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窃读记》导学单

合集下载

1《窃读记》导学案 自主学习单

1《窃读记》导学案 自主学习单
“贪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心里却高兴的喊着:“大些!再大些!”
三、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词语。
jùpàqièdúchǎo cài wūyán guōsháo zhīchēng
( ) ( ) ( ) ( ) ( )( )
diǎnjiǎo jīèchōng zúzhòu méishūguìsuān tián
( ) ( ) ( ) ( ) ( ) ( )
2、理解词语
5、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职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预习导航】
一、学法提示
在自读自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切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有关语句概括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并重点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一句。从具体语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滋味的,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2)、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表达对他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的走开了,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

5、“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回顾课文,体会写作方法。
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1、窃读记导学案表格.doc正式(1)

1、窃读记导学案表格.doc正式(1)

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围绕“我爱读书”专题,我们还要进行综合性学习,并在“口语交际•习作”中谈谈体会。

“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栏目,我们要交流读书的乐趣,读书个方法和综合性学习中的体会。

另外,我们还要积累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同学们相信你会得很愉快!加油!二、温故互查1、让我们交流课前搜集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吧,我们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聚焦作者:林海音的有关资料。

林海音出生在1918年,在她小时侯那个年代,读书是有钱人的享受,劳动人民因为生活贫困读不起书,一辈子与知识无缘。

那些只供得起孩子上学的家庭,也没有余钱给孩子买课外书读。

虽然林海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但是贫困的经济状况还是无法满足她那颗渴望读书的心,她是怎样读完一本又一本心爱的书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林海音的读书经历。

二、设问导读:(一)、我会读课文,学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两遍,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13个词语,在书上批注,并能听写。

(二)、我能做1、用成语概括说一说喜欢读书的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会查字典“窃”,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

“窃”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⑴偷;⑵偷偷地;⑶谦指自己(意见)。

在“窃读记”中选第()种解释,在“行窃”中选第()种解释,在“窃以为不可”中选第()种解释。

3、抄一抄一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句子(至少3句)(三)、我能思考1、作者在哪儿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2、找出课文中集中体现作者窃读时心情的语句。

体会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

注意读好描写人物动作和心理的句子。

3、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作者两次截然不同的窃读经历。

11 窃读记(导学案)

11 窃读记(导学案)

窃读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词汇和相关知识。

2.抓住主要内容, 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读书的艰辛,理解并且学习主人公不怕困难、勤于读书的精神。

3.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写人记事。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感受读书对人类的积极影响。

课前预习1.同学们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到关于作者的哪些常识?2.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篇文章的?3. 你能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上拼音吗?汗涔.涔()窃.( ) 读倾.()盆大雨暂.( )时贪婪.( )尴尬..()众目睽.睽()饥肠辘.辘()踉.踉跄.跄()3.试着理解词语的意思。

贪婪:倾盆大雨:适宜:尴尬:众目睽睽:煞有介事:踉踉跄跄:惯技:4.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主要内容:写作思路:5.试着把文中的人物找出来,分别概括他们的形象。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围绕课文题目“窃读记”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2.“窃”对于文中的主人翁来说,是一种什么感受?3.作者是通过哪些句子来表现这些感受的?分别找出来并说出你这些句子的理解。

4.结合上一个问题,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变现主人翁的感受的?【课堂讨论,拓展延伸】1.学到这儿,我们知道作者是那么好读书,在读书中品尝了酸甜苦辣。

作者为什么不把书买回家读?2.“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为什么小女孩要装着皱起眉?她装给谁看?“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为什么“贴”在大人身边?“站”不行吗?【把握文章主旨】仔细思考,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课堂达标检测1.读拼音写汉字。

chōnɡ zú má mù shūɡuì zhī chēnɡ()()()()Chǎo cài shòu méi tuǐ suān jù pà()()()()2.辨字组词。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窃读记》导学案鄂教版(new)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窃读记》导学案鄂教版(new)

1《窃读记》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字词,感知文章内容。

2.能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学习重点感知文章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①结合导学案,关注学习目标,注意学习重点和难点.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可在书上批注(不少于3处),并独立完成“预习作业"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

②针对预习训练和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注意教师的点拨。

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出错的地方要用红笔及时纠错。

1。

填写拼音或汉字。

众目睽睽..( )尴.()尬煞.( )有介事踉踉..( )跄跄 jī cháng()辘辘( )qīng pén()大雨 diàn( )起脚尖支chēng(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难堪尴尬难受), (涨羞映)红了脸.②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想法念头) (逼迫催)使我再度停下来.③有时我(挨靠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④我慌忙把眼睛(放搁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

二、交流展示问题1:“窃”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⑴偷;⑵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⑶谦辞,古人用来谦虚地指自己的建议.在本文标题《窃读记》中,“窃”的含义是什么?题目《窃读记》如何理解?问题2:林海音童年时代有过不止一次偷偷去书店读书的经历。

快速默读全文的1——14自然段,找一找林海音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试着概括一下。

假装询问价钱—→()—→( )-→以雨天避雨为借口问题3: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林海音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教师点拨】三、引导探究探究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又是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1、《窃读记》导学案.doc

1、《窃读记》导学案.doc

1、《窃读记》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我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识链接】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小英子在北京长大。

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Wo 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

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学,将课文读通、读顺,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上问号,在小组内讨论。

【学习过程】一、预习任务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两遍,2、认识生字词语。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1、作者在哪儿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2、找一找一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句子(至少3句)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画出作者“窃读”滋味的句子。

【达标检测】一、我会写。

1、ju pa chao cai gud shdo dian jiao chong zu wu ydn()()()()()(shu gui tan Ian ye xia ji chdng lu lu()()()()2、找个简单的词代替。

(1)我的眼睛寻以()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2)我很快丞(),也很俱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3、我会填。

一()书( )的理由匆匆地()一()香味( )的滋味贪婪地()一()面条( )的休息急切地()【拓展延伸】搜集一些有关作者、名人读书的故事、读书名言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课文重点语句。

2、我会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勾画、批注,达到理解本课内容的目的。

3、我要学习抓住动作和心理刻画人物品质。

《1窃读记》》导学案.doc

《1窃读记》》导学案.doc

《1・窃读记》导学案(2)【导学目标】: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能概括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重点】: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能概括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升入五年级学习的第一组课文是《我爱阅读》,学习这一组课文有什么要求呢?(自读单元提示,找出学习要求)2.要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目非常有情趣。

你认为意思是,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学法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触动自己心灵的词句画下来做批注,完成以下内容。

】1.正确读写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适宜:知趣:饥肠辘辘:白日梦: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窃读”的这个人是o (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4.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合作探究精读品味文章中有三个自然段描写的不是这天放学后发生的事情,属于“插叙”,请你找出插叙的段落,并说说这三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温馨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相关段落,概括并批注这些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四、课堂检测拓展延伸1.“窃”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意见)。

窃读记.导学案doc

窃读记.导学案doc

1、《窃读记》导学案【导学提示】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扎实掌握文中的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读精彩语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激情投入,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 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

2. 要充分预习,品读重要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并认真做好批注。

本文的批注不少于4处,并写出你的理解。

反复朗读课文,力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 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4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一、预习·导学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两遍,在书中用“”找出本课的生字,用“”画出本文的四字词,用“﹌”线画出描写……的句子,用“﹋”线画出描写……的动作词等。

用铅笔写出自己的体会,并过好下面的字词关和读文关。

(一)字词关:1、字(1)自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画出下列生字词,多读几遍,再把带点字的拼音及词语抄写一次,可别抄错哦!qiâchǎo guōdiǎn窃.读()炒.菜()锅.勺()踮.起()yâyōâlán腋.下()哎哟.()饿.狼()贪婪.( )jùchōng yán zhòu惧.怕()充.足()屋檐.()皱.起()wǎn suān chēng guì一碗.()酸.痛()支撑.()书柜.()lù饥肠辘辘..()(2)正确地读出下面的生字和词语,并给字再组一个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再多读几遍。

窃.(窃.读)()炒.(炒.菜)()锅.(锅.勺)()踮.(踮.起)()哟.(哎哟.)()饿.(饿.狼)()惧.(惧.怕)()充.(充.足)()檐.(屋檐.)()皱.(皱.起)()碗.(一碗.)()酸.(酸.痛)()撑.(支撑.)()柜.(书柜.)()2、词:根据下列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窃读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窃读记》导学案
4.学生能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不同作者在表达同一主题时的风格差异。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窃读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能独立完成课后阅读练习。
2.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提高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4.学生能在课堂讨论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窃读记》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能理解《窃读记》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其文学特色和表达技巧。
2.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本课的新词汇,如:窃读、贪婪、享受等,并能在口语和写作中恰当运用。
3.学生能分析并背诵文章中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提高对语文知源自的积累和感悟。2.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互动讨论
1.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师针对文章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展开课堂讨论。
2.设计意图:
提问法和讨论法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互动讨论,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学生对故事性的文章通常具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可以将文章的故事性作为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道理,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情感体验。
(二)预习指导
1.预习目标:通过预习,使学生初步理解文章内容,了解窃读的概念,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为课堂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2.预习内容:阅读《窃读记》全文,关注文章中的新词汇和优美句子,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窃读记
主备人:王艾芳
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2.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知识链接一:结构化预习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
查---查着工具读划---划着重点读写----写着感想读
记---记着内容读练---练着习题读思----思着问题读
知识链接二: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她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
1.自由轻声快速读课文,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多读几遍、边读边体会自己有什么感受?
2.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4.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自主完成,规范书写。

一、给下面词语中画“”的字注音。

窃读()踮着()腋下()贪婪()惧怕()屋檐()皱眉()饥肠辘辘()唾沫()
二、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窃读:饥肠辘辘:
贪婪:
三、整体把握。

1.本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请你用几个词说说文中主人公给你留下的印象.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都很棒,只要你们认真读课文后,独立思考,大胆交流,小组合作,这些“拦路虎”一定会烟消云散。

(朗读课文)
1.默读课文,看看那一句直接写出了作者窃读的滋味,勾画下来。

2.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读,还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哪些地方都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找出来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训练反馈
课文内容回顾,你能行。

1.读拼音,写词语。

jīâ jù pà wū yán chōng zú
()()()()
qiâ dú chǎo cài shū guì zhī chēng
()()()()
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我()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①.按原文填空。

②.括号里所填的是()描写,写出了书店的()更表现了“我”对读书的()。

③.“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我”比作()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

④.文中画线的句子集中概括了“我”窃读时的()“我”快乐的是(),惧怕的是()。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