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试卷5-A卷
测量学试卷、习题及答案4套

测量学试卷(A)一、概念题(共6分)1、磁方位角:2、遥感:3、地貌:4、相对高程:5、系统误差:6、水平角:二、填空题(共22分)1、地物符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
地貌符号主要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的。
2、遥感分类按平台层次、比例尺分为、、。
3、水准测量时,把水准仪安置在距前、后尺大约相等的位置,其目的是为消除和所产生的误差。
4、(1)平整土地进行高程测量时,首先要在地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量学的任务包括和。
6、确定地面点位的三维空间是和。
7、我国常用的大地坐标系有、和。
8、坐标正算问题是:已知计算;坐标反算问题是:已知计算。
三、问答题(共12分)6题为园林、城规专业作,7题为水保专业作,1、何谓比例尺精度?它有什么实用价值?2、测量工作的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3、试简述影响测水平角精度的因素有那些。
4、什么叫中心投影?5、经纬仪测站安置工作的内容是什么?简述其目的和步骤。
6、简述建筑方格网主轴线测设的步骤。
7、已知1/100000地形图图幅的分幅编号为H-49-133,写出上下左右相邻图幅的编号四、计算题(共28分)(1)在作求积仪分划值测定时,安置航臂长为64.10,对已知面积16平方厘米的图形量得平均读数差为125,已知图形的比例尺1:500,求分划值C的绝对值与相对值。
若使C 的相对值为4平方米,问航臂长应调整为多少?(2)水准测量测定深沟底的高程,安置Ⅰ、Ⅱ两测站(见图4-1),在测站Ⅰ测得A点标尺读数为Array1.636m,B点标尺读数为4.956m。
在测站Ⅱ测得B点标尺读数为0.561m,C点标尺读数为4.123m,已知A点高程为100m,求得沟底C的高程为多少?又问测站Ⅰ与测站Ⅱ的仪器视线高程为多少?图4-1(3)利用高程为7.831m的水准点,测设高程为7.531m的室内±0.000标高。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第1~11章共79题)习题1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 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L 。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的绝对高程为45.300m ,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 ,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 , 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8.已知地面上A 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为63°45′,试求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AB α 并绘出关系略图。
答案: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 轴是南北方向,X 轴朝北,Y 轴是东西方向,Y 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
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
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 轴,赤道投影为Y 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测量学》试题库 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或仪器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
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长沙理工大学测量学试题七套+答案

测量学试卷一一、填空题1.角度测量包括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2.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它是通过测定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三个基本量来实现的。
3.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三种。
4.直线定线一般可用目估定线,当精度较高时才用经纬仪定线。
5.以标准方向线的子午线北端或南端起算,量至直线的锐角,称为该直线的象限角。
6.误差传播定律描述了观测值中误差,观测值函数中误差之间的关系。
7.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
因此平面控制网可构成导线网和三角网的形式。
8.高程相等的相邻点的连线称为等高线,等高距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9.中线测量是把线路工程的中心(中线)标定在地面上,并测出其里程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测设中线各交点和转点、线路各转角。
10.圆曲线详细测设一般常采用的方法有切线支距法,偏角法,极坐标法11.在隧道施工测量中,平面控制测量常用直接定线法,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二、选择题1.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D )的科学。
D A、B都是2.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 C )来测定两点间高差的。
C 水平视线3.圆水准器轴的检验校正是为了满足(B )。
B L′L′∥VV4. 若竖盘为全圆式顺时针注记,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盘左读数为L,盘右读数为R,指标差为x,则盘左、盘右竖直角的正确值是(B )。
B 90°-L+x ;R-x-270°5. 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27°58′41″,δ=2′18″,γ=-2′18″,则该直线的磁方位角为(A )。
A)127°54′05″6. 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为:D1=72.36m±0.025m,D2=50.17m±0.025m ,比较它们的测距精度为( A )。
A)D1精度高7. 已知αAB=312°00′54″,S AB=105.22,则△X,△Y分别为( B )。
测量学考试题库(附附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1.1试题1.1.1名词解释题(1)水准面(2)大地水准面(3)参考椭球面(4)绝对高程(5)相对高程1.1.2填空题(1)地形图测绘工作程序,首先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才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必须有三个参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3)小区域独立测区坐标系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标系; 大区域测量坐标系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标系。
(4)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普通工程测绘工作中,大比例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比例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比例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测量工作内容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测量,____________测量以及___________测量。
(7)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坐标系,其X、Y坐标轴位置与数学上正相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测量的任务包括测绘与放样两方面,测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放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学习题05 误差理论基础

习题五一、填空题1、真误差是指,其表达式为。
2、误差的来源有、、三个方面,按误差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3、评定观测值精度主要采用、和。
4、用6″级经纬仪按测回法测量某一角度,欲使测角精度达到±5″,则测回数不得少于。
5、在等精度观测中,设观测值中误差为m,观测次数为n,则最可靠值的中误差为。
6、水准测量中,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5mm,若1km有15个测站,则1km的高差中误差为。
7、误差传播定律是描绘和中误差关系的定律,它的表达式为。
8、在等精度观测平差中,最可靠值采用,其表达式为,在不等精度观测平差中,最可靠值采用,其表达式为。
9、在一组观测值中,单位权中误差为±3mm,某观测值的权为4,则该观测值中误差为。
二、简答题1、何为系统误差?它有什么特性?在测量工作中如何消除或削弱?2、何为偶然误差?偶然误差能否在测量工作中消除?它的统计特性有哪些?3、什么叫中误差?为什么中误差能够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在一组等精度观测中,中误差和真误差有何区别?4、试用偶然误差的特性来证明:在等精度观测中,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可靠值。
5、设有Z1=X1+X2,Z2=2X3,若X1、X2、X3均独立,且中误差相等,问Z1、Z2的中误差是否相等,说明原因。
6、什么叫做权?它有什么含义?权与中误差之间的关系怎样?7、已知某正方形,若用钢尺丈量一条边,其中误差为m=±3mm,则正方形的周长中误差为多少?若用钢尺丈量4条边,则周长的中误差又是多少?试计算说明。
8、什么叫做权倒数传播定律?它描绘的是一种什么关系?它与误差传播定律有什么联系?三、选择题1、用水准仪观测时,若前、后视距不相等,此因素对高差的影响表现为(),在一条水准线路上的影响表现为()A 、偶然误差,偶然误差B 、偶然误差,系统误差C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D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2、当误差的大小与观测量的大小无关时,此时不能用()来衡量精度A 、相对误差B 、中误差C 、绝对误差D 、容许误差()3、用30 米长的钢尺丈量距离(该尺经过检验后其实长度为29.995m ),用此尺每量一整尺就有0.005m 的尺长误差,则这种误差属于A 、偶然误差,且符号为(-)B 、系统误差,且符号为(-)C 、偶然误差,且符号为(+ )D 、系统误差,且符号为(+ )4、由于测量人员的粗心大意,在观测、记录或计算时读错、记错、算错所造成的误差,称为()A 、偶然误差B 、系统误差C 、相对误差D 、过失误差5、在相同条件下,对任何一个量进行重复观测,当观测次数增加到无限多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为零,这说明偶然误差具有A、对称性B、有界性 C 、大小性D、抵偿性6、中误差反映的是()。
测量学试题

测量学考试试题(1)班级 土木1203班姓名张庆达学号20123417437成绩 100分一、简答题(30分)1.地形图精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什么?如果测绘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要求图上的精度为0.4mm 时,则碎部测量时的取舍长度为多少? 2.微倾式水准仪有哪些轴线?轴线之间应满足那些几何条件? 3.用公式ABABAB x y R ∆∆=arctan计算出的象限角AB R ,如何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B α? 4.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5.路线中线测量的任务是什么?其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 6.相位法测距原理和脉冲法测距原理有何不同?二、计算题(60)1、设A 点高程为15.023m ,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中间,读得A 尺读数a=2.340m ,B 尺读数b 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 点高程。
(10分)2、 如下图,已知AB 边的坐标方位角αAB ==137°48′,各观测角标在图中,请推算CD 、DE 边的方位角。
(10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独立丈量了两条直角边a ,b ,其中误差均为m ,试推导由a ,b 边计算所得斜边c 的中误差c m 的公式?(10分)4、已知=AB α89°12′01″,=B x 3065.347m ,=B y 2135.265m ,坐标推算路线为B →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B β32°30′12″,=1β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B D 123.704m ,=12D 98.506m ,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12分) 5、已知圆曲线交点里程为K3+182.76,转角=∆R 25°48′,半径=R 300m ,试计算圆曲线测设元素与主点里程。
(8分)6、闭合水准路线高差观测如图,已知A 点高程H A = 41.20m ,观测数据如图所示(环内单位为m 的为两点高差,环外单位为km 为两点距离),计算B 、C 、D 、E 点的高程。
三年级测量的单元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测量的单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工具是用于测量长度的?A. 温度计B. 尺子C. 天平D. 锤子2. 1米等于多少厘米?A. 10厘米B. 100厘米C. 1000厘米D. 10000厘米3. 下列哪种测量单位是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A. 升B. 克C. 米D. 瓦4. 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是什么?A. 尺子B. 温度计C. 天平D. 锤子5. 下列哪种测量单位是用于测量重量的?A. 千克B. 升C. 米D. 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尺子可以用于测量长度。
()2. 1千克等于1000克。
()3. 温度计可以用于测量重量。
()4. 米是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单位。
()5. 天平是用于测量长度的工具。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1米等于______厘米。
2. 常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单位是______。
3. 测量重量常用的工具是______。
4. 1千克等于______克。
5. 温度的测量单位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米和厘米的关系。
2. 请简述千克和克的关系。
3. 请简述温度计的作用。
4. 请简述天平的作用。
5. 请简述升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根绳子长2米,用尺子测量,绳子有多少厘米?2. 一个苹果重200克,用天平测量,苹果有多少千克?3. 一杯水有500毫升,用升作为单位,水有多少升?4. 室温为25摄氏度,用温度计测量,室温是多少华氏度?5. 一本书的重量为1千克,用天平测量,书的重量有多少克?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尺子和温度计在测量方面的区别。
2. 请分析升和千克在测量方面的区别。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尺子测量一张纸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下来。
2. 请用天平测量一个苹果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用来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20 学年第学期
《测量学》试卷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测绘系
考试日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大地水准面是一个的曲面。
A 规则
B 不规则
C 部分规则 D无法确定
2、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是。
A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B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C 自由高程系统
D 国家没有确定
3、在10km范围内,以下哪一观测量不可以用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
A 水平距离
B 水平角
C 平面坐标
D 高程
4、当A点到B点的高差值为正时,则A点的高程比B点的高
程。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确定
5、用DS3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的操作程序为:。
A 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B 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C 精平粗平瞄准读数
D 瞄准粗平精平读数
6、测回法测水平角适用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A 两个方向的单角
B 三个方向测角
C 四个方向测角
D 任意方向测角
7、A点到B点的坐标方位角为268°18′26″,则B点到A点的坐
标方位角为
A 268°18′26″
B 178°18′26″
C 88°18′26″
D 1°41′34″
8、某一组等高线,其相邻计曲线之间的高差为10m,则该组等高线的等高距为
A 1m
B 2m
C 5m
D 10m
9、已知1:1000的地形图左下角坐标为X=2000,Y=5000;控制点A
的坐标为X A=2345.32,Y A=5124.38;其在图中的展点位置为:
A B C D
10、在未知点上设站对三个已知点进行测角交会的方法称为。
A 后方交会
B 前方交会
C 侧方交会
D 距离交会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水准管轴
2﹑附合导线
3﹑水平角
4﹑相对高程
5﹑刻线尺
三、问答与计算题(共50分)
1﹑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哪几点?(6分)
2﹑闭和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有哪些步骤?(6分)
3﹑平面控制测量有哪些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8分)4﹑进行测绘时为什么先控制测量后碎步测量。
(10分)
5﹑用钢尺往返丈量了一段距离,其平均值为325.63m,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2000,则往返丈量距离之差不能超过多少?(10分)
四、综合题(共15分)
1、联系实际情况,说说通过《测量学》学到了那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B
2、A
3、D
4、B
5、A
6、A
7、C
8、B
9、A 10、A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水准管轴
通过水准管分划线的中点所作的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2﹑附合导线
由某一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一系列的控制点之后,附合到另一个已知控制点,这种形式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3﹑水平角
地面上两条相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角。
或过地面上两条相交直线所作的两个竖直面所夹的二面角,称为水平角。
4﹑相对高程
地面上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某一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5﹑刻线尺
以尺前端一刻线作为尺的零点的钢尺,称为刻线尺。
三、问答与计算题(共50分)
1﹑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哪几点?(6分)
答: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导线点应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测区内,并有足够的密度,以便于
控制整个测区;
②同一等级的导线,其相邻的导线边长相差不宜过大,不要超过
三倍;
③相邻的导线点间应互相通视,以便于测角;
④导线边应选择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以便于距离丈量;
⑤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⑥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处,便于碎部测量。
2﹑闭和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有哪些步骤?(6分)
答:闭和导线测量内业计算步骤如下:
①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②导线边方位角的计算;
③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
④导线点坐标的计算。
3﹑平面控制测量有哪些形式?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8分)答:平面控制测量有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两种形式。
①三角测量适用于测区面积大、视野开阔的地带布设,譬如山
区和丘陵地区以及隧道、桥梁工程。
②导线测量适用于测区面积小、障碍物比较多、视野不是很开阔,但可沿路进行平面控制点布设的地区,譬如林区、居民区等。
4﹑进行测绘时为什么先控制测量后碎步测量。
答:在地面上从事测绘工作时,需要测定很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由于任何一种测量工作都会产生不可避免的误差,所以每次测量时都必须采取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以防止误差的积累。
假如从一个碎部点开始,逐点进行施测,最后虽然可得到欲测各点的位置,但是这些点的位置可能是很不准确的。
因为前一个点的量度误差将会传递到下一点,这样积累起来,最后可能达到不可容许的程度。
因此,在测区内先选择一些有控制意义的点,首先把他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精确地测定出来,然后再根据它们测定附近的碎部点。
这样每个碎部点的位置都是从控制点测定的,误差就不会从一个碎部点传递到另一个碎部点,能保证应有的精度。
5﹑用钢尺往返丈量了一段距离,其平均值为325.63m ,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2000,则往返丈量距离之差不能超过多少?(10分) 解:m D D 16.02000/163.325==返往⨯-
四、综合题(共15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