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诉说教案(详)

合集下载

圆明园的诉说教案

圆明园的诉说教案

圆明园的诉说教案教案标题:圆明园的诉说教学目标:1. 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 分析圆明园的毁坏原因和影响;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 圆明园的毁坏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圆明园的相关资料和图片;2. 学生的阅读材料和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展示圆明园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2. 提问导入:你们对圆明园了解多少?你们知道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讲解PPT、展示图片等方式,介绍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 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圆明园的毁坏原因进行研究;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查阅资料,了解和分析该原因对圆明园的影响;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讨论与展示(15分钟)1. 全班共同讨论圆明园的毁坏原因和影响;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

五、作文撰写(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和讨论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圆明园的作文;2. 提醒学生注意作文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3. 教师在课后批改学生的作文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明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保护的重要性;2. 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自我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实地的历史文化遗址,深入了解和体验历史;2. 组织学生参加有关文化保护的活动,增强他们的文化保护意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2. 作文评价:评估学生的作文质量,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流畅性;3. 学习反思:要求学生在课后写一篇学习反思,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激发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初步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带给中国的屈辱。

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难点: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蹂躏中国的愤慨之情,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信念。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不平等条约的资料。

教师:相关课件,记号笔若干支,清朝疆域图若干张,火烧圆明园的材料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图片引入:法国大文学家雨果是这样描述圆明园的:(课件出示、师深情朗读)“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

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

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

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

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师:听了雨果的这段话,你脑海中的圆明园是怎么样的?(仿佛是一个仙境,美丽的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对于圆明园你又了解多少呢?、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

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在哪里吗?生答,师出示1 课件。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2景。

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朝皇室每到盛夏、建筑面积达316 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师总结:大家说的都非常好,圆明园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玉苑,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

它有着精美的建筑和数不尽的文化珍宝。

今天我们就要一同走进这座万园之园。

7.2 圆明园的诉说 教案

7.2 圆明园的诉说 教案
◆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十二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
活动园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
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
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罪魁祸首,明白只有祖国强盛,才不会受人欺凌的道理。激发学生为祖国强大而奋发努力的情感。
认清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真实面目。
进一步认识圆明园的毁灭,激发并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了解圆明园被毁,给我国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感受祖国正一天天走向强大。
从流失与回归的对比中,增强学生因祖国强大而带来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为建设强大祖国而努力学习。
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小结:
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播放视频——“万园之园”——圆明园
播放视频——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
活动园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谁?圆明园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
提示:
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英国和法国。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圆明园的诉说》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圆明园的诉说》优质教学设计

7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圆明园的诉说》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感受“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渐丧失主权,遭受了巨大的民族灾难。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世人对圆明园的种种悲叹,激发学生的共鸣,进而达到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决心奋发学习,振兴祖国的目的。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启动情智导入:同学们,当我们一走进美丽的校园,就能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副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读书声我听见了,那么国事和天下是事你知道哪些呢?你知道有多少?指生交流(随机点评)老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事件都彰显了我国今日的辉煌与实力,但是,在这辉煌的背后,也曾有着有过心酸的泪水,有过屈辱和抗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打开历史的大门,一起倾听圆明园的诉说。

(二)自主导学,激活情智。

开门圆明园的诉说楷书:圆明园的诉说。

师:关于圆明园,我想问大家,你了解多少?指生交流老师:关于圆明园法国大作家雨果称他为万园之园。

他这样称赞视频雨果:在地球的某个地方,有个人间奇迹,它的名字叫夏宫,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想象的创作的全部成果。

老师:那是一个怎样的圆明园,竟让雨果发出这样的赞叹。

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课前分好的小组,将课下搜集的资料,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然后形成汇报的主题,在全班里交流。

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巡视。

包括:圆明园建筑历史历史文物布局大小建筑风格其他。

老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哪些收获,请各小组汇报,指生上台交流.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视频:音乐:文物图片老师介绍重要的:图片圆明园树改为万园之园课下,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同学们想看吗?圆明园:全景视频音乐解说老师:这样的陵园,你想怎么夸它?指生夸赞(三)过程体验,生成情智老师:这么美的圆明园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残垣断壁图片。

小学道德与法治_小学品德与社会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小学品德与社会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案例圆明园的诉说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深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2.能力方面:初步培养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激发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牢记“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表达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和流失的惋惜之情;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大水法遗址图片,介绍圆明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一座经历了五朝皇帝151年悉心经营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一群强盗的熊熊大火给毁灭了,如今,在北京的西北郊仅留下几根残垣断壁仰天长啸,正向人们诉说昨天悲痛的故事……二、学习新课,体验明理活动一感知辉煌的圆明园。

1.你对过去的辉煌的圆明园知道多少?(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汇报。

)2.[课件播放《美丽的圆明园》,配上老师的解说]学生看后谈一谈有什么感受。

活动二惋惜残破的圆明园1.1860年10月18日是中国黑暗的日子,(出示小资料“万园之园的毁灭”)指名读。

2.当时是怎样一情形呢?可能从这影片的片段中同学们能追忆到些点滴。

(播放录象)3.图片显示如今的圆明园(如今的圆明园里,在寒风中显得那么的凄凉,它似乎在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石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4.亲爱的同学们,面对大水法遗址上的几根石柱,能告诉我现在你最想说的话吗?5.把你们最想说的话用最快的速度写在46页“我也来说几句”这一栏好吗?活动三、解读圆明园的宝物1.大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即使是把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doc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doc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事实,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一些不平等的条约,感受到祖国灿烂文化和帝国主义列强带给中国人民的巨大伤痛。

2•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立志为祖国富强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表达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和流失的惋惜之情;牢记“落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I、课前体验,初步感悟今天在这里和同学们认识很高兴,老师第一次来到我们沂水,谁可以给老师推荐一下我们家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吗?(请同学介绍)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这个礼物就是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那就是圆明园。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一起去感受圆明园的历史与今天。

板书圆名园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汇报展示,合作探究活动一:瑰丽圆明园师:课前让同学们搜集一些有关圆明园辉煌时的历史资料,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搜集到的资料?师:请先把你收集到的资料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我们请我们的小组组长给大家汇报。

(请同学汇报收集到的资料)师:你漫步在这样的园内,还想离开吗?为什么?谈一下你的感受吧! 师:是的,只有天堂才配有如此美景啊!漫步在美似人间天堂的地方, 怎么还舍得离开呢!师:(放美丽图片)是的,这里有看不完的富丽堂皇,这里有看不完的繁花似锦,这里有看不完的风景名胜,这里有看不完的奇珍异宝,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同学们,你陶醉吗?是的,此时此刻,老师也被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所陶醉,被这美似人间天堂的圆明园所陶醉,被这令人流连忘返的圆明园所陶醉。

活动二:“火烧”圆明园可是这一切的一切早已化为一片灰烬,这一切的一切早已不存在, 这一切的一切早已被两个强盗变为一片废墟。

现在的圆明园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在我们面前的是圆明园的残垣断壁,荒草丛生,只有几根大石柱,它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呜咽地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板书的诉说)痛苦地诉说着一个国家的耻辱,那些美轮美奂的建筑那里去了,那些价值连城的宝贝又在何方呢?它仿佛对我们诉说些什么,它又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历史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事情的真相事情发生在1860年(放火烧圆明园影片)(2)感悟深化,提升认识此时此刻,面对残垣断壁,面对这把大火你想说些什么?(放悲伤音乐)生:汇报师总结:是的,因为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他们才来欺负我们,因为武器落后,他们才来欺负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板书落后就要挨打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当时大权在握的皇帝,看到火烧圆明园的情景,你会怎么做?活动三:痛思圆明园1、师:同学们,圆明园之所以被毁灭,是因为我们遭到了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大门是什么时候被打开的?你们知八国联军还犯下了那些滔天罪行,中国还遭受了那些更严重的损失呢?师:中国的大门什么时候被打开的?2、师:英国人用鸦片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当时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并且大大削弱了清政府的战斗力,国民身体衰弱,从此我们被扣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小学道德与法治_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圆明园的诉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牢记“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

2.深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被毁灭过程,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3.初步培养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圆明园历史及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了解,领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学生: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1840年以来,列强侵略中国的资料。

了解清朝末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初探:1.查找资料,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了解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3.了解清政府反侵略失败的原因。

【设计意图:课前资料的搜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情感认识,为课上交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课中探究:(一)导入新课:交流学生知道的国事、天下大事。

(生答,师适时评价并补充)孩子们,刚才聊到的事中有几件事彰显了着我国今日的辉煌与实力。

但在这辉煌的背后也曾有过辛酸的泪水,有过屈辱和抗争,在祖国强大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苦难。

这节课就让我们打开历史的大门,首先来倾听:圆明园的诉说。

(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由当今的事件引入对历史的学习,同时为后面感受祖国的强大做好了铺垫。

】(二)汇报展示,合作探究1.倾听圆明园诉说昔日的辉煌。

(1)师:关于圆明园,法国大作家雨果称它是“万园之园”,他这样评价:(课件)“在地球的某个地方,有一个人间奇迹,它的名字叫夏宫……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想象的创作的全部成果。

”那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圆明园,让雨果发出这样的赞叹呢?(课件:主题树)分组按五个方面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昔日圆明园的资料。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参与)(2)各小组汇报:建造历史:(生介绍)师根据情况评价总结:圆明园的建成历经150多年,是五代人的心血。

【K12学习】教科版《圆明园的诉说》教案

【K12学习】教科版《圆明园的诉说》教案

教科版《圆明园的诉说》教案教科版《圆明园的诉说》教案新州镇中心学校陈开莺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罹劫过程,初步了解近现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2.能力方面:初步培养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激发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

牢记“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士气。

教学重点: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表达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

牢记“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士气。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圆明园资料、了解圆明园珍宝回归情况,了解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填写相关表格。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课题师:1709年,康熙皇帝将位于北京西北郊外的一座园林赐给四皇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并亲自题园名为“圆明园”。

现在请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

(板书:圆明园)(生齐读课题)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一座历经五朝皇帝一百五十一年精心修建的皇家园林。

如今,展现在中华儿女面前的不再是完美无缺的皇家园林,而仅仅是几根残垣断壁仰天长啸,正向人们诉说昨天悲痛的故事……(板书:的诉说)二、课中探究解决问题活动一、惊叹圆明园的辉煌。

1.交流资料,初步感知现在,就让我们回到1709至1860年历史深处,用眼睛看一看,用心感受圆明园曾经的辉煌。

(板书:辉煌史)首先请同学们谈一谈辉煌时期圆明园有哪些让世人惊叹的地方?2.观看纪录片再现圆明园的辉煌。

(师配解说)3.置换身份,畅谈感受。

活动二、惋惜圆明园的毁灭1.齐读《万园之园的毁灭》小资料,想象圆明园被毁时的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的诉说》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诉说》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个主题,本主题试图以“圆明园的诉说”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从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晚清中国的侵略罪行。

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的历史事件非常多,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科书中只选取了诸如“火烧圆明园”“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等重大事件作为具体的知识点,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

[教学目标]
1.深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伤害。

2.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3.提高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产生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清政府懦弱无能的痛惜之情,感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圆明园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初步感悟
1.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搜集近代以来外国列强的侵华战争及罪行
二、课中探究,深化感悟
(一)谈话引入,激趣导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学生发言……,可是,在北京还有这样一个地方,到处是残垣断壁,一片凄凉,每天还有众多的游人前来参观,知道这是哪里吗?(板书:圆明园)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证圆明园的历史,倾听圆明园的诉说(板书:的诉说)。

首先,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50年前,走进辉煌的圆明园。

(二)合作学习,体验感悟
活动一:走进圆明园的辉煌
1.交流资料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有关资料,谁想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3)师:老师也搜集了一部分圆明园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播放课件。

解说: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乡野山村。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中,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仙境之中。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交流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相互交流,又欣赏了如诗如画的美景,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谈感受(圆明园太美了!圆明园真辉煌!圆明园的建造者真了不起!骄傲、自豪)。

师小结:是啊!圆明园如此美丽奢华,如此富丽堂皇,它不愧是万园之园、人间瑰宝。

但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毁灭后的圆明园,去倾听她悲伤的哭泣。

活动二:倾听圆明园的哭泣
1.自主学习
观看视频《火烧圆明园》。

出示幻灯片:毁灭后的圆明园遗址图片。

2.交流感受
师:无情的大火!耻辱的大火!我们引以为豪的“万园之园”被烧成了一片灰烬,毁于一旦,圆内150万件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荡然无存。

此时此刻,假如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会想到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生:英法联军太猖狂了!英法联军太可恨了!侵略者太无耻了!
师:这些宝物现在在哪儿呢?
师小结:是呀!孩子们,侵略者们太可恨了!这群恶魔不仅烧毁了我们的圆明园,他们在中国还犯下了许多滔天的罪行。

3.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结合你调查的有关的资料,看看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还犯下了哪些罪行?看谁知道的多。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师:出示幻灯片《南京条约》,男生读。

出示幻灯片《辛丑条约》,女生读。

出示小结语,小组读。

师:同学们,我们当时可是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国家,为什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万园之园毁于一旦呢?为什么我们被人家迫害、掠夺反而赔给人家白银、割给人家土地呢?
生:因为清政府贪图享受,只知道吃喝玩乐,再加上闭关锁国,才使得国家落后。

师:一个国家落后的结果是什么?
生:落后就要挨打。

(师:你的理解非常深刻。


师:是啊,落后就要挨打!对于国家来说,挨打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课件显示,齐读):
帝国主义仗着洋枪洋炮,一次又一次的闯进我们的家园,为所欲为,为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财富,被一笔一笔地掠去;土地,被大片大片地吞噬;鲜血,被一滴一滴地吸干。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活动三:走出圆明园的思考
1.交流话题
孩子们,圆明园如果存在于现在的中国,它还会遭到毁灭吗?为什么?
师:是的,我们国家一天天强大了,我们有……
今天的中国逐步强大了,是不是就没有危险了?你知道些什么?(简介钓鱼岛、萨德等事件)
师:是的,现在我国周围依然存在着危机……
2.引导生活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你觉得你现在最应该做些什么?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的一句话: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师:让我们在洪亮的朗读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出示《少年中国说》节选)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课后请同学们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办一张手抄报。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诉说
落后就要挨打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