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供求理论4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的学科,其基础理论框架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行为者和市场的运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表现和政府政策对其的影响。
一、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体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和市场等。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1.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
供给表示市场上卖方愿意出售的产品或服务数量,而需求表示市场上买方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和交易数量。
2. 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一种经济资源或产品的额外收益。
微观经济学研究边际效益的变化对决策的影响。
边际效益递减原则指出,随着消费或生产的增加,边际效益将逐渐减少。
3.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某种决策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选择。
它强调了资源有限性的概念,即选择一种行动意味着无法选择另一种行动,从而产生机会成本。
4. 供求弹性供求弹性是指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微观经济学研究供求弹性与市场的价格变动和收入分配的关系。
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表现和政府政策对其的影响。
以下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1. 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被视为衡量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
2. 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的人的比例。
它被用来衡量经济的健康状况。
3.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它涉及货币供应量、需求和供给等因素,并对经济决策产生影响。
4.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财政政策则是指政府通过调整开支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的政策。
结语: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了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框架,广泛应用于实际决策和政策制定中。
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而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表现。
关于价值的确定的五种理论

阿毛说:"听您这么一说,我感觉还真是这么回事.卖家先报个高价,我还个低价,然后卖家往下让,我往上让,当双方的价格达成一致了,就可以成交了."
大老板说:"没错,一开始,买卖双方都会刺探对方的心理承受价位.从孙子兵法来说,叫知己知彼.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实实在在地发现,买家的最高心理承受价位,和卖方的最低心理承受价位,中间有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这桩交易总的利益.比如,你对这件衣服的最高心理承受价位是100块,卖家的最低心理承受价位是40块.那么这场交易总的利益就是60块.你们将为这个60块进行博弈."
大老板继续说:"到了你们讨价还价的时候,你们会换位思考,你会估计,卖家最低多少钱能卖给你,他的底线是多少,也就是在估计,衣服的成本,这个时候,你充当了生产费用论学者.同时,卖家也在估计,你最多愿意出多少钱,你的底线是多少,也就是在估计,衣服给你带来的效用价值,这个时候,他充当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学者."
四,供求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但是对于商品价值的最终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却没有给出答案.
五,均衡价格论,是1890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综合西方经济学中出现的各种价值理论,提出的.在均衡价格论中,商品价值是由影响商品供求的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均衡价格论改变了价值决定因素一元论的定式,使价值成为效用,成本费用,供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并以均衡价格的形式出现.此后,均衡价格论一直被西方经济学沿用,成为一种在西方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价值理论.
大老板用手点了几下鼠标,阿毛看到了下面的文字:
人类对价值的认识,是对商品经济本质的一种基本认识.
供求定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供求定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供求定理的概念供求定理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通过对市场上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得出的。
供求定理认为,市场上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决定,当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将稳定在一个平衡点上。
这个平衡点称为市场均衡价格,市场上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也将达到平衡状态。
供求定理的提出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是供求定理中比较基本的概念。
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
当商品的价格提高时,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数量也会增加,供给曲线是一个正斜率的曲线。
而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当商品的价格提高时,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会减少,需求曲线是一个负斜率的曲线。
三、市场均衡价格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处,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价格水平上,呈现出市场均衡状态,这个价格称为市场均衡价格。
此时,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市场上不会出现过剩或者短缺状况,销售量和市场价格都能够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四、市场均衡状态的调整当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的情况时,市场价格将会根据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变化来进行自动调整。
如果市场上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市场价格将下降;如果市场上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市场价格将上升。
这种市场价格自动调节的机制,保证了市场上商品价格和销售量能够达到平衡状态。
五、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是供求定理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分别用来衡量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供给弹性是指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供给量的相对变化程度,它可以通过价格弹性系数来衡量,如果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则表示供给具有弹性;如果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表示供给不具有弹性。
需求弹性是指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程度,同样可以通过价格弹性系数来衡量,如果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则表示需求具有弹性;如果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表示需求不具有弹性。
第一章 供求理论

学习重点及难点:法需求和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需求和供给曲线及其转移、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弹性及其计算、供求理论的应用。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 需求的含义
1.需求概念: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 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 量。
比如你对汽车的需求。 比如你对土豆的需求。
·D ·C
B ·
O
10
20
30
40
Q
为什么把这条线称为需求曲线呢?
实际上,需求曲线可能是直线型的,也可能 是曲线型的,甚至是不规则的。为了图示的直观 性和分析问题的简便,我们一般把需求曲线化成 直线型的。
由此,也引出第三种需求表达方式
3、需求函数式
一般地,把需求函数记为Qd=α-βP,其中,α、β为
三、需求和价格关系的表达式:
1.需求表表达式;
2.需求曲线表达式;
3.需求函数表达式;
4.需求定理文字表达式。
1、需求表
P/Q组合 P Q A 1 50 B 2 40 C 3 30 D 4 20 E 5 10 F 6 0
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表关系请见教材P14。
2、需求曲线
P
4 3 2 1 ·
常数,且α>0,β>0。
需求函数表达式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区别
P
Q=f(p)=α-βP
Y
Y=f(x)=b+kx
D
0 Q
0
X
需求函数表达式是二元一次方程的反函数,y=b+kx的反 函数可表示成x=-b/k+1/k·y,其中,k为负数。如果令 k为正,则x=b/k-1/k·y,所以,α=b/k,β=1/k。α为 横轴Q的截距,β则是斜率的倒数。
关于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学派

关于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学派价格决定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学者一直在寻求更好的理论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市场价格的形成。
古典经济学派把价格决定权归咎于供求,而现代经济学派则认为价格决定可以更多超越供求。
在经济学中,主要有四种理论流派,即供求理论、对等性理论、综合货币理论和有形货币理论,它们分别认为价格的形成最终由内在参数(如价格决策、供求关系等)和外部影响(如政策、竞争环境等)来决定。
首先,供求理论是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学派,其中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当供应量和需求量相等时,市场价格就达到平衡状态。
另一位古典经济学家约瑟夫爱迪生认为,当供给量超过需求量时,价格会下降,而当供给量低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上升。
因此,供求理论认为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变化是决定价格的最终决定因素。
其次,对等性理论指出,当市场参与者对价格进行预测时,他们会根据可用的信息来判断未来价格的可能性,并采取行动来改变未来的市场行为。
这意味着价格可能不再受制于供求的变动,而是由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和决策决定。
综合货币理论认为,当金融介质(如货币)的供给量发生变化时,价格水平也将发生变化。
因此,金融介质的供应量对价格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有形货币理论指出,价格也受制于有形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这一理论认为,有形货币(如现金)可以在支付市场交易时提供更好的折扣和灵活性,从而影响市场价格。
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形货币是一种可以替代实物商品的购买力,可以让消费者在购买实物商品时有更多的选择,因此影响到价格的形成。
总的来说,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流派对价格决定的看法各有不同,其中供求理论和对等性理论是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学派。
其中,供求理论认为价格的形成最终由内在参数(如供求关系)决定;而对等性理论则指出,当市场参与者对价格进行预测时,他们会根据可用的信息来判断未来价格的可能性。
另外,金融介质的供应量和有形货币购买力的变化也会影响价格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供求理论

第二章供求理论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一、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二、均衡价格和供求定理三、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四、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应用五、其他几种常见的价格弹性六、蛛网理论一、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一)需求定理1、需求的理解需求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是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2、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是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所以,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影响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各种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有:商品本身的价格(Price)、相关商品的价格(Pr即prices of related goods)、家庭收入(Money)、个人偏好(Favour)、时间因素(Time)等等。
PPMFQf)T,,,(,,dr3、需求定理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PD0 Q4、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在现实生活中,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既影响需求量,也影响需求。
但在经济分析中为了方便起见,我们要区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
(二)供给定理1、供给的理解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
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2、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是供给愿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所以,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影响供给愿望和供给能力的各种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有:商品本身的价格(Price)、相关商品的价格(Pr即prices of related goods)、生产成本(Cost of production),自然条件(Nature)和时间因素(Time)等等。
《供求理论》课件

市场均衡的形成机制
01
价格机制
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核心,当市场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当市场供
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价格的变化会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调整自己的行
为,最终实现市场均衡。
02
竞争机制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竞争机制的存在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不断
调整自己的决策,以满足市场需求。在竞争过程中,优胜劣汰,市场资
通过供求理论,可以解释市场价格的变动和波动,了解市场上的供需状况,从而为 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供求理论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府可以通过调节供求关系 来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等。
供求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供求理论起源于18世纪初的古典经 济学,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 密提出,他强调市场这只“看不见 的手”的作用,即通过价格机制调
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 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
或服务的数量。
பைடு நூலகம்
供求关系是指供给和需求之 间的相互关系,当供给和需 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 态,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 价格,对应的商品或服务数
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01
02
03
04
05
供求理论的重要性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为分析市场现象和预测市场趋势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依据。
节供需关系。
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 特·萨伊提出了“萨伊定律”,认为 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这一观点在
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
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提出了均衡价格理论,认为市场价 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力量决定 的,这一理论为现代的供求理论奠 定了基础。
20世纪以来,供求理论得到了进一 步的发展和完善,经济学家们开始 研究市场失灵、外部性、公共品等 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现代经济学理论解读

现代经济学理论解读现代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科,通过运用数理统计、数学建模、实证研究等方法,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为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将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解读。
1.供求理论供求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它描述了市场上商品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关系。
供给者通过定价,决定将商品出售给市场的数量,而需求者则通过选择合适的价格,决定购买的数量。
供求曲线的交点即市场均衡点,表明供给与需求完全匹配。
供给的增加会导致商品价格下跌,而需求的增加则会推高价格。
2.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对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解释的理论,它研究个体的满足感受,以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选择。
效用理论认为个体会根据其对不同商品的效用感受,以及商品的价格和可获得数量,进行理性的选择。
3.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满足一种需求时,随着获得的商品数量的增加,每单位商品给个体带来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这一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消费时往往更倾向于先满足基本需求,然后是次要需求。
4.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商品的生产效率上都优于另一国,也可以通过专业化和贸易来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每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自身的相对优势商品,然后通过贸易获得其他国家的商品。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出现问题,导致供需不平衡和经济效率低下。
常见的市场失灵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
政府的干预和调节可以修复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6.投资理论投资理论是研究个体或机构如何进行投资决策的理论。
现代投资理论认为,投资者会根据资产的风险和收益预期,以及个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以实现最佳的风险收益平衡。
7.先进的成本理论先进的成本理论指出,决定生产成本的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的选择、规模经济等。
通过合理的生产要素配置和生产技术选择,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8.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种经济决策而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所付出的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均衡动态分析的模型有三种: 动态的稳定均衡(Ed>Es)、 动态的不稳定均衡(Ed<Es) 循环往复的均衡(Ed=Es) (Ed=Es)
P S 1 6 5 3 4 D 2
与教材中 的讲法有 差异。
0
Q
动态的稳定均衡(Ed>Es,S的斜率大于D的斜率, 同样的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大于供给量 的变动),收敛型
P
P1 P3 Pe P
2
D
S
P
P3 P1 Pe P2
D
S
E
E
0
Q1 Q3
Qe Q4 Q2
Q
0
Q3 Q1 Qe Q2 Q4
Q
收敛型蛛网
发散型蛛网
P
P1 Pe P
2
D
S
E
0
Q1
Qe Q2
Q
封闭型蛛网
P
D 0 Q0 Q
TR 需 求 价 格 弹 性 与 总 收 益 间 的 关 系
5 Q P 富有 弹性 单元 弹性 缺乏 弹性 Q
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 最高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 最高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
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 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政府实行最高 限价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某些产品价格上涨。 • 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 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 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 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政府实行最低 限价的目的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如 农业。
• 基本假定
1 、 生产周期长 , 确立的生产规模中途不易改变 。 生产周期长, 确立的生产规模中途不易改变。 产品本身不易储存,必须尽快出售。 产品本身不易储存,必须尽快出售。 2、 本期价格取决于本期产量 , Dt=f(Pt) 。 当 本期价格取决于本期产量, =f ( 期的成交价格是所有产量全部卖出去按需求方 愿意支付的价格。 愿意支付的价格。 3 、 市场信息极不灵通 , 本期产量取决于上期价 市场信息极不灵通, =f( 格,St=f(Pt-1)。
P
D
S
P P0
D
S
Pe P0
E
Pe
E
0
Q2 Qe Q1 最高限价
Q
0
Q2
Qe
Q1
Q
最低限价
上述管制价格会产生什么影响? 上述管制价格会产生什么影响?
最高限价的不良后果: 1.抢购 2.黑市交易 3.配给制 4.产品质量的降低
价格放开:
P D
取消限价后 的均衡点
S
P
D
S
Pe P1
E
Pe P1
E
讨论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 易腐商品的售卖 • 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 价格放开 • 谷贱伤农
易腐商品的售卖:
有些商品,尤其是食品,由于具有易 腐的特点,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被销售出去, 否则,销售者会蒙受损失:
P P2 P1 P3 0 Q2 Q1 C A B D鲜鱼
Q
准备出售的全部数量
鲜鱼的定价
取消限价后 的均衡点
0
Q1
Qe Q2
Q
0
Q
Q
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说法,它描 述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 收入却反而减少了:
P D S S’
P1 P2
E1 E2
0
Q1 Q2
Q
• 估计市场需求的方法及其他有关问题 • 参看南大《微观经济学》 参看南大《微观经济学》
第八节 蛛网理论
P S 6 5 1 4 2 3 D
0
Q
动态的不稳定均衡(Ed<Es, S的斜率小于D的 斜率,同样的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小 于供给量的变动),发散型
P S 1 6
2
4
3
D
0 循环往复的均衡(Ed=Es),封闭型
Q
* 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 一个例子)
基本假定:商品的本期产量Q 基本假定:商品的本期产量Qts决定于前一期 的价格P ,即供给函数为Q 的价格Pt-1,即供给函数为Qts=f(Pt-1),商品 本期的需求量Q 决定于本期的价格P 本期的需求量Qtd决定于本期的价格Pt,即 需求函数为Q 需求函数为Qtd=f(Pt)。 基本模型: Qtd=α-β· Pt =αQts= - δ + γ · Pt-1 Qtd = Qts 式中, α、 β 、δ和γ均为常数,且均大于 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