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8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地区分布(第一课时) 学生版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 必修_

高一地理《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 必修_
通过阅读资料,理解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明白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等概念。
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1-1“欧洲与中国人口增长比较图〞,比较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图1-1-1“欧洲与中国人口增长比较图〞,理解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同时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比较法
布置研究性课题:“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指导学生掌握完成课题的方法,强调结题方式、评价方式、结题时间是是等。
指导学生做前期准备工作。
学生在课堂上做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学生的社会理论才能得以进步,并能掌握地理的学习方法——调查法。同时对本单元内容加以落实。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做总结:〔1〕世界人口开展的总趋势是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不同阶段增长速度不〔2〕不同地区人口增长趋势不同,有正增长有负增长。〔3〕今天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世界人口增长和迁移的结果。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一节人口增长形式与地区分布
教学流程:
课标
教师
学生
设计意图
Hale Waihona Puke 世界人口的时空变动状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单元标题并考虑:人口数量变化有哪些方面?为什么提到人口数量的变化教材只分析人口的增长而不分析人口的减少?
学生阅读教材单元标题考虑教师提出的问题
使学生明白人口数量的变动类型。
引导学生阅读学案资料人口增长的直接原因?引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等概念。
学生可以落实本节知识。
检验学生落实本节知识的情况。
板书设计:
使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比较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1-2“世界人口增长图〞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1-1-2“世界人口增长图〞可以分析出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211 xs 必修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地区分布 学生 模板 - 副本

211 xs 必修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地区分布  学生 模板 - 副本

课题: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和合理容量(学生版)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上)编写人:金雪莲审核人:审批人:班组姓名:【学习目标】 1.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其转变的时空分布。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重难点】重点:从时间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世界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

难点: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角度对比分析、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课前自主预习填图预习:1、在世界地图中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对应的字母。

A 洋、B 洋C 洋、D 洋①洲、②洲③洲、④洲⑤洲、⑥洲、⑦洲2、在世界政区中找出以下国家,并找出它们所属大洲:美国洲、加拿大洲、俄罗斯洲、德国洲、英国洲、中国洲、日本洲、印度洲、土耳其洲、阿根廷洲、澳大利亚洲、巴西洲。

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洲一、世界人口增长。

1、总趋势:人口不断。

2、不同时期的特点:工业革命开始前比较。

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后:一些工业化较早的国家人口。

亚非拉国家和大洋洲的人口进入阶段,世界人口总数。

二、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变动原因:人口出生率和的变化。

2.人口增长具有的特点。

3、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根据图2回答问题。

⑴Ⅰ“”模式①特点: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十分。

②时间:工业革命前。

③原因、战争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条件落后。

④分布地区:目前,只有少数仍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处于此阶段。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1⑵过渡模式①Ⅱ“”阶段特点: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原因:的发展,提高了食品供应与营养水平,同时有所改善。

分布地区: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的国家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②Ⅲ“”阶段特点:快速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

原因:受年限的增加,年龄逐渐提高。

社会方面,如社会保险福利事业的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水平的进步等。

分布地区:目前少数国家已进入该阶段。

⑶Ⅳ“”模式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原因:生产力高度,人们受教育年限长,青年人推迟结婚生子,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的健全,的发达。

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学案)

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学案)

学案(1课时)【目标解读:】1.基础要求:了解世界人口增长饿趋势和地区差异2.核心要求:三种人口增长模式,而人口“三率”又是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关键。

这两个知识点要重点理解并掌握。

3.能力要求:学会结合某一个区域的人口统计数据,对其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判断,并分析其原因。

【课前自主学习】一、基础概览1.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①, 20世纪以来是人口阶段。

2.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和共同决定的。

3.人口的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

4.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5.目前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人口最少的是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年增长人口数量最多的是洲。

二、预习思考(1)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后回答①-③题。

①.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④②.四个国家中,最有可能位于欧洲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④③.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处于过渡模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各年龄组(通常以5岁为一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其类型有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

通常把少年儿童(15岁以下)占总人口的40%以上的年龄结构称为年轻型,而把老年人(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年龄结构称为老年型。

(2)根据以上资料结合课本P5图1-1-4第一个人口金字塔图,判断该图属于型年龄结构,导致此种年龄结构的原因是,该种年龄结构会带来什么社会问题?【课堂合作探究】一、世界人口增长1、特点:不匀速增长二、人口增长模式(P5阅读资料及P6-P7正文)特别提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死亡率的下降,结束于出生率的下降。

※技巧点拔: 1、高高低模式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40‰左右,而三低模式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10‰左右,据此可将三种模式区别开。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学生学案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学生学案

高2020届“自主高效”课堂“三单”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教师寄语: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1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 ◇学生自主学案◇时间: 第 周 班 组 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时间分布;3.学会应用人口金字塔图分析人口增长模式。

学习重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学习难点:不同增长阶段的人口金字塔的判读 根据最新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中国现在总人口是13.7亿人,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据联合国 《2300年全球人口预测》报告,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人口总数将超过14.5亿。

而十八大又提出了逐步进而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

你认为这一政策的提出合理吗?一、世界人口增长1.总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2.阶段及原因:结论:人口增长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变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增长的阶段性特点: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高出生、低 死亡、高增长”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时间 特点 原因分布“高高低”模式 过渡模式 高增长 阶段 增长下 降阶段 “三低”模式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工业革命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_____,死亡率 _______工业革命后 人口数量_____ ,增长速度较______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____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 ________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探究点一:读右图,共同完成下面各小题。

《人口增长模式与地区分布》教学设计

《人口增长模式与地区分布》教学设计

《人口增长模式与地区分布》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分析本条标准,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具体要求:1、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

2、学生需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过程中,才可能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

3、学生要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二、本节教学内容分析: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从时空两个角度阐述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其中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基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进一步具体化。

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并可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

在分析每一类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过程中,注意联系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进而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与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

正确引导学生分析本节的地理图表、活动及案例是学好本节的关键所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四、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五、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因素。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至今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已稳定在了较低的水平,但是每天一觉醒来,我们仍会发现我国的人口又多了将近2万。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及备课素材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及备课素材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课程标准和解读(一)课标内容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二)课标解读从课程标准的表述看,本节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地区分布。

课标强调“分析”,其实质是注重学习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的分析方法和过程。

通过对世界总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以及当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比较分析,获得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及时空分布的认识,形成有用的分析方法和能力。

并通过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途径,分析各种人口增长模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之处,让学生对我国所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一)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阶段性,各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规律。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差异3.学会运用图表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了解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和地区分布,查找资料探究本地人口增长模式和形成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我国人口的增长和所采取的人口政策,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发展观。

三.教学内容分析这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进程及地区差异,二是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地区分布,三是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增长的阶段及成因和出现的问题。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进程和地区差异这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和“图1—1—3世界人口增长阶段”两幅图理解人口增长的阶段性,再结合阅读课本文字学生就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人口增长的历史原因。

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大致也对应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利用课本“图1—1—4”、“图1-1-5”、“图1-1-6”和“图1-1-8”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当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差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学案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学案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班组号姓名:【学习目标】1、能够分析并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原因及地区分布;2、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探究原因【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学习任务以及自学效果检测。

2.通过自学初步完成合作探究部分的内容,标记好疑难点,准备讨论、展示。

3. A 表示难度一般的基础类知识B 表示难度适中的重点类知识C 表示难度较高难点类知识第一部分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梳理温馨提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以千分率表示)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一、【A】世界人口增长:【阅读课文P4第一自然段及图1-1-2,完成下表】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表现为不同的特(2)二战后人口迅猛增长的原因有哪些?二、【B】人口增长模式:【仔细阅读课文P5—P7,仔细分析三例2:【C 】读下列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中。

(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韩国,根据数据所示,B 国是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处于______阶段。

(4)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将C 国字母代号填入图(图1-1-4)中的相应括号中。

(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____率下降,其次是____率下降,最后导致________率的下降。

三、【A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1、产生人口增长地区差异的原因是什么?【P7最后一个自然段】图1-1-3图1-1-42、【分析P8图1-1-9和图1-1-10,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第二部分合作探究难点知识突破1.【C】根据下列A、B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

(1)儿童占较高人口百分比的是国,这说明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反映了该国属于(类型)国家。

1.1.2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学生学案

1.1.2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学生学案

高2020届“自主高效”课堂“三单”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教师寄语: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埋” 3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二) ◇学生自主学案◇ 时间: 第 周 班 组 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情况; 2.掌握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3.学会读人口增长四边形坐标图。

学习重点: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学习难点:不同增长模式带来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多年来,印度政府一直挖空心思想要解决日益膨胀的人口问题,印度西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萨塔拉地区政府于2007年推出一项极富创意的的鼓励措施——“二次蜜月大礼包”计划,该计划实际是对推迟生育的奖励。

而俄罗斯竟有人提出“一夫四妻”的法案。

请问,依据目前的人口现状,我国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人口政策?一、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1. 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差异(通过表1-1-1分析)①由于世界各国__________进程不同,人口增长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②20世纪50年代以后,________国家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______国家。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___%来源于发展中国家。

③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属于_________模式,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_________模式,少数落后的原始群体处在________模式。

结论:各类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主要是_____________水平差异造成的。

2. 各大洲的差异(通过图1-1-9、1-1-10分析)大洲 非洲 亚洲 拉丁美洲 欧洲 北美洲 大洋洲 整个世界人口 增长_______(快/慢) _________(快/慢) 差异显著人口增 长模式 过渡模式 ________模式_______模式_______阶段_______________阶段探究点一:请根据所学知识,共同讨论完成下面表格。

国家 人口问题人口政策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探究点二:结合教材P9“案例研究——中国人口变化模式”,讨论下面问题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二)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人口转变经过了怎样的阶段?2.联系历史知识,1957—1961年,死亡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1970—1980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主要得益于我国哪一项政策的实施?4.你认为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属于哪一种模式?1、近年来,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大洲是 ( )A.北美洲B.大洋洲C.亚洲D.欧洲2、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有()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自主预习
填图预习:1、在世界地图中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对应的字母。

A 洋、
B 洋
C 洋、
D 洋
①洲、②洲
③洲、④洲
⑤洲、⑥洲、
⑦洲
2、在世界政区中找出以下国家,
并找出它们所属大洲:
美国洲、加拿大洲、俄罗斯洲、德国洲、英国洲、中国洲、日本洲、印度洲、土耳其洲、阿根廷洲、澳大利亚洲、巴西洲。

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洲
读课本预习:
一、世界人口增长。

1、总趋势:人口不断。

2、不同时期的特点:工业革命开始前比较。

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后:一些工业化较早的国家人口。

亚非拉国家和大洋洲的人口进入阶段,世界人口总数。

二、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变动原因:人口出生率和的变化。

2.人口增长具有的特点。

3、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根据图2回答问题。

⑴Ⅰ“”模式
①特点: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十分。

②时间:工业革命前。

③原因、战争、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条件落后。

④分布地区:目前,只有少数仍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处于此阶段。

⑵过渡模式
①Ⅱ“”阶段特点: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
原因:的发展,提高了食品供应与营养水平,
同时有所改善。

分布地区: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的国家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②Ⅲ“”阶段特点:快速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

原因:受年限的增加,年龄逐渐提高。

社会方面,如社会保险福利事业的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水平的进步等。

分布地区:目前少数国家已进入该阶段。

⑶Ⅳ“”模式
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原因:生产力高度,人们受教育年限长,青年人推迟结婚生子,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的健全,的发达。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
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及关系。

(可参考必修二图册6、7页)
人口出生率 = ×1000‰人口出生率 = ×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率-人口率
当人口出生率大于人口死亡率时,人口总数就增加,表现为增长。

当人口出生率小于人口死亡率时,人口总数就下降,表现为增长。

当人口出生率等于人口死亡率时,人口总数就不变,表现为增长。

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

(只考虑自然增长)
第三部分课堂检测
1.在人口数量的增长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A .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2.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与一定阶段的()
A.人口出生率相适应
B.人口死亡率相适应
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D.人口自然增长率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