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特点导学案(1)
《中国的人口》导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中国的人口班级组名姓名1.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分析并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阅读人口相关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3.重点: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的折线”图,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1.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是亿,居世界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世界过亿人口的国家:、、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人口最少的是。
3.从图中找出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 ,超过8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这些省级行政单位大多分布在我国的。
1.认真阅读教材并绘制“我国人口增长”图。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增长速度快。
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和条件相适应,为此,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赤道40多圈。
”这句话说明了(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C.我国人口数量太多D.我国经济发展迅速4.建国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和、幅度下降,人口1.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大约是/平方千米。
2.我国人口的疏密分界线是,线东部地区人口,西部人口。
3.看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图,目前,我国人口比重大, 人口比重小,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口将继续增加。
4.下列省区中,平均人口密度最小的是1.人口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是2.我国基本政策:实行控制提高1.根据教材中“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这部分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2.完成活动题3,估算一下2030年中国的人口总数是多少?3.利用“全国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和“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1)了解你所在省份的人口总数和面积并计算你所在省份的人口密度。
(2)阅读教材中“人口分布疏密不均”这部分内容,说说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4.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计划生育的宣传标语,并谈谈你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看法。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学案(第一课时)

《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人口分布图、人口统计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和增长特点。
2.联系实际,说明人口问题及其对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
【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世界人口的增长知识准备: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2006年2月26日世界人口达65亿,2012年将达70亿。
但全球各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平均,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非洲为2.8%,南美洲2.2%,欧洲0.3%,北美洲0.7%,大洋州1.2%。
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与环境、资源不协调就会产生人口问题。
知识形成与应用: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回答下列问题:(一)阅读课本P701.从图中可以看出,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到2012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达_____。
预计未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_____,说明世界总的出生率_____死亡率,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
3.世界有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来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人口增长速度越。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和决定的。
4.人口自然增长率=-()()=×100%-×100%()()5.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从课本71页的地区分布图看,等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学习任务二:世界人口的分布知识形成与应用:图4.4世界人口的分布,并假设你是一位部落的首领,带领你的部落寻找合读课本P72适的居住地区:(1)你的部落共有10万人,你希望选择一个人口密度(即每平方千米人口数)在100人左右的地方,因此你必须选择一个占地约为_________平方千米的地方。
人口的自然增长1 导学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
【标程标准】①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②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看图分析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特点、地区差异,并分析原因。
第一课时人口的自然增长
【基础导学】
1.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2.假设,城市里原有100人,某天出生20人,死亡10人,迁出了20人,问此城市当天人口自然增长了多少?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各为多少?
(3)从以上分析得知,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课后习题】
1.对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自然环境优劣
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3~4题。
3.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70年代后
4.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5.下图中表示人口停止增长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人口增长模式(1)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编号:NO.1 编制时间:2014年2月23日编制人:邓立辉审核人:杨冠峰审批人:柳玉庆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1.1 《人口增长模式》第1课时导学案、了解人口增长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高--低”人口增长模式。
【预习案】、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具有不均衡性,表现在有的时期人口增长的很慢,有的时期人口增长很快。
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曲线呈“”形。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
、一定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到,也受到从到领域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归根结底取决于。
、“高——高——低”模式、工业革命以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和,两者都属于模式。
、阅读教材本部分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①基本特点:②生产力水平:①基本特点:②生产力水平:【探究案】探究一:下列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众多因素中,找出属于上层建筑领域范畴的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念、宗教信仰、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探究二:阅读教材P3活动,想一想,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探究三:比较原始人口增长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找出两者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同。
【检测案】1.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 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B. 世代更替快C. 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D. 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3.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A. 现代人口增长模式B. 过渡人口增长模式C.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D.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4.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 大洋洲、非洲B. 欧洲、非洲C. 非洲、欧洲D. 亚洲、拉丁美洲5. 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低死亡率的是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③过渡人口增长模式④现代人口增长模式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6. 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A. 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 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C. 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D. 农业和工业的出现7.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A.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 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1.3中国的人口》导学案

《1.3中国的人口》导学案 NO. 3 班级姓名组别评价【使用说明】 1.先让学生牢记目标,把握重点与难点。
2.按照学案的提示,认真完成本节的学习。
【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我国各省人口数量及人口政策;灵活分析人口增长特点的原因。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运用分析人口分布图的方法,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3、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重点难点:1、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及政策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自主学习】(10分钟)一、数量世界第一1、依据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___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
读图1—9找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共有个,这些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
我省人口大约有。
二、增长速度较快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是,其原因是和,使得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2、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是,原因是。
三、分布疏密不均1、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是什么?(从课本上画出理解)2、我国人口疏密的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到云南省的。
四、我国的人口政策1、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但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
2、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这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合作探究] (10分钟)1、阅读课本12页上,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
试想其人口增长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不是人口越多,越有利于一个地区的发展?2、结合图1-9、1-10完成课本14页活动1、2、3【当堂检测】(5分钟)1、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的简称是A、川B、苏C、豫D、鲁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东多西少B、南多北少C、东少西多D、南少北多3、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A、东部平原区B、青藏高原地区C、西北内陆地区D、内蒙古高原4、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界线是A、天山——阴山B、黑河——腾冲C、秦岭——淮河D、漠河——腾冲5、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案

【课题】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了解新知,有备而战一、人口增长(一)时间变化阅读教材P2内容,结合右图完成: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亿人口日。
2005年1月6日为中国第亿人口日。
右图为地球历史上人口数量变化坐标图,该曲线呈形,体现:古代人口增长,近现代人口增长的特点。
衡量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指标是,即一定时期内与相减的得数。
你能给出其数学表达式吗?(二)地区差异下面是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的人口统计资料,请根据上述数学表达式计算填写下表:国家总人口(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新增人口(万)埃及6398 2.50 0.65日本12687 0.94 0.82表中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埃及属于国家,日本属于国家。
由上表比较可看出自然增长率高低与人口数量变化有何关系?(三)影响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因素一定区域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快慢,受到的制约,也受到从到领域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1)经济基础:、、、等(2)上层建筑: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等(3)其他:战争,自然灾害由于发展引起、和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二、人口增长模式阅读教材完成下表: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阶段。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数死亡数=———-———总人数总人数出生数-死亡数=———————总人数新增人数=——————总人数思考:人口数量变化是否只于增长率有关?提示:三种模式四种类型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导入新课——回归生活,联系实际,创设意境,启动思维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告:(1)总人口: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2)家庭户规模: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第二册同步导学案:1.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

一、学习目标
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状况及原因。
二、课前预习
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古代:增长
近代:增长
现代:增长
2、人口增长 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a.划分依据: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和
b.划分、 、、
(2)填写下表
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
4.世界人口加速增长阶段出现在( )
A.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B.工业化初期
C.二次世界大战D.20世纪70年代
5.目前,发展中
B.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发达国家高
C.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D.每年净增人口比发达国家少
三、课堂研讨
1、在分析人口增长模式时,为什么往往要分析“人口年龄性别构成”?
2、读图1-1-5,说明人口增长不同阶段,人口年龄结构有什么差异。
3、为什么说目前我国人口发展模式正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度?
四:学后反思
备注
检测案——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姓名: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6.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
B.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亚洲
C.大多数发达国家面临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D.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出生率高、人口自然增长快的问题
7.下列现象是由人口老龄化引起的是()
①国防兵力不足;②劳动力过剩,失业人口增多;
③养老费用增多;④经济发展快;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计算方法是。
(2)图中①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处于人口增长的阶段。
众多的人口导学案

众多的人口导学提纲一、导学目标:1.能够说出我国人口总数,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重点)2.能够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重点)3.了解我国人口国情,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难点)二、导入:以一组人口热闹拥挤的图片导入新课-人口问题三、学案导学:(一)、预习导学:1、2000年统计,我国人口为亿,约占世界的。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和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控制提高是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4、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更大,地区人口密度小。
5、我国人口分界线是省市到省市。
6、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二)、问题导学:1.读我国人口增长图1.9,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可知,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上升。
原因是。
(3)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增长仍很迅速,其原因是。
(4)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和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请填写公式:自然增长率= 人口密度=四、拓展延伸:1.读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变化图,完成问题。
(6分)35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文盲、半文盲率为6.72%,比1990年的15.88%下降到9.16个百分点。
同时,在每十万人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的由1990年的1422人增加到3611人,3025201051993198319731963(年)19991554%;高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分别增长了39%和45%;小学文化程度下降4% 。
(1)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是年总人口为亿,占世界人口的 _______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在每100万人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由1990年的人增加到人。
(3)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考点:人口数及变化情况(主要会识图),我国人口分布及特点,人口政策,人口问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导学案主备人:陈彩娥一、 课标内容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 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二、 学习目标1.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3.知道世界不同国家和中国的人口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
三、学习重难点1. 理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问题。
2. 理解中国的人口增长特点、人口问题和应对措施。
3. 掌握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和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四、 课堂设计(一)温故习新、导引自学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增长1.人口现状: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 亿。
2.人口增长曲线:“ ”形曲线,且有快有慢。
3.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直接因素:人口增长快 慢与 的高低有关。
人口自然增长率= — 4.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因素(决定因素): (生产力水平高低→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变化)。
5.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1)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净迁入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2)人口数量的增长与人口基数大小、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有关。
①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相同的情况下,人口基数越大,人口增长的数量越多。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0:人口数量增多 =0:人口数量不变 <0:人口数量减少 ③人口迁移率与人口数量增长的关系 >0:人口数量增多 =0:人口数量不变<0:人口数量减少 “某国人口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之和)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减小;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
6.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变化(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水平差异,使它们目前处于不同的人口增长状况,因此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状态。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应上升)〖知识点二〗中国的人口增长1.中国的人口增长特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低。
2.中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我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又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方面还存在着其他问题。
3.全面二孩的影响:生育率回升,有利于人口均衡发展;延缓人口老龄化;性别比趋向合理;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家庭发展能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增强);但对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
【核心点击】1.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读(1)读构成:右图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口,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人口,中间为青壮年人口;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2)定类型: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见下表)人口金字塔图的基本类型对比型)各年龄组人口比重大出生率长期下降,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7%以上)死亡率上升,呈负增长(3)析变化:①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
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
②特殊变化。
A :某年龄段人口所占比例突然变小。
其原因可能是: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重大灾害导致死亡率上升;人口大量外迁。
B:某年龄段人口所占比例突然变大。
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C:男女比例失调。
如青年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异常偏少,这最可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如青年女性人口的比重异常偏大,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发展了服装、纺织等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部门。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男女比例失调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下,受“重男轻女”传统观念、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影响,而导致男性多女性少。
2.三维坐标统计图及其判读方法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条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轴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
判读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①因为是构成图,所以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②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须是100%,而不可能大于或小于100%;③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而不像其他构成图的要素可以任意增减;④三项要素在数轴上的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一致,即均按逆时针或顺时针由0到100%。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平行线法,分三步:(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①②③(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二)交流质疑、精讲点拨[合作探究一]:正误判断(1)人口增长就是人口增加。
( )(2)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一定时期内出生人口数量与死亡人口数量之差。
( )(3)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慢。
( )(4)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自然增长。
( )[合作探究二]: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按修正案中规定,生育一孩或两孩的夫妻均可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
探讨1: 我国政府为什么推行二孩政策?探讨2: 二孩政策推行后对我国人口数量会产生什么影响?[合作探究三]: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探讨1: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口增长具有怎样的特点?探讨2:材料中反映我国人口存在怎样的问题?(三)本堂总结(思维导图):(四)当堂反馈、拓展迁移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分析回答1~2题。
1.( )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L ”形B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为中世纪C .在旧石器时代,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差不大D .现代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大于铁器时代是因为现代人口出生率远大于铁器时代 2.( )影响图中各阶段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因素是 A .宗教信仰 B .自然灾害C .人口政策D .生产力发展水平3.( )决定全球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A .人口出生率B .人口死亡率C .人口自然增长率D .人口迁移量 表1是“200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
读表完成4题。
表1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4.( )2009年,下列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A .江苏B .广东C .江西D .云南 右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
读图完成5~6题。
5.( )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7.()该地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年份为A .1950年B .1955年C .1965年D .1970年 8.( )21世纪以来,该地人口A .出生率下降B .死亡率上升C .自然增长率上升D .人口数量减少 9.人口自然增长率随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下列有关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下图是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
234567世界人口总数(10亿)距今时间(年)10.()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A.1963年—1972年B.1975年—1986年C.1985年—1990年D.2000年—2010年11.()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就业压力大B.城市人口比重大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D.人口老龄化严重读右图“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判断12~13题。
12.()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3.397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23%B.17% C.13% D.60%13.()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6.29%,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91%,而总人口增加了近0.739亿。
因此,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的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青少年儿童比重右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宇塔图”。
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读图完成14~15题。
14.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A.美国B.印度C.日本D.英国15.甲、乙两国相比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面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资料图,回答16题。
16.()图中反映了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包括①人口增长势头过快②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③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④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
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回答17~18题。
17.()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 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18.()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2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