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实验五

合集下载

(完整)广州大学Linux_实验五

(完整)广州大学Linux_实验五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一个简单的设备驱动的实现过程。

学会Linux中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二、使用仪器、器材1.设备:带网卡的PC若干、交换机一台。

2.工具:网线若干,已经安装好Red Hat Linux 9。

0系统的PC一台。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设计和实现一个虚拟命名管道(FIFO)的字符设备。

写一个模块化的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四、实验过程(1)设备的实现1、数据结构/*vfifo.c*/#ifndef __KERNEL__#define __KERNEL__#endif#ifndef MODULE#define MODULE#endif#define __NO_VERSION__#include〈linux/config。

h>#include〈linux/module。

h>#include<linux/kernel.h〉#include〈linux/malloc。

h〉#include〈linux/fs。

h〉#include<linux/proc_fs。

h〉#include<linux/errno.h〉#include<linux/types。

h〉#include〈linux/fcntl。

h>#include〈linux/init。

h〉#include〈asm/system.h〉#include<asm/uaccess.h〉#ifndef VFIFO_MAJOR#define VFIFO_MAJOR 241#endif#ifndef VFIFO_NR_DEVS#define VFIFO_NR_DEVS 4#endif#ifndef VFIFO_BUFFER#define VFIFO_BUFFER 4000#endif#include<linux/devfs_fs_kernel。

h〉devfs_handle_t vfifo_devfs_dir;struct file_operations vfifo_fops;int vfifo_major=VFIFO_MAJOR;int vfifo_nr_devs=VFIFO_NR_DEVS;int vfifo_buffer=VFIFO_BUFFER;MODULE_PARM(vfifo_major,"i");MODULE_PARM(vfifo_nr_devs,"i");MODULE_PARM(vfifo_buffer,"i");MODULE_AUT HOR(”EBUDDY”);结构体/*vfifo。

linux实验报告

linux实验报告

linux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Linux操作系统的实践,掌握基本的Linux命令和操作方法,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实验一:Linux环境搭建在实验一中,我们首先需要搭建Linux操作系统的环境。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我们选择了Ubuntu作为实验平台。

通过下载Ubuntu镜像文件,并利用虚拟机软件创建一个虚拟机,将镜像文件安装到虚拟机中。

在安装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分区和网络配置等,并设置root用户的密码。

实验二:基本命令的使用在实验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Linux的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了解了Linux文件系统的结构,包括根目录、用户目录、系统目录等。

然后,通过命令行终端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操作,比如查看文件内容、创建目录、复制文件等。

这些命令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对Linux操作系统的理解。

实验三:软件安装与卸载实验三主要涉及到Linux的软件安装与卸载。

我们首先学习了使用APT工具进行软件包管理,通过安装命令行界面的方式安装了一些常用的软件,比如文本编辑器、终端工具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卸载已安装的软件包,清理不需要的文件,以保持系统的整洁性。

实验四:权限管理在实验四中,我们学习了Linux的权限管理机制。

Linux操作系统采用了基于用户和组的权限模型,通过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执行的控制。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创建了新的用户和组,并为不同的用户和组设置了不同的权限。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系统的文件和数据的安全性。

实验五:网络配置与服务搭建在实验五中,我们主要学习了Linux的网络配置和服务搭建。

通过设置网络接口、IP地址和网关等参数,实现了网络的正常连接。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网络命令,比如ping、ssh等。

此外,我们尝试搭建了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通过浏览器访问,可以查看服务器上的网页。

实验六:系统监控和故障恢复在实验六中,我们学习了Linux的系统监控和故障恢复方法。

linux实验报告

linux实验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11 年5月10日目录✧实验一在LINUX下获取帮助、Shell实用功能✧实验二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实验三 vi编辑器使用、文件显示和处理命令✧实验四 LINUX常用操作命令✧实验五 Shell程序的创建及变量✧实验六 Shell流程控制语句✧实验七用户和组群账户管理✧实验八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实验一在LINUX下获取帮助、Shell实用功能实验目的:1、掌握字符界面下关机及重启的命令。

2、掌握LINUX下获取帮助信息的命令:man、help。

3、掌握LINUX中Shell的实用功能,命令行自动补全,命令历史记录,命令的排列、替换与别名,管道及输入输出重定向。

实验内容:1、使用shutdown命令设定在30分钟之后关闭计算机。

2、使用命令“cat /etc/named.conf”设置为别名named,然后再取消别名。

3、使用echo命令和输出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内容是hello,然后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

4、使用管道方式分页显示/var目录下的内容。

5、使用cat显示文件/etc/passwd和/etc/shadow,只有正确显示第一个文件时才显示第二个文件。

实验步骤及结果:1、打开Linux系统的虚拟机。

使用终端,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点击新建终端。

在界面中输入“shutdown –h 30”,得到如下结果,完成使用shutdown命令设定在30分钟后关闭计算机。

如图:2、在界面输入“alias named=〝ls –l /etc/named.conf〞”按下Enter键实现文件别名named,再输入“named”命令,按下Enter键可以检验别名是否设置正确同时查看内容。

输入“unalias named”可以取消别名的定义,再输入“named”检测别名是否取消。

3、在界面中输入“echo hello>/root/nn”按下Enter键,再输入“cat /root/nn”然后按下Enter键,实现了使用echo命令和输出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内容是hello的要求。

linux 基本操作 实验报告

linux 基本操作 实验报告

linux 基本操作实验报告《Linux基本操作实验报告》Linux操作系统是一款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安全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服务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熟悉Linux的基本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分享一份Linux基本操作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登录和退出Linux系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如何登录和退出Linux系统。

在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我们就可以进入系统。

在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命令“exit”来退出系统。

实验二:文件和目录操作在Linux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使用命令“ls”来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使用命令“cd”来切换目录,使用命令“mkdir”来创建新的目录,使用命令“rm”来删除文件或目录。

实验三:文件编辑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来编辑文件。

比较常用的编辑器有vi和nano。

我们可以使用命令“vi”或“nano”来打开文件进行编辑,然后保存并退出。

实验四:用户和权限管理Linux系统中的用户和权限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使用命令“useradd”来添加新用户,使用命令“passwd”来修改用户密码,使用命令“chmod”来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权限。

实验五:系统管理最后,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命令来管理系统。

比如使用命令“ps”来查看当前系统进程,使用命令“top”来查看系统资源占用情况,使用命令“shutdown”来关闭系统。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Linux系统的基本操作。

当然,Linux系统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和命令,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Linux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Linux实验

Linux实验

实验一Linux的认识一、实验的目的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熟悉Linux环境,了解Linux的目录结构和文件,了解Linux命令的特点,能够完成登录和密码修改工作。

二、实验内容1、虚拟机的基本操作及应用虚拟机的启动、关闭,虚拟机的基本管理2、系统登录和用户管理1)用用户名root、密码linux登录系统登录系统后修改自己的密码。

修改密码用命令passwd。

2)用“a学号”作为用户名,建立一个用户,并设置密码建立用户用命令adduser3)用vi查看/etc/passwd和/etc/shadow文件,读懂各域的意义3、用列目录命令,查看系统的文件。

ls –l 列当前目录下的文件cd <路径名> 修改当前的目录4、退出系统用户不再使用系统,需要退出,否则别人可能利用你的工作环境进入系统,对信息进行破坏。

退出系统用logout或exit5、关闭系统和Windows系统一样,Linux必须用关机命令关闭系统。

关机:shutdown –h now重新启动用:shutdown –r now四、操作与思考1、从你上机的体验中,说明为什么说Linux是多用户操作系统。

2、logout(或exit)并不是关闭Linux服务器,关闭服务器的命令是“shutdown –h now”。

非root用户能执行该命令码?想想为什么。

实验二文件操作命令一、实验的目的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Linux的文件和目录的安全机制,并能正确使用安全机制保护自己的文件,能熟练使用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

二、常用命令df 查看已安装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mount 安装文件系统umount 拆卸文件系统ls 列文件目录cd 改变当前目录mkdir 创建目录cat 显示文件内容cp 拷贝文件rm 删除文件mv 移动文件chown 改变文件属主chmod 改变文件权限三、实验内容0、用df和mount查看已安装文件系统的情况1、用ls和cd 命令查看系统各目录中的文件及属性2、用cat命令查看/etc/passwd等文件的内容。

linux实验

linux实验

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苗暹黄连丽目录实验一 Linux命令使用实验二 vi编辑器的使用实验三 shell编程实验(一)实验四 shell编程实验(二)实验五 Linux开发工具的使用实验六 Linux编程实验(一)实验七 Linux编程实验(二)实验八 Linux的系统及网络管理实验实验一 Linux命令使用班级:姓名:学号:上机时间:任课教师:实验教师: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Linux的一般命令格式。

2.掌握有关文件和目录操作的常用命令。

3.掌握有关进程操作的常用命令。

4.熟练使用man命令。

二、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环境与系统是共用设施,请不要在系统内做对系统或对其他用户不安全的事情。

要求每个同学登录后系统后,要在主目录(/home/student)下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子目录(以自己(拼音)名字或学号)。

以后所有工作都要在自己的目录内进行。

建议以后的实验都在同台计算机上做,这样可以保持连续性。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登录进入系统。

开机,选择进入,再选择登陆窗口,输入用户名:,输入密码:,进入Ubuntu图形桌面环境。

2.使用简单命令:date,cal,who,echo,clear等,了解Linux命令格式。

要启动一个终端,可以选择在终端提示符下输入:date↲显示:。

在终端提示符下输入:who ↲显示:。

在终端提示符下输入:who am I ↲显示:。

在终端下显示Hello! 命令:。

在终端提示符下输入:clear ↲显示:。

在终端提示符下输入:cal ↲显示:。

3.浏览文件系统:(1)运行pwd 命令,确定当前工作目录,记录之:。

(2)运行ls命令,查看当前目录下有哪些文件和子目录,简略记录。

(3)运行ls -l命令,理解文件各字段的含义,找一个文件标注。

(4)运行ls -ai命令,理解各字段的含义。

(5)使用cd /命令,将当前目录改变为根目录(/)。

运行ls -l命令,结合书中给出的Linux树状目录结构,了解各目录的作用。

实验五 linux-2.6.35内核添加网卡驱动

实验五 linux-2.6.35内核添加网卡驱动

实验五linux-2.6.35内核移植—网卡驱动的添加【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在上个实验结果的linux2.6.35内核上移植CS89900A网卡驱动,使其可以通过网络nfs的方式挂载在ubantu主机环境上的文件系统,从而实现linux系统的完全启动。

【实验环境】1、Ubuntu 10.10发行版2、u-boot-2010.033、FS2410平台4、交叉编译器arm-none-linux-gnueabi-gcc-4.3.2【实验步骤】linux-2.6.35内核中有cs8900的驱动,但是这个驱动需要我们修改,这也是第一种支持我们的网卡的方法。

另外我们可以移植一个可以使用的cs8900网卡驱动到我们的内核中,这里我们使用第二种方法。

实验步骤中前3步已经做过的,就不要再重复了。

1、解压内核$ tar xvf linux.2.6.35.tar.bz22、修改顶层Makefile修改linux-2.6.35 目录下的Makefile,找到ARCH ?= $(SUBARCH)CROSS_COMPILE ?=改为ARCH ?= armCROSS_COMPILE ?= arm-none-linux-gnueabi-3、拷贝配置文件$ cd linux-2.6.35$ cp arch/arm/configs/s3c2410_defconfig .config4、将cs8900.c和cs8900.h两个文件拷贝到linux-2.6.35/drivers/net/arm/下5、修改Kconfig添加cs8900内核配置项修改linux-2.6.35/drivers/net/arm/Kconfig添加如下内容:config S3C2410_CS8900tristate “CS8900 support”depends on NET_ETHERNET && ARM && ARCH_SMDK2410---help---support for cs8900 chipset base Ethernet cards, if you have a network card of this type.6、修改Makefile添加内核编译配置修改linux-2.6.35/drivers/net/arm/Makefile添加如下内容:obj-$(CONFIG_S3C2410_CS8900) += cs8900.o7、添加地址映射定义修改arch/arm/mach-s3c2410/include/mach/map. h文件,找到文件末尾#define S3C_PA_NAND S3C24XX_PA_NAND在这行之后添加如下内容:/* CS8900a */#define pSMDK2410_ETH_IO __phys_to_pfn(0x19000000)#define vSMDK2410_ETH_IO 0xE0000000#define SMDK2410_ETH_IRQ IRQ_EINT98、添加平台代码修改arch/arm/mach-s3c2410/mach-smdk2410.c文件,找到下面的结构:static struct map_desc smdk2410_iodesc[] __initdata = {/* nothing here yet */};修改为:static struct map_desc smdk2410_iodesc[] __initdata = {/* nothing here yet */{vSMDK2410_ETH_IO, pSMDK2410_ETH_IO, SZ_1M, MT_DEVICE}};9、配置内核,使之支持cs8900网卡$ make menuconfigKernel Features ---> //使用EABI工具链这两项是必须选择的[*] Use the ARM EABI to compile the kernel[*] Allow old ABI binaries to run with this kernel (EXPERIMENTAL) (NEW) Device Drivers --->[*] Network device support --->[*] Ethernet (10 or 100Mbit) ---><*> CS8900a support10、重新编译内核$ make zImage11、拷贝zImage到tftpboot目录下并重新启动开发板$ cp arch/arm/boot/zImage /tftpboot。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第一篇: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Linux实验报告一一、实验步骤及内容1.虚拟机软件的安装(1)先准备虚拟机安装包。

(2)更改安装路径:“D: VMwareVMware Workstationvmware.exe”(3)输入序列号:ctrl+v,在安装过程中不能进行复制剪切操作。

(4)不能重新启动,才能继续安装汉化版D: vmwarevmware workstation2.新建一个虚拟机并进行配置(1)单击新建虚拟机虚拟机的类型选择:典型安装选择客户端操作系统:linux虚拟机的名字及位置根据需要网络类型选择:,桥接。

指定的磁盘容量删除软驱:双击floppy—remove虚拟内存设置:双击memory—1024MB设置linux的安装文件:选择安装镜像文件—指定第一个安装文件—就可以啦!之后会提示安装第二个安装文件就进行选择第二个中间鼠标切换用CTRL+ALT。

3.安装LINUX操作系统(1)要确定鼠标是否在虚拟机的激活状态下:敲回车不需要检测安装文件选择skip进入linux的安装前的配置选项:选择安装的语言—中文简体键盘:--默认鼠标:--默认安装类型:--workstation磁盘分区:--自动分区引导程序:默认网络配置:默认防火墙:无防火墙支持的语言:中文时区:亚洲-上海密码:root123456安装的软件包:全部。

二.在已有虚拟机软件的基础上安装LINUX的技巧。

(1)新建虚拟机—典型安装—linux ,red hat linux---给虚拟机命名,并且指定安装位置d:red hat linux---桥接---10G。

(2)在刚才建立的虚拟机上安装linux系统.(3)配置要安装的linux系统的安装文件iso镜像文件(4)选择配置好linux镜像文件刚才建立的虚拟机,启动虚拟机,开始安装。

三.实验总结充分了解linux系统的安装,学会新建虚拟机,在虚拟机上安装linux系统.和一些简单的技巧并对此门课程有了一定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网络操作系统》
题目:常用网络配置命令
班级:网络132
学号:
姓名:
评语:
成绩:指导教师:
批阅时间:年月日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常用网络服务的配置与管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题目
1、安装并配置VNC服务器。

2、安装VNC客户端并测试与VNC服务器的连接。

以下选作:
3、安装并配置telnet服务器。

4、安装并配置SSH服务器。

三、实验步骤与源程序
1、安装并配置VNC服务器。

2、安装VNC客户端并测试与VNC服务器的连接。

3、安装并配置telnet服务器。

四、测试数据和实验结果
1、安装并配置VNC服务器。

2、安装VNC客户端并测试与VNC服务器的连接。

3、安装并配置telnet服务器。

五、结果分析和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于vnc服务器与客户机的安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还是有
些不熟练,以后要多多上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