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灌草生物多样性研究

合集下载

川中丘陵区优良适宜树种选择

川中丘陵区优良适宜树种选择

川中丘陵区优良适宜树种选择张宗学;鲁时燕;牛牧;陈俊华;龚固堂;朱志芳;黎燕琼;郑绍伟;慕长龙【摘要】首先选用生长适宜性指标、抗逆性指标、生态功能指标作为控制层,生长周期、更新能力、生长速度、抗旱性、抗寒性、耐瘠薄性、冠层疏透性和根系特性等8个因子作指标层,用层次分析法对柏木、马尾松、桤木和香樟等20个供选树种进行模型选择,然后对得分较高的树种分别在川中丘陵区的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松柏混交林中进行改造后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模型筛选出适宜川中丘陵区的乔木树种分别为麻栎、栓皮栎,刺槐,桤木,喜树,香椿,马尾松、香樟、柏木9个,灌木树种为马桑,黄荆,火棘3个.(2)从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状况分析,香樟、桤木、喜树、窄冠刺槐、香椿均可用于在柏木纯林中补植,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以补植香椿为宜,立地条件差的林分中以补植窄冠刺槐为宜.马尾松纯林中应补植香樟和栓皮栎,但补植香樟时应选择土层较厚,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林分.补植的苗木以2a生大苗为宜.【期刊名称】《四川林业科技》【年(卷),期】2014(035)005【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川中丘陵区;防护林;植被材料;层次分析法;树种筛选【作者】张宗学;鲁时燕;牛牧;陈俊华;龚固堂;朱志芳;黎燕琼;郑绍伟;慕长龙【作者单位】长江造林局攀枝花分局,四川攀枝花617000;德昌县林业局,四川德昌615500;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川中丘陵区是典型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1],由于土壤质地松脆,极易被侵蚀和风化,加上丘坡较陡,雨水集中,导致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

省大渡河造林局召开四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

省大渡河造林局召开四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

本刊讯 为推动四川林草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省“四大体系”建设,省林规院组织编制7个技术手册,为全省基层单位提供技术服务。

省林规院将加快实施林草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作为强院战略,狠抓科技投入,依托传统的专业优势,根据多年的技术积累,现已编制完成了《四川省林业调查计量数表集》《四川省森林资源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四川省林业治山操作手册》《川中丘陵区柏木林森林抚育与低效林改造知识手册》《县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外业技术指南》《盆周山区马尾松低效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手册》《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影响评价技术手册》等7个技术手册。

这7个适用技术手册将在全省林草基层技术单位推广,对全省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资源规划、低效林改造、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有着较高使用价值。

(王 玲/文)省林规院编制技术手册服务全省林草基层单位省大渡河造林局召开四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本刊讯 5月13—14日,省大渡河造林局召开四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

省林业工会主席陈绍清、省天保中心调研员徐育建莅临会议指导工作。

徐伟智副局长代表局班子作了题为《奋进新时代 昂首新征程 全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行政工作报告。

报告回顾总结了2018年工作,深入分析了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明确了2019年的总体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措施。

大会号召,全局干部职工要要增强信心,砥砺前行,戮力同心,拼搏进取,奋进新时代,昂首新征程,全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助推我省林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全局干部职工幸福美好生活新局面! (章 大/文图)三台县发布《关于划定野生动物禁猎区和禁猎期的通告》本刊讯 近日,三台县人民政府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划定野生动物禁猎区和禁猎期的通告》。

《通告》对全县禁猎区、禁猎期、禁猎对象、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和方法、举报电话、法律责任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在全县范围实行全年禁猎。

县森林公安局作为此次制定通告的具体承办部门,积极参与宣传。

川中丘陵区防护林林下栽培试验

川中丘陵区防护林林下栽培试验

择, 林下栽培植 物筛选 和整地 、 栽植密度、 管理、 收 获、 经济分析等栽培试验 研究 , 提出生态效益好 、 经 济 效益 高 的防 护林林 下 栽培 模式 。
护林立地综合等级分析,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 ①在 I
Ⅱ立地 等级 上 , 宜开 展林 下栽 培 ; 适 ②在 Ⅲ立 地等级 上 , 以适 当选 择适 宜 地 块 开 展林 下栽 培 ; 1 V 可 ③ V、 立 地 等级上 , 不适 宜进 行林 下栽 培 。 因此 , 展 防护 开 林 林 下栽 培的集 约经 营 , 选择 I、 Ⅲ立 地等级 。 应 Ⅱ、
16 % ,H值 86 海拔 50m 一 0 植 被 主要有 .1 p ., 0 60m, 柏木、 桤木 、 杠 等组 成 的林 分 , 青 林下 有 马桑 、 火棘 等 灌 木 以及 黄茅 等一些 草本植 物 。 防护 林林 下 栽 培 的集 约 经 营 , 要 考虑 控 制水 既 土 流失 的防护效 益 , 要考 虑林 地利 用 的适宜 性 , 又 防
依据森林群落原理 , 用经 济价值高的植物替代林分 的灌、 草层 , 形成防护林 的立体经营体 系, 进一步优 化 防护 林林 分 结 构 , 取 最 大 的 生态 经 济 效 益 。 为 获
此 , 研究 在长 江 中上 游 防护林 工程 区 , 本 以分 布面 积 较 大 的主要 防 护林 树 种 一柏 木 和 松类 树 种 为对 象 , 开 展林 下 栽 培 试 验 研 究 。 通 过 防 护 林 林 分 条 件 选
1 0月
川 中 丘 陵 区 防 护 林 林 下 栽 培 试 验
吴 志 斌
( 三台县古井 林业 工作站 , 四川 三台 6 10 ) 2 10

要 : 川 中丘陵 区三 台县 下新 乡防护林林 下栽培 试 验的研 究结 果表 明, 1 在 柏木 林 下可选择 沙参 、 对 () 山药、 连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柏木低效防护林的改造效果分析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柏木低效防护林的改造效果分析

文章编号:**********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柏木低效防护林的改造效果分析*骆宗诗1,侯波2,向成华1,陈俊华1,罗晓华1,谢大军1,慕长龙1**(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 2四川省阆中市林业局四川阆中637400 )摘要: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低效防护林是四川盆地丘陵区一种典型的低效林类型。

通过对柏木低效林采取间伐、林下种植黄荆(Vitex negurdo)和木豆(Cajanus cajan)的低改措施,研究了林分改造后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林分生长量、林下物种多样性和碳密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林分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加强,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林分生长量和林分碳密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采取株数间伐强度15.55%(保留密度4100株·hm-2)、44.44%(保留密度2400株·hm-2)和林下种植黄荆措施的林分,土壤侵蚀量较对照林分(密度4600株·hm-2) 3年平均减少418.28Mg·km-2和524.87 Mg·km-2。

采取株数间伐强度约70%、林下补植黄荆(保留密度2200株·hm-2)、补播木豆(保留密度2300株·hm-2)和补植补播黄荆和木豆(保留密度2300株·hm-2)措施的林分,与对照林分(密度7400株·hm-2)相比,其灌草层的最大持水量增加0.18mm~0.47mm,枯落物层的有效持水量增加0.21mm~0.48mm,林地土壤最大持水量增加16.39mm~39.03mm;林地土壤容重下降 5.90%~8.21%,总孔隙度上升8.09%~19.28%;胸径增长量4年增加0.55cm~0.62cm,树高增长量4年增加0.34m~0.39m;灌草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提高,生态优势度下降,灌木层增加了2-4种,草本层增加了4-7种;林分碳密度增加8.27 Mg·hm-2~9.82 Mg·hm-2。

川中丘陵柏木林抚育改造技术与应用示范

川中丘陵柏木林抚育改造技术与应用示范

6月
J u n . , 2 0 1 7
d o i : 1 0 . 1 6 7 7 9 / j . c n k i . 1 0 0 3— 5 5 0 8 . 2 0 1 7 . 0 2 . 0 2 5
川 中丘 陵 柏木 林 抚 育 改 造 技 术 与应 用 示 范
王 峰 , 李仁 洪 , 周 立江 , 杨天兴
中图分类号 : ¥ 7 3 1 . 9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3— 5 5 0 8 ( 2 0 1 7 ) 0 3— 0 1 0 5— 0 6
T e n d i n g a n d I mp r o v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C u p r e s s u s f u n e b r i s F o r e s t
第 3 8卷 第 3期
2 01 7正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J o u r n a l o f S i c h u a n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V0 1. 3 8. No . 3
a n d i t s Ap p l i c a t i o n De mo ns t r a t i o n i n S i c h u a n Hi l l y Re g i o n s WAN G F e n g L I R e n - h o n g Z HO U L i - j i a n g Y AN G T i a n — x i n g
h e n s i v e b e n e i f t s i n t h e r e g i o n w o u l d b e i mp r o v e d . T h e mo n i t o r i n g r e s u l t s i n i f x e d s a mp l e p l o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v o l u me g r o w t h r a t e a n d c o v e r a g e o f s h r u b s a f t e r 5 y e a r s w 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c o n t r o l p l o t s , a n d t h e s t a n d h i e r -

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状况调查及特征分析——以李子口小流域为例

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状况调查及特征分析——以李子口小流域为例

其余 时段 均 能达 到 国家 地表 水 质 Ⅲ类
( 0m ・ 标 准 ; 氮 浓 度 均 无 超 标 ≤2 g L ) 氨
活动 中, 氮素 和磷素等营养物质 、 农药 以
及 其 他 有 机 或 无 机 污 染 物 质 通 过 农 田 的 地 表 径 流 和 农 田渗 漏 ,造 成 的 水 环 境 的 污染 , 要包括化 肥污染 、 药 污染 、 主 农 集 约 化 养 殖 场 污 染 。其 污 染 物 主 要 是 农 村 家畜 粪 便 , 、 素 肥 料 使 用 过 程 中 的硝 氮 磷
研 究 区 域 概 况
李子 口小流域为嘉 陵江右岸一级支 流西河的一条支 沟 ,位于升钟水库 大坝 下游右侧 4k m处 ,控 制面积 1 . k 92 m ,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 9 7m 多年平均 5 m,
降雨天数 为 1 2 , 4 汛期降雨量 占全年 降 d
雨量的 7 .%,以 7 3 5 _9月最为集 中 , 约
占全年总降雨量 的 5 .%。小流域 区表 8 2
土 为 石 灰 性 紫 色 土 , 壤 呈 中性 至 微 碱 土 性 。流 域 内 以水 稻 土 、 壤 土 为 主 , 壤 黄 土 适 于 多 种 植 物 生 长 , 要 为 亚 热 带 常 绿 主
阔 叶 混 交 林 , 带 针 叶 林 以 及 次 生 植 被 温
表 2 调查农户肥料施用情 ̄ k N/g

调 查 ・N E TG T ON IV S l A I
磷 肥 63% .1
1O % .l
图 l 受调查农村各类肥料施用量比例
图 2 受调查农村不 同作物肥料施用比例
表 3 水 田与 旱 地 肥 料 施 用情 况
2 . 生猪饲 养数 占 7 .%, 76 %, 68 羊饲 养数

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林窗改造初期香椿细根及其分解动态

川中丘陵区柏木低效林林窗改造初期香椿细根及其分解动态

在林窗改造初期,150m2林窗改造效果更佳。
利用Olsen非线性指数方程Xt/X0=e-kt对三种不同林窗面积内香 椿不同根序细根分解过程拟合,所有指数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72 以上,细根年分解常数为0.1359~0.2446,香椿细根干物质分解 50%需要的时间为851~1737d。而微根管法测定细根速率表明香 椿细根分解50%需要的时间为215~370d,是分解袋法的3~4倍。
(3)随着香椿细根根序等级升高和直径增加,细根的分解速率降 低。由相关性分析可知,香椿细根分解速率与细根初始碳浓度、 C/P和C/N显著负相关(P<0.05),与细根初始氮浓度和磷浓度 显著正相关(P<0.05)。
三种不同面积林窗内香椿细根分解速率与土壤全氮、水解氮、 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呈正相关关 系。(4)随着细根分解时间的增加,林窗内香椿细根养分浓度出 现一定的动态变化。
香椿细根的C、P和K浓度均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N、Ca和Mg整体 表现为增加趋势。香椿细根各养分质量残留的变化规律在不同 林窗大小和细根不同根序等级中有所不同。
பைடு நூலகம்
在1a分解期内,林窗内香椿1-3级、4级和5级细根的C、P和K质量 残留均呈释放趋势,分解前180d释放迅速,随时间增加,释放减缓。 三种不同面积林窗内的1-3级根和L1内5级根N均呈现释放-富集释放的变化规律。
(2)分解袋法测定细根分解速率表明香椿细根在前90d分解最 快,L1、L2和L3中香椿细根质量残留率分别为82.96%、80.36%和 76.91%。随着时间的推移,细根分解速率减缓,在分解365d后,L1、 L2和L3内香椿细根分解残留率75.44%、73.92%和72.07%。
香椿细根分解速率L3>L2>L1,由此可见,150m2林窗下有利 于细根分解。分解1a后,L1内1-3级、4级和5级细根年分解率分 别为29.62%、24.80%和19.26%,L3香椿细根年分解速率显著高于 L1(P<0.05),但其他面积林窗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川中丘陵区资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研究

川中丘陵区资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研究

川中丘陵区资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研究川中丘陵区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地处长江中下游丘陵带,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区。

由于地势复杂,气候湿润多雨,土质肥沃,使得该区域具有较大的农业和林业发展潜力。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土地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导致了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加剧。

因此,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川中丘陵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和改善土地的生态功能,减轻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针对川中丘陵区的特点,以下是一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研究和实施建议。

首先,应加强丘陵区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通过修建梯田、植被恢复、石质堰塘等工程措施,有效减缓水土流失速度。

合理配置水源,降低径流对丘陵区土壤侵蚀的破坏,增加土地保持能力。

此外,应加强对农田的排水排灌工程建设,改善农田排水条件,减少不必要的蒸发和水分浪费。

其次,应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

丘陵区的植被覆盖率直接关系到水土保持能力。

因此,应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力度,限制非法砍伐和滥伐,加强森林管理,提高植被恢复率。

同时,应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人工造林,提高林木的抗风固土能力,减少土壤侵蚀。

另外,应加强农田管理和耕作制度的改良。

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如翻耕、培肥、中耕等措施,减少土壤溢流和侵蚀,增加土地保持能力。

同时,应加强农田的耕地保护措施,如合理安排轮作制度,合理利用农闲土地,使其得到修复和休养,恢复土壤肥力。

此外,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通过开展水土保持技术研究,探索适合川中丘陵区的水土保持措施,提高该区域水土保持能力。

同时,应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和相关管理单位的水土保持意识和知识水平,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水土保持的实施过程中。

总之,川中丘陵区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

需要通过加强工程建设、恢复植被、改良耕作制度以及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等综合措施,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问题,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