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GFR、CK5/6表达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

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和预后与ER、PR、Her-2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乳腺癌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参与的多基因疾病,其病理特征较为复杂。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均为该类型。

其独特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细胞间膜的破坏和侵袭性生长,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增多等。

这些病理特征对于乳腺癌的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1. ER和PR的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

研究表明,ER和PR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较低的侵袭性、较好的预后以及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有关。

2. Her-2的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其过表达与乳腺癌的高度侵袭性、较差的预后以及对内分泌治疗的抵抗性密切相关。

检测Her-2的表达情况对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3. Ki-67的表达Ki-67是一个核心蛋白,它在细胞周期的G1、S、G2和M期表达,而在细胞停滞期不表达。

在肿瘤细胞中,Ki-67的高表达常常与细胞增殖活跃度高和肿瘤的侵袭性强相关。

以上研究表明,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3. Ki-67的表达Ki-67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较差预后相关。

Ki-67高表达的患者往往肿瘤的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

四、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EGF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EGF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EGF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王瑞平【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31)003【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的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4例乳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①144例乳腺癌组织中EGFR(+)表达百分率为38.2%.②EGFR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和组织学分级Ⅰ与Ⅱ、Ⅱ与Ⅲ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组织学分级Ⅰ与Ⅲ,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枚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GFR的表达与ER、PR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与HER2(+)、HER2(++)与HER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与HER2(++)、HER2(-)与HER2(+++)、HER2(+)与HER2(+++)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EGFR的表达与ER、PR 表达状况无明显相关.但EGFR在HER2强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ER2弱阳性患者,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存在关联性.②EGFR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总页数】4页(P5-8)【作者】王瑞平【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乳腺癌组织中 HSG 和 EGFR 基因 mRNA 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 章骏;赵怡;王群;张舟;邢戍健2.乳腺癌组织中HSG和EGFR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J], 张景华;王保信;汪萍;张德才3.EGF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J], 贾素芬;廉皓;杨春勇;王洪江4.雄激素受体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J], 刘延梅;马少君;马庆;张静5.乳腺癌组织中E-cad、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J], 周戌;肖敏;李三荣;童树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K5_6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CK5_6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CK 5Π6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3陈定宝,沈丹华33,虞有智,王 颖,宋秋静,阚 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44)[摘要] 目的 探讨CK 5Π6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I DP L )中的表达情况及鉴别诊断意义,讨论Boecker 提出的乳腺干细胞理论的应用价值。

方法 根据WH O (2003)乳腺肿瘤分类标准对101例I DP L 进行分类,大部分病例均含有1种以上病变。

应用免疫组化进行CK 5Π6、CK 18、S M A 染色,观察其在不同类型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观察普通性导管增生(UDH )74处、柱状细胞病变(CC L )74处、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DH )49处及导管原位癌(DCIS )28处,共225处病灶;并观察33处正常乳腺组织。

随着乳腺I DP L 级别的增高,CK 5Π6的表达逐渐丢失,表达部位也不相同。

在正常乳腺组织和UDH 中,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基膜侧和近腔缘侧,UDH 腺腔中的阳性细胞排列呈弥漫性、拼花状或马赛克状;ADH 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基膜侧,腺腔内可见少量散在的阳性细胞;而低级别DCIS 腺腔内阳性细胞则完全消失,CC L 腺腔内也见不到阳性细胞。

结论 乳腺组织中存在着干细胞,CK 5Π6的表达部位、数目和方式的不同有助于乳腺I DP L 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 乳腺;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CK 5Π6; 免疫组化[中图分类号] R65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8096(2008)05-0386-04Expression of CK 5Π6in introductal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breastCHE N Din ɡ2b ɑo ,SHE N D ɑn 2hu ɑ,Y U Y ou 2zhi ,et al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 ’s H ospital ,Beijin ɡ100044,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CK 5Π6and its value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ntroductal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the breast ,and to discuss the hypothetical progenitor (adult stem cell )concept proposed by Boecker. Methods 101cases of intraductal proliferative lesion (I DP L )were selected and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WH O hist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breast tum ors (2003),m ost of which had m ore than one lesion.T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CK 5Π6,CK 18and S M A was per formed in all I DP L and normal breast tissues. R esults T otally 225foci of usual ductal hyperplasia (UDH ,74foci ),columnar cell lesion (CC L ,74foci ),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 (ADH ,49foci ),and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 ,28foci )and 33foci of normal breast tissue were observed.The expression of CK 5Π6was lost as the grade of I DP L increasing.The sites of expression were als o different.The positive cells were mainly luminal and basal in normal breast tissue and UDH ,the patterns of which appeared diffuse or m osaic ;whereas in ADH they were basal cells ,only few of luminal cells were positive.N one of positive cells were detected in luminal cells of low grade of DCIS ,neither were CC L. Conclusions The stem cells do exist in the breast ,whose differentiation and clonal pattern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I DP L.The sites ,number and pattern of CK 5Π6immunostaining are useful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I DP L of the breast.K ey w ords :Breast ;Intraductal proliferative lesion ;CK 5Π6;Immunohistochemistry 3基金项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发展基金(P870);33通讯作者。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附76例报告)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附76例报告)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附76例报告)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表现,以进一步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影像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影像学资料和数据。

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多样,最常出现的征象是肿块71例(93.4%),浸润性导管癌中有恶性钙化46例(60.5%),肿块同时伴钙化者42例(55.3%),表现为结构扭曲者浸润性导管癌的3.9%。

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常见的X线表现为肿块、钙化、和结构扭曲。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X线表现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1年4月~2009年4月收治乳腺钼靶摄影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76例。

乳腺X线检查:使用Elscint公司Glory钼靶X线摄影机,配套Kodak MinR 屏片系统。

常规摄双侧乳腺MLO(内外斜位)、CC位(头尾位),必要时局部加压摄影。

要求根据其X线影像同时做出最有可能的病理类型的参考诊断,以便于以后和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提高X线的诊断率。

结果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多样,本组中主要表现为肿块、钙化、结构扭曲中的1~3个直接征象,其中肿块71例(93.4%),其次恶性钙化46例(60.5%)。

肿块同时伴恶性钙化42例(55.3%),表现为结构扭曲的3.9%。

见表1。

讨论肿块是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最基本的征象,而对肿块的分析,边缘征象是最重要的,浸润性导管癌往往表现为恶性边缘征象,边缘不整、星芒状边缘、分叶状边缘、边缘模糊[1]。

由于钼靶X线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所以对于腺体内钙化灶的判断具有金标准的作用。

Lu H[2]等报道早期乳腺癌的恶性钙化一般15~20枚/cm2,直径<<0.5mm,形状不规则,呈簇状排列,可分为细沙型、蠕虫型、粗颗粒型、混合型及融合型等五型。

结构紊乱:是乳腺癌的重要征象之一,但在乳腺疾病手术、或放射治疗后、或脂肪坏死后等也可引起纤维组织增生,产生相似的结构紊乱,有时与乳腺癌难以区别。

EGF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EGF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EGF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汪玉;冯晓冬;南进军;魏建彬【期刊名称】《临床医学工程》【年(卷),期】2016(023)004【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GFR in 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67 cases of breast 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given radical mastectomy for treatment, and 40 cases of benign breast lesion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ll subjects were women. The expression of EGFR in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EGFR in 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benign breast lesions (52.24% vs 30.00%, P <0.05).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EGFR in breast carcinoma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breast carcinoma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61.54%vs 32.14%, P<0.05).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EGFR in gradeⅢ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adeⅠand gradeⅡ(P <0.05). Conclusions The detection result of EGFR in 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malignant degree and pathology class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GFR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乳腺侵润性导管癌中ER、PR和Her-2、Ki-67、P53的表达

乳腺侵润性导管癌中ER、PR和Her-2、Ki-67、P53的表达
1 . 2试剂 E R、P 和k一 、hr 、P 3 R i 7 e- 5等抗体 均购 自中杉金桥 公司。 6 2
13方法 .
注: - .7 ,P O 0 4; r= .6 02 5 - = . 1 = 0 1 9,P- .6 ; F一 .2 一 =O 1 6 0 3 4,P= .0 - 07 O
文 章编 号 :1 7- 14 (0 2 0 7- 2 6 1 8 9 2 1 )1- 2 6 0 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浸润性导管内癌是最常见
的病 理类 型 。E 和P 的表 达状 况是指导 乳腺 癌 内分 泌治疗 的决 定性 R R
因素 ,也是判断 乳腺癌预后 的重要 指标。H r 基因的过表 达与肿瘤 的 e2 - 发生、发展有 关 ,是一个重要 的临床治疗靶点和预 后指标。K一7 细 i 是 6 胞 增殖 的重要 标志 。p 3 5 基因 的突变 与人类 许多肿瘤 的 发生 、发展密
和Ki 7 一 的表 达无关 ,和P 3 6 5的表达为 负相关r.. 2 ( <O 5 :0 7 P . )。P = 3 0 R 和H r 的表达为 负相关r一. 5 ( <O 5 e一 2 =02 P . ),和Ki7 7 0 一 无关 ,和P 3 6 5 的 表 达为负相关F一. 1( <O0 )。 04 P . 2 5
了解 乳腺 侵润性 导 管癌 的 生物 学行 为 ,对 临床 诊 断 、 治疗及 预后 评价 有指 导 意 义。
【 键 词】 乳腺 侵 润性 导 管癌 ;雌 激素 受体 ;孕激素 受体 ;Kj 7 e-;P 3 关 . ;H r 69
文 献标 识码 :B
3讨


按照免疫组化ev i Z步法操 作 ,每组设 阴性和 阳性 对照 。 nio . sn

论-2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GFR、CK5/6表达分析

论-2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GFR、CK5/6表达分析
g d uc t a l c a r c i no — c a r c i n o ma .Re s u l t s ( 1 )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r a t e s o f EGFR a n d CK5 / 6 i n ma mma r y i n f i hr a t i n Ui g hu r a nd ha n ma we r e 2 7 . 3 ( 7 3 / 2 6 7 )a n d 2 1 . 3 ( 5 7 / 2 6 7 ) .EGF R a n d CK5 / 6 e x p r e s s i o n s b e t we e n
0 . 0 5 ) .( 4 )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EGF R i n Ki 一 6 7( ++)g r o u p wa s a b o v e( 一 )a n d( + ),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r a t e
E G F R、 C K 5 / 6表 达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2 ) E G F R、 C K5 / 6表 达 与 年 龄 、 肿块大小 、 T NM 分 期 、 淋 巴结 转 移 无 相 关
性 ( P>O . 0 5 ) 。( 3 ) E G F R在 组 织 学 分 级 Ⅲ级 中 的表 达 率 高 于 Ⅱ级 , c K5 / 6在 病 理 组 织 学 分 级 Ⅲ级 中 的 表 达 率 高 于 I级 、 Ⅱ级 ( P d0 . 0 5 ) 。( 4 ) E GF R在增殖指数( Ki 一 6 7 ) ( + +) 组 表达高 于( 一) 、 ( +) 组, C K5 / 6表 达 率 随 K i 一 6 7 升高而逐渐升高 ( P< O . 0 5 ) 。( 5 ) E GF R、 C K5 / 6 共 同表 达率 ( 即 同时 阳性 表 达 或 阴 性 表 达 ) 为7 7 . 5 。( 6 ) E GF R、 C K 5 / 6在 三 阴 性 乳 腺 癌 ( t r i p l e — n e g a t i v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TNB C ) 中表达 率高 于非 三 阴性 乳腺 癌 ( n o n — t r i p l e — n e g a t i v e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及分子生物学变异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等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通过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和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ER和PR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分型相关ER和PR是乳腺癌细胞中的核受体,它们的阳性表达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研究表明,ER和PR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低分化的乳腺癌中ER和PR的表达率较低,而高分化的乳腺癌中ER和PR的表达率较高。

这说明ER和PR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乳腺癌组织分型的重要指标之一。

2. Her-2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相关Her-2是乳腺癌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酪蛋白激酶,其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相关。

研究表明,Her-2的过度表达主要出现在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中,而在其他类型的乳腺癌中表达较少。

Her-2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乳腺癌病理类型的一个重要指标。

Ki-67是一种核抗原蛋白,其表达水平可以反映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研究表明,Ki-67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不良相关,其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ER、PR、Her-2和Ki-67的综合分析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分子机制的调控。

ER、PR、Her-2和Ki-67作为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综合分析这些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的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d uc t a l c a r c i no — c a r c i n o ma .Re s u l t s ( 1 )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r a t e s o f EGFR a n d CK5 / 6 i n ma mma r y i n f i hr a t i n Ui g hu r a nd ha n ma we r e 2 7 . 3 ( 7 3 / 2 6 7 )a n d 2 1 . 3 ( 5 7 / 2 6 7 ) .EGF R a n d CK5 / 6 e x p r e s s i o n s b e t we e n
基金项 目: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3 0 9 6 0 3 7 6 ) ; 新 疆维 吾 尔 自治 区科 技 厅 自然 科 学基 金 ( 2 0 1 1 2 1 1 A0 3 6 ) 作者简介 : 李艳艳( 1 9 8 6 一) , 女, 硕 士, 研究方 向: 乳 腺 癌 免疫 组 化 。 通信 作 者 : 马斌林 , 男, 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 乳腺 癌 外 科 治 疗 , E - ma i l : mb l d o c t o r @1 2 6 . c o n。 r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NT NB C) 。结 论 E GF R、 C K 5 / 6在 组 织 学 分 级 较 高 组 、 Ki 一 6 7阳性 组 、 T NB C表达 率较 高 ; E GF R、 C K5 / 6 具有共表达性 ; E GF R在 T NB C高 表 达 为 其 E GF R靶 向治 疗 提 供 依 据 。 关键 词 : E GF R; C K 5 / 6 ; 乳 腺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中图分类号 : R 7 3 7 .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5 5 5 1 ( 2 0 1 3 ) 0 3 0 3 1 6 — 0 5
Xi n j i a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Ur u mq i 8 3 0 0 1 1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a n a l y z e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s o f e p i d e r ma l g r o wt h f a c t o r r e c e p t o r( E GF R)a n d c y t o k e r — a t i n 5 / 6( C K5 / 6 )i n ma mma r y i n f i l t r a t i n g d u c t a l c a r c i n o ma , p r o v i d i n g b a s i s f o r t h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t a r g e t e d
EGFR a n d CK5 / 6 h a d n o s t a t i s t i c 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 t h e a g e ,t h e t u mo r s i z e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TNM c l a s s i f i c a —
LI Ya n — y a n, M u z h a p a e r Abu d u,S UN Ga ng,M A Bi n l i n
( De p a r t me n t o f Ma mma r y Gl a n d He a d a n d Ne c k S u r g e r y,Af f i l i a t e d Tu mo r Ho s p i t a l ,
李艳 艳 , 木 扎 帕 尔 ・阿不 都 ,孙 刚 ,马 斌 林
( 新 疆 医科 大 学 附 属 肿 瘤 医 院乳 腺 头颈 外 科 ,乌鲁 木齐 8 3 0 0 1 1 )
摘 要 : 目 的 探 讨 表 皮 生 长 因子 受 体 ( E G F R) 及细 胞角蛋 白 5 / 6 ( C K5 / 6 ) 在乳腺 浸润性 导管癌 中的表达 , 为
t i o n,t h e l y mp h a t i c me t a s t a s i s .( 3 ) 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r a t e o f EGFR i n h i s t o l o g i c a l g r a d eⅢ l e v e l wa s h i g h e r
0 . 0 5 ) .( 4 )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EGF R i n Ki 一 6 7( ++)g r o u p wa s a b o v e( 一 )a n d( + ),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r a t e
o f C K5 / 6 wi t h Ki 一 6 7 r i s i n g g r a d u a l l y r a i s e( P<0 . 0 5 ) .( 5 )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s o f E GF R a n d C K5 / 6 h a v e
HE R 2 、 Ki 一 6 7 、 E GF R、 C K5 / 6 免疫组化结果) , 对 E G F R、 C K5 / 6在乳 腺 癌 组 织 中 的表 达 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 1 ) E G—
F R、 c K5 / 6 在 乳 腺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中的 表 达 率 分 别 为 2 7 . 3 ( 7 3 / 2 6 7 ) 、 2 1 . 3 ( 5 7 / 2 6 7 ) , 维吾 尔族和汉族 乳腺癌 中
Ui g h u r n a t i o n a l i t y 6 4 c a s e s )wh o h a d a n o p e r a t i o n i n Af f i l i a t e d Tu mo r Ho s p i t a l o f Xi n j i a n g Me d i c a l Un i 一
t h a n I I,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r a t e o f CK5 / 6 i n h i s t o l o g i c a l g r a d e l l I l e v e l wa s h i g h e r t h a nⅡ a n d 工( P <
乳 腺 癌 的个 体 化 治 疗 提 供 依 据 。 方 法 选 择 2 0 1 2年 1 月 1 日一8月 3 1 日在 新 疆 医科 大 学 附属 肿 瘤 医 院手 术 且 术后 病 理诊 断乳 腺 浸润 性 导 管 癌 病 例 2 6 7例 ( 汉族 2 0 3例 , 维 吾 尔族 6 4例 ) , 均有 完整 病理 资料 ( 包含 E R、 P R、
t h e r a p y .M e t h o d s Co l l e c t i n g 2 6 7 ma mma r y i n f i l t r a t i n g d u c t a l c a r c i n o ma c a s e s( h a n n a t i o n a l i t y 2 0 3 c a s e s ,
E G F R、 C K 5 / 6表 达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2 ) E G F R、 C K5 / 6表 达 与 年 龄 、 肿块大小 、 T NM 分 期 、 淋 巴结 转 移 无 相 关
性 ( P>O . 0 5 ) 。( 3 ) E G F R在 组 织 学 分 级 Ⅲ级 中 的表 达 率 高 于 Ⅱ级 , c K5 / 6在 病 理 组 织 学 分 级 Ⅲ级 中 的 表 达 率 高 于 I级 、 Ⅱ级 ( P d0 . 0 5 ) 。( 4 ) E GF R在增殖指数( Ki 一 6 7 ) ( + +) 组 表达高 于( 一) 、 ( +) 组, C K5 / 6表 达 率 随 K i 一 6 7 升高而逐渐升高 ( P< O . 0 5 ) 。( 5 ) E GF R、 C K5 / 6 共 同表 达率 ( 即 同时 阳性 表 达 或 阴 性 表 达 ) 为7 7 . 5 。( 6 ) E GF R、 C K 5 / 6在 三 阴 性 乳 腺 癌 ( t r i p l e — n e g a t i v e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TNB C ) 中表达 率高 于非 三 阴性 乳腺 癌 ( n o n — t r i p l e — n e g a t i v e
E x p r e s s i o n s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E GF R a n d C K5 / 6 i n 2 6 7 c a s e s o f
ma mma r y i nf i l t r a t i ng d u c t a l c a r i t y o f ma m ma r y i n f i l t r a t i n g d u c t a l c a r c i n o ma h a d n o s t a t i s t i c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s .( 2 ) T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第3 6卷 第 3期
2 O 1 3年 3月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Xi n j i a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I .3 6 No. 3 Ma r .2 O1 3
2 6 7例 乳 腺 浸 润 性 导 管癌 E G F R、 C K5 / 6表 达 分 析
第 3期
李艳艳 , 等: 2 6 7例 乳腺 浸 润性 导 管 癌 E G F R、 C K 5 / 6表达 分 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