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血清特异性结核抗体检测诊断结核病的价值分析
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和PPD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表1 方法
痰涂片 PPD 试验 结核抗体检测
试验组和对照组结果比较(例)
试验组
对照组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45 155
0
100
170 30
14
86
166 34
8
92
2.2 痰菌阳性结核病患者与痰菌阴性结核病患
者在 PPD 试验以及结核抗体阳性率检查的比较 如
表 2 所示,两组患者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 PPD 试验以及结核抗体检查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1 三种检测方法敏感度的比较分析 Radhakrishnan 等[4]运用 ELISA 法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血清 抗 PPD IgG 抗体检测,结果提示肺结核患者该抗体的 阳性率接近 70%,特异性接近 90%。本组临床研究表 明在接受检查的两组患者中,运用血清结核抗体进行 检测的敏感性较该文献报道的高,其特异性基本相 同。在对 PPD 试验以及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结核病的 敏感度的比较中,提示两种检测手段无明显的差异 性。但赵一红等[5]报道研究发现 PPD 试验需要 72 h, 而且由于其测量为人为测量,故会由于测量的方法 以及方式等不同造成一定的人为误差,而且由于其 受卡介苗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干扰,故可造成假阳性 的存在[6]。Breen 等[7]对痰菌阴性的肺结核患者研究 发现,这类患者运用 PPD 试验以及血清结核抗体诊 断其阳性率较低,容易出现实验室检查的漏诊,其研 究发现阳性率低的主要原因与患者抗体抗原反应相 对延缓以及由于结核分支杆菌的抗原具有较为广泛 的交叉反应,而且对于免疫功能较弱或者服用免疫抑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IL-2)联合检测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 (IFN-γ、IL-2)联合检测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IL-2)联合检测(双因子检测)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9月入院的63例临床诊断为肺外结核的患者以及52例非结核患者进行双因子联合检测、 -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检测)以及PPD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对入组的115例患者行双因子联合检测、T-spot检测及PPD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双因子并联检测、串联检测、T-spot检测和PPD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5.2%、84.1%、93.7%和95.2%;双因子并联检测、串联检测、T-spot检测和PPD检测特异性分别为94.2%、100.0%、98.1%和40.4%。
双因子并联检测灵敏度高于T-spot检测,串联检测特异性高于T-spot检测和PPD检测。
结论:在肺外结核的诊断中,双因子并联检测的灵敏度高于T-spot检测,使用双阳性为阳性指标的串联检测的特异性高于T=spot和PPD检测。
双因子检测在传统 -干扰素释放试验基础上增加了对IL-2的检测,实现了对肺外结核感染的特异性检出,在肺外结核的诊断上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肺外结核,IFN-γ,IL-2,双因子结核病是全世界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根据2020年WHO发布的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中国作为全球的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019年结核病发病率为58/10万人,且新发患者数达到83.3万1,2,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肺外结核的患者,相比于肺内结核这一部分患者极易被忽略,是不可忽视的结核病传染源。
目前临床上有关肺外结核的诊断方式大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诊断方式包括患者患处组织以及穿刺物的抗酸染色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核菌素试验,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抗体检测法,荧光定量PCR法,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3-7。
qftt检测的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

QFT-T检测的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1. 原理介绍QFT-T(QuantiFERON-TB Gold Test)是一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用于诊断结核病。
它基于渗透素刺激人体T淋巴细胞,测量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
该检测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明显的优势。
QFT-T检测的原理如下: - 收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并将其分为三个试管。
- 第一个试管是阴性控制试管,其中只含有血清来激活细胞。
- 第二个试管是激动性试管,其中加入渗透素(TB抗原)来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γ。
- 第三个试管是阳性控制试管,其中加入Phytohemagglutinin(PHA)来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γ。
- 所有试管培养24小时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测量干扰素-γ的水平。
- 最后通过计算,来确定结核感染的结果。
2. 临床应用价值QFT-T检测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早期诊断QFT-T检测可以在结核病早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比于传统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QFT-T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出感染者。
2.2 鉴别结核感染与结核病QFT-T检测能够帮助鉴别结核感染与结核病之间的差异。
对于那些接触过结核菌但尚未发展成结核病的患者,QFT-T检测可以帮助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
2.3 监测疗效QFT-T检测可以用于监测结核病患者的疗效。
治疗后,干扰素-γ水平会下降,所以通过定期检测QFT-T结果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2.4 排除结核感染QFT-T检测可以帮助排除结核感染。
对于那些胸部X线检查和症状都不典型的患者,通过QFT-T检测可以帮助减少不必要的结核病治疗。
3. 优势与局限QFT-T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核病诊断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操作简单,结果可靠•能够早期发现结核感染•可以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失效的情况下使用然而,QFT-T检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无法区分活动性结核病与非活动性结核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的准确性可能较差4. 结语QFT-T检测作为一种基于干扰素-γ水平测量的新型结核病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结核菌试验的原理

结核菌试验的原理
结核菌试验是一种检测结核病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人体对结核菌的
免疫反应来检测是否感染结核菌。
结核菌试验分为皮内试验和血清学
试验两种。
皮内试验是将结核菌素注射到皮下,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
如果
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等反应,说明体内已经产生了对结核菌的免
疫反应,即感染了结核菌。
皮内试验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其结果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注射部位、注射剂量、注射时间等,因此需要
严格控制试验条件。
血清学试验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结核菌特异性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菌。
血清学试验的优点是结果比皮内试验更准确,但其缺点是需要大
量的血清样本,且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感染时间、感染程度、免疫状态等。
总的来说,结核菌试验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核病的方法,但其结果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测方法来综合判断。
同时,结核
菌试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结核病早期感染
者等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来进行综合判断。
总之,结核菌试验是一种重要的结核病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反应来检测是否感染结核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测方法来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核菌特异性IFN-γ Elispot检测结核感染情况分析

2 . 用于 E l i s p o t 检测 的 主要 试 剂 : 包被抗体 ( a n .
t i — h u ma n I F N 一 ) 、 检 测抗 体 ( A f i f n i t y p u r i i f e d a n t i — h u . ma n I F N . )以 及 酶 联 二 抗 ( S t r e p t a v i d i n , A l k a l i n
陷、 H I V ) 、 重度营养不 良以及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均
排 除在 外 。密切 接触 者 中男 性 4 8 3例 ( 4 5 . 9 %) , 女 性5 6 9例 ( 5 4 . 1 %) ; 年 龄 1~ 7 6岁 ( 3 1 . 9岁 ±1 8 1 . T S T检 测 所 用 的 P P D 是 购 自成 都 生 物 制 品
p h o s p h a t a s e c o n j u g a t e d a n t i - I g G) , 前 两者 购 自 e B i o s c i e n c e , I n c , 后 者购 自 P i e r c e B i o t e c h o n o l o g y , I n c ; 显
性结核 病患 者 家庭 中密切 接 触 者是 潜 伏 感 染 者
《 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标准 。对 自 愿 接受检 查的密切接触者 1 0 5 2人进行检测 , 其 中家庭 成员 6 1 3人 , 同事 4 3 9人 , 家 庭 密 切 接 触 者 纳入 标 准 : ①
在 活动性 肺 结核 患者 治疗之 前 与其 居住 半 年 以上 的 家 庭成 员 。② 机 体 免 疫 缺 陷 疾 病 ( 先 天 性 免 疫 缺
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菌素试验以及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对诊断肺结核的价值

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菌素试验以及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对诊断肺结核的价值[摘要] 目的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T-SPOT.TB)、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以及血清结核抗体(Tuberculosis antibody,TB-Ab)?z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8月在该院确诊为肺结核患者60例,作为肺结核组;确诊非肺结核就诊者30名作为非肺结核组,两组就诊者均接受了T-SPOT.TB、PPD以及TB-Ab检测。
比较两组接受不同检测方法对诊断肺结核灵敏性与特异性的差异。
结果T-SPOT.TB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73.30%,特异性为80.00%;PPD试验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60.00%,特异性为86.70%;血清TB-Ab检测检测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为53.30%,特异性为66.70%。
结论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高于PPD试验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肺结核的特异性高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与PPD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PPD试验;血清结核抗体;肺结核[中图分类号] R3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12(b)-0041-03Comparison of T-SPOT.TB,PPD,and TB-Ab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HUANG Han-pengDepartment of Respir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Jiangsu Province,212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of 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T-SPOT.TB),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test (PPD),and serum tuberculosis antibody detection(TB-Ab)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 90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4 to August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pulmonary tuberculosis group(n=60)and non-tuberculosis group(n=30). The positive rates of T-SPOT.TB,PPD,and TB-Ab in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and their sensitivities and specifiti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T-SPOT.TB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 73.30%,and the specificity was 80.00%;The sensitivity of PPD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 60.00%,and the specificity was 86.70%;The sensitivity of TB-Ab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 53.30% and specificity was 66.70%. Conclusion The sensitivity of T-SPOT.TB in the diagnosis oftuberculosi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PD test and TB-Ab detection;the specificity of T-SPOT.TB in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erum TB-Ab detection,and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PPD test.[Key words] 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test;Tuberculosis antibody;Pulmonary tuberculosis 结核病是单一致病菌致死最多的疾病。
结核病QFT检测的价值分析

结核病QFT检测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QFT 和T-SPOT.TB两种法分别检出的结核效应T淋巴细胞,在诊断结核病时的灵敏度。
方法:对我院确诊的1000例结核病患者同时用QFT和T-SPOT.TB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可靠性。
结果:QFT法的阳性率为82.3%,T-SPOT.TB法的阳性率为64.0%,TQFT法的阳性率大于T-SPOT.TB法,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对选择检查方法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结核;QFT;T-SPOT.TB【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062-02结核病如同“白色瘟疫”是由结核菌感染导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的统计,我国结核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印度;我国不仅是全世界27个严重流行耐多药结核病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1]。
结核病发病比较隐匿,一般不易出现典型的症状,甚至有的患者感染以后也毫无症状,偶有食欲不振、咳嗽及咯血,也经常会被误诊为感冒或是普通肺炎。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经常掩盖其患有肺结核的症状,延误其治疗。
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繁多,轻重不等,结核病的症状和其他疾病一样大多是非特异性的[2]。
发明一种有效及时准确诊断结核病的方法,在鉴别诊断结核病时极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标本为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入住本院并确诊的1000例患者,其中男性478例,女性522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6个月。
试剂 QFT试剂盒及设备:酶标板条、20X浓缩洗涤液、酶底物夜、终止夜、37℃培养箱、酶标板振荡器、洗板机、移液器、一次性枪头、蒸馏水。
T-SPOT.TB试剂盒、淋巴细胞分离液、AIMV、RPMI1640。
1.2 方法(1)采集5ml静脉血于肝素锂抗凝管中,立即混匀送检。
每支培养管中充入1ml血液,充分上下振摇10次,确保充分溶解管壁上的抗原。
T-SPOT与结核菌素实验对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T-SPOT与结核菌素实验对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李磊;孙超;曲德鑫;刘福奎;马彦【摘要】目的分析T-SPOT与结核菌素实验对结核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疑似结核病患者202例,经过实验组织学检验100例患者确诊为结核病患者,进行外周血T-SPOT检测和结核菌素实验,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以最终实验组织学检验为金标准,T-SPOT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结核菌素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监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优于结核菌素实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检测Kappa值为0.985,说明一致性良好,结核菌素实验检测Kappa值为0.512,说明两者一致性中等.结论利用T-SPOT诊断结核病患者,敏感度高且特异性明显,对结核和肺外结核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口岸卫生控制》【年(卷),期】2019(024)001【总页数】3页(P14-15,19)【关键词】结核菌素实验;外周血T-SPOT检测;诊断【作者】李磊;孙超;曲德鑫;刘福奎;马彦【作者单位】烟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山东,烟台,264000;烟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山东,烟台,264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医院山东,烟台,2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是结核病,是危害身体健康的潜在危险因素[1]。
目前,随着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结核病患者人数也逐年递增,如何快速准确的诊断结核病一直是医学领域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结核菌素皮肤实验,受到卡介苗接种的局限作用,诊断敏感度、特异性不高,不能广泛应用。
目前,以T 细胞为免疫基础的体外干扰素释放实验在检测结核杆菌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诊断正确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