立相应的法规 如1993年制定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 办法》和2002年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 标识管理办法》
二、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一)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中国政府的态度:
注: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
高中生物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4.转移到农作物叶绿体DNA上的外源基因可以通过花 粉传播给其他生物。 ( ×) 【分析】因为精子受精完成时,只是细胞核进入了受 精卵,而叶绿体在细胞质中,所以不能通过花粉传播给 其他生物。
5.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 率增加。 ( ×) 【分析】转抗虫基因植物,对昆虫进行了选择,含有抗 性基因的个体存活,导致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2)生物安全:
观点 论据
引起生物安全问题
①可能变成野生种类 或杂草 ②可能重组出新的 _有__害__病_原__体___ ③有可能形成用除草剂 除④“来_不可物_掉能_种_的成__“为__超_入级侵杂的草外” _______”
不存在生物安全问题
①进入非生种殖植隔区离生命力很差 ②存在_________,难与其
【补偿训练】
1.要想获得既高产又抗病毒、抗寒、抗旱、抗除草剂
等多种优点的农作物,可采用 ( )
A.组织培养技术
B.转基因技术
C.细胞融合技术
D.人工诱变
【解析】选B。农作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可采用 转基因技术将控制多种优良性状的基因转移到同一种 农作物中,并使之表达,从而获得具有多种优点的农作 物。
(4)为什么转基因食物可能会出现滞后效应? 提示:①转基因植物的DNA经过重组后,有可能合成出 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②转基因农作物所表达的某些蛋白质,可能会潜移默化 地影响人的免疫系统,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性伤害, 在过了若干年或一两代之后,问题才显现出来。
2.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如何正确对待转基因技术取得的成果? 提示:在生产和生活的某些方面,人类已离不开转基因 技术的成果,因此应充分利用其优点,同时关注、限制 它们的缺点。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教案: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教学目标1.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认同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的必要性。
2.举例说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
3.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
(2)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理由进行辨析和讨论。
2.教学难点(1)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了解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伦理道德背景。
(3)保证课堂讨论、辩论会,以及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
三、教学策略1.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本节学习的切入点。
在学生通过专题1的学习对转基因技术及其成果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之后,还可能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怀有不尽的畅想;同时,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也接触到了转基因产品,如来自转基因大豆的食用油、巧克力中的卵磷脂。
学生从媒体上也听到了一些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争论的意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疑虑和想法。
那么,对于转基因产品我们该如何看待?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讨论的焦点是什么?人们心中的疑虑有多少是盲目的,有多少是有科学依据的呢?从这些问题出发,能够很自然地引起学生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关注,同时,也点出了本专题学习的主题。
2.本节教学应主要采用讨论和交流的方式进行,在问题讨论、辩论会准备等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再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展开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在理解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提出个人经过选择、鉴别、整理而形成的观点和依据。
在讨论和辩论中,让这些信息得以运用和共享。
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本节的学习中,教材提供了学习的蓝本和思维的某些线索,教师发挥的是指导和评价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有些不科学的想法要予以指正,对学生知识水平达不到的环节予以点拨。
高中生物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课件新人教选修3

一
二
三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首先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 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 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 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 3.完善相应的法规,利用法规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增强科学家的法规意识,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 特别提醒不能单纯从技术角度去理解人们对待转基因产品的态 度,其中包含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
一
二
三
一、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分析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导入的外源基因及其产物对受体生物是 否有不利影响;二是转基因生物被释放或使用带来的生态学上的安 全性;三是转基因生物在食品、饲料和其他消费领域的安全性。即 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食物安全三方面。
一
二
三
二、为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我国所采取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1.立法是监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例如,中国已制 定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993年)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 识管理办法》(2002年)等法规。 2.多环节监控。转基因农作物在研究、农田试种、大面积种植 和商品化等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只有在分阶段实验获 得批准证书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一 转基因技术的成果与影响 【例1】 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效益 是( ) ①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②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 ③减少了化肥的制 造和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④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更好地生 长,提高产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抗逆转基因作物体内含有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基因,如抗 病毒、抗虫、抗病菌、抗盐碱、抗除草剂、抗低温等基因,但抗逆 转基因作物的生长仍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必需的无机盐成分,缺少 了必需的无机盐成分,任何作物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答案:B
2019年春高中生物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资料 1:某地转基因木瓜市场占有量达九成。其中不少转基因木 瓜为非法品种,在没有获得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安全证书或审批 进口的前提下就流向了市场。据了解,国家农业部规定的可食 用转基因食品包括:大豆、玉米、番茄和油菜等。
Footer Text
资料 2:国内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必须首先获得国家农业部授予的 安全证书,然后批准允许进行商业化生产后才可进入市场流通。 资料 3:国外引进的转基因食品必须先获得当地政府授予的安全 证书和商业化证书,才能够由国家农业部引进销售。转基因食 品在销售时必须明确标明该产品为转基因食品。
Footer Text
化,转基因大豆也已用于制作数百种食品,食用油、糖果和人 造黄油都应用了转基因产品。原先对转基因作物持强烈反对态 度的欧盟,也已批准种植多种转基因作物。国际农业生物技术 应用服务组织统计数据表明,28 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联 合国粮农组织 2011 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市场上 82%的棉花 和 75%的大豆都已经转基因化。
Footer Text
2.转基因动物方面 (1)在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 断取得辉煌成就,如转基因牛、猪、鸡、鲤鱼、鲫鱼等。 (2)科学家把转基因动物(如奶牛)变成_生__物__反__应__器___,让它们的奶 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物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
Footer Text
Footer Text
解析:选 C。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基因重组,选项 A 错误;转 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历史上很多难题,但转基因技术对 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选项 B 错误;现在很 多转基因食品包装都有警示标志,就是提示其潜在的安全性, 选项 C 正确;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各有优缺点,转基因食品 不会替代传统食品,选项 D 错误。
第4章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必背知识】高二生物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教师版)

新人教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知识梳理第四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第一节转基因产品安全性一、转基因成果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分类成果转基因微生物(1)清除石油污染,例如假单胞杆菌。
(2)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物(胰岛素、人生长激素、干扰素、乙肝疫苗、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肿瘤坏死因子、降钙素基因相关因子等)。
转基因动物(1)用于提高动物生长速率。
(2)用于改善畜产品的品质。
(3)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4)用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
转基因植物(1)抗虫转基因植物。
(2)抗病转基因植物。
(3)其他抗逆转基因植物。
(4)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关注焦点态度理由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转基因食品不安全(1)担心安全性检测不全面。
(2)担心出现滞后效应,合成出有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3)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
(3)担心出现营养成分改变。
……转基因食品安全(1)转基因食品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检测。
(2)仅极少数品种中出现了导致人体过敏的蛋白,并已被科学家销毁了。
(3)至今未发现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牧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
3.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利用法规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增强科学家的法律意识,提高科学家的科学研究道德水平。
不能单纯从技术角度去理解人们对待转基因产品的态度,其中包含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第二节 关注生殖性克隆人 一、生殖性克隆人面临的伦理问题观点 理由不赞成 ①生殖性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
①生殖性克隆人“有违人类尊严”。
①生殖性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①克隆技术尚不成熟。
高中生物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第1节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课题专题四第1节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举例说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和论据。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1)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
(2)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理由进行辨析和讨论。
难点:(1)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了解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伦理道德背景。
(3)保证课堂讨论、辩论会,以及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阅读课本内容,在专题一学习转基因技术及其成果之后,你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肯定吗?你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到来自转基因大豆的食用油、巧克力中的卵磷脂,或在媒体上听到了一些关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争论时,你有疑虑和想法吗?那么,对于转基因产品我们该如何看待?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讨论的焦点是什么?人们心中的疑虑有多少是盲目的,有多少是有科学根据的?(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1、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组DNA获得成功、(见课件图片)现代基因工程的创始人P伯格(美国,1926-)在1960年以敏锐的科学预见力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是否可以创造出一种人工方法,把外界的遗传基因引入动物体内,以达到改变遗传性状和治疗某些疾病的需要呢?1972年,伯格把两种病毒的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再用DNA连接酶把这两种DNA分子连接起来,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重组DNA分子,首次实现两种不同生物的DNA体外连接,获得了第一批重组DNA分子,这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1.简述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重点)2.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依据进行辨析和讨论。
(重、难点)1.转基因微生物方面(1)制造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
(2)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产稀缺的生化药物,即基因制药。
2.转基因动物方面(1)在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如转基因牛、猪、鸡、鲤鱼、鲫鱼等。
(2)科学家把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让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物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
3.转基因植物方面(1)成果: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
(2)推广国家及品种:全球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国家已经达到20多个,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有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和中国。
种植的转基因植物中以大豆和玉米最多,其次是转基因棉花和油菜。
[合作探讨]探讨1:什么是转基因生物?提示:用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且外源基因能通过繁殖而传代,这样的生物称为转基因生物,它包括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
探讨2:你所知道的我国转基因成果都有哪些?提示:中国科学家培育的转基因猪、牛、鸡、鲤鱼等,还有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
[思维升华]1.转基因成果的种类(1)植物性转基因成果:如转基因小麦,蛋白质含量比一般小麦高。
(2)动物性转基因成果:如转入了人基因的牛,产生的牛奶中含有基因药物,提取后可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
(3)转基因微生物成果:如生产奶酪的凝乳酶,以前只能从杀死的小牛的胃里提取,现在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已经能够使凝乳酶在体外大量生产。
2.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分析抗逆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农作物具有抗逆能力(如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抗干旱、抗盐碱等),因此,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作物摆脱土壤和气候的限制,使得作物在不良的环境中更好的生长,提高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是,抗逆作物不能固氮,不会使土壤中无机盐的含量增加,因此,不可能减少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
1.下列不是转基因成果的是( ) A .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胞杆菌 B .高产青霉素菌株 C .转基因抗虫棉 D .巨型小鼠【解析】 高产青霉素菌株是人工诱变培育的。
A 、C 、D 三项都是转基因成果。
【答案】 B2.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并收到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转基因作物是( ) A .转基因水稻 B .转基因金大米 C .转基因抗虫棉D.转基因大豆【解析】 我国科学家把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优质多抗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移植到田间后,大大减少了农药的投放量,并增加了棉花的产量。
由于棉花只用于纺织品的生产,对人类潜在的威胁较小,得到大规模推广。
【答案】 C1.食物安全2.生物安全3.(1)引起环境破坏的理由:①会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②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③重组DNA 与微生物杂交,可能产生有害的病原微生物。
④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的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通过蜜蜂进入蜂蜜中,再经过食物链的传递,有可能进入其他动物和人体内。
(2)不会引起环境安全问题的理由:①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②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③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减轻了农田管理的负担,保护了农田土壤环境。
④新闻报道不实,增加了公众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恐惧感。
4.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2)法制建设:建立相应的法规,如我国1993年制定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和2002年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3)增强科学家的法制意识,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
[合作探讨]探讨1:假如外源基因是转移到农作物的叶绿体DNA 上的,能通过花粉传播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
因为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不含叶绿体DNA 。
探讨2:为什么转基因食物可能会出现滞后效应?提示:转基因食物的DNA 经过重组,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转基因农作物所表达的某些蛋白质,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免疫系统,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性伤害,食用者在过了若干年或一两代之后,问题才显现出来。
探讨3:对转基因生物存在争论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②转移来的基因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③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探讨4:探讨从哪些方面保证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提示:①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人们对科学发展产生不同见解是正常的社会现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社会监督:建立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是减少转基因技术负面作用的有效措施。
③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建设是保证转基因技术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思维升华]1.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导入的外源基因及产物对受体生物是否有不利影响。
(2)有关转基因生物的释放或使用所带来的生物学上的安全性。
(3)转基因生物在生物、环境和食品方面的安全性。
2.基因污染(1)概念:基因污染是指人工组合的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后者基因的一部分(2)途径:①转基因植物的相关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附近的野生植物或邻近的非转基因农作物。
②转基因作物在自然条件下存活并发育成为野生的、杂草化的转基因植物。
③土壤微生物或动物肠道微生物吸收转基因作物后获得外源基因。
(3)基因污染的危害性的主要表现:①污染传统作物,影响已形成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污染自然界的生物基因库。
③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④能够在自然界中增殖和扩散。
3.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原因:(1)生物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具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也可能带来灾难。
(2)社会的发展总是和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必须不断发展生物技术,造福人类,同时尽量避免灾难。
4.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3)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我国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①立法监控是保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
②多环节监控。
转基因农作物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大田试验各阶段,以及产品商品化都有相应法规进行严格的监控,只有在每一阶段试验获得认可证书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
1.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关于基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B.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扩散的污染C.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解析】基因污染是可以随着自然界中的生物扩散的,如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散落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 B2.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应做到多环节评估,下面哪些属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环节( )①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②转基因农作物的农田试种③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④转基因食品的商品化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转基因农作物从研究到商品化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安全性评价。
只有都无问题,才可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
【答案】 D1.转基因植物的营养成分可能发生改变的根据是( ) 【导学号:72240037】A.部分DNA发生了重组B.某一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C.重组DNA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D.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解析】转基因农作物尽管只是部分DNA发生了重组,但是,有些基因影响酶的合成,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答案】 D2.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是( )A.坚决抵制转基因生物B.不加区分,全盘接受C.应停止有关的实验D.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解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是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答案】 D3.下列哪项支持转基因生物会引发生物安全性问题( )A.生殖隔离使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很难杂交B.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不会引起生物安全C.植物花粉存活时间有限,不会散失到其他环境,威胁其他生物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解析】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种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答案】 D4.害虫损伤番茄的叶片后,组成叶片细胞的细胞壁能释放出一种类激素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扩散到番茄的其他部位,诱导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导致害虫不能消化食物而死亡。
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移到玉米中,使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有效抵御了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
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回答:(1)转移了番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玉米合成番茄蛋白酶抑制剂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合成的化合物还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
(2)这种抗玉米螟玉米品种的培育技术属于________技术,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
(3)在种植了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农田中的杂草是否也会出现抗玉米螟性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抗玉米螟玉米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
你认为种植该玉米的农田是否还需要进行防虫管理?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人对食用该玉米的安全性表示担忧,你认为这种担忧有无道理?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