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矿冶工业遗产 矿冶生产的完整序列

合集下载

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黄石

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黄石

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黄石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

是继武汉之后湖北建立的第二座城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之一,全市现辖大冶市、阳新县和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四个城区及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其中常住人口243万。

中文名称:黄石市外文名称:Huangshi city(英语)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湖北省人口:260万(常住人口243万)方言:黄石话、下陆铁山话、大冶阳新话火车站:黄石站、黄石东、黄石北(在建)车牌代码:鄂B区:下辖地区:4区1县1县级市电话区号:0714邮政区码:435000地理位置: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 面积: 4583平方公里市树: 香樟 市花: 石榴花 经纬度: 北纬30.12 东经115.06 时间: 北京时间UTC+8 黄石概况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继武汉之后湖北建立的第二座城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之一。

先后获得“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首个“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节水型城市”、“2010中国十大经济转型示范城市”、“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中国观赏石之城”、“中国男装名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和“全国水环境治理人居环境项目范例奖”。

毛泽东主席曾两次亲临黄石视察工作。

黄石人民广场全市现辖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4个市辖区、阳新县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大冶市(县级市),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常住人口243万。

黄石矿冶历史悠久

黄石矿冶历史悠久

黄石矿冶历史悠久,矿冶遗址众多,享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的美誉,在中国矿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黄石因矿立市,以冶兴市,矿冶文化上承殷商春秋战国,下启两汉唐宋元明清。

源远流长的矿冶历史文化,铸就了黄石成为中国具有工业文明特殊职能的历史文化名城。

黄石矿产资源丰富,矿冶历史光辉灿烂。

黄石已发现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4大类计77种。

其中,硅灰石储量居中国第一。

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有42种。

其中,铜、钴、钨、钼、金、银、锶、铼、硅灰石、透辉石、泥灰岩、熔结凝灰岩、饰面大理岩等14种矿产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多亿元。

文化是彰显城市特色最为有效的载体,也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矿冶文化是黄石城市之魂,矿冶文化的元素已经渗透到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入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各个环节。

《中国矿冶历史文化名城——黄石》一书,就很好地反映了黄石概貌、矿冶历史遗迹、矿冶工业文明、矿冶历史文化、矿冶地名与名人、历史名胜,意在弘扬矿冶文化精神,激发全市人民的创业和创造热情,彰显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促进黄石实现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型,把黄石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生态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黄石矿冶文化旅游节暨建市60周年庆典活动于2010.8.21-23日举行。

是为了更好地向国内外来宾宣传推介黄石深厚的矿冶文化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为了以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

响应党中央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市区形状呈“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风光绮丽的磁湖镶嵌市区中心。

有东方山、西塞山、飞云洞等旅游景点。

磁湖面积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区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

市区城市建设用地一般在海拨18-50米之间。

黄石市地质条件较好,地耐力一般较高,除个别软土层低于10t/m2 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间。

基于工业遗产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

基于工业遗产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

714289877@职成教苑基于工业遗产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ʏ㊀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㊀何飞飞㊀吴乐知㊀㊀摘要:我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同时,新课改提出中学地理学科应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因此地理研学旅行则成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有效教学形式的绝佳选择,而设计合理的地理研学旅行路线则能让研学旅行事半功倍㊂本文将研学的对象设置为黄石市的工业遗产,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以及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和整合研学资源,探讨并设计基于工业遗产的研学旅行㊂关键词:研学旅行;工业遗产;线路设计0㊀引言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㊁技术价值㊁社会意义㊁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㊂研学旅行则是特指由学校或校外旅行社组织㊁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以获取知识㊁培养核心素养㊁了解社会发展历程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察活动㊂黄石市研学旅行起源较早,但近年来,黄石市研学旅行的发展由于受到学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主要是和校外的旅游机构进行合作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重游轻学等现象让研学旅行与新课标要求大相径庭㊂好在随着黄石市工业遗产片区被国家文化遗产名单预录以及矿博会的召开给黄石市研学旅行提供了新的方向,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能够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了解黄石市工业遗产从而更深入地了解黄石市以及整个鄂东南地区的人文发展㊂本文将以此为基础设计以黄石工业遗产为主题的研学旅行线路以及课程㊂1㊀区域概括和工业遗产分布1.1㊀区域介绍黄石市,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4ʎ31ᶄ~115ʎ30ᶄ,北纬29ʎ30ᶄ~30ʎ15ᶄ之间,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而黄石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要素以及资源储存也造就了其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华中地区重要原材料基地,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㊂1.2㊀工业遗产介绍黄石市工业遗产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㊁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㊁华新水泥厂旧址㊁大冶铁矿露天采场为代表㊂其中: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位于大冶市,是一座自商朝一直延续到汉代的开采及冶炼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地处黄石市西塞山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㊁规模最大的钢铁煤联合企业;华新水泥厂旧址地处黄石市中心地段,旧址厂区是20世纪50年代工业建筑区风格的典型代表,至今基本保持完好;大冶铁矿露天采场位于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坐落于黄石市铁山区㊂历经多次战乱破坏,是现武钢集团大冶铁矿的前身,是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㊂2012年11月,黄石工业遗产片区喜登国家文物局公布的45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㊂2㊀工业遗产研学旅行线路设计研学旅行线路设计,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参考材料,选择主题㊂根据之前黄石市中学地理研学旅行发展现状,笔者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内容,将研学旅行与黄石市现存的几处工业遗产相结合,设计以黄石市工业遗产为主题的地理研学旅行㊂第二步,分析学情,确立目标㊂经过必修一以及必修二的学习,高二学生基本已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并对资源的分类有所了解,所以笔者将本次研学旅行主体设定为高二的学生㊂通过本次研学旅行,学生应学会结合必修三的教材,分析黄石市的资源优势,以及黄石市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并结合教材与课外资料,对比分析,让学生逐步了解到 人与地的协调发展 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就黄石市目前存在的工业发展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能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意见㊂第三步,整合信息,选择资源㊂结合黄石市现状较为良好的工业遗产情况,笔者认为华新水泥厂旧址㊁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㊁黄石国家矿山公园㊁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符合地理课标以及学情要求㊂第四步,实地考察,优化路线㊂通过实地考察,路线安排为华新水泥厂旧址 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㊂3㊀工业遗产研学旅行的实施学生根据研学旅行路线在导师在带领下进行实地考察,并完成相应的研学任务㊂研学旅行任务的设计应以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旨,充分考虑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职成教苑714289877@学情,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认知规律有详细了解,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探究式学习,逐步养成学生学会认知㊁学会思考㊁学会行动的能力㊂研学任务清单学习任务:华新水泥厂旧址:(1)对现存的设备进行观察㊁统计及分类;分析华新水泥厂所具备怎样的优势,从而成为华中的全国水泥龙头,以带动黄石市区域振兴;(2)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华新水泥厂要进行迁址;(3)最后对华新水泥厂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㊂汉冶萍煤铁厂旧址:(1)总结汉冶萍煤铁厂的建厂背景,以及其自修建起至停炼为止,所经历的各个时代对其造成的影响;(2)并且结合汉冶萍煤铁厂的历史,观察其建筑风格,并进行分类;(3)分析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有什么价值㊂黄石国家矿山公园:(1)统计并记录公园内现有的景点设施;(2)统计并记录黄石矿山公园所展示矿石种类,并分析有什么不同;(3)观察东露天采场的世界第一高陡边坡以及亚洲面积最大的硬岩绿化复垦基地,分析从古至今人们对该地区的资源利用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㊂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1)了解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发掘对我国遗产保护㊁考古学和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价值及意义;(2)查阅资料,了解其在古代的采矿技术,以及了解从古至今国内外采矿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列出表格分析不同时期的利弊㊂学习目标:[综合思维]通过工业遗产研学旅行,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说明黄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㊂[人地协调观]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通过对当地工业遗产的了解,梳理区域发展水平与产业活动阶段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主要措施,逐步具备尊重自然的意识,进而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并结合我国国情就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建议㊂[区域认知]根据所学知识以及黄石市工业遗产研学旅行中的所观所感,可以依据产业发展的阶段判断区域发展水平以及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㊂[地理实践力]借助案例,以及研学旅行中对于几处工业遗产的了解与认识,能够梳理区域发展水平与产业活动阶段之间的关系㊂4㊀黄石市工业遗产研学旅行评价结合新课标所提出的 教学与评价建议 ,倡导尝试多种表现型评价相结合,例如学生自评㊁互评与教师评价㊂并将地理学业质量水平分为四级㊂结合以上几点,笔者制定了如下的综合评价量表㊂综合评价量表评价要点比重学生自评等级学生互评等级教师评价等级主动且积极参与研学活动10%续表评价要点比重学生自评等级学生互评等级教师评价等级自主收集相关数据10%对研学相关因素分析的准确性10%沟通㊁合作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10%能提出可操作建议20%准确分析现象形成原因20%认真总结反思,完成文字报告20%㊀㊀注:结合学生实际表现情况以及各要点比重综合评价,评分等级依次为A㊁B㊁C㊁D㊁E,A等级为90~100分,B等级为80~89分,C等级为70~79分,D等级为60~69分,E等级为60分一下㊂地理核心素养评定标准[综合思维]:能够结合教材知识以及课外资料,从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对黄石市工业发展的条件㊁过程㊁问题及决策等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㊂[人地协调观]:能够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出发,结合近代以来黄石市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黄石市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建议㊂[区域认知]:能够较为全面地对比分析出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与黄石市在能源开发上所存在的异同点,并提出可行的建议㊂[地理实践力]:在本次研学旅行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并保持求真㊁求实的科学态度,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完成研学任务㊂5㊀结语工业遗产是先辈留在我们身边的宝贵财富,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种研学旅行方式㊂本次研学旅行的设计与实践有别于传统工业考察以及自然地理考察,为工业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㊂其在整体设计上还是做得比较到位的,但是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的话,则存在些许不足,特别是在综合思维的测评上来讲㊂后续改进可通过先试后测的方式,落实到实际上,将思维提升可见化㊂参考文献[1]丁运超.地理核心素养与研学旅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3):18-20.[2]王坤,汤昭,胡玉玲.黄石工业遗产现状调查及保护研究[J].中外建筑,2010,(09):81-84.[3]袁书琪,李文,陈俊英,等.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三) 课程建设[J].地理教学,2019,(07):4-6.[4]周维国,段玉山,郭锋涛,等.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四)课程实施㊁课程评价[J].地理教学,2019,(08):4-7 [5]丁媛媛,丁国强,董雅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研学旅行案例研究 以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一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6):71-72.责任编辑㊀孙晓东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7.05•【字号】鄂政发〔2016〕29号•【施行日期】2016.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6〕29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湖北文物工作,推动新时期湖北文物事业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认识文物工作重要意义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国家的“金色名片”。

加强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文物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物保护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省文物事业的健康发展。

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提升整体保护能力和水平十分迫切。

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提高对文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加强对文物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要切实把文物工作纳入文化建设重要内容,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文物事业科学发展,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湖北实施、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二、准确把握文物工作总体目标到2020年,文物事业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荆楚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荆楚文化走出去、提高民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文物大省地位进一步夯实;文物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完备,完成一批省级和市州地方专项立法,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升;文物资源状况全面摸清,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良好,市(州)、县(市、区)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明显改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措施得到落实;博物馆体系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作用更加彰显;文物保护单位“县为基础、一处一策”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文物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博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科技与文物保护深度融合,文物保护科技含量和文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博管理机构完善健全,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专业水平显著提升。

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

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

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法规类别】文物与古迹保护【发文字号】黄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6年第5号【批准部门】8;818;81801;【批准日期】2016.09.14【发布部门】黄石市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6.09.20【实施日期】2017.01.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黄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6年第5号)黄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16年8月30日通过的《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已经2016年9月14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黄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6年9月20日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普查与认定第三章保护与利用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业文明,弘扬历史文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工业遗产的普查、认定、保护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对已认定为文物的工业遗产的保护,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科技、文化、艺术、社会等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工业遗产包括物质工业遗产和非物质工业遗产。

物质工业遗产包括厂房、矿场、作坊、仓库、办公用房、码头桥梁道路等运输基础设施、居住教育休闲等附属生活服务设施以及其他构筑物等不可移动的物质工业遗存,还包括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工业产品、办公用品、生活用品、历史档案、商标徽章以及文献、手稿、影音资料、图书资料等可移动的物质工业遗存。

非物质工业遗产包括生产工艺流程、手工技能、原料配方、商号、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工业文化形态。

第四条工业遗产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中国的国家工业遗产有多少?

中国的国家工业遗产有多少?

144I|III]M
旅顺 船坞
鞍 山钢铁厂
⑥ 西 华 山 钨 矿
:’【I-- .J { i
第 一批 国 家工 业遗 产分 布示 意 图 绘 图 /姚 维娜
中国的国家工业遗产有 多少?
文 /远 飞
工 业 遗产 是 人 类 文 明和 历 史发 展 的见 证 .其 所 具 有 的历 史 文化 价 值 、知 识 价 值 、科 学 技 术价 值 、经 济 价值 和 艺 术价 值 已经 在 世 界 范 围 内受 到 普 遍 重 视 。201 8年 1月 。工 业 和 信 息化 部发 布 了 第一 批 国家 工 业遗 产 名 单 。这 批 名 单 中 既有 创 建 于 洋务 运 动 时期 的 官办 企业 也 有 新 中 国成 立 后 的 “1 56项 ”重 点建 设 项 目 。覆 盖 了 造 船 、军工 、铁路 等 门类 。是 具有 较 强 代 表性 和 突 出价 值 的 工 业遗 产 。工 业遗 产 是 工 业文 化 的重 要载 体 ,记 录 了我 国工业 发 展 不 同 阶段 的重 要 信息 .见 证 了 国 家和 工 业 发 展 的历 史 进程 。开 展 国 家工 业 遗 产 认 定 ,有 利于 抢 救 一 批濒 危 工 业 文 化资 源 和 传 统 中 国工 业 精 神 ,并 有 利 于促 进 工 业 文化 产 业 的 创 新发 展 。 一、一

世界矿冶奇观——铜录山古矿遗址

世界矿冶奇观——铜录山古矿遗址

世界矿冶奇观——铜录山古矿遗址世界矿冶奇观——铜录山古矿遗址陈军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省黄石市,自古就是一座矿冶之城。

其辖区内的大冶市便是因古代“大兴炉冶”而得名。

1973年,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在生产剥离过程中发现了这处距今2800多年前的古代采矿冶炼遗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该遗址是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它的发现和发掘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1982 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 年,国务院又将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2001年3月被评为“中国20 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铜绿山在今大冶市西3公里处,紧靠大冶湖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据清代《大冶县志》记载:铜绿山“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故名。

”铜绿山遍地是宝,矿产资源丰富,吸引着历代矿工前来开发。

考古工作者根据对出土文物分析考证和同位素碳十四测定,认为这处遗址的年代始于商代晚期,历经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汉代,连续采冶一千余年。

遗址周边地区也有唐、宋、明时期的采矿、冶炼遗迹。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建国以来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其年代之久远,连续采冶时间之长,生产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好,科技水平之先进、内涵之丰富,为世界所仅见。

经过考古发掘,该遗址清理出不同时代、不同结构、不同支护方法的竖(盲)井231个、平(斜)巷100 条、春秋早期鼓风炼铜竖炉10座、战国晚期炼铜竖炉2座和宋代炼铜地炉17座及一大批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研究表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采冶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在采矿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成功地实现了地下深井开采,完全掌握了探矿、井巷开拓、井巷支护、井下通风、排水、提升、照明等一系列复杂的开采技术,地下开采最深达60余米;在冶炼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成功地实现了鼓风竖炉炼铜,完全掌握了鼓风竖炉的构筑、矿料的整粒、造渣与配矿、炉温的控制等一系列复杂的冶炼技术。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2.10.22•【文号】文物保函[2012]2037号•【施行日期】2012.10.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通知(文物保函〔2012〕2037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为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下简称《预备名单》)更新工作,经组织专业机构和有关专家对各地提交的申报项目进行专业评估,最终形成了重新确定的《预备名单》。

现将更新的《预备名单》(附件1)予以印发,并就有关工作事宜通知如下:一、请你局(厅)督促指导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依照《文物保护法》等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并参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辖区内列入《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预备名单项目)的研究、保护和管理。

深入开展预备名单项目的突出普遍价值和对比分析研究,完善保护管理法规、规划,提升预备名单项目展示水平,改善环境景观,健全保护管理机构,加大经费投入,严格控制保护范围(遗产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缓冲区)内的建设活动,维护预备名单项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对《预备名单》实施动态管理。

预备名单项目如因保护管理不善,致使遗产价值受到损害,我局将酌情予以警示,或将其从《预备名单》中除名。

三、请你局(厅)组织有关单位,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预备名单提交表格》(附件2),于2012年12月31日前将中、英文表格报送至我局。

涉及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内多个市、县的预备名单项目,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协调有关市或县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填报表格;涉及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备名单项目,由各有关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进行协商,统一组织填报表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