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51)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语文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中国的谜语源远流长。
好谜语的审美标准,移植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提出的“信、达、雅”三字就很恰当。
“信”,指谜作的内容要求。
整条谜作要符合情理、文理和谜语本身的内在逻辑.。
“达”,可以依据字典解说为三层意思:一是通达,指谜面文义要通顺,谜思要通明,谜路要通畅;二是全面,达观,扣合妥贴.,无断章取义....、支.离破碎、穿凿牵强.等缺陋;三是达到,实现,指谜作的艺术构思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雅”,包含的内容远比前二者丰富和深厚。
第一,是正确,合乎规范,所谓“雅者,正也”(《毛诗序》);第二,是高尚,美好,“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荀子·荣辱》注);第三,才是文雅,高雅,即我们一般人理解的雅致.、优雅。
这还是第二义引申.出来的意思。
因此,“雅”不仅指对形式美的追求,还应指对谜作思想性方面的要求:首先,谜作的思想甲(格调/腔调)一定要正确;其次,内容乙(方向/倾向)要健康,立意要积极向上,不能矮化道德水准,放任庸俗、低俗、粗俗的问题存在。
另外,就“雅”所包含的丙(形式/形势)美感这一层,要包括谜面、谜底、谜目以及标注的谜格。
如果谜底不“雅”、褒.贬失当,谜目拉杂不堪、混浊不清,都将损害谜作的品位。
因此,“雅”主要是指对谜作思想内涵的要求。
谜语,其闪光点在于创意,它要求创作者能大胆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更新理念,变革技法,充分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等多种变化,以及之间具有的丁(奇妙/微妙)关系和特点,创造新的语境,力求特立独行.......,成就别出心裁.的佳作,使中华谜作不断推.陈出新...,走入新的境界,迈向新的高峰。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逻辑.(jì) B. 牵强.(qiánɡ) C. 褒.贬(bāo) D. 另辟.蹊径(bì)2.文中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妥贴.B.支.离破碎C.雅致.D.引申.3.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格调方向形式奇妙B.腔调倾向形势奇妙C.腔调方向形势微妙D.格调倾向形式微妙4.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断章取义B. 特立独行C. 别出心裁D.推陈出新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2019年湖北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9年湖北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1.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A. 臣闻之,天下之大义也。
B.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B.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答案:(1)A. 义:正义,道义。
B. 廷:朝廷。
(2)A. 王如果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的百姓就会接近于安居乐业了。
B. 况且天下并不是弱小的,雍州的土地,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都是自然形成的。
2.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1)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人物?(2)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答案:(1)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张三、李四和王五。
(2)文章的主题是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数学试题及答案1. 解下列方程:x^2 - 5x + 6 = 0答案:x = 2 或 x = 32. 证明下列不等式:对于任意实数x,有x^2 + y^2 ≥ 2xy答案:证明:根据基本不等式,我们有 (x - y)^2 ≥ 0,展开得 x^2 - 2xy + y^2 ≥ 0,即x^2 + y^2 ≥ 2xy。
三、英语试题及答案1. 单项选择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rrect?A. He is one of those students who are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B. He is one of those student who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答案:A2. 阅读理解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Question: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答案: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eamwork in achieving success.以上为2019年湖北高考部分试题及答案的word版排版示例。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本试卷包含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
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为1-2 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河北省邯郸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质检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邯郸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15 .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城乡文化的交融过去,社会文化同生活方式一样,也可以分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两者之间似乎泾渭分明。
城市文化认为乡村文化缺乏文化含量,而乡村文化则认为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由界线分明走向相互渗透,趋于统一。
其中农村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向城市文化靠拢的趋势。
当然,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地将乡村文化包容在城市文化之中。
实际上,两者之间的融合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都经历了根本的变化。
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文化的确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如在广大农村,许多地方存在着自己的地方戏曲,它们代表了不同地方的“文化风味”,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城市文化的猛烈冲击下,这些地方戏曲日益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青年的吸引力。
现在的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戏曲,特别是一些小的地方戏曲的衰落就是难免的。
但是,大凡为历代所传承的文化都不会如此脆弱。
我们看到,有些地方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
而且某些乡村文化在逐渐融入城市文化,并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聚焦数据处理的量子计算技术有着广阔的影响范围。
正如有学者将其与第一台经典计算机或核武器诞生相提并论一样,在数字时代量子计算机算力巨大提升的潜在好处将是无穷的。
恰如我国“东数西算”>工程相关负责人所指出的,如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数字时代的算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生产力。
因此,量子计算正在成为各大国抢占军事、经济、科技各领域主导地位的新战略制高点,而量子计算机算力的提升除具备破解现有信息加密体系的潜力外,在很多新兴技术领域与行业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在价值。
首先,量子计算具有强大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这为所有需要大规模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良策。
金融服务、药物研发、数据深度挖掘与大数据分析、新材料制造、交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气象预报等众多领域都将因量子计算机的逐步成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量子计算还具备为国防部门的战争预测、作战方案制定、作战评估与决策、指挥体系现代化提供巨大潜在帮助的可能。
其次,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最重要的两项技术,量子计算机的成熟还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步。
由于数据规模的急剧增长已逐渐逼近经典计算的极限,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因此面临巨大挑战。
然而,算力获得极大提升的量子计算机却能够支撑起人工智能基于海量数据深度学习的需要,因此有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迈向成熟。
最后,作为一项使能技术(能够对用户的能力或文化带来根本性变化的技术),量子计算带来的算力飞跃,还有望对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多个基础科学带来重要影响。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位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新高三入学定位考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简称AIGC)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来生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一种新兴技术,是人工智能1.0时代进入2.0时代的重要标志。
近一段时间,借助人工智能生成的百万字长篇小说、近90分钟时长的电影先后面世,前者创作生成仅用时一个半月,后者凭借50人的团队只花费3个月时间。
人工智能赋能艺术生产,在单体作品规模上取得新突破,在降本增效上释放新潜力,展示出新质生产力在文艺领域的新动能和新优势。
从文生文、文生图到文生视频,人工智能与艺术正在碰撞出越来越多的可能。
在人工智能助力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等受到好评,清华大学团队推出的科幻小说《机忆之地》参评文学奖项并获奖……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可谓话题不断、热点频出,这背后是众多平台加速开发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热潮。
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丰富文艺表达的新介质、新工具,而将新技术的介质属性充分转化为新兴文艺形态的审美属性,则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
当下,人们对人工智能创作产品的认识和接受,普遍还停留在技术体验的新奇性上。
这说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在艺术生产中还处于显性地位,产品的审美特性还没有充分发育形成。
一些人工智能设计的艺术形象,风格较单一,识别度与美感都不够,暴露出受语料和算法限制的短板。
新技术的介质特征并不会自动转化为新兴文艺形态的审美质感。
这依赖人的充分介入,依赖人将机器不具备的生命体验、生活经验、情感感知、精神能量和审美想象持续融入。
《千秋诗颂》节目团队在海量国画、古诗词语料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人机沟通,经历无数次艺术语言与代码语言的碰撞,才使作品呈现出工笔、水墨等中国审美风格。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石景山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三语文2015.01 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是礼仪之邦,慷慨好客是我们的民族性格,好客自然讲究待客之道。
待客之道,首在分清宾主。
主即待客迎送的一方,宾即拜谒.、暂.居的一方。
主人居主位,自家环境,礼俗成习,言语行动一任自然。
客人居客位,避地移形,俗异物换,其所为必然谨慎小心察言观行。
主客相遇,是否彼此相得,关键在东道主。
一般来说,发自内心的尊重关爱应该是主人待客的基本态度。
具体而言,中国宾礼讲究让客人舒适,没有陌生感,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
所以如是,是由于身处客位的人,经常会遇到种种蹇.难不便,自己又无法解决。
因此古人记载羁.旅愁思的诗文特别多,如孔尚任《桃花扇》:“伤往事,写新词,【甲】乡梦乱如丝。
”南朝沈约亦有句:“闻雁夜南飞,【乙】夜沾衣。
”宋代张咏的《雨夜》写得更凄苦:“帘幕萧萧竹院深,【丙】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这种种情形,亟.需细心的主人关心体谅。
所以亚圣谆谆告诫我们:“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主人待客如此,居客位的一方也需讲究“客道”。
主人为客人尽.量想得周到,客人也尽量不给主人添麻烦。
“□□□□”和“□□□□”两个成语,最能反应.“客道”的真谛。
这两条做到了,主人就会由“色难.”变成“色喜”。
另一个成语“恭敬不如从命”,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客道”最忌讳的是“反客为主”,这有违传统礼仪,被视作对东道主的大不敬。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暂.(zhàn)居羁.旅愁思B.色难.(nàn)拜谒.C.亟.(jí)需蹇.难不便D.尽.(jìn)量反应.2.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礼记》中“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就是这一层意思。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次考试卷面分5分,请注意卷面工整美观。
一文言文阅读(共3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本题共4小题,17分)尚野,字文蔚,其先保定人,徙满城。
野幼颖异,祖母刘,厚资之使就学。
至元十八年,以处士..征为国史院编修官。
二十年,兼兴文署丞,出为汝州判官,廉介有为,宪司屡荐之。
二十八年,迁南阳县尹。
初至官,狱讼充斥,野裁决无留滞,涉旬,遂无事。
改怀孟河渠副使,会遣使问民疾苦,野建言:“水利有成法,宜隶有司,不宜复置河渠官。
”事闻于朝,河渠官遂罢。
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俄升国子博士,诲人先经学而后文艺,每谓诸生曰:“学未有得,徒事华藻,若持钱买水,所取有限,能自凿井及泉而汲之,不可胜用矣。
”时学舍未备,野密请御史台,乞出帑藏所积,大建学舍以广教育。
仁宗在东宫,野为太子文学,多所裨益,时从宾客姚燧、谕德萧渼入见,帝为加礼。
至大元年,除国子司业,近臣奏分国学西序为大都路学,帝已可其奏,野谓国学、府学混居,不合礼制,事遂寝。
四年,拜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
诏野赴吏部,试用荫补官,野多所优假。
或病其太宽,野曰:“今初设此法,冀将来者习诗书、知礼义耳,非必责效目前也。
”众乃服。
皇庆元年,升翰林侍讲学士。
延祐元年,改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归满城,四方来学者益众。
六年,卒于....。
二年夏,移疾家,年七十六。
赠.通奉大夫、太常礼仪院使、护军,追封上党郡公,谥文懿。
野性开敏,志趣正大,事继母以孝闻,文辞典雅,一本于理。
(节选自《元史·尚野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B. 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C. 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D. 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或未做官的士人,文中指前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宁一中2016-2018学年度高三级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卷)语文(新考纲)考查时间:150分钟考查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宗族是一个由以父系先祖为敬奉对象的父系世系成员构成的聚居集团,这是宗族的名词含义;宗族还另有一个动词含义,即宗族内各等级之间在祭祀等内部事务上的承认、尊敬、支配、管辖和服从。
宗族并非中国独有,它曾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各地。
但就“宗族”的制度(即形成系统性规范)形态而言,却从来没有在任何地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中,达到过如同中国汉族宗族制度那样完整、严密的程度。
中国汉族的宗族制度,的确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
不仅历史上如此,现代也同样如此。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尤其是汉族)来说,“宗族”既是一个可以藉此理解自己祖先生活方式、内容及意义的重要话题和途径,也是一个为当下生活环境和人际交往圈子提供注解、要求及理由的历史文化资源。
国外的宗族大多已经成了文献上的遗迹和博物馆的藏品,而在中国,宗族虽然一度沉寂并退出公众视野,却从没有消亡。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居住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宗族的发展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强调以上事实,并不意味着可以把某一时段的中国社会整体特征归纳为“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
中国社会中存在“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但“中国社会”本身却不是“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
即使在宗族、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对人们的政治、婚姻、礼仪、文化生活发生了重要影响的周代,其社会的基本特征也不能这样归纳,因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宗族的包容范围和宗法的实施范围从来都受到严格的限制。
宗族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实体,就在于有了世系、聚居和服从的保证。
但是同为一族之人,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之间分出这种权利、义务等级,并心甘情愿地认可?只有也只需要一个理由,那就是与先祖远近不同的世系距离。
在一个特定的政治制度下,比如在王国维所说确立了“立子立嫡”“世卿世禄”的周代,这一“任天而不参以人”的世系距离,就构成了一部分权力中枢成员获得某类政治身份的前提,就导致了周代“宗法”的形成——有了凭借着世系关系而获得的政治身份,就有了封地、采邑,有了奴婢、隶人,有了经济保证和全部社会地位。
而这一性质的政治制度一旦发生变化,宗族内“与先祖远近不同的世系距离”,就不再能成为相关族人获取或失去一部分社会公共资源的前提,宗族的世系关系就要回归宗族本身。
虽然某些概念如“别子”“继别”“大宗”“小宗”等还会被人们继续使用,但它们原有的历史内涵已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其“所指”与“能指”已被重新“洗牌”。
这就是宗族、宗法两者关系的大致形态。
(摘编自钱杭《“类型学”视野下的宗族制度研究》)1.关于“宗族”,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宗族的含义一方面指以父系先祖为敬奉对象的父系世系成员构成的聚居集团,另一方面指宗族内各等级之间在祭祀等内部事务上的一些规定。
B.虽然宗族制度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但是宗族并非中国独有,它曾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各地。
C.宗族中的一部分权力中枢成员,凭借着世系关系而获得政治身份,有了封地、采邑,有了奴婢、隶人,有了经济保证和全部社会地位。
D.政治制度发生变化,使宗族内“与先祖远近不同的世系距离”不再能成为相关族人获取或失去社会公共资源的前提。
2.关于“宗族”的形成与发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宗族在国外大多已经成了文献上的遗迹和博物馆的藏品,而在中国,宗族虽然一度沉寂并退出公众视野,却从没有消亡。
B.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居住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宗族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C.有了世系、聚居和服从的保证,宗族才成为一个实体。
与先祖远近不同的世系距离,使同为一族之人心甘情愿地认可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等级。
D.宗族的世系关系回归宗族本身时,“别子”“大宗”等概念原有的历史内涵已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其“所指”与“能指”已被重新“洗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任何地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在“宗族”的制度形态方面达到过如同中国汉族宗族制度那样完整、严密的程度。
B.今天的中国人,可以借助“宗族”理解自己祖先的生活方式、内容及意义;同时“宗族”也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的人脉资源。
C.虽然中国社会中存在“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但不能把某一时段的中国社会整体特征归纳为“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
D.现在过春节时,同一家族的人们还按辈分串门拜年,还一起上坟祭奠,说明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很大一部分人头脑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吴孟超:“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李秀婷李珺 50多年前,吴孟超选择进军肝胆外科时,国内这一学科还是一片空白。
如今,他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尽管已是九旬高龄,他仍坚守手术台,每周都要安排一两台手术。
2013年,他甚至为自己的女儿做了肝癌细胞切除手术。
他说,“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向肝脏外科进军连闯“禁区”肝脏血管密集,纵横交错,手术中极易引发大出血。
50多年前,肝脏手术在国内被视为生命禁区。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肝癌患者占了世界患者数量的一半左右,而当时肝癌手术的成功率却是零。
从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以后,吴孟超在老师、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的建议下,选择了当时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的肝胆外科,接连闯过了肝脏手术的多个禁区。
1959年4月,吴孟超小组制成了中国第一具能满足科研需要的肝脏腐蚀标本,中国医生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肝脏内的血管分布;他创立“五叶四段”新理论,提出肝脏解剖在外科临床上分为“五叶四段”最为实用;为解决肝脏手术临床的出血难题,他尝试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常温下无血切肝法”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
1960年3月1日,他在常温下主刀完成了中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闯入了“禁区”;1963年,他成功地实施了中肝叶切除术,突破了“禁区中的禁区”;1975年,他成功地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达18公斤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并发明了捆扎治疗血管瘤的新方法,使外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成功率达到100%。
“光靠开刀解决不了肝癌的问题,基础研究非常重要。
”作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分外注重基础研究,力排众议,扩大了实验室规模,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外科专科研究所。
正是这种远见卓识,使他“实现了从一名外科医生向一位科学大家的跃升”。
从医60多年来,吴孟超为14000多名肝胆癌症患者做过肝脏手术,从未放下过手中的手术刀。
他在实践基础上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为国内外培养了超过1000名肝胆外科人才。
吴孟超平时态度温和,但一站在手术台上自然就会流露出一种威严,握紧手术刀的双手有力又坚定。
他动情地说:“我现在90多岁了,攻克肝癌,在我这辈子大概还实现不了,所以我需要培养更多人才,把这个平台铺好,让以后的人继续往前走。
”对待肿瘤“快、准、狠”对待病人“慢、拙、仁”吴孟超的同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曾说,“吴氏刀法”对待肿瘤“快、准、狠”,对病人则是“慢、拙、仁”。
吴孟超在病人中的口碑极好,除了精湛的手术技术,还因为他对待病人总是如春风般温暖。
“你是哪里人,家里有几口人?”面对千里迢迢前来求医的病人,他总是会先跟病人聊聊家常,让病人消除紧张的情绪。
冬天的时候,他会先把手捂热,再去触碰病人的腹部做检查;他还坚持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给病人用便宜的药,减少重复检查。
护士程月娥说,吴老问诊很仔细,往往看一个病人要问上半个多小时。
由他负责过的病人,总会被吴老不经意的小细节所感动:检查时顺手拉上屏风,检查完后顺手掖好被角,并弯腰将鞋子摆放好。
2005年,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参评时,上级派人来考核,他原定的手术需取消。
但吴孟超却坚持不能推迟手术,只因病人是一位穷苦的病重农民,来上海住院的钱都是村里一点一点地凑起来的,“多住一天院,对他们都是负担。
”吴老有20字“养生口诀”——心态平衡,脑子常用,手脚常动,管住嘴巴,定期体检。
他保持平和心态,平淡面对各种殊荣和各种烦恼,一心投入医学研究中,把每天查房、定期门诊和为患者做手术看做是身体锻炼。
“我觉得医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可以指导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做得好的话,能够得到病人的尊重,那是其他职业很难体会到的一种感觉。
”吴孟超说得很实在。
在他的影响下,三个子女也都学医。
“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
”吴孟超白眉微动,慈祥地笑着说。
(2015年12月17日《南方日报》)相关链接:①吴孟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
擅长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
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百度百科”词条“吴孟超”)②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
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颁奖词)4.吴孟超是如何“实现了从一名外科医生向一位科学大家的跃升”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5.吴孟超说:“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医患关系,简要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14分)苦梅马卫苦梅又叫乌梅,个小,肉少,汁酸。
如果不是没有吃的,孩子们是不会去吃苦梅的。
一个姑娘却偏偏取了这么个名儿,不过也难怪,山区农村生活苦嘛。
苦梅一出生,就和饥饿结伴,要不是后来包产到户,苦梅一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苦梅二十岁的时候,成了新媳妇儿,“新媳妇儿,憨憨人儿,不说话儿,给糖走人儿。
”儿歌嘛,小孩子嘴甜,诳糖吃。
到了夜深人静,客人们离开,苦梅才发现,进新房的怎么不是先前相亲的那位男人呢?男人一脸的木讷,呆呆地站着,半天才嗫嚅出来,以前相亲的,是他表哥;自已丑,所以找表哥代替。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何况,男人家拿了钱,给家里砌了砖房,让哥娶上了嫂子。
拿妈的话说就是——长得帅,能吃么?男人没有啥手艺,除了干地里的活,干不了其它。
可是粮食价格低,除去农药、化肥、种子,赚不到啥钱。
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孩子也读小学了,家里仍然一贫如洗。
苦梅对老公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辈子也致不了富。
男人却安于现状,不缺吃不缺穿,还要求啥呢?可是经不住苦梅天天纠缠,最后男人让步了,苦梅和她的表姐进城,一个去给人帮厨,一个当超市营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