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试题
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化学反应速率

2005年高考化学试题-----化学反应速率(05广东)17、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 (g)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稳时,4υ正(O2)= 5υ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稳状态C、达到化学平稳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05广东)14、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O2(g) + 2NO(g);ΔH>0,达到平稳。
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05全国卷Ⅱ)11.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05全国卷I)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 + Y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X、Y、Z均为气态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05江苏)15.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人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B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 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05江苏)18.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 +B(g) 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 %。
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汇编--有机化学

2005年高考化学试题-----有机化学(05上海)1、下列化学名词正确的是( )A 、三溴笨酚B 、烧碱C 、乙酸乙脂D 、石碳酸(05上海)2、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烯的最简式C 2H 4B 、乙醇的结构简式C 2H 6O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l :C ..Cl ..Cl:ClD 、臭氧的分子式O 3(05广东)18、背景材料:①2004年夏季,特氟隆不粘锅事件引起公众关注;②2004年冬季,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研究蛋白质的科学家;③2005年初春,广东大部分地区进行人工降雨;④2005年春末,某高速公路发生液氯运输车翻倒泄露事故。
下列相应说法正确的是A 、特氟隆(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氟利昂B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形成的不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现象C 、AgI 和干冰都可用于人工降雨D 、附近人员应迅速远离液氯泄露地点,并逆风往安全区域疏散(05江苏)1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A .配制50 g 质量分数为5% NaCl 溶液:将45 mL水加入到盛有5 g NaCl 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B .制备乙酸乙酯: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C .鉴定SO24: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D .鉴别环已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环已烯和苯中(05广东)12、化学工作者一直关注食品安全,发现有人将工业染料“苏丹红1号”非法用作食用A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 、属于芳香烃衍生物C 、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属于甲苯同系物(05江苏)13.某有机化合物X ,经过下列变化后可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乙酸乙酯。
则有机物X 是A C 2H 5OHB C 2H 4 C CH 3CHO D CH 3COOH乙醇乙酸碳酸钠 饱和溶液(05广东)23、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为:(CH 3)2C=CHCH 2CH 2C(CH 3)=CHCH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 .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 .1mol 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 .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05江苏)1.2005年1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
年高考广东综合化学部分

2005年高考广东综合测试化学部分试题21.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Cl2=2Cl—+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B.氯气是还原剂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22.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氢气产生:Mg + 2H++ 2Cl—== MgCl2 + H2↑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Ba2+ + SO42—== BaSO4↓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 +2H+ == 2Na+ + H2O + CO2↑D.过量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溶液变浅绿色;Fe + Fe3+ == 2Fe2+23、橙花醛是一种香料,结构简式为:(CH3)2C=CHCH2CH2C(CH3)=CHCH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1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24、下列于化学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为负极B.0.1molN2与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2molNH3。
C. 1mol/LAlCl3溶液中,铝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D.18gH2O中含1mol氧原子25、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过氧化氢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是强酸B. 过氧化氢是离子化合物C. 过氧化氢可以发生分解反应D.过氧化氢是水的同分异构体35.(8分)海水占地球总储水量的97.2%。
若把海水淡化和化工生产结合起来,既可以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资源。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
氯化钠中的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族。
(2)目前国际上实用的“海水淡化”主要技术之一是蒸馏法。
蒸馏法是将海水变成蒸汽,蒸汽经过冷却而得高纯度淡水,由此可判断蒸馏法是(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重要化工产品,反应式为:食盐+H 2O NaOH+H 2+Cl 2(未配平)。
试卷广东卷分析及启课件

试卷(广东卷)分析及启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A% == 请在右图中画出A%和m试F卷e(广/m东卷O)分的析及关启 系的图形。
A%
100
80
60
40
20
0
1
6/21 7/21 8/21 9/21 10/21 mFe/mO
试卷(广东卷)分析及启
(4)如果Fe2O3 和CO的反应分两步进 行:
3 Fe2O3 + CO
2Fe3O4 +CO2
Fe3O4 + CO
2005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总题数为27题, 其中19道选择题、2道实验题、2道无机题、 2道有机题和2道计算题组成了2005年的高考 化学试卷,比2004年增加了1题.其题型基 本稳定,分值分配合理。
试卷(广东卷)分析及启
(1)送分题分数减少 (2)第Ⅱ卷简答成分增加 (3)陌生题题量增加 (4)试题的综合性增强 (5)以能力立意为主,考查学生的自学能 力
一、2005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二、试题特点
三.对2005年高考化试卷的总体评价 四.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几点启示 一、2004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试卷(广东卷)分析及启
内容
题号
分
值
概念和理 1、3、4、5、6、50
论
10、14、15、16、
17、19、22(1)、
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题汇编2

2005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化学试题汇编--------基本概念、基本理论(05广东)19、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 、c (Na +)=c (HCO 3-) + c (CO 32-) + c (H 2CO 3)B 、c (Na +) + c (H +) = c (HCO 3-) + c (CO 32-) +c (OH -)C 、HCO 3- 的电离程度大于HCO 3-的水解程度D 、存在的电离有:NaHCO 3 = Na + + HCO 3-, HCO 3-H + + CO 32- H 2O H ++OH -(05广东)17、对可逆反应4NH 3(g ) + 5O 2 (g4NO (g ) +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稳时,4υ正(O 2)= 5υ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 ,则反应达到平稳状态C 、达到化学平稳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 3υ正(H 2O )(05广东)1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含有大量Fe 3+的溶液中:NH 4+、Na +、CI -、SCN -B 、在强碱溶液中:Na +、K +、AlO 2-、CO 32-C 、在c(H +)=10-13mol ·L -1的溶液中:NH 4+、Al 3+、SO 42-、NO 3-D 、在pH=1的溶液中:K +、Fe 2+、Cl -、NO 3-(05广东)15、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 2O 3)的氧化锆(Z r O 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 2-。
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A 、在熔融电解质中,O 2-由负极移向正极B 、电池的总反应是:2C 4H 10 + 13O 2 → 8CO 2 + 10H 2O C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 2 + 4e - = 2O 2-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 4H 10 + 26e - + 13O 2 = 4CO 2 + 5H 2O(05广东)14、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 2(gO 2(g ) + 2NO (g );ΔH >0, 达到平稳。
广东高考综合科化学试题

2005年广东高考综合科化学试题13.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私自滥采黄金的现象,提炼过程一般要使用化学药品氰化物,其直接后果是()①污染水体②破坏臭氧层③危害工人的生命与健康④破坏植被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14.下列化学药品中属有毒且易燃料是()A.乙酸B.氰化钾C.甲醇D.氢气21.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
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A.+C2H5Cl→+HClB.+C2H5OH→+H2OC.+CH2=CH2→D.→+HBr;+H2→22.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的是()A.闪电B.光化学烟雾C.酸雨D.臭氧层空洞34.(6分)司机酒后驾车时可检测他呼出的气体,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36.(20分)观察右图并回答以下问题:(1)绿色植物可以通过作用吸收CO2,可以通过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分)(2)人类活动可经由多种途径增加大气中的CO2。
请写出下列会产生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石灰窑生产石灰:(2分)②煤炭燃烧:(1分)③汽油燃烧:(3分)(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激增,导致大气中的CO2显著增多。
这一变化始于历史上的时期。
(2分)(4)如果说以CO2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的积聚会造成所谓温室效应,那么由于、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2分)(5)如果海平面上升,我国3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市、市、市就将会受到影响。
(3分)(6)简述题图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5分)2001年21.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已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周期表里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发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C.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是周期性变化22.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二氧化氯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图1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 学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05)若集合}2|||{≤=x x M ,}03|{2=-=x x x N ,则=N M 1B(A) {3} (B) {0} (C){0,2} (D){0,3} (2) (2005)若i b i i a -=-)2(,其中a 、i R b ,∈是虚数单位,则=+22b a 2D(A) 0 (B) 2 (C) 25(D)5(3) (2005)=-+-→93lim 23x x x3A (A) 61- (B) 0 (C) 61 (D)31(4) (2005)已知高为3的直棱柱C B A ABC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如图1所示),则三棱锥ABC B -'的体积为4D(A)41 (B) 21(C)63 (D) 43(5) (2005)若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1222=+myx 的离心率为21,则=m 5B(A) 3 (B)23 (C) 38 (D) 32(6) (2005)函数13)(23+-=x x x f 是减函数的区间为6D(A) ),2(+∞ (B) )2,(-∞ (C) )0,(-∞ (D) )2,0((7) (2005)给出下列关于互不相同的直线m 、l 、n 和平面α、β的四个命题:①若,,A l m =⊂αα 点m A ∉,则l与m 不共面;②若m 、l 是异面直线,l ∥α,m ∥α,且,,m n l n ⊥⊥则α⊥n ;③若l ∥α,m ∥β,α∥β,则l ∥m ;④若=⊂⊂m l m l ,,αα点A ,l∥β,m ∥β,则α∥β.其中为假命题的是7C(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2005)先后抛掷两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它们的六个面分别标有点数1、2、3、4、5、6),骰子朝上的面的点数分别为X 、Y ,则1log 2=Y X 的概率为8C(A)61 (B)365 (C) 121 (D) 21(9) (200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x f y =.现将)(x g y =的图像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沿y 轴向上平移 1个单位,所得的图像是由两条 线段组成的折线(如图2所示), 则函数)(x f 的表达式为9A(A) ⎪⎩⎪⎨⎧≤<+≤≤-+=20, 221,22)(x x x x x f (B) ⎪⎩⎪⎨⎧≤<-≤≤--=20, 2201,22)(x x x x x f(C)⎪⎩⎪⎨⎧≤<+≤≤-=42, 1221,22)(x x x x x f (D) ⎪⎩⎪⎨⎧≤<-≤≤-=42, 3221,62)(x x x x x f(10) (2005)已知数列}{n x 满足,4,3),(21,22112=+==--n x x x x x n n n .若2lim =∞→n n x ,则1x =10B(A)23 (B) 3 (C)4 (D) 5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 (2005)函数xex f -=11)(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11.{x|x<0}(12) (2005)已知向量),6,(),3,2(x b a == 且a ∥b ,则._________________=x12.4(13) (2005)已知5)1cos (+θ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与4)45(+x 的展开式3x 的系数相等,则θcos =________________.13.22±(14) (2005)设平面内有n 条直线(3≥n ),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n f 表示这n 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__________)4(=f ;当4>n 时,__________)(=n f .(用n 表示) 14. 5, )1)(2(21+-n n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2005) (本小题满分12) 化简)23sin(32)2316cos()2316cos()(x x k x k x f ++--+++=πππ),,(Z k R x ∈∈并求函数)(x f 的值域和最小正周期.15.解:xx x x k x k x f 2cos 4)23sin(32)23cos(23sin(32)232cos()232cos()(=+++=+--+++=πππππππ函数f(x)的值域为4-;函数f(x)的周期πωπ==2T ;(16) (2005) (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3所示,在四面体ABC P-中,已知342,8,10,6======PB AC AB PC BC PA .F是线段PB上一点,341715=CF ,点E 在线段AB 上,且PB EF ⊥.(I) 证明:⊥PB 平面CEF;(II)求二面角F CE B --的大小.16.(I )证明:∵2221006436PC AC PA==+=+∴△PAC 是以∠PA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同理可证△PAB 是以∠PAB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PCB 是以∠PCB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2005高考化学理综全国卷(3).doc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 分裂间期B 分裂前期C 分裂中期D 分裂后期2.右图表示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即达到饱和B C3植物比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更容易达到饱和C 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D 水稻是阴生植物,玉米是阳生植物3.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A 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 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4.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A 抗毒素是抗体B 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C 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D 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5.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
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B 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C 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D 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6.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7.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右图装置的是A 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B 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C 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D 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8.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气)+nB(固)pC(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 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Al l27 Cl 35.5 K 39 Mn 55 Fe 56 Br 80 Ag 108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7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Se 是人体必需微量 元素,下列有关7834Se 和8034Se 的说法正确的是A 、7834Se 和8034Se 互为同素异形体B 、7834Se 和 8034Se 互为同位素 C 、7834Se 和8034Se 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D 、7834Se 和8034Se 都含有34个中子2、将钠、镁、铝0.3mol 分别放入100mL1mol ·1-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 、1︰2︰3B 、6︰3︰2C 、3︰1︰1D 、1︰1︰1 3、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g 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 AB 、常温常压下,4g 氦气所含有的中子数目为4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 AD 、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g 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4、碘元素有多种价态,可以形成多种含氧阴离子I x O y n-。
由2个IO -26正八面体共用一个面形成的I x O y n-的化学式为A 、-492O IB 、-6102O I C 、-8112O I D 、-10122O I5、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A 、NH 4Cl NH 3↑+ HCl ↑B 、NH 3+CO 2+H 2O =NH 4HCO 3C 、2NaOH+Cl 2=NaCl+NaClO+H 2OD 、2Na 2O 2+2 CO 2=2Na 2 CO 3+O 26、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 3+ + 4OH - = AlO 2- + 2H 2OB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O 2 + H 2O + 2C 6H 5O - → 2C 6H 5OH + CO 32- C 、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HCO 3- + H + = CO2↑+ H 2OD 、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Fe 2+ + 2Br - + 2Cl 2= Fe 3+ +Br 2 + 4Cl -7、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 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 )粉。
在一定条件下,Ni 可以与CO (g )发生如下反应:但Ni 粉中的杂质不与CO (g )发生反应。
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 和470K ,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A 、纯Ni (s )和Ni (CO )4(g )B 、纯Ni (s )和CO (g )C 、不纯Ni (s )和CO (g )D 、不纯Ni (s )和Ni (CO )4(g ) 8、下列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① C 12H 22O 11(麦芽糖)+ H 2O → 2C 6H 12O 6 ②CH 2=CH 2 + H 2O = CH 3CH 2OH ③ CH 3CH 2Cl + H 2O → CH 3CH 2OH + HCl ④NH3·H2O NH4+ + OH-⑤ CH 3CH 2ONa + H 2O → CH 3CH 2OH + NaOH ⑥CaC 2 + 2H 2O → Ca(OH)2 + C 2H 2↑A 、②④B 、①②⑤C 、③④⑥D 、①③⑤⑥ 9、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A 、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浴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 、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试管口约31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 、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D 、把玻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0、短周期元素X 、Y 的原子序数相差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X 与Y 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B 、X 与Y 一定位于同一周期C 、X 与Y 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D 、X 与Y 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 11、下列各组物质仅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出的是A 、苯、酒精、硝基苯B 、食盐、烧碱、硝酸铵C 、蔗糖、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D 、氧化铜、二氧化猛、活性炭12、化学工作者一直关注食品安全,发现有人将工业染料“苏丹红1号”非法用作食用色素。
苏A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 、属于芳香烃衍生物C 、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属于甲苯同系物13、铊(Tl )是某超导材料的组成元素之一,与铝同族,位于第6周期。
Tl 3+与Ag 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反应:Tl 3+ + 2Ag = Tl + + 2Ag + 。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Tl +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B 、Tl 3+的氧化性比Al 3+弱C 、Tl 能形成+3价和+1价的化合物D 、Tl +的还原性比Ag 强14、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 2(g ) O 2(g ) 0,达到平稳。
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 ,Y 随X 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A 、当X 表示温度时,Y 表示NO 2的物质的量B 、当X 表示压强时,Y 表示NO 2的转化率C 、当X 表示反应时间时,Y 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 、当X 表示NO 2的物质的量时,Y 表示O 2的物质的量15、一种新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 2O 3)的氧化锆(Z r O 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 2-。
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A 、在熔融电解质中,O 2-由负极移向正极B 、电池的总反应是:2C 4H 10 + 13O 2 → 8CO 2 + 10H 2O C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 2 + 4e - = 2O 2-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 4H 10 + 26e - + 13O 2 = 4CO 2 + 5H 2O 1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含有大量Fe 3+的溶液中:NH 4+、Na +、CI -、SCN -B 、在强碱溶液中:Na +、K +、AlO 2-、CO 32-C 、在c(H +)=10-13mol ·L -1的溶液中:NH 4+、Al 3+、SO 42-、NO 3-D 、在pH=1的溶液中:K +、Fe 2+、Cl -、NO 3-17、对可逆反应4NH 3(g ) + 5O 2 (g ) 4NO (g ) +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稳时,4υ正(O 2)= 5υ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 ,则反应达到平稳状态C 、达到化学平稳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 3υ正(H 2O )18、背景材料:①2004年夏季,特氟隆不粘锅事件引起公众关注;②2004年冬季,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研究蛋白质的科学家;③2005年初春,广东大部分地区进行人工降雨;④2005年春末,某高速公路发生液氯运输车翻倒泄露事故。
下列相应说法正确的是A 、特氟隆(聚四氟乙烯)的单体是氟利昂B、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形成的不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现象C、AgI和干冰都可用于人工降雨D、附近人员应迅速远离液氯泄露地点,并逆风往安全区域疏散19、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c (Na+)=c (HCO3-) + c (CO32-) + c (H2CO3)B、c (Na+) + c (H+) = c (HCO3-) + c (CO32-) +c (OH-)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D、存在的电离有:NaHCO3 =Na+ + HCO3-, HCO3- H+ + CO32-H2O H++OH-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3分)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20、(14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1)根据反应Na2SO3(固)+H2SO4(浓)=Na2SO4 + SO2↑+ H2O,制备SO2气体。
①用下列简图,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制备并收集SO2的实验装置(含试剂)示意图。
②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①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溴水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硫化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2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
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可以不填满)。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