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发电项目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旨在将农作物产生的秸秆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达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将通过分析市场潜力、资源准备、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等方面,评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可行性。

一、市场潜力分析1.能源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用于生物质能利用,如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电力、生物质气体等,可以满足可再生能源的需求。

2.农业肥料:经过适当处理,农作物秸秆可以用作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对环境友好。

3.原料浸染:农作物秸秆可以用于纸浆生产和木质板材的制造等领域,替代传统原材料,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

二、资源准备分析1.农作物种植规模:项目可行性首先需要确认地区的农作物种植规模,包括小麦、玉米、稻谷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2.秸秆获取渠道:确保有稳定的秸秆供应和获取渠道,可以与农户、农民合作社进行合作,也可以与当地农业合作社或政府进行合作。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秸秆收集和储存技术:考虑到农作物秸秆的水分含量较高,需要使用干燥技术进行处理,确保秸秆的质量。

2.秸秆处理技术:根据不同的利用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如生物质颗粒化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发酵堆肥技术等。

3.尾气处理技术:对于生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经济效益分析1.能源利用: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

2.农业肥料:利用农作物秸秆制造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化肥成本。

3.原料浸染:农作物秸秆作为替代物可以减少原材料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4.环境效益: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减少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等不当处理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

结论:经过市场潜力、资源准备、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分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具备可行性。

项目实施需要与当地农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部门进行深度合作,并结合政府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一、引言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的残余物,不仅具有丰富的能源和养分,还是农村地区的重要环境污染源之一。

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生活质量。

本调研报告对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态度和需求。

2. 实地考察:走访农村地区,观察了解当地秸秆储存、处理和利用的现状,了解农民实际操作情况。

3. 专家访谈:与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访谈,了解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和产业现状。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大部分农民认识到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操作上存在困惑和不足。

2. 秸秆的综合利用方式:a.能源利用: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秸秆颗粒燃料、秸秆沼气等。

b. 农业利用:将秸秆还田或作为饲料、菌肥等农业用途。

c. 工业利用:将秸秆作为原料生产纸张、建材等。

3. 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的问题:a. 技术问题: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b. 政策问题:相关政策不明确,影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

c. 经济问题: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本较高,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4. 秸秆综合利用的前景:a. 环境效益: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减少秸秆焚烧导致的环境污染。

b. 经济效益: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c. 农村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结论与建议1. 加强宣传: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和态度。

2. 加大技术研究与创新: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利用率和降低成本。

3. 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持和监管措施。

4. 加强产业协作:政府、企业和农民应进行紧密合作,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链。

五、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措施与前景[J]. 中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 2018(6): 20-25.2. 李六,赵七,刘八.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展望[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3): 30-34.3. 王九,陈十.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与规划研究[J]. 农村发展研究, 2020(2): 26-31.【备注】以上报告中避免使用具体标题,以免出现标题相同的文字。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秸秆是指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茎秆、根系、叶片及其他植物部分。

传统上,秸秆是直接用于养殖、燃烧或堆肥等传统利用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逐渐发展起来。

本报告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调研,并总结了目前的利用方式。

一、秸秆利用的现状据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的秸秆约为10亿吨,而开展综合利用的比例不到20%。

而在我国,秸秆的年产量高达1.5亿吨,其中仅有30%得到综合利用。

目前,秸秆的主要利用方式包括饲料、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和工业原料等。

饲料利用是将秸秆加工成适合动物食用的饲料,例如秸秆粉碎后作为动物饲料的添加剂。

生物质能源利用主要是将秸秆通过发酵、压榨等方式转化为生物质燃料。

有机肥料利用是通过将秸秆进行堆肥,生产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用。

工业原料利用主要指将秸秆进行深加工,生产纸张、纺织品、建材等产品。

二、秸秆综合利用的挑战与问题目前,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秸秆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不佳,不利于集中进行综合利用。

其次,秸秆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导致其转化效率较低。

此外,秸秆利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废水、废渣等副产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挑战和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秸秆预处理技术:通过机械、化学等方式对秸秆进行预处理,改变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转化效率。

2. 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液体等能源形式,以及将秸秆制成肥料、纸张、纺织品等工业原料。

3. 秸秆综合利用的生态循环:通过秸秆碳循环、能量循环等方式,实现秸秆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四、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为了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政府支持政策: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户参与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秸秆是农作物的副产品,其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农田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二、项目内容。

本项目拟对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秸秆生物质能源利用、秸秆有机肥料生产、秸秆纤维板材生产等方面。

通过对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

1. 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需求逐渐增加。

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纤维板材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2. 技术条件,目前,我国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已有一定积累,具备了生物质能源生产、有机肥料生产、纤维板材生产等技术条件。

3. 政策支持,国家对于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给予了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4. 经济效益,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项目实施方案。

1. 秸秆生物质能源利用,建立秸秆生物质能源生产线,通过秸秆发酵、压块等工艺,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替代传统煤炭,解决能源问题。

2. 秸秆有机肥料生产,建立秸秆有机肥料生产基地,利用秸秆进行有机肥料发酵和加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3. 秸秆纤维板材生产,利用秸秆进行纤维板材的生产,替代传统木材,减少森林资源的开采,保护生态环境。

五、项目预期效益。

1. 经济效益,预计项目实施后,年产值可达到数千万元,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农民收入。

2. 社会效益,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减少农田秸秆焚烧,改善农作物种植环境,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六、项目风险分析。

1. 技术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生物质能源生产技术、有机肥料生产技术、纤维板材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秸秆调研报告

秸秆调研报告

秸秆调研报告秸秆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植物茎和叶子,产生大量秸秆是农业生产带来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秸秆处理的难题,本次调研旨在调查秸秆目前的处理方式以及可能的再利用途径,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民和农业相关企业,包括秸秆的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秸秆再利用的态度和期望。

实地走访为观察农田和农商场秸秆的处理情况,并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三、调研结果1. 秸秆处理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主要的秸秆处理方式有焚烧、堆肥和直接丢弃。

其中,焚烧是普遍采用的方式,但会产生大量废气和灰渣,对环境造成污染。

部分农民选择将秸秆堆肥,但由于缺乏专业设备和技术指导,堆肥过程存在一定困难。

2. 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焚烧秸秆会导致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堆肥过程中,部分农民对调整比例和堆放方式的认知不足,导致堆肥效果不佳。

另外,秸秆直接丢弃在农田中也会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

3. 秸秆再利用的态度和期望: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和农业企业对秸秆再利用持积极态度,并期待将秸秆用于生物质能源等领域。

他们认为秸秆再利用既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

四、调研建议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秸秆处理和再利用的支持力度,提供技术指导和经济补贴。

同时,加强对焚烧方式的监管,推广环保处理的方法。

2. 秸秆资源化利用:发展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如建立秸秆发电厂和生物质燃料生产基地。

同时,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投资设立相关产业,提高秸秆加工利用的效率。

3. 农民培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秸秆处理和再利用的认知和技能。

通过技术指导和示范,帮助农民解决堆肥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堆肥效果。

4. 公众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大众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知。

通过宣传秸秆再利用的重要性和优势,推动社会各界的参与。

农村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农村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农村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农村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一、引言秸秆是农作物的剩余物,通常在农民收割庄稼后,会被留在田地中,既占用了土地资源,也存在火灾隐患。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废弃物,提高农村的资源利用率,本次调研对农村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调查。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在乡村选择了不同类型的农户进行调查,包括农田种植农户、养殖农户和农产品加工农户等。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可知,目前农村对秸秆的综合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饲料:农民将秸秆与其他饲料混合使用,以作为牲畜的饲料。

这种方式能够解决秸秆的利用问题,但有些农民担心秸秆中的一些不良物质对牲畜健康产生影响。

- 肥料:农民将秸秆进行堆肥,用作农田肥料。

虽然这种方式比较常见,但是由于秸秆本身的质量较差,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有限。

- 燃料:农民利用秸秆作为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的燃料。

这种方式对农民来说比较方便,但同时也会产生空气污染和火灾隐患。

- 生物质能:将秸秆进行压碎后,通过发酵、发酵和燃烧等方式,将其转化为生物质能。

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秸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但目前在农村使用较少。

2.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有效技术:目前大部分农民对秸秆的利用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堆肥和燃烧阶段,缺乏高效、环保的利用技术。

- 缺乏利益驱动机制:由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工作量较大,且利用效果的好坏对农民的直接经济利益影响不大,导致农民对秸秆利用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 缺乏专业化机构支持:农民在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面临技术问题以及产品的销售问题,但由于缺乏相关专业机构的支持,难以解决这些问题。

四、建议与措施为了解决农村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和意识。

2. 技术支持:建立健全相关专业机构,提供农民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秸秆作为一种农作物的副产品,在过去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

因此,秸秆的综合利用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秸秆的产量、利用现状以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状况,为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和支持。

三、调研内容1. 秸秆的产量通过实地走访农村地区,我们得知目前秸秆的产量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稻谷、小麦等作物的秸秆产量较为丰富。

2. 秸秆的利用现状大部分地区的秸秆仍然处于废弃状态,少部分地区进行了焚烧处理,但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

部分地区利用秸秆进行堆肥或饲料加工,但整体利用率仍然较低。

3.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状况在一些先进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包括秸秆生物质发电、秸秆炭制作、秸秆纤维板生产等领域。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四、调研结论1. 秸秆的产量逐年增加,利用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2.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推广不足的问题。

3. 推动秸秆综合利用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五、建议1. 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提高其推广应用的效率和效益。

2. 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秸秆综合利用的项目开发和运营。

3.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鼓励他们将废弃的秸秆进行综合利用。

综上所述,秸秆综合利用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才能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为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篇一:关于济宁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济宁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为摸清全市农作物秸秆生产和综合利用现状,研究制定下步工作措施,促进济宁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按照济宁市人大工作安排,对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情况及下步工作措施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及工作建议报告如下:一、全市农作物秸秆生产和综合利用状况(一)农作物秸秆资源状况。

全市常年种植秸秆作物面积1400多万亩,年产生作物秸秆910万吨(折干),其中,小麦种植560多万亩,年产秸秆220多万吨;玉米种植450多万亩,年产秸秆480多万吨;水稻种植近80万亩,年产秸秆50多万吨;棉花种植130万亩,年产秸秆60万吨;花生、薯类、豆类、蔬菜等其它各类作物种植面积220多万亩,年产秧秸100 万吨左右。

(二)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状况。

目前,全市小麦秸秆除小部分通过捡拾回收用作饲料、燃料及工业原料外,基本实现了粉碎还田。

2021年全市小麦联合收获和秸秆还田率均达到了97以上。

玉米秸秆有八成以上实现了机械化粉碎还田,另有2的玉米秸秆通过青贮氨化等措施用作食草畜禽的饲料。

据测算,2021年全市小麦秸秆综合利用量达20多万吨,玉米秸秆利用量达430多万吨,水稻秸秆通过编织品转化利用量45万吨以上,利用率90;棉花秸秆主要用于做饭烧材;花生、地瓜、大豆、蔬菜等作物秧秸基本上作为饲料喂养牲畜转化利用。

二、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利用技术推广情况近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坚持把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不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到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到970万千瓦,联合收获机2.49万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6460台,秸秆还田机1万多台,配套大中型拖拉机增加到3.6万台,农作物秸秆还田率达到93以上,综合利用率95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秸秆发电项目调研报告农作物秸秆发电项目研究报告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终有枯竭的一天,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寻找新的能源以减少或替代一次性能源的消耗。

由于生物质秸秆能源具有热值含量高、易获得、清洁等优势,生物质秸秆发电近年来不断发展,成为一项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新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研究和利用。

秸秆发电的历史和现状秸秆发电在欧洲,尤其是北欧的一些国家已有20 多年的历史。

随着一次性能源的逐渐减少及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进一步要求,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发达国家已方兴未艾。

1973 年的石油危机,促使丹麦开始研究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

其中丹麦BWE 公司率先研发秸秆生物燃烧发电技术,并在1988 年投运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Haslev,5MW),此后BWE 公司在西欧设计并建造了大量的生物发电厂,其中最大的发电厂是英国的Ely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8MW,现在以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已经占丹麦能源消耗的24%以上。

瑞典、芬兰、西班牙等国由丹麦BWE 公司提供技术设备建成了秸秆发电厂,许多国家还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美国的“能源农场”,印度的“绿色能源工厂”等,它们都将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作为21 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

欧美国家把秸秆资源作为优先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并予以高度重视并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

欧洲国家秸秆利用技术成熟,政策较为完善。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2020 年生物质发电装机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

秸秆直接燃烧技术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合适的技术和规模2003 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江苏如东、山东单县和河北晋州3 个国家级秸秆发电示范项目,拉开了我国秸秆发电建设的序幕。

2004 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河北省晋州市秸秆发电厂建设项目,这是我国第一个完全利用秸秆燃烧发电的发电厂。

2006 年,宿迁秸秆直燃发电示范项目在江苏宿迁正式投产。

这是我国投入点火运行的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秸秆直燃发电示范项目。

近年来,全国各地生物质能电厂蓬勃发展。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秸秆的收集和储存都是一个难以忽略的问题。

由于国内秸秆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目前秸秆发电项目燃料成本过高,这是制约目前我国秸秆发电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但是从长远来看,秸秆发电项目仍将因其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可再生等方面的优越性而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

客观地讲,我国的秸秆发电产业发展初期走得并不顺利,在最初的热情和兴奋过去之后,秸秆发电行业暴露出关键设备运行效果不好、运行经营难度大、现有扶持力度下效益不佳等诸多问题。

即便是那些早期介入、采用相对成熟的引进技术的大公司也在频频抱怨秸秆电厂的运行和经营困难。

秸秆电站该如何发展,成了当下国内各秸秆电厂都面临的一个难题。

秸秆发电的技术分析秸秆可以通过锅炉直接燃烧发电和供热,也可以气化之后再发电,从技术上说,气化发电虽然效率更高,但尚有不少技术难题未能完全解决,建设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

相比而言,直接燃烧发电和供热更加方便可行。

秸秆发电与普通的燃煤电站发电原理相同,都分为給料系统、锅炉系统、汽轮机系统、空气冷凝器和环境保护系统。

相比燃煤电站,秸秆的收集和处理是秸秆电站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秸秆的进料和退料系统都需要进行专门的设计。

此外,秸秆发电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结渣问题以及腐蚀问题,这些问题都对秸秆电站的锅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秸杆的给料系统发电厂内建设独立的秸杆仓库。

运输货车送来的秸杆需要测试含水量。

任何一包秸杆的含水量不能超过25%,否则为不合格。

秸秆粉碎压块儿成品在欧洲的发电厂中,这项测试由安装在自动起重机上的红外传感器来实现。

在中国,现在常用手动探测器插入每一个秸杆捆中测试水分。

货车卸货时,叉车将秸杆包放入预先确定的位置;在仓库的另一端,叉车将秸杆包放在进料输送机上;进料输送机有一个缓冲台,可保留秸杆5分钟;秸杆从进料台通过带密封闸门(防火)的进料输送机传送至进料系统;秸杆包被推压到两个立式螺杆上,通过螺杆的旋转扯碎秸杆,然后将秸杆传送给螺旋自动给料机,通过给料机将秸杆压入密封的进料通道,然后达到炉床。

炉床为水冷式振动炉床,是专门为秸杆燃烧发电厂而开发的设备。

2、锅炉系统秸秆电站的锅炉一般采用自然循环的汽包锅炉,过热器分两级布置在烟道中,烟道尾部布置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由于秸杆灰中碱金属的含量相对较高因此,烟气在高温时(450℃以上)具有较高的腐蚀性。

此外,飞灰的熔点较低易产生结渣的问题。

如果灰分变成固体和半流体,运行中就很难清除,就会阻碍管道中从烟气至蒸汽的热量传输。

严重时甚至会完全堵塞烟气通道,将烟气堵在锅炉中。

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因此,专门设计了过热器系统,并在国际上的大多数秸杆发电厂中得到运用。

3、汽轮机系统工艺流程图涡轮机和锅炉必须在启动、部分负荷和停止操作等方面保持一致,协调锅炉、汽轮机和空冷凝汽器的工作非常重要。

4、空冷凝汽器丹麦的所有发电厂都是海水冷却的,西班牙的Sanguesa 发电厂是河水冷却,英国的Ely发电厂装有空气冷凝器。

在中国,空气冷凝器是一种很成熟的产品,可以在秸秆发电厂中采用。

5、环境保护系统在湿法烟气净化系统之后,安装一个布袋除尘器,以便收集烟气中的飞灰。

3布袋除尘器的排放低于25mg/Nm 。

欧洲各国由于利用生物质能时间较早,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在农作物秸秆和农林废弃物在整个能源总量中占较大的比重。

丹麦在秸秆和农林废弃物直燃发电领域处于世界顶尖水平,1986 年丹麦政府通过了一项能源政策,规定在1995 年之前,将建造利用丹麦国内燃料(秸秆、木屑、垃圾、沼气和天然气)总发电功率为450MW的分布式热电厂。

1990年丹麦政府又通过另一项有关增加使用天然气和农作物秸秆和农林废弃物的政策,主要通过新建热电厂和将现有燃煤和燃油区域供热系统转为实用天然气和秸秆和农林废弃物燃料热电厂来实现。

丹麦已建立了130 多家秸秆发电厂,2002 年,丹麦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12%,其中,秸秆和农林废弃物占其中的81%。

丹麦的秸秆发电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向世界各国出口。

德国的秸秆发电技术也已相当成熟,其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比例已经从1998 年的4.7%提升到2003 年的8%,政府计划到2020 年达到20%。

德国在秸秆和农林废弃物直燃发电、发电机组配套涡轮机、生物质预处理等方面技术都已成熟,其经过预处理的生物质密度和热值大幅提高,基本接近于劣质煤碳,便于运输和储存。

我国在生物质能利用方面起步较晚,秸秆发电技术尚不太成熟。

表1 列举了我国现运行的5 家秸秆电厂的运行现状。

英国的Ely发电厂装有空气冷凝器。

在中国,空气冷凝器是一种很成熟的产品,可以在秸秆发电厂中采用。

5、环境保护系统在湿法烟气净化系统之后,安装一个布袋除尘器,以便收集烟气中的飞灰。

3布袋除尘器的排放低于25mg/Nm 。

欧洲各国由于利用生物质能时间较早,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在农作物秸秆和农林废弃物在整个能源总量中占较大的比重。

丹麦在秸秆和农林废弃物直燃发电领域处于世界顶尖水平,1986 年丹麦政府通过了一项能源政策,规定在1995 年之前,将建造利用丹麦国内燃料(秸秆、木屑、垃圾、沼气和天然气)总发电功率为450MW的分布式热电厂。

1990年丹麦政府又通过另一项有关增加使用天然气和农作物秸秆和农林废弃物的政策,主要通过新建热电厂和将现有燃煤和燃油区域供热系统转为实用天然气和秸秆和农林废弃物燃料热电厂来实现。

丹麦已建立了130 多家秸秆发电厂,2002 年,丹麦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12%,其中,秸秆和农林废弃物占其中的81%。

丹麦的秸秆发电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向世界各国出口。

德国的秸秆发电技术也已相当成熟,其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比例已经从1998 年的4.7%提升到2003 年的8%,政府计划到2020 年达到20%。

德国在秸秆和农林废弃物直燃发电、发电机组配套涡轮机、生物质预处理等方面技术都已成熟,其经过预处理的生物质密度和热值大幅提高,基本接近于劣质煤碳,便于运输和储存。

我国在生物质能利用方面起步较晚,秸秆发电技术尚不太成熟。

通过以上技术对比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 国产秸秆锅炉在振动炉排的密封上设计不细,造成炉排密封效果差,炉排面缺风,秸秆燃烧不充分,效率低;2) 给料均匀性、炉排振动装置及振动效果较差,经常出故障,对锅炉稳定燃烧影响很大;3) 没有考虑到秸秆燃烧的特点以及国内秸秆品种的复杂性,前期投运的秸秆锅炉没有设计未燃尽秸秆颗粒分离装置,再加上锅炉负压大,造成布袋频繁烧坏;4) 除渣系统的设备以及设计不成熟。

在经济性方面,我国现有的秸秆电厂存在如下问题:1) 比投资高,除B电厂以外,其它所有的电厂比投资都在10000 元/千瓦以上,远高于一般火电厂6000-7000 元/千瓦的投资;2) 燃料价格昂贵;从农民手中的收购价加上运输费用加上中间人费用,每吨秸秆的价格在300-400 元之间,导致了沉重的成本负担;3) 年利用时间短,设计时间为5500 小时,但由于燃料、故障等问题,实际利用时间都在3000-4000 小时之间,年发电量为8000-9000 万千瓦时。

4) 由于沉重的成本负担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较小的发电量,我国大部分秸秆电厂都处于亏损状态。

国产设备相比国外引进的设备来说,在价格上有较大的竞争力,但是在产品质量上有所欠缺,特别是对于秸秆电厂的某些专门设备方面由于研究和经验的欠缺,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特别是有些设备上的缺陷影响到了电厂的正常运行说明国产秸秆锅炉在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同时,相比西方国家二十多年的运行经验,我国各秸秆电厂起步较晚,经验较少,尚需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在各方面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秸秆发电的经济性分析影响秸秆电厂投资运营效益的主要因素有:建设投资、燃料价格、机组热效率以及上网电价政策等。

江苏地区秸秆电厂的主力机型为15MW 和25MW,工程建设的投资成本构成比例和煤电基本类似,设备购置费用约占49%,建筑安装工程费约占35%,其他费用约为16%。

秸秆电厂的比投资在10000 元/kWh 左右,远远高于煤电的000-4000 元/kWh。

秸秆电厂项目造价高的原因主要有:1) 设备造价高。

锅炉、秸秆破碎和上料等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在我国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加上秸秆中碱金属含量较高,容易腐蚀金属表面,为防止秸秆锅炉的受热面服饰而大量采用耐腐蚀钢材;2) 燃料储藏成本高。

且燃料易受潮,不容易保存;3) 秸秆电厂项目单位造价高,使其折旧费和财务费用也相应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