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 总则1.0.1 为了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
对于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膨胀土以及在地震和机械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基础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应专业标准的规定。
1.0.3 地基基础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
1.0.4 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地基 Subgrade, Foundation soils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1.2 基础 Foundation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2.1.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2.1.4 重力密度(重度) Gravity density, Unit weight单位体积岩土体所承受的重力,为岩土体的密度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2.1.5 岩体结构面 Rock discontinuity structural plane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如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又称不连续构造面。
2.1.6 标准冻结深度 Standard frost penetration在地面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10年的实测最大冻结深度的平均值。
2.1.7 地基变形允许值 Allowable subsoil deformation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
2.1.8 土岩组合地基 Soil-rock composite subgrade在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的地基;或石芽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或大块孤石或个别石芽出露的地基。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doc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0年1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通知(89)建标字第144号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的要求,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进行了修订,改名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为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于一九九一年六月三十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七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通知的精神,由我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科研、设计、勘察单位和高等院校,对原《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修订稿,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地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八章和十六个附录,对原规范作了较大的补充和修改,主要内容有:一、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的要求,规定了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GBJ83—85的规定,修改了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
二、对土的分类和描述作了部分修订,规定了砂土的下限,增加粉土一类,修订了红粘土的定义。
三、增加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取消老粘土和新近沉积粘性土的承载力表,增加粉土承载力表,修订了红粘土承载力表,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四、修订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补充了不同冻胀类型地基防冻害措施。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设计
提供
建筑
基础
计算
规范
提出
地基
基础
地基 工程
详细
设计规范
确保
安全性
建筑
方面
要求
经济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内容摘要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规范,它详细规定了 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原则和方法。该规范旨在确保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安全性、 稳定性和经济性,为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规范明确了地基基础设计的总体要求,强调了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环保等基本 原则。同时,规定了地基基础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条件、荷载作用、环境因素等。 规范对地基基础设计中常用的术语和符号进行了统一定义和解释,为设计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术语 体系。 规范对地基基础的分类、选型、布置、荷载计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读后感 在深入研读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之后,我对建筑地基的设计有了 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这本书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地基分类、工程特性指标,还 涵盖了地基计算、山区地基、软弱地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从事建筑设计和 施工的专业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工具书。
目录分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的目录结构和内容反映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 全面性和系统性。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录分析
GB50007-2002_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地基基础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第1.0.2条地基基础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说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情况与施工条件等因素,精心设计.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对于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膨胀土以及在地震和机械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基础设计,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1.0.4条采用本规范设计时,荷载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基础的计算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规定.当基础处于侵蚀性环境或受温度影响时,尚应符合国家且行的有关强性规范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第2章术语和符号2.1 术语第2.1.1条地基subgrade foundation soils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第2.1.2条基础foundation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第2.1.3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第2.1.4条重力密度(重度)gravity dansity unit weight单位体积岩土所承受的重力,为岩土的密度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第2.1.5条岩体结构面rock disconrinuity structural plane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如层面,节理,断层等.又称不连续构造面.第2.1.6条标准冻深standard forst penetration在地面平坦,裸露,城市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10年的实测最大冻深的平均值.第2.1.7条地基变形允许值allowable subsoil deformation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第2.1.8条土岩组合地基soil-rock composite subgrade在建筑地基(或被沉降缝分隔区段的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的地基;或石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或大块孤石或个别石出露的地基.第2.1.9条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指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方法.第2.1.10条复合地基composite subgrade composite foundation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而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第2.1.11条扩展基础spread foundation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通过向侧边扩展成一定底面积,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等于或小于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而基础内部的应力应同时满材料本身的强度要求,这种起到压力扩散作用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第2.1.12条无筋扩展基础non-reinforced spread foundation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第2.1.13条桩基础pile foundation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联接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第2.1.14条支挡结构retaining structure使岩土边坡保持稳定,控制位移而建造的结构物.第2章术语和符号2.1 术语第2.1.1条地基subgrade foundation soils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第2.1.2条基础foundation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第2.1.3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第2.1.4条重力密度(重度)gravity dansity unit weight单位体积岩土所承受的重力,为岩土的密度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第2.1.5条岩体结构面rock disconrinuity structural plane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如层面,节理,断层等.又称不连续构造面.第2.1.6条标准冻深standard forst penetration在地面平坦,裸露,城市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10年的实测最大冻深的平均值.第2.1.7条地基变形允许值allowable subsoil deformation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第2.1.8条土岩组合地基soil-rock composite subgrade在建筑地基(或被沉降缝分隔区段的建筑地基)的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有下卧基岩表面坡度较大的地基;或石密布并有出露的地基;或大块孤石或个别石出露的地基.第2.1.9条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指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方法.第2.1.10条复合地基composite subgrade composite foundation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而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第2.1.11条扩展基础spread foundation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通过向侧边扩展成一定底面积,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等于或小于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而基础内部的应力应同时满材料本身的强度要求,这种起到压力扩散作用的基础称为扩展基础.第2.1.12条无筋扩展基础non-reinforced spread foundation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第2.1.13条桩基础pile foundation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联接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第2.1.14条支挡结构retaining structure使岩土边坡保持稳定,控制位移而建造的结构物.第3章基本规定第3.0.1条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作的程度,将地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按表3.0.1选用.地基基础设计等级表3.0.1第3.0.2条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2.所有建筑物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规定;3.表3.0.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时,仍应作变形验算;1)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3)软弱地基上的相邻建筑如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时;4)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

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
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力要求:地基与基础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来支撑上部建筑物的荷载。
设计时需要考虑土壤的性质,确定合适的地基类型和尺寸,以满足建筑物的承重要求。
2. 稳定性要求:地基与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抵抗土壤侧向力和倾覆力的影响。
设计时需要考虑土壤的侧向抗力和基础的几何形状,确保安全稳定的基础结构。
3. 沉降要求:地基与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土壤的沉降特性和建筑物的沉降限制,以避免过大的沉降对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
设计时需要根据土壤类型和建筑物的重量,进行沉降预测和计算,确定地基和基础的适当设计。
4. 抗震要求:地基与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地震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
设计时需要根据地震区域和建筑物的特点,确定适当的抗震设计要求,包括基础的形状、深度和加强措施等。
5. 排水要求:地基与基础需要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以防止土壤水分对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设计时需要考虑地下水位、降雨情况和土壤的渗透性,采取合适的排水措施,如排水沟、泵站和防水层等。
综上所述,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承载力、稳定性、沉降、抗震和排水等方面,以确保地基和基础结构的安全可靠。
地基基础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

地基基础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
地基基础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如下:
1. 承载能力要求:地基基础设计首先要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
这包括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地基沉降和稳定性等参数,以确保地基能够安全地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
2. 变形控制要求:除了承载能力,地基基础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控制。
过大的地基变形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开裂、倾斜或其他结构性损坏。
因此,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3. 经济性要求:在满足承载能力和变形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基础设计还应考虑经济性。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以及优化地基处理方案等,以降低工程造价。
这三项基本原则是地基基础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设计师需要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保地基基础的安全、可靠和经济。
同时,还应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以保证设计的质量和可操作性。
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

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建筑地基和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它们为建筑物提供稳定的支撑和抵御地震、风力等外部力量的能力。
本文将从地基选择、设计原则和施工要点等方面论述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
1. 地基选择地基选择是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中的第一步。
在选择地基时,应充分考虑地质、土壤条件、水文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地下水位、地震状况等。
对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建筑物,应采取相应的地基设计和技术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土壤条件是地基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
各种土壤类型的承重力、稳定性、渗透性等特性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和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类型。
2. 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地基设计必须满足建筑物的承载要求和使用要求,确保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期内不发生倾覆、沉降等安全问题。
(2)经济性原则:地基设计应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成本,降低工程投资,并针对具体项目选择最经济的地基设计方案。
(3)合理性原则:地基设计应考虑周边环境、建筑物用途和设计要求等多个因素,确保地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施工要点(1)地基处理:根据土壤条件和设计要求,可采取地基处理措施,如挖土、加固、灌桩等,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基础结构:基础结构是建筑物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的纽带,应采取合适的结构形式,如浅基础、深基础或复合基础等,以满足工程需求。
(3)基础防护: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合理设置防水层和排水系统,以避免地下水对地基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4)施工质量控制: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地基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 现代地基与基础设计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地基与基础设计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提升和创新。
(1)地基处理技术:利用现代化的土力学和地质工程技术,可以对地基进行洞挖、土壤改良和加固等措施,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

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建筑物的重量、荷载传递规律、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等因素,合理选择地基的类型、尺寸和深度,确保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能够稳定、安全地承受荷载。
以下是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
1.荷载传递原理:地基基础的主要作用是将建筑物上的荷载传递到地下的土层中。
地基基础应该能够合理分布荷载,减小或避免集中荷载对地基造成的压力过大,造成地基沉降或失稳。
2.地基承载能力:地基的承载能力取决于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土壤的压缩性、强度和稳定性等。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需要通过实地勘察和室内试验,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以便确定合理的基础尺寸和深度。
3.规范要求:地基基础设计需要按照国家或地区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
这些规范和标准通常包括土壤分类、地基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地基基础的尺寸和深度、基础材料的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设计的地基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动态荷载考虑:地基基础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在地震、风荷载等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这包括对地震力的计算和结构的抗震设计,在地基基础设计中,需要合理选择地基的类型和加固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抗震能力。
5.地基沉降控制:地基沉降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的挤压、软弱地层的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垂直变形。
地基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地基基础设计中需要考虑控制地基沉降的措施,如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深度、加固方法等,减小地基沉降的风险。
6.监测和加固:地基基础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地基和建筑物进行监测,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当地基存在问题时,需要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如加固土层、增加基础深度等,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建筑物的荷载特点、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通过合理选择地基类型、尺寸和深度等措施,保证建筑物能够稳定、安全地承受荷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荷载传递原理、地基承载能力、规范要求、动态荷载、地基沉降控制以及监测和加固等方面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限制作用。因 此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以及墙下钢
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也被称为是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或者柔
性基础a —'般建筑扩展基础设计的基本构造要求如下《
1)
建 筑 基 础 垫 层 |般 采 用 C1 0 等级的混凝土,并且基
础 ,根据构造形式可以将基础 类 型 划 分 为 箱 形 基 础 、独立基 础 、筏形基础以及条形基础等。 3.1 建筑刚性基础的设计
通常由灰土、三 合 土 以 及 毛 石 混 凝 土 、混 凝 土 、毛 石 、砖
等 刚 性 材 料 构 成 的 建 筑 基 础 称 为 刚 性 基 础 ,刚 性 基 础 从 性 能
〇 前言
建筑在施工建设中的基础就是指土壤与建筑物直接接
触的 部 分 ,而 地 基 则 承 载 着 建 筑 整 体 的 ®t t 荷 载 。连接建筑
地基与柱、墙 等 上 部 分 结 构 之 间 过 渡 的 结 构 就 是 基 础 ,基础
可 以 将 接收到的建筑物荷载有效传递给地基。建筑地基基
础的设计换而n 之就是通过基础将上部结构荷载进行= ? 欠
建筑上部柱或墙体等结构通过基础将压力按照刚性角
来传递分布到地基中s 由于刚性基础采用的刚性材料具有
抗 拉 性 能 差 以 及 抗 压 性 能 强 的 特 点 ,所 以 建 筑 刚 性 角 只 能 控
制材料的抗压能力。假 如 建筑地基础底面宽度远远超出了 刚性角可控制范围,那 么 就 会 导 致 刚 性 角 不 断 拓 展 与 扩 大 ,
基 基 础 设 计 的 相 关 内 容 ,以 便 提 高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设 计 的 综 合
水平
关 键 词 :建 筑 ; 地 基 基 础 ;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2 -4011(2017)02 -0102 - 0 2
DOI :10. 3969/j.issn.1672 - 4011. 2017. 02. 045
此 时 建 筑 基 础 就 会受到强大的拉力而出现损坏现象。将钢 筋 配 置 在 建 筑 混 凝 土 基 础 底 部 位 置 ,可 以 起 到 良 好 的 抗 拉 效
果 ,结合钢筋较强的抗拉性能可以使建筑基础底部承受|定 范 围 的 弯 矩 ,在 加 大 建 筑 基 础 宽 度 的 时 候 就 可 以 忽 略 掉 刚 性
传 力 ,以便将建筑物荷载传递给地基,并结合变刚度调平等 手 段 来 对 承 载 力 与 地 基 刚 度 进 行 改 变 ,从 而 确 保 建 筑 地 基 反
力与结构各部分的沉降趋于平衡$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原则
想 要 确 保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设 计 的 经 济 可 行 并 安 全 可 靠 ,还 需 要 结 合 有 效 的 设 计 原 则 :首 先 ,建 筑 地 基 承 载 力 容 许 值 大
VFeoblr.4ua3r,yN,
〇2.02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chuanf
Buhil)di!ng
讨Material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04137卷年第
22
期 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唐 飞 ,管 涛
( 信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河 南 信 阳 464000)
角 度 还 可 以 叫 做 无 筋 扩 展 建 筑 基 础 。考 虑 到 建 筑 的 传 力 与
受力方面内容,单 位 面 积 内 土 壤 的 承 载 力 比 较 小 ,建筑上部
结 构 将 荷 载 通 过 基 础 来 及 时 传 递 给 地 基 ,以 便 扩 大 建 筑 基 础 的 底 面 积 ,满 足 建 筑 地 基 建 设 的 基 本 承 力 要 求 。
向的研究。
• 102 •
筑 使 用 要 求 、外 观 要 求 以 及 安 全 等 级 ;建 筑 上 部 结 构 荷 载 与 类型情况。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基本类型
建筑基础工程中有关地基基础的设计按照受力特点以
及 基 础 应 用 材 料 的 不 同 ,可 以 划 分 为 刚 性 基 础 与 非 刚 性 基
2 建筑地基基础选型与设计的注意问题
建筑地基基础在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有:抗震设防与其 他特殊情况的设计;工程造价与施工工期;施工设备以及施 工水平;地方材料与材料供应;防水要求与地下室冇无设计; 建筑物周围地下设施与基础情况;建筑结构单元的划分;建
收稿日 期 =2016-1 2 - 2 2
作 者 简 介 :唐 飞 (1990 - ) ,女 ,助 教 ,主 要 从 事 建 筑 设 计 、施 工 管 理 方
基基础设计的质量水平会极大地影响到建筑整体质i t 与后
期使用的安全性,因 此 ,在 设 计 建筑地基基础的时候要注意 基础类型的选择。
当 地 基 结 构 严 重 不 均 或 者 地 基 比 较 软 弱 时 ,还 要 结 合 有 效 的 处 理 措 施 ,提 高 建 筑 基 础 竖 向 刚 度 以 及 整 体 性 能 ,在处 理 建 筑 地 基 的 时 候 还 要 对 比 各 项 技 术 与 经 济 要 素 ,选 取 人 工 基 础 或 者 粧 基 来 改 变 地 基 条 件 ,以 便 提 高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施 工 的质量水平。
摘 要 :建筑 物 的 造 价 控 制 与 安 全 会 受 到 地 基 基 础 设 计 的 影
响 ,而 地 基 基 础 设 计 质 量 的 好 坏 会 直 接 决 定 着 整 体 建 筑 的 质
量 。为 了 让 建 筑 施 工 与 设 计 人 员 认 识 并 了 解 地 基 基 础 在 建
筑 施 工 与 设 计 过 程 中 的 重 要 性 与 作 用 ,本 文 主 要 探 讨 建 筑 地
于基础地面JS * ;其 次 ,建筑基础与地基的变形值要控制在
建筑物要求的沉降值范围内;第 三 s建筑地基基础的整体稳 定 性 与 刚 度 要 满 足 规 范 建 设 要 求 ;最 后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的 耐 久性与强度都要满足规范标准。
对建筑结构的同一单元来讲最好选用同种类型的建筑 地 基 ,切记不可同时出现几种不同类型的地基基础设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