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15

合集下载

理解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理解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屈原列传》1.屈原在《离骚》中经常用香草美人做比喻,寄托了他高洁的品性。

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做出解释:“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两句,指出屈原志向高洁,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离骚’者,犹离忧也”这个判断句对“离骚”一词作出解释。

4.好的文章“言近旨远”,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这一特点的句子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5.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三句,高度评价了《离骚》的写作内容。

6.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的文风特点,认为《离骚》文字简约、用辞精到的句子是“其文约,其辞微”。

7.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评价的句子是“《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8.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连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两个被动句写屈原诚信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冤情。

9.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两句,指出屈原痛心于楚怀王被小人之言蒙蔽。

10.一个人在辛苦疲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司马迁在《屈原列传》用“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两句来描述这种情况。

1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三句写屈原品行端正、竭尽忠心侍奉君王。

1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指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尖锐地指出了朝廷奸佞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13.司马迁《屈原列传》中“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两句指出小人的离间令屈原处于困厄的处境。

14.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指出屈原的人格与文风一致的句子是“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15.一个人在病痛忧伤时,常常会呼叫自己的父母。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理解性背诵默写检测15

2022届高三高考语文理解性背诵默写检测15

高考理解性背诵默写检测15班级:姓名:成绩: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夸张手法展现阿房宫宫殿楼阁接连不断、高大雄伟之态的句子是:“,。

”2.李白《蜀道难》“”一句正面描写了入蜀必经之地——剑阁的高峻险要地势。

3.《逍遥游》中描述鹏鸟到达南海后,击水千里,乘风高飞的两句是:“,。

”4.《饮酒》“,”两句,富有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一心想替君主收复国家失地,取得世代相传美名的句子是:“,。

”6.韩愈在《师说》中发现,“”这类问题,人们热衷拜师学习,“”这类问题,人们却羞以为师,韩愈对此提出批评。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两句是:“,。

”8.《氓》中,用比兴手法劝诫女人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9.《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作者认为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应“”,当生命与大义不可兼得时,应“”。

10.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才会有所成就的两句是:“,。

”1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极写刘裕为恢复中原而大举北伐时的威猛声势。

12.李商隐在《锦瑟》中以“,”两句点明了创作本诗的缘由。

13.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用“,”两句委婉道出了自己被囚之久,直言回忆之痛。

14.《逍遥游》中“,”两句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变化才是真正逍遥。

1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述了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热闹场面。

1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直言蜀国已经达到了危急关头,“”一句言明大业未成,“”一句言明国力衰微。

1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从肖像、仪态上描摹出周瑜的儒雅之态。

18.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两句中,描写琵琶女调弦定调之中,情感已然流露。

19.杜甫在《登高》一诗“,”两句中,一则抒发了漂泊之苦,体衰之悲,二则也隐隐流露出不服命运之抗争之意。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39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39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古诗词中有这样一种意境:天地辽阔,无边无际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

这小舟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木是古诗词常用意象,其兴衰往往寄寓作者复杂的情感,如屈原《离骚》(节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集句联是从古诗文中选句组成对联,既要原文不变,又要浑成出新。

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为上联,可与杜甫的“心迹喜双清”形成宽对;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为上联,再集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为下联,堪称佳联。

4.中央领导人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高速发展的成果;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情感细腻、想象丰富的诗人们则常常借用美丽神秘的太空中的星辰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设计融入了中国玉璧元素,“玉”质细而坚硬、温润而有光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香草是屈原钟爱的意象,《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说用香草作为个人外在的装饰,其实是注重加强品德修养的意思。

7.在中国历史上统治强盛,古诗文中唐代诗人经常用“汉”代替“唐”来称谓,如高适的《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如泣如诉。

古诗文中猿的鸣叫常常与愁、悲有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18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18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描绘了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意境开阔。

(2)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简明的语言写出了满山遍雪及积雪的光彩。

(3)中国古代诗文与茶、酒有密切关系。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一句以品茶极写无聊;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一句写作者自斟自酌。

2.(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自己完全摆脱了尘俗杂事,生活悠闲自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倡导的学习态度与新时代我们所大力倡导的务实精神不谋而合。

(3)“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古代诗人常常借酒表达愁绪,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1)《古诗十九首中》多有思妇感怀之词。

《亭中有奇树》中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情绪。

(2)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人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对生命深沉的感喟,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 ”两句。

4.(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会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一诗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互相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高频考法版)

(完整版)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高频考法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附答案)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表现作者感叹光阴无情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无可无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答案:(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高考语文全国卷--理解性默写测试题(高中部分)及答案

高考语文全国卷--理解性默写测试题(高中部分)及答案

高考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14篇)(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三)《师说》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高三语文理解性默写之必修10篇

高三语文理解性默写之必修10篇

高三语文理解性默写之必修10篇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2.韩愈在《师说》中运用对比手法解释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有巨大差距的原因。

“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多,“”;“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5.《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
6.为了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有关句子是:,
7.杜牧《阿房宫赋》中以“,”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8.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9.《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的结论。

10.王安石表明自己不为怨诽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的句子“,。


1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

12.《项脊轩志》结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庭中的枇杷树,“,”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13.孔子在《论语》中用“”,指明要向有道德的人学习的从师观;韩愈则在《师说》中用“”表明向多人学习的从师观。

2022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理解性名句默写试题精选练习附答案

2022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理解性名句默写试题精选练习附答案

2022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理解性名句默写试题精选练习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木长”“流远”两组比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告诉为政者要用德行和正义来治理国家。

2、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鸟鸣为主要描写对象,抒写了词人沉郁苦闷的心情。

3、“江月”极易引发各种人生感慨,是诗歌中的经典意象,在唐宋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

4、贾谊在《过秦论》中,描述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后,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他用武力和刑罚征服天下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石钟山记》中,苏轼开篇探究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质疑郦道元的观点,说明“水石相博”的观点难以取信于人。

6、“扁舟”作为我国古诗文中的常见意象,或寄托羁旅愁思,或承载自由情怀,或暗含隐逸愿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人常用“玉”来比喻洁白美丽,并以此吟咏情性,散发出一种强烈的抒情意识。

一些名句中常常运用“玉”这个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登高》一诗中被后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揭露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4.《阿房宫赋》中,写秦始皇迅即垮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做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化而来。

3.苏轼《赤壁赋》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氓》中,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无限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一文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并体现出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反衬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文中,集中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

1.《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屈原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

2.《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4.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5.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3.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4.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