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有多大》0910
《一亿有多大》演讲稿

亲爱的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一亿有多大》。
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我知道,让我来告诉你吧!一个亿是10个一千万,是100个一百万,是1000个十万,是10000个一万,是100000个一千,是1000000个一百,是10000000个十,是100000000个一。
说了一大串数字你们可能还是不知道一亿到底有多大吧!那就让我们来举个具体的例子吧!——一亿克大米一家三口吃多长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点儿生活小常识:一千克大米的热量是1160大卡;而一个人一天需要多少热量呢?一个健康的成年女性一天需要约1800大卡热量;一个健康的成年男性一天需要约2000 大卡热量;一个十岁的小孩一天需要约1200千卡热量。
一个三口家庭一天需要多少热量?让我们来算下:1800+2000+1200=5000(大卡);一千克大米的热量:1160大卡;一亿克大米等于100000千克;一亿克大米的热量就是: 100000Х1160=116000000(大卡)。
一亿克大米一家三口可以吃多少天?116000000÷5000=23200(天)相当于23200÷365≈64(年),这样就可以得出一亿克大米一家三口吃64年!啊,一亿这个数实在是太大啦!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来举个具体的例子吧!——一亿人与一粒米。
如果一亿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可以够我吃多长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小组成员通过实验:首先要知道一克大米有多少粒?由于每粒米重量不同,因此答案不尽相同,在这里我们以50粒来计算。
100000000÷50=2000000(克);2000000克=2000千克;例题1中我们知道,一千克大米的热量:1160大卡;一亿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的热量就是:2000Х1160=1320000(大卡)这些大米可以够我吃多少天?1320000÷1200=1100(天)相当1100÷365≈3(年)。
1.9 1亿有多大(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1亿有多大教材分析《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内容。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因此“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学情分析经过对“大数的认识”及平时在生活中的数据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但是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较大的数据还是缺乏体验,并且理解不够,考虑到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探索和操作能力。
因此,我特别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猜想、实验、讨论等多种活动来加深对大数的感受。
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1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表达对1亿大小的感受。
2、通过“量一量”“数一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经历猜测、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感受1亿有多大,在探究活动中体会、领悟“以少推多”的研究方法。
3、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探索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1亿的大小。
领悟研究方法。
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难点:体会选择的基数不同,实验的精度也会不同。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吧,名字叫《到底谁是一亿》,接下来,老师想请两位同学上来比一比,看哪位同学火眼金睛,找的一亿又快又准确,哪位同学愿意上台?生上台比拼师:获胜的是,让我们用掌声祝贺获奖同学,两位同学都表现的不错。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遍一亿的组成。
(填空)二、探索新知,感受一亿有多大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张薄薄的a4纸,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这张a4纸提出与“一亿”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
师:同学们从自己的想象中提出了这么多具体的好问题,非常好,那怎样去验证我们的猜想呢?以“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为例,假设老师没有一亿张纸,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来验证吗?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课题《一亿有多大》课时安排第1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经历估计、实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经历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节约时间的优良品德,并深刻感受到疫情期间祖国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具学具课件计算器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学情分析为了促进目标的达成,课前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的感受。
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根据这个特点,应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利用可以想象的素材把握相对的大小关系,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使用教材构想先介绍珠穆朗玛峰的高寒难攀,让学生真正感受到8848米的海拔的高度,通过对比1亿张纸叠放在一起的厚度和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让学生初步建立1亿的大小概念。
其次,通过数1亿本练习本的时间的估计,再一次感受1亿的大小。
最后,通过我国人口、疫情期间国家的补助、和我国2019年经济发展的各项数据,感受到我国是一个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国家以及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的课件背景图片是哪里呢?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吗?让老师来给大家揭开谜底!这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它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北部在中国西藏定日县境内(西坡在定日县扎西宗乡,东坡在定日县曲当乡,有珠峰大本营),南部在尼泊尔境内,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国跨越四个县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和尼泊尔国家公园的中心所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一亿有多大》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一亿有多大》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材分析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学情分析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因此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有大,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猜想、讨论、计算等过程,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发展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1、写出1000000002、生读1亿3、质疑:一亿是个很大的数,想象一下一亿到底有多大呢?二、活动感知:1.测量一亿张纸有多厚(1)让学生自由猜测、自由想象(2)分组讨论测量方法、分工合作(3)派代表汇报(4)教师根据汇报板书2、测量一亿步有多远(1)同桌讨论、指名汇报(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3、解决情境问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亿有多大》说课稿

《1亿有多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内容及地位《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内容。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因此“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二)学情分析经过对“大数的认识”及平时在生活中的数据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但是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较大的数据还是缺乏体验,并且理解不够,考虑到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探索和操作能力。
因此,我特别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猜想、实验、讨论等多种活动来加深对大数的感受。
(针对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这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①借助学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务从不同角度对一亿进行感受,发展数感。
②初步掌握对一亿的估算方法,初步利用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数学实验习惯,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
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经过探究1亿有多大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难点: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二、设计思路根据小学生的认识水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1.让学生对大数进行估算。
2.数学实验。
3.形成对大数的“形象”认识。
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你知道著名的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总资产由多少吗?(460亿美金)你知道现在中国的人口大约有多少吗?(13亿)(设计理念: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对大数的神秘感和急于知道结果的好奇心进入本课的学习,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以及数学的现实意义。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教案《一亿有多大》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教案《一亿有多大》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一亿的意义、建立数感。
2、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通过学习交流、培养合作意识,获取成功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操作平台、计数器一、引入课题1、铺垫⑴师:一亿就是100000000。
(板书)1亿:100000000⑵师生口述:()个一千万就是一亿。
()个一百万就是一亿。
⑶关于亿,我们还知道什么?通过投影仪,再现课本小知识:(P4)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P4)如果每秒钟画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要画3年零2个月。
(P10)正常人的心脏一年要跳4200万次,我们用计算器来算一算,跳一亿次要多久?100000000420xx0002.4(年)2.4年就是2年又5个月。
因此,正常人的心脏跳一亿次要2年零5个月。
2、引入师:我们再来看看一些以亿作单位的数。
上网搜寻横沥镇,进入横沥镇简况,呈现如下资料:20xx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4.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0.7亿元,财政收入2.38亿元,各项税收总额1.0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3.1亿元,用电总量4.69亿千瓦时,社会消费的零售总额为6.21亿元。
师带学生进行资料的了解后,问:这些都是以亿作单位的数,但是1亿到底有多大呢?(学生面带茫然)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感受一下。
二、实践活动活动方案及步骤:活动小组及活动方案步骤及结果第一组一亿张纸有多厚第二组1亿个小朋友站多大地方第三组1亿粒米是多少第四组1亿个字是多少步骤一:基数的测定(小组合作完成)(师有选择性地)准备100张纸让学生测量厚度,学生测量出:100张纸约厚1厘米实地在1平方米的地方站一站,以舒服、自然为度确立1平方米内站4个小朋友数1克米的粒数:1克米约有53粒通过查阅超过封底说明,知道五本一套的《十万个为什么》共227千字步骤二:推理计算(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计算器完成)100000000100=1000000厘米=10000米1000000004=25000000平方米=2500公顷=25平方千米1克米53粒1000克米53000粒100000000530001887千克1887千克2砘100000000227000440(套)结果1亿张纸大约10000米高每平方米站4个人,1亿个小朋友要站25平方千米1亿粒米大约重2吨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共227千字,要440套才够1亿字三、交流推广小组汇报,师根据汇报的情况帮学生建立实体模型,感知1亿有多大1.引导学生把1亿张纸的高度与珠穆朗玛峰相比1亿张纸叠起来高约10000米,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高8800多米,因此,1亿张纸叠起来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人教版《1亿有多大》课件 (共19张PPT)

自学导航:量一量 1(厘米) 10厘米 1米 10米 10000米
1、一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呢? 2、每层楼房大约高3米,一亿张纸叠 起来高度大约有几层楼房高? 3、一亿张纸叠起来高度大约有几个上 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电视塔高468米) 独学:3分钟 群学:3分钟
我的小结:
楼房每层大约3米,一亿张纸叠起来的 高度大约相当于3333层楼房,大约相 当于21个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比珠 穆朗玛峰(8848米)还要高 。
我的收获
走1亿步路有多长?
如果每步长0.5米 0.5×100000000=50000000米=50000千米 绕地球一周40000千米 走1亿步路长可以绕地球1圈还多10000千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读1亿个字要多长时间?
每分钟大约可以读200个字。
每小时大约可以读12000个字。 100000000÷12000≈8333小时≈347天
资 8、中国移动 2004年6月底的财务公 料
布平均每天净赚1亿元。
9、新明日报2004年2月26日电,爆 发禽流感的亚洲迄今已杀鸡1亿多只。
10、地球是一个年轻的星球,她的年 龄大约是46亿岁。
资 11料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每月消
耗26亿双一次性筷子。 12、一刻不停数一亿个数大约要3年。 人总得吃饭睡觉,假如每天数8个小时 数完一亿就会要9年。也就是说,你今 年9岁,从现在就开始数,要数到十八 岁才能把一亿本练习本数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2、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 日· 法拉兹 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5、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6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 8.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1 9 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2 0.命运是那些懦弱和认命的人发明的! 21.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22.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 23.昨天是失效的支票,明天是未兑现的支票,今天才是现金. 24.一直割舍不下一件事,永远成不了! 25.扫地,要连心地一起扫! 26.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27.当你停止尝试时,就是失败的时候. 28.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 29.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30.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31.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32.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33.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34.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35.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6.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37.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38.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39.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40.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0、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1亿有多大》说课稿

《1亿有多大》说课稿高村乡付屯中心小学付海云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1亿有多大》,本节课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第二方面:设计思路;第三方面:教学策略和学法;第四方面:教学流程;第五方面: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1亿有多大》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内容,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对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
因此,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研究主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1亿的大小,学会用生活中的数据,形象地描述大数,发展数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学会确定研究的主题,完成研究方案。
在经历探究过程中,掌握“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等方法,直观感受一亿这个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把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研究的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研究,研究中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突破口:由于感受大数的方法并不唯一,“1亿”这个数又太大,因此对重点的突破口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后小组讨论,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再进行实验验证,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还要准备若干张纸、计算器、尺、天平、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资料、课件等。
二、说设计思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首先让学生对“1亿”有多大进行猜测,然后进行实验验证,最终对“1亿”有多大形成数感。
活动中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方法,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具准备天平、电子称、秒表、练习本、大米、卷尺一把、计算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平台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揭发内驱
(1) 谈话,初步感知一亿的大小。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国家大约有多少人吗?(13亿多)
那我国的人口多吗?(多)
是啊,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有13亿多的人口。
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
你能从数的组成理解1亿的大小吗?引导学生理解。
(随着学生的回答,电脑依次出示。
)1亿由 1个亿组成
10个千万组成
100个百万组成
1000个十万组成
10000个万组成
100000个千组成
1000000个百组成
10000000个十组成
100000000个一组成
谁能说说,“ 100000000 ”这个数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特别的大)
(2)读信息感受一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请看这样一组信息:(电脑出示)
中新网2003年1月17日电,美国电脑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创办人比尔〃盖茨仅2002年第四季度的分红就将近1亿美元。
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将超过1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
2001年中国移动电话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亿部。
2005年中国的“网民”已超过1亿人。
在中国有1亿多听力受损人群。
哈雷彗星的尾巴长达一亿多公里。
我国的小麦产量近年来稳定在1亿吨左右。
看了这组信息,你有什么感受?(一亿与我们的生活有很紧密的联系。
)
【评】从中国国情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国情教育;与前面学过的计数单位、进率联系,有利于学生从位值的角度理解“亿”,知道“亿”很大,为进一步了解“亿”有多大作了铺垫。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受
1.称一称算一算想象感受一亿粒大米的重量
那么 100000000 到底有多大呢?想切实感受一下吗?
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叫刘恩的大臣,在黄河泛滥时,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
老百姓非常感激刘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刘恩的画像,可是皇帝知道后,非常的嫉妒,但是刘恩帮助老百姓抗洪有功,该奖赏,如果不奖赏,皇帝又害怕老百姓说他的闲话,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刘恩找来,先是夸奖他救灾有功,然后对刘恩说:“民以食为天,你在灾区救了那么多的老百姓,朕就给你每月奉禄多加 100000000 粒大米吧。
”皇帝说完,其他的大臣都笑了,心想——皇帝这哪是在奖赏刘恩啊, 100000000 粒大米才一点点。
可是刘恩却是很高兴的谢了皇帝。
你能猜想出 1 亿粒大米到底有多重吗?(生猜)
【评】故事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 亿粒大米到底有多重,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巧妙的算出 1 亿大米到底有多重?
方法1:先称出 100 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 100 ,算出 1 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 1 亿,算出 1 亿粒大米的重量。
方法2:先称出 10 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 1 亿,算出 1 亿粒大米的重量。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计算出 1 亿粒大米的重量。
(生实践操作。
)
生汇报操作的结果。
看来古皇帝给刘恩每月加的俸禄并不低啊。
【评】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操作、计算、合作、讨论、汇报,使学生对一亿有多大有了一个较为形象的认识,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了一亿有多大,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品尝到了合作探究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继续出示:
我国大约有 13 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省 1 粒米,那么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啊?
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 克,
生练习后反馈:
2500000×13 = 32500000(克)
答: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32500000克粮食。
32500000÷400 = 81250(天)
81250÷365 ≈ 223 (年)
答: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81250天。
大约合223年。
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
(通过计算,我们体会到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我们要从小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
(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
【评】在学生对一亿有多大有了的感知,学生进一步通过计算,结合国情受到了节约粮食的教育,这一设计既关注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与技能的培养,又关注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2、数一数算一算想象感受数一亿本练习簿的时间
接下来,老师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
(1)两人一小组,数100本练习簿也可用10—20本,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地
从1数到100,用秒表计时,看看数100本练习本用多长时间。
生数练习本。
请告诉我,你们数100本练习簿大约用了多长时间?(大约90秒。
)
(2) 提问:照这样的速度数1000本练习簿,大约要用多少秒?
数10000本呢?数100000本呢?数1000000本?数10000000本?数一亿本呢?
怎么把 9 千万秒改写成多少年?(先算90000000秒等于多少分。
)
怎么算? [90000000÷60 = 1500000(分)]
1500000分等于多少时?[ 1500000÷60 = 25000(时)]
25000时约等于多少天?[ 25000÷24 ≈1042(天)]
1042天约等于多少年?[ 1042÷365≈3(年)]
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练习簿,大约要用3 年的时间,看了这一结果有什么感想
(一亿本练习簿确实多,一亿很大。
)
3、排一排量一量想象感受一亿米的长度
(1) 实际测量长度。
让1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问这一行长多少米?
引导学生用尺量一量1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有多少米。
(2) 列表进行推算。
照这样计算,10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这一行长多少米?
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出示表格,生口答完整表格。
1000个小朋友呢? 10000个小朋友呢?100000个呢?1000000个?10000000个?100000000个呢?
分别指不同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填表。
用计算器算一算吗?
生汇报(140000000÷40000000≈3.5(圈))
【评】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一亿有多大;从数100本练习簿实践推算数1亿本练习簿时间,从1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推算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谈话拓展深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想研究哪些有关 1 亿的问题呢?
你能把你想研究的有关 1 亿的问题,设计出一个方案吗?课后试试看。
【评】让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对一亿有多大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还结合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而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想研究哪些有关 1亿的问题呢?”这一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引申到课外,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强化和运用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