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脂乳粉结块动力学实验研究
乳粉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乳粉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作者:杜管利秦立虎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4年第08期在乳粉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目前乳粉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水分含量偏高、溶解度偏低、易结块、颗粒的形状及大小异常、有脂肪氧化味、色泽较差、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杂质度过高等。
乳粉水分含量高乳粉中应保持一定的含水量,我国GB/T 5410―2008标准规定乳粉的水分含量不大于5%。
水分含量过高,会加速乳粉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产生乳酸,使乳粉中酪蛋白变性而成为不溶性物质,从而使乳粉的溶解度下降。
据试验,乳粉水分在3%~5%时贮存1年后溶解度略有变化;而当水分提高至6.5%~7%时,在贮存较短时间内蛋白质有可能完全不溶解,产生陈腐味,同时产生褐变。
但乳粉水分也不宜太低,否则容易引起乳粉变质而产生氧化臭味。
喷雾干燥法生产的乳粉,当其水分低于1.88%时就容易引起这种问题。
导致乳粉水分含量高的原因主要为:喷雾干燥过程中,进料量、进风温度、进风量、排风温度、排风量等工艺条件控制不当;高压喷头或离心盘因各种原因雾化效果不好,导致雾化乳滴太大而不易干燥;乳粉包装车间空气相对湿度偏高,使乳粉吸潮,包装车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乳粉在冷却过程中,冷风湿度太大;乳粉包装封口不严或包装材料(或容器)本身气密性差。
乳粉的溶解度偏低乳粉的溶解度是指乳粉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后,能够复原成均一的新鲜牛乳状态的性能。
这一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溶解度有所区别,因为牛乳是由溶液、悬乳液、乳浊液三种体系构成的一种均匀稳定的胶体性液体,而不是纯粹的溶液,所以乳粉的溶解度只是一个习惯称呼。
乳粉溶解度的高低反映了乳粉中蛋白质的变性程度,溶解度低说明乳粉中蛋白质变性的量大,冲调时变性的蛋白质就不可能溶解,或粘附于容器的内壁,或沉淀于容器的底部。
导致乳粉溶解度下降的因素主要是:原料乳的质量差,混入了异常乳或酸度高的牛乳;蛋白质热稳定性差,受热容易变性;牛乳在杀菌、浓缩或喷雾干燥过程中温度偏高或受热时间过长,引起牛乳蛋白质受热过度而变性;喷雾干燥时物化效果不好,使乳滴过大,干燥困难;牛乳或浓缩乳在较高的温度下长时间放置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乳粉的贮存条件及时间对其溶解度也会产生影响,当乳粉贮存于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中,其溶解度会有所下降;不同的干燥方法生产的乳粉溶解度不同,滚筒干燥法生产的乳粉溶解度仅为70%~85%,喷雾干燥法生产的乳粉溶解度可达99%以上。
奶茶中粉包结块的预防和处理

奶茶中粉包结块的预防和处理摘要奶茶粉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健康速溶粉体食品。
该产品由于其组分的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变粘结块。
这不仅严重影响其加工和贮藏,而且破坏了口感和品质。
而粉体物料的结块问题是一个粉体力学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
传统的液桥和晶桥理论都无法准确解释非晶态粉体的一个结块特征,即露点温度以上,这些粉体结块倾向也随着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奶茶粉作为一种含有非晶态组分的食品粉体,其结块现象必须通过基于非晶态高聚物玻璃化转变的结块机理来解释。
关键词:非晶态粉体;奶茶粉;玻玻化转变;流动性AbstractMilk powder is a kind of healthy instant powder food popular. The product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group, easy to change the caking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t not only affects the processing and storage, but also the taste and quality. The agglomeration of powder material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has not been solved yet. Traditional liquid bridge and bridge theory are unable to explain accurately the amorphous powders of a caking characteristics, namely temperature above the dew point, the powder caking tendency with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Milk powder as a component of food containing amorphous powder, the caking phenomenon must be explained by the caking mechanism transformation of amorphous polymer glass based.Key words: amorphous powder; milk powder; glass glass transition; liquidity1.食品粉体的结块机理和研究方法1.1食品粉体的结块机理关于粉体物料的时效固结及结块,是一个粉体力学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
乳粉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乳粉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在乳粉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目前乳粉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有:水分含量偏高、溶解度偏低、易结块、颗粒的形状及大小异常、有脂肪氧化味、色泽较差、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杂质度过高等。
乳粉水分含量高乳粉中应保持一定的含水量,我国GB/T 5410―2008标准规定乳粉的水分含量不大于5%。
水分含量过高,会加速乳粉中残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产生乳酸,使乳粉中酪蛋白变性而成为不溶性物质,从而使乳粉的溶解度下降。
据试验,乳粉水分在3%~5%时贮存1年后溶解度略有变化;而当水分提高至6.5%~7%时,在贮存较短时间内蛋白质有可能完全不溶解,产生陈腐味,同时产生褐变。
但乳粉水分也不宜太低,否则容易引起乳粉变质而产生氧化臭味。
喷雾干燥法生产的乳粉,当其水分低于1.88%时就容易引起这种问题。
导致乳粉水分含量高的原因主要为:喷雾干燥过程中,进料量、进风温度、进风量、排风温度、排风量等工艺条件控制不当;高压喷头或离心盘因各种原因雾化效果不好,导致雾化乳滴太大而不易干燥;乳粉包装车间空气相对湿度偏高,使乳粉吸潮,包装车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乳粉在冷却过程中,冷风湿度太大;乳粉包装封口不严或包装材料(或容器)本身气密性差。
乳粉的溶解度偏低乳粉的溶解度是指乳粉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后,能够复原成均一的新鲜牛乳状态的性能。
这一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溶解度有所区别,因为牛乳是由溶液、悬乳液、乳浊液三种体系构成的一种均匀稳定的胶体性液体,而不是纯粹的溶液,所以乳粉的溶解度只是一个习惯称呼。
乳粉溶解度的高低反映了乳粉中蛋白质的变性程度,溶解度低说明乳粉中蛋白质变性的量大,冲调时变性的蛋白质就不可能溶解,或粘附于容器的内壁,或沉淀于容器的底部。
导致乳粉溶解度下降的因素主要是:原料乳的质量差,混入了异常乳或酸度高的牛乳;蛋白质热稳定性差,受热容易变性;牛乳在杀菌、浓缩或喷雾干燥过程中温度偏高或受热时间过长,引起牛乳蛋白质受热过度而变性;喷雾干燥时物化效果不好,使乳滴过大,干燥困难;牛乳或浓缩乳在较高的温度下长时间放置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乳粉的贮存条件及时间对其溶解度也会产生影响,当乳粉贮存于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中,其溶解度会有所下降;不同的干燥方法生产的乳粉溶解度不同,滚筒干燥法生产的乳粉溶解度仅为70%~85%,喷雾干燥法生产的乳粉溶解度可达99%以上。
微波消解测定脱脂奶粉中的痕量镍

微波消解测定脱脂奶粉中的痕量镍陈伟莉1,王飞2,许传彬2,邹明强3(1、黑河学院,164300;2、黑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3、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摘要本文研究了微波消解-GFAAS法测定奶粉中Ni的方法。
方法快速、试剂用量少、空白值低等优点,回收率分别为81.0%~113.5。
相对标准偏差<5.6%。
与国家标准物质相对照,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微波;GFAAS;奶粉;Ni;中图分类号:O6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GFAAS Determination of Trace Ni in skimmed milkpowder Digested by Micro WaveChen Wei-li1, Wang Fei2,Xu Chuan-bin2, Zou Ming-qiang3(1、Heihe Teacher’s College,Heihe 164300 China. 2、Heihe Entry and Exit Inspection Bureau 3、Jilin Entry and Exit Inspection Bureau)Abstract The GFAAS Determination of Trace Ni in skimmed milk powder Digested by Micro Wave determination conditions were studied.Under the certain conditions,the recovery was 81.0%~113.5%.The relative deviation was <5.6%.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form the nation Ni Standards.Key words Micro Wave;GFAAS;skimmed milk powder;Ni;镍是否为人体必须微量元素,目前尚无定论[1],所以进一步研究其测定方法对人体生化研究很有必要。
日处理5吨原料乳的脱脂乳粉工厂设计分析课件

PPT学习交流
2
脱脂乳粉的概况
• 乳粉是以生鲜牛乳为原料,或以生鲜牛乳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数量的 植物或动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配料,除去其中几乎全部水 分而制成的粉末状乳制品。乳粉中水分含量很低,重量减轻,为贮藏和运 输带来了方便。本设计中的脱脂奶粉是先将牛乳中的脂肪经高速离心机脱 去,再经过浓缩、喷雾干燥而制成。生产1千克脱脂奶粉需用普通牛奶12千 克。这种产品脂肪含量一般是不超过2.0%,蛋白质不低于32%。
• 本设计产品选用包装为:将乳粉装箱,24袋/箱;1吨粉可 包装约83箱,每日可装1494箱。
PPT学习交流
6
热量衡算
• 热量消耗经过预热、杀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 等几个阶段,经计算后得需加入的总热量为 2.01×108 kJ,根据经验在过程中热量损失为15% ,故总热量:2.31×108 kJ。
日处理150吨原料乳的脱脂乳粉工 厂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乳品工程
班 级:2011级(2)班
指导教师:
PPT学习交流 学部:食品与环境工程
1
设计主要内容
• 绪论 • 工艺流程及论证 • 厂区平面设计 • 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 主要设备选型 • 公共设施及辅助部门 • 劳动组织及环境影响分析 • 技术经济分析
• 由于设备投资占全厂总投资的42%则全厂总投资额为
第三节 脱脂乳粉的加工工艺

控制Ca/P=1.2~2.0,K/Na=2.88左右。 牛牛文档分 享5.维生素的调整
婴儿乳粉应充分强化维生素,特别是叶酸和
维生素C,它们对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起辅酶 作用。
婴儿乳粉一般添加的维生素为VA、VB1、VB6、
VB12、叶酸、Vc、VD、VE等。
的加工工艺
一、速溶乳粉的特点
1.溶解性、可湿性、分散性好,即使在冷水中也能速
溶。
2.颗粒大、均匀 , 干粉不会飞扬,食品工业中使用 方便。 3.速溶乳粉中所含的乳糖呈水合结晶态,工艺
一、调制乳粉的概念 针对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在牛乳中加入 或提取某些特殊的营养成
备中,将颗粒物料堆放在分布 板上,当气体由设备下部通入床层,随着气流 速度加大到某种程度,固体颗粒在床层内就会 产生沸腾状态,这种床层称为流化床。采用这 种方法进
1.增大乳粉颗粒
①附聚
使分散的、较小的、不均匀的粉粒通过 附聚成为疏松的大颗粒,生产 A.提高浓缩乳浓度 16→ 18.5º Be′ B. 降低喷雾压力 15MPa→ 8~10MPa C.增大喷嘴板眼孔径 0.7mm→ 1.2~1.4mm
牛乳中乳中乳糖多为α
-乳糖。 母乳中乳糖多为β -乳糖。 β -乳糖刺激双歧杆菌生长发育、抑制大肠 杆菌生长发育。 α - 调整乳糖和蛋白质的比例,平衡α
-乳糖和
β -乳糖的比例。
添加可溶性多糖类,如葡萄糖 牛乳中矿物质含量相当于人乳的3.5倍,会增
加婴儿的肾脏负担。
可通过添加脱盐乳清粉加以稀释。
但需要补加铁等微量元素。
1.蛋白质的调整 牛乳与人乳蛋白质含量和组成都有很大区别
(1)含量
蛋白质(%) 酪蛋白:乳清蛋白
食品中脱脂乳粉的工艺优化与品质评价研究

食品中脱脂乳粉的工艺优化与品质评价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不断增加,乳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脱脂乳粉作为一种营养丰富、易于储存和携带的乳制品,备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脱脂乳粉的品质评价和工艺优化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脱脂乳粉的工艺优化是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
工艺优化主要包括原料选择、离心脱脂、冷冻干燥等环节。
合理选择原料是制作优质脱脂乳粉的关键。
乳品的质量决定了脱脂乳粉的最终品质。
离心脱脂过程中,操作条件的调整对脱脂率和成品乳粉的活性物质含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冷冻干燥则是制备乳粉的核心工艺,对干燥温度、料液浓度、冷冻方式等参数的精确控制是保证产品微观结构和物理特性的关键。
因此,通过对脱脂乳粉各个工艺环节的优化,可以改善产品的质量,提高乳粉的营养价值和储存稳定性。
其次,脱脂乳粉的品质评价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品质评价是对脱脂乳粉在营养成分、理化性质、微观结构和感官特性等方面的全面考核。
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乳糖含量等营养成分是评价乳粉品质的基本指标。
理化性质包括溶解性、重金属含量、水分含量等,与产品的适用性和安全性密切相关。
微观结构反映了产品的形态特征和物质转化情况,通过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技术等方法可以揭示产品的微观结构特征。
感官特性是最能直观反映产品品质的因素,包括味道、口感、香气等。
通过综合考核这些因素,可以得出对脱脂乳粉品质的综合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脱脂乳粉在品质评价中,还需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认知和喜好存在着差异。
因此,在对脱脂乳粉品质进行评价时,应该针对不同地域和人群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调整,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脱脂乳粉的品质评价研究必将涉及到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乳制品原料,或者运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对产品微观结构进行识别和分析,都有望为脱脂乳粉的品质评价研究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数据支持。
加工工艺对脱脂发酵乳饮料酪蛋白颗粒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

度越高, 胶粒运动越剧烈, 发生碰撞集聚的概率越高。
17 Vol.35, No.10 2007(total 203)
研究报告 R esearch Papers
因此, 形成凝胶颗粒粒径越大。 2.3 发酵奶均质前后粒径的变化
将达到发酵终点的脱脂发酵奶 (发酵菌种MA14) 搅 拌 , 然 后 在40 ℃, 20 MPa的 条 件 下 均 质 , 均 质 前 后 粒径的变化由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 脱脂发酵奶 的蛋白颗粒粒径经过均质明显变小, 酸奶颗粒粒径平 均值由均质前的20.19 μm降 低 为4.822 μm, 说 明 酸 奶 生产过程中, 均质工艺能够明显降低酸奶颗粒粒径, 对酸奶饮料的稳定性有利。
DAN ISCO 公司的YO - MIX496(即原来R hodia的MY- 96) 和DAN ISCO 公 司 的 中 温 菌MA14进 行 发 酵 试 验 , 选用脱脂奶粉, 发酵温度43 ℃, 发酵终点为75 °T 。用 LS13320粒径分析仪分析其粒径大小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 YO - MIX496发酵的酸奶颗粒粒 径( 体积) 比MA14的大, MA14发酵的酸奶颗粒粒径平 均值为31.27 μm, 而YO - MIX496发酵的酸奶颗粒粒 径平均值为109.8 μm, 说明不同菌种的特性不同 , 导 致产生酸奶的质构不同, 形成的蛋白颗粒大小相差很 大, 生产发酵乳饮料时选用形成的蛋白颗粒小的菌种 来发酵酸奶, 这样有利于发酵乳饮料的稳定性。
R esearch Papers 研究报告
图1 不同菌种相同发酵温度酪蛋白粒径的比较 2.2 同一菌种不同发酵温度酪蛋白粒径的比较
采用目前生产发酵乳饮料使用较多的DAN ISCO 公 司 的YO - MIX496(即 原 来 R odia的 MY- 96)做 研 究 对象, 以脱脂奶粉做发酵基料, 发酵温度选取 35, 39, 43 ℃来比较, 发酵终点为75 °T 。 用LS13320粒 径分析仪分析其粒径大小结果如图2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用最大力(见图 3);在一个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长度下处理的粉体,测量 4 次取其平 均值。对不同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的脱脂乳粉,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测试,可以得到其结块动 力学数据。
图 3 针刺法实验示意图
根据食品粉体在贮藏和加工中所能遇到的情况,本文对 30 摄氏度、45 摄氏度、60 摄氏 度三个温度下,不同相对湿度情况的结块数据进行了测定。
聚合物中一般都有大量的非晶态聚合物,晶态聚合物也存在非晶区,所以对非晶态聚合 物特性的研究具有普遍意义。非晶态聚合物的力学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分阶段地呈现不同 的特点。温度较低时,聚合物形变很小,只有 0.01—0.1%,弹性模量高达 1010—1011N/m2, 这种状态与低分子玻璃相似,称为玻璃态。随着温度的升高,聚合物的形变可达 100—1000%, 外力除去后可逐渐恢复原状,这种状态称为高弹态(或橡胶态)。玻璃态向橡胶态的转变称 为玻璃化转变,所对应的温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度,通常用Tg表示。温度上升至足够高的 时,聚合物变成粘性液体,这种状态称为粘流态。非晶态聚合物的力学状态和其分子量有关, 温度、水含量、分子量、分子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本文选用了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脱脂奶粉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针刺 和剪切两种力学方法测定普通脱脂乳粉和添加一定量添加剂情况的结块动力学数据,并应用 玻璃化转变机理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所显示的规律和得出的结论对脱脂速溶乳粉乃至其 他粉体食品的加工和贮藏具有指导意义。
2. 玻璃化转变理论及非晶态聚合物粉体结块机理
针刺力/N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2
0
2
4
6
8
时 间/h
图 6 60 摄氏度脱脂乳粉针刺力
RH 60% RH 50% RH 40%
RH 30%
10
通过对不同温度下的结块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针刺力可以有效地评价食品粉体的结块程度; 2、 脱脂乳粉结块程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逼近一个稳定值; 3、 在 30—60 摄氏度范围内,脱脂乳粉结块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4、 在相同温度下,空气越湿润,脱脂乳粉越容易出现结块现象; 5、 温度升高后,相对湿度对脱脂乳粉结块动力学特性影响更加明显,这符合(T-Tg)作
0.0
-0.2
0
2
4
6
8
时 间/h
图 4 30 摄氏度脱脂乳粉针刺力
RH 60%
RH 50% RH 40% RH 30%
10
图 5 为 45 摄氏度时的情况。在相对湿度 30%和 40%时,针刺力一直表现为很小数值, 脱脂乳粉没有结块。在 50%和 60%相对湿度情况下,结块趋势明显,结块速率随着时间的 增加而减缓,最后针刺力稳定在 14 牛顿左右。
晶态粉体结块的机理,目前有晶桥和液桥之说,即粉体表面的溶解盐,由于温度比较低, 溶解度下降,从而饱和析出形成晶桥;或当温度降至露点以下时,冷凝蒸汽在粉体表面形成
1 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376008) -1-
溶液,由于毛细管作用,使该溶液不断“稠化”和固化,最后形成固桥。然而,单用这些理论 无法说明对于非晶态粉体,温度越高,越容易结块的现象。非晶态粉体与晶态粉体的结块机 理有明显的区别。非晶态粉体存在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 Tg。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下,粉体 处于玻璃态。此时,分子链段的热运动不足以克服主链内旋转位垒,链段处于“冻结”状态, 只有侧基、链结的局部运动和链长、链角的变化。在宏观上表现为模量高、形变小、粘度大, 粉体具有足够的“刚度”保持原来的形态,因此结块倾向很小;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之上,粉体 处于橡胶态,链段运动充分发展,具有很大的柔性,宏观上表现为模量和粘性的显著下降, 粉体颗粒的内摩擦力不足以保持其总体结构的完整性而出现“塌陷”、“溶合”成为块状,处于 粘弹性流动状态。环境温度超过玻璃化转变温度越高,结块的趋势就越大,经过一段时间后, 结块的现象就会越明显。非晶态粉体结块的机理同样影响非晶态粉体的结块和流动性能。
剪切力/N
16
黄原胶含量 4%
14
黄原胶含量 8%
12
黄原胶含量 12%
10
8
6
4
2
0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时 间/h 图 7 50℃,RH60%,添加黄原胶的脱脂乳粉剪切力
-6-
图 8 则为添加 β-环糊精的脱脂乳粉剪切力情况。曲线前部平缓区域的长度不同,β-环糊 精含量高,则水分渗透到剪切面需要的时间较长。说明 β-环糊精减缓了水分在粉体内部的 扩散速度。虽然添加剂量少的脱脂乳粉结块程度更明显,但是图 7 与图 8 相比较,曲线末端 更为平缓,这说明 β-环糊精对脱脂乳粉的结块是一定程度的延缓作用,并非最终降低了其 结块程度。
剪切实验仍然采用多功能测力计,形式如图 2 所示。剪切盒上下两盒均为 20mm 高,内 径 40mm 的圆筒。实验前配制含有一定比例添加剂的脱脂乳粉粉体,将其装入剪切盒中至上 盒 10mm 高处,轻轻压实并平整表面。在恒温恒湿箱中处理后,将剪切盒下端固定在测力计 架上,用测力计拉动上盒底部,测定剪切面断开时的剪切力数值,用以评价结块程度。根据 针刺力的结果,恒温恒湿箱的环境设定在 50 摄氏度,60%相对湿度下,用以评价添加剂的 效果。每个数据点测量 3 次取平均值。
log µ = C1(T − Tg )
(2)
µg C2 + (T − Tg )
这里µ是非晶态物质橡胶态的黏度(Pa•s),µg是玻璃化转变温度下该物质的黏度(Pa•s),C1是
无量纲常数,C2也是一个常数(℃),Tg为玻璃化转变温度。
由(1)(2)两式可得式(3)[4]。
log( rb2 ) = log(3Rpσ ) + C1(T − Tg )
脱脂乳粉结块动力学实验研究1
刘华炜1,李志义1,刘学武1,詹世平2
1大连理工大学流体与粉体设计研究所,(116012)
2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116012)
摘 要:脱脂速溶乳粉是一种流行的健康食品,其中的重要成分乳糖在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
度作用下,会发生玻璃化转变,导致粉体颗粒互相粘结成块,严重影响该产品加工和贮藏。
3. 非晶态乳糖玻璃化转变对结块的作用
脱脂乳粉中含有大量非晶态乳糖[1]。在相对湿度条件下,外界温度超过玻璃化转变温度,
乳糖就会发生玻璃化转变。致使粉体表面变软变粘,粉体颗粒之间互相粘结成桥结块,对奶
粉的流动性产生不良影响。
Frenkel[2]将颗粒间桥接情况用下面的方程进行了描述:
rb2
=3RBiblioteka σ t 2µ本文应用针刺和剪切两种力学方法测定普通脱脂乳粉和添加一定量添加剂情况的结块动力
学数据,并应用玻璃化转变机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大分子和有包结作用的添加剂可以改善
脱脂乳粉流动性的结论。
关键词:结块动力学;玻璃化转变;非晶态粉体;脱脂乳粉。
1. 引言
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脱脂奶粉容易打拱、结块,这不仅会影响其加工和贮藏,而 且会严重影响其口感和品质。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物性指标, 玻璃态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概念也由于其在食品质量控制方面的重要地位而在近些年来被 科学工作者所关注。在非晶态高聚物玻璃化转变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食品粉体的玻璃化转变 特性,评价各种成分和外界因素对它的影响是改善粉体食品加工和贮藏性能方面的重要科学 研究方法。但国内这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却很少。
图 4 表示了 30 摄氏度时不同时间脱脂乳粉的针刺力情况。图中可以看出在 30 摄氏度时 脱脂乳粉结块程度很低,最大针刺力不超过 2 牛顿。同时可以看到在相对湿度 60%时的数 值与其它 3 组相差较多,明显表现出更大的结块趋势。
针刺力/N
2.0
1.8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剪切力图和针刺力图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在时间较短的时候,即在结块过程开始之前有 一个相对平缓的区域。这是因为水分从剪切盒中粉体的上表面渗透到剪切面需要一定时间。 该过程越缓慢,则需要时间越长。这种现象可用来评价添加剂对水分的阻滞效果,也是本文 选择剪切力测试法评价添加剂作用的原因之一。
图 7 为添加黄原胶的脱脂乳粉剪切力图。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黄原胶含量的增加,结块程 度呈下降趋势,这是 Tg 升高的结果。而最初的 2 小时平缓区域,3 条曲线基本一致,说明 黄原胶没有阻滞水分进入粉体的能力。
(3)
t
2µg C2 + (T − Tg )
式(3)说明,随着(T-Tg)的增大方程左侧值也会随之增大,即非晶态玻璃化转变所导致的结块
强度增大。乳糖应该也符合这个规律。Brooks[5]对非晶态乳糖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研究,
乳糖玻璃化转变温度同水活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较准确的描述。
Tg =-530.66(aw )3 +652.06(aw )2 -366.33aw +99.458, (0<aw < 0.575)
-4-
针刺力/N
16
RH 60%
14
12
RH 50%
10
8
6
4
2
RH 40%
0
RH 30%
-2
0
2
4
6
8
10
时 间/h
图 5 45 摄氏度脱脂乳粉针刺力
图 6 为 60 摄氏度下的情况,40%、50%和 60%相对湿度下脱脂乳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结块。其中以 60%相对湿度下结块程度最高,达到 16 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