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季节性气候变化
季节性气候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四季更替,使得地球表 面的气候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季节性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动物迁徙和人类生活等方面 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夏季是作物生 长的季节,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冬季则是休眠的季节。
地球的偏转力
地球的偏转力:地球自转产生的偏转 力会对地球表面的运动物体产生影响 ,使其运动轨迹发生偏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由于地球的 自转,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会经历昼夜交替。在地球上某一特 定地点,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圈,就会经历一次昼夜交替 。
四季变化现象
总结词
四季变化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倾斜 角度和距离太阳远近的变化,导致太阳 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均,从而形成四 季变化。
公转的பைடு நூலகம்期
总结词:一年
详细描述: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回归年。这个周期是地球公转的 基本单位,对于地球的气候、季节变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03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昼夜交替现象
总结词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时,不同地区会经历昼夜交替。
详细描述
月相的变化
总结词
月相的变化是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的证 据,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导致月球在地球 上的位置和形状不断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月 相。
详细描述
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时地球也在自转,这导 致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形状和位置不断变 化,形成了不同的月相,如新月、上弦月、 满月、下弦月等。通过对月相变化的观察和 记录,可以证明地球的运动。
02 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定义

2022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

2022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
【点拨】一天中,正午时刻的影子最短,一年中,冬至 日时的影子达到最长。
【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请结合你的学习实践,回 答下列问题。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某中学地理兴 趣小组利用自制简易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结合图示完 成(1)~(2)题。
(1)图甲中左手持铅笔(代表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 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能观测到____昼__夜__交__替_____现象 。
【巧学妙记】 五带和纬度带的区别
地球五带和高、中、 低纬度地区的范围关系: 热带<低纬度,温带>中 纬度,寒带<高纬度。
图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以 北半球为例)
习题链接
练基础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B 6 见习题
练能力
练素养 答案显示
1 C 6 见习题
见习题
2D
2B
3A
【点拨】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2)图乙中手持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应该注意: ①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②以光源为中心沿 ___逆_____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点拨】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公转。
通过演示,同学们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有了 更形象地认识。请你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解答(3)~(4)题 。
日期
__3_月__2_1__ __6_月__2_2__ __9_月__2_3__ _1_2_月__2_2__ 日前后 日前后 日前后 日前后
直射纬线 __赤__道____ 北回归线 赤道 南__回__归__线__
图示




北半球昼夜 昼夜等长 _昼__长__夜__短_ 昼夜等长 昼__短__夜__长__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__季__节____变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2
秋分
秋分是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昼夜时间相等的现象。它标志着秋季在大部分地 区的开始。
3
冬至
冬至是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北半球白昼最短的现象。它标志着冬季在北 半球的开始。
总结
1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控制了我们的时间和季节,影响了我们的气候和生活。
2 太阳的影响
太阳的直射和斜射决定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温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 二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以下内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太阳的影 响,造成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原因。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围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运动。它带来了昼夜交替的变化。
公转
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运动。它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影响
自转和公转改变了地球的气候、温度和日照时间,对生物圈和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直射
太阳直射是太阳光垂直射到地球表面的现象。它导 致了热带小的角度射到地球表面的现 象。它导致了极地地区的寒冷气候。
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1
春分
春分是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昼夜时间相等的现象。它标志着春季在大部分地 区的开始。
3 季节现象
春分、秋分、冬至和夏至带来不同的季节变化,给我们带来多样化的天气和自然景观。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案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案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知道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2、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喜欢看姚明打篮球的同学请举手,哟!这么多球迷哇!你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有时想看姚明在美国纽约的一场下午比赛现场实况转播,常常是等到晚上三四点钟呢?为什么两地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刚开学的时候,多数同学穿的是短袖,现在多数同学已穿长袖长裤了,而且每下一场雨我们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冷了?要回答这些问题,就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地理知识有关了。

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教师:演示转动地球仪,并提问(1)地球怎样自转?(绕地轴不停地旋转)(2)观察并描述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师:板图讲解不同的投影图地球自传方向的表示生:同桌的两位同学演示地球的自转。

师:提醒学生注意拨动地球仪的方向一定要自西向东(逆时针)。

(3)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24小时,15°)师: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生:讨论、回答。

(4)昼夜的形成师: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射到地球仪上。

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生:地球仪一半亮,一半暗。

师:为什么?如果地球仪是透明的,结果怎样?生:答略师:同样的道理,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昼夜就是这样形成的。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精品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精品课件

A.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旋转轴相同
C.公转的周期是一天
D.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2.下列关于地轴和地球公转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地轴是倾斜的
B.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相同
C.地轴是垂直的
D.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读太阳直射点一年中回归运动的示意图,完成3~4题。
3.造成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的原因是( )
配套人教版
第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为什么12月25日圣 诞节,正当中国寒风呼 啸时,澳大利亚却是仲 夏时节呢?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
和周期。 2.能大致确定二分二至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能利用图或亲
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能用地球公转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知道四季变化的原因,以及
二 地球的公转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展示自己绘制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并总结绘制的要点。
动手做
限时3分钟)
二 地球的公转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为例)
23.5°N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0°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次年) 23.5°S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温馨提示:太阳直射点是地心和日心的连线与地球球面的交点
二 地球的公转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赤道
最终结论
( 限时3分钟) • A、C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 • B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D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地球的公转(19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 地球的公转(19张PPT)

太 阳 直 射 点 移 动
正午太阳 的高低变 化 地面得到 太阳光热 的多少
昼夜长 短的变 化
我 冷
春分
A
冬至
以北半球中 纬度A地为例
太阳 直射点 位置
夏至
B
秋分
D
C
地 球 的 公 转
日期 3月21日 前后 6月22日 前后 9月23日 前后 12月22 日前后
节气
春分 夏至
正午太阳 高度
昼夜长短

道 (23.5°S)
获得的热 量最多
南极圈(66.5°S) 90°S
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极圈(66.5°N)
90°N 北寒带
获得的热量最少
北回归线
(23.5°N)

南回归线

(23.5°S)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极圈(66.5°S)
南寒带
90°S
获得的热量最少
90°N 既无阳光直射,又 无极昼极夜现象
北极圈(66.5°N)
• 多项选择题: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地球
ABCE

知识脉络
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
太阳直射点 南北移动
正午太 阳高度 变化
同一地 点不同 时间获 得热量 不同 同一时 间不同 纬度获 得热量 不同
昼夜长 短变化
五 的 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2、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 日· 法拉兹 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5、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6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 8.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1 9 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2 0.命运是那些懦弱和认命的人发明的! 21.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22.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 23.昨天是失效的支票,明天是未兑现的支票,今天才是现金. 24.一直割舍不下一件事,永远成不了! 25.扫地,要连心地一起扫! 26.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27.当你停止尝试时,就是失败的时候. 28.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 29.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30.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31.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32.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33.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34.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35.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6.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37.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38.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39.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40.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0、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地球的自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及特点。

(2)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能力目标:利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情感目标:(1)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中,领悟到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2)初步形成对地球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方时差。

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

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合作探究[板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展示] 课件:地球的自转。

[教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

) [教师] 这里有一个地球仪,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注意学生旋转地球仪的方向。

)[提问] 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球的自转;因为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讲述] 这和我们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感觉公路两侧的树木向后跑的道理是一样的。

[提问] 昼夜的产生只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吗?[演示] 出示一个较大的玻璃地球仪。

(还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 [演示] 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提问] 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大约是24小时。

)[活动] 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1)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

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地球的运动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地球的运动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1月份某天日落 下午5:30
7月份某天日落 下午6:30
观察动画,归纳地球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的变化
归纳 地球的公转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点 的位置 昼夜情况
春分 3月21 前后
赤道
昼夜 平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6月22 日前后
北回 归线
昼长 夜短
9月23 日前后
赤道
昼夜 平分
12月22 日前后
南回 归线
昼短 夜长
同一地方不同时期的中午,为什么太阳 升得不一样高?所产生的物体影子也不 一样长呢?
北京小美的困惑:不同季节,日 落的时间不一样呢?
1月份某天日落 下午5:30
7月份某天日落 下午6:30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公转
2020/11/26
3
一.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运动绕转中 心
归纳 地球的公转
注: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相反
产生的地理现象: 四季的更替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日期
太阳直射点 的位置
3月21 前后
赤道
6月22 9月23 日前后 日前后
北回 赤道 归线

冬至
12月22 日前后
南回 归线
思考
根据的生活的经验,你认为冬 季的白天时间长还是夏天的白 天时间长呢?
思考
北京小美的困惑:不同季节,日 落的时间不一样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C 4.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举行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
D 5.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向北运动 B.位于北半球,向南运动 C.位于南半球,向北运动 D.位于南半球,向南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公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并学会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公转,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比较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规律;利用示意图来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列说明各自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公转时地球上不同纬度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阅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上的五带”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析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产生的地理现象。

2、难点:四季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五带的划分。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演示法
教学用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手电筒
【导入新课】日复一日,日有昼夜更替,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年复一年,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你能说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吗?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另一种运动形式。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一)公转的规律
【讲授新课】和自转一样,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公转的规律
(看多媒体)同学们仔细观察公转中有什么现象?
1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2地球总是一圈一圈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3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指向同一个方向。

(北极星附近)
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和自转相同。

讲述: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时间正好是一年,也就是说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通过人们观测发现,它在宇宙空间中的指向是保持不变的。

比较地球自转规律和公转规律:
大家都知道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那么地球在公转时又会产生什么地理意义呢?
(板书)(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了四季(看视频观察)
(1)假设地球是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
(直射点赤道上)
(2)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但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
(直射点的纬度不变)
(3)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
(公转位置不同,直射点不同,并且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如下图)
讲解:夏季正午太阳高度高,白昼时间长;冬季正午太阳高度低,白昼时间短。

这种正午太阳高低和白昼长短的变化,决定了该地得到太阳光热多少的变化,进而反映出四季的变化。

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四季的变化
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
(在北半球我们一般规定: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南半球则相反。


承转:刚才我们知道了在同一个地方,季节不同,太阳光照不同;那在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地方,太阳照射的情况相同吗?
(板书)2、产生五带
讲述: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的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五带是怎么划分的,各有什么特征?
学用方法指导:学习地理要善于抓住比较、抓住联系。

请看下表
板书设计: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二、地球的公转
(一)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二)公转规律
1、旋转中心:太阳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
(三)产生的地理现象
1、产生四季:春、夏、秋、冬
2、产生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