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雷达网络测控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CAN总线的轿车车灯控制系统及雷达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CAN总线的轿车车灯控制系统及雷达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CAN总线的轿车车灯控制系统及雷达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国外研究现状及CAN总线技术特点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2)1.2.1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 (2)1.2.2 现场总线的意义 (2)1.2.3 车灯控制系统及雷达系统利用CAN总线的意义 (2)1.3 毕业设计总体容 (3)第2章方案设计 (4)2.1 方案比较 (4)2.2 总体方案 (13)第3章硬件设计 (15)3.1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15)3.2 灯光控制节点MCU (16)3.3 灯光驱动电路 (17)3.4 超声发射电路 (17)3.5 超声波接收模块设计 (18)3.6 显示电路 (21)3.7 报警电路 (21)3.8 串行通讯接口设计 (22)3.9 单片机的拓展电路 (23)3.10 光敏传感模块 (24)3.11 湿度传感器模块 (25)3.12 稳压电路 (26)第4章软件设计 (27)4.1 系统总体软件功能 (27)4.2 J1939通讯协议 (27)4.3 灯光系统的流程图 (28)4.4 节点接收模块 (30)4.5 节点发送模块 (31)4.6 照明灯软件设计 (33)4.7 雾灯软件设计 (34)4.8 测距系统 (35)第5章结论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附录I (40)附录II (43)附录III (50)第1章绪论1.1国外研究现状及CAN总线技术特点本课题所研究的基于 CAN 总线的汽车车身控制系统,主要是为了简化现代汽车车身中日益复杂的电子控制设备之间的连线。

在现代汽车的车身中,电子控制的部件越来越多(例如集控锁、电动车窗、后视镜、厢照明灯、各种信号灯、座椅控制和汽车声像系统),如果用传统的信号线连接方式会使得连接导线非常复杂和冗长。

采用 CAN 总线以后,不管有多少电子部件需要控制,从控制命令发出部件所在位置,到接收部件所在位置的连线只需 2 根,故需要控制的部件越多,从命令发出地点到接收地点的距离越长(如大型车),节约导线的效果就越明显。

基于CAN总线的高性能倒车雷达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高性能倒车雷达设计
!"
基于 !"# 总线的高性能倒车雷达设计
基于 !"# 总线的高性能倒车雷达设计
)*+,-. /0 1,-2 3*40/456.7* 89:46+/.,7 ;6.-* <,.=*4 0/4 364># ?@+
黄 斌 贺继林 何清华 彭南华 刘鹏飞 蒋海华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湖南 长沙 $%&&’(#
图% 倒车雷达系统硬件结构图
主控制器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距离显示 ! 分级报警 ! 并 且在自制动功能开启的情况下以及倒车过程中 ! 当传感器测得 障碍物距离小于危险距离时 ! 启动汽车自制动系统 ! 完成汽车的 主动安全控制 ! 以免由于司机疲劳和反应时间过长等造成安全 事故 "
摘 要
介绍了超声波测距原理 " 设计了基 于 飞 利 浦 !31DC3E $3’F!GH’ 单 片 机 技 术 和 倒 车 雷 达 主 控 芯 片 AB(%&% 的 高 性 能 倒车雷达 " 提出了通过 !"# 总线实现倒车雷达与车体主控制器之间数据传递的方案 % 通过与车体其他仪表之间的数据共 享 " 结合插值计算 " 提高了倒车雷达系统的检测精度 & 单片机通过 !"# 总线向主控制器发送检测数据 " 主控制器经过判断 可主动启动并完成车体的制动动作 % 关键词 ’ 超声波 " 倒车雷达 " 单片机 " 插值计算 "!"# 总线 #$%&’()& N2* O4,.7,O9* /0 @9:46+/.,7 :*9*5*:*4,.- ,+ ,.:4/=@7*= 6.= :2* 2,-2 O*40/456.7* @9:46+/.,7 46.-* 0,.=*4 0/4 O64>,.- P6+ =*+,-.*= Q6+*= /. 31DC3E 3’F!GH’ 5,74/7/.:4/99*4 :*72./9/-RS" >,.= /0 =6:6 :46.+5,++,/. O96. Q*:P**. :2* 0,.=*4 0/4 O64>,.- 6.= 56,. 7/.:4/99*4 QR :2* !"# Q@+ P6+ O4/O/+*=KN2* 5*6+@4* 677@467R /0 :2* 0,.=*4 0/4 O64>,.- P6+ 46,+*= QR +264* =6:6 P,:2 /:2*4 ,.+:4@5*.:+ /0 :2* 764 6.= 7/5Q,.* :/ O@: :2* T69@* 7697@96:,/.KN2* 5,74/7/.:4/99*4+ :46.+5,: =6:6 :/ :2* 56,. 7/.:4/99*4 QR :2* !"# Q@+U:2* 56,. 7/.:4/99*4 76. +:64:V@O 6.= 0,.,+2 :2* Q46>* 67:,/. ,.,:,6:,T*9R 60:*4 *+:,56:,.-S *+,-.’/%W@9:46+/.,7U46.-* 0,.=*4 0/4 O64>,.-U5,74/7/.:4/99*4U:2* ,.:*4O/96:,/. 7/@.:+U!"# Q@+ 超声波倒车雷达是一种运用超声测距原理 ! 结合单片机智 能控制技术的汽车安全辅助装置 " 因其具有信息处理简单 # 价格 低廉 # 硬件容易实现并且不受可见光限制等突出优点 ! 而在中高 档轿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 但目前的主流产品仅限于独立的控 制单元 ! 无法与汽车的数字信息平台接轨 ! 因而也不可能实现各 种检测数据的共享 " 围绕汽车电控检测单元的集中控制和数据 总线信息共享技术 ! 可以明显提高电控单元的综合性能 ! 具有良 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 本系统将单片机技术与超声波脉冲测距 技 术 #传 感 器 技 术 等 相 结 合 !可 检 测 倒 车 中 ! 障 碍 物 与 车 体 之 间 的距离 " 通过液晶屏显示距离 ! 并根据障碍物到车体的距离远近 进行实时分级报警 " 倒车雷达系统通过 !"# 总线与汽车的数字 化平台接轨 ! 通过数据共享来实现检测系统的自校正 ! 并能够向 车体主控制器发送信号 ! 通过主控制器控制汽车自制动 " 用 一 套 子 控 制 系 统 进 行 控 制 ! 并 通 过 !"# 总 线 经 接 口 芯 片 3!"’I!IG& 驱 动 将 数 据 传 输 到 主 控 制 器 " 子 控 制 器 中 AB(%&% 用于超声脉 冲 测 距 $3’F!GH’ 单 片 机 主 要 用 于 提 高 系 统的检测精度 % ! 利用主控制器传送过来的温度参数等环境因 素 ! 修 正 超 声 波 的 传 播 速 度 $" 在 自 校 正 过 程 中 ! 对 比 距 离 测 量 值与真实值进行插值计算 ! 对测量值进行修正 " 在 3!"’I!IG& 与 3’F!GH’ 之 间 还 用 了 $ 个 高 速 线 性 光 耦 J#%(F 进 行 隔 离 ! 有效地防止汽车在恶劣工作环境下的瞬态干扰 ! 确保数据传输 的准确性 "

基于CAN总线的轿车车灯控制系统及雷达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推荐

基于CAN总线的轿车车灯控制系统及雷达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 推荐

基于CAN总线的轿车车灯控制系统及雷达系统的设计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日益发展,汽车电子装置不断增加,汽车综合控制系统中需实时交换的各种控制信息随之越来越多,传统线束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汽车总线控制技术应运而生。

本设计主要实现车灯控制系统和雷达系统的智能化。

本设计以单片机P87C591为核心构建硬件平台,通过CAN总线模块接收和发送报文、光敏传感器采集光信号和湿度传感器采集湿度信号,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输入给AD转换器,再传输给单片机,由单片机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汽车车灯的亮灭,雷达系统通过超声波的发送和接收模块,把信号传给A/D转换器,在由单片机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控制报警电路报警。

在软件设计上,有CAN总线收发系统,灯光系统,雷达系统和测距系统等。

本系统实现了汽车车灯控制的智能化和雷达系统的测距功能,再有障碍物靠近车辆时,报警电路能够及时报警,保证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汽车的安全行驶,大大提高了车辆在行驶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CAN总线,P87C591,车灯控制,雷达系统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utomobile, auto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increases ceaselessly, all sorts of information control will be more and more real-time exchange need comprehensive automobile control system, the traditional wiring technology has far can not meet this demand, vehicle bus control technology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This design is mainly the realization of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s and radar systems.The P87C591 single-chip design as the core of the hardware platform, receiving and sending newspaper, a photosensitive sensor signal collection and humidity sensor and humidity signal through the CAN bus module, signal sensor inputs to the AD converter, and then transmitted to the microcontroller, the signal was processed by SCM, the output control signals to control the vehicle lamp light out, radar system by ultrasonic sending and receiving module, sending a signal to the A/D converter, by the microcontroller on the sign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control alarm circuit alarm. In software design, CAN bus transceiver system, lighting system, radar system and ranging system.This system has realized the ranging function of intelligent and radar system of automobile light control, another obstacle to the vehicle, the alarm circuit can alarm in time, ensure the safety of vehicles in the automobile driving process, greatly improving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vehicle.Keywords:CAN Bus;P87C591l;Lights Control l;Radar System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CAN总线技术特点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2)1.2.1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 (2)1.2.2 现场总线的意义 (2)1.2.3 车灯控制系统及雷达系统利用CAN总线的意义 (2)1.3 毕业设计总体内容 (3)第2章方案设计 (4)2.1 方案比较 (4)2.2 总体方案 (13)第3章硬件设计 (15)3.1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15)3.2 灯光控制节点MCU (16)3.3 灯光驱动电路 (17)3.4 超声发射电路 (17)3.5 超声波接收模块设计 (18)3.6 显示电路 (21)3.7 报警电路 (21)3.8 串行通讯接口设计 (22)3.9 单片机的拓展电路 (23)3.10 光敏传感模块 (24)3.11 湿度传感器模块 (25)3.12 稳压电路 (26)第4章软件设计 (27)4.1 系统总体软件功能 (27)4.2 J1939通讯协议 (27)4.3 灯光系统的流程图 (28)4.4 节点接收模块 (30)4.5 节点发送模块 (31)4.6 照明灯软件设计 (33)4.7 雾灯软件设计 (34)4.8 测距系统 (35)第5章结论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附录I....................................................................................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CAN总线的雷达分布式监控系统

基于CAN总线的雷达分布式监控系统

基于CAN总线的雷达分布式监控系统穆加艳;罗睿;刘赟;潘丽丽【摘要】The application of the CAN bus technology in the overall radar operation control and fault detection system is mainly introduced.The features and the protocol of the CAN bus are given,and the process of the operation control and fault detection of the system is described in detail.The distributed monitoring system adopts the bus-type structure with the VxWorks system for the host computer,and the SCM and the SJA1000 controller for the lower computer to collect the data of each node.%主要介绍了CAN总线技术在雷达整机操控及故障检测系统中应用。

首先给出了CAN总线的特点以及协议,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操控和故障检测的流程。

本文的分布式监控系统采用总线型结构,其中上位机采用VxWorks系统,下位机采用单片机加上SJA1000控制器组成的系统,来收集各个节点的数据。

【期刊名称】《雷达与对抗》【年(卷),期】2012(032)001【总页数】4页(P43-45,56)【关键词】分布式监控;操控及故障检测;CAN总线;SJA1000【作者】穆加艳;罗睿;刘赟;潘丽丽【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南京21000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南京21000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南京21000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南京2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57.70 引言随着雷达性能的不断提高,雷达分系统规模逐步扩大,对雷达系统整机操控及故障检测系统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同时雷达的整机监控系统对智能化、实时化方面的要求也在快速提高。

基于CAN总线的雷达系统ISP组网

基于CAN总线的雷达系统ISP组网
应 用 研 究
l字 术 数技
基于 C N总线 的雷达系统 I P组网 A S
陆 文斌 刘 蓓 任 旺
( 上海航 天 电子技 术研 究所 上海 2 1 0 ) 0 9 1
摘要 : 随着 雷达 系统 的 性 能 的提 高 , 雷达 系统 的 集 成化 、 字化 程 度 进 一 步增 加 , 个 系统 变得 越 来越 庞 大和 复 杂 , 数 整 大量 的数 字芯 片 的使 用提 高 了产品 的集成 度 , 也 给后 期联 试 和 维护 带来 了一定 的 困难 。 文提 出了一种 基 于C N总线 的 雷达 系统I P I — ytm— r ga 但 本 A S (n Ss e P o rmmig) n 组 网 实现 方 法 , 决 雷达 系统联 试过 程 中大量 可 编程 器件 编 程 实 时编 程 的 困难 , 实现远 程 快 速 配置 , 产 品运 行 中的 实 时数据 进 行 采样 , 解 能 对 大 大 的 降低 了调 试 的难 度 , 少 了调试 的工 作 量 , 高 了 系统 的 可 维性 和 可 扩展 性 。 减 提
1 系统 总 线结 构 I 1 、 图 )
般 来 说 , 系 统编 程 ( P 是指 依 靠 某 种 外 部 工具 ( 了常 规 在 I ) S 除 的并行编程器以外 ) 接给处理 器内部集成的程序存储器编程。 直 这 里 所 指 的外 部 工 具 常 见的 有 许 多 种 , 同的 处理 厂 商 可 能 提供 不 同 不 的方案。 例如 , 根据编程接 口的不 同, 有J AG、 就 T 单线、 口、P 口 串 S I 等多种方式 。 尽管编程有所不同 , 但其原理都是类似 , 就是依靠外部 条件 触 发处 理 器 , 其脱 离 正 常执 行 的 内部 常 规 用户 应 用 程 序 代 码 令 进 程 , 而 执行 保 存 在 其 程序 存 储 空 间 内某 个 固 定位 置 处 的 擦 除 程 转 序 存 储 器 及 给程 序 存 储 器 编 程 的 代 码 , 后 通 过 某 种 与 P 计 算 机 然 C 通 讯 方 式将 , 户 指 定 的某 个 在 P 上 编 译 完 成 的 嵌 入 式 处 理 器 可 用 C 运行 的 二进 制 代 码 文 件编 程 人 嵌 入 式 处 理 器 内 的程 序 存 储器 , 种 这 编 程 方 式 只 需 要 常 规 的硬 件 配 置 支持 , 需 的 特 别 的编 程 器 支 持 。 无 控 制 器 局 域 网 ( AN) 串 行 通 讯 协 议 , 有 效 地 支 持 具 有 高 C 为 能 安 全 等 级 的 分 布 实 时控 制 。 AN的 应 用 范 围 很 广 , 高 速 的 网 络 到 C 从 低 价 位 的 多路 接 线都 可 以使 用 C AN。 AN是 一 种 多 主 方 式 的 串行 C 通 讯 总 线 , 本 设计 规 范 要 求 有 很 高 的 位速 率 , 基 高抗 电磁 干 扰 性 , 而 且 能 够 检 测 出产 生 的 任 何 错误 。 传 输 速度 可达 1 i s当 信 号 传 其 Mbt , /

基于车载CAN总线的倒车雷达智能节点设计

基于车载CAN总线的倒车雷达智能节点设计

图 4 CAN 总线接口电路图 Flg.4 Interface circuit diagram of CAN-bus
与 MCP2510 进 行 实 时 的 数 据 传 输 ,MCP2510 将 实 时 数 据 转 化 成 CAN 报 文 的 格 式 , 而 TJA1050 将 MCP2510 传来的 CAN 报文的数据转换成差分电压 并传到 CAN 总线上。这样整个倒车雷达系统就可以 实现和网络上其它电控单元进行通讯。
发动机 控制模块
车身 控制模块
倒车雷达
CAN_H
语音 提示系统
防抱死 刹车系统
CAN_L 仪表
图 1 一种车载 CAN 网络架构 Flg.1 A bus network architecture of vehicle
以图 1 中网络为例,倒车雷达在某一时刻向网 络上其它 5 个节点发送了一帧障碍物距离报文,在 本例中,真正接收并使用此报文数据的只有仪表节 点和语音提示系统节点,网络上其它节点都将此报 文屏蔽。
3 倒车雷达通讯报文定义
4 CAN 总线通讯的软件设计
CAN 网络中各节点间传输的信息称之为报文
CAN 总线节点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Message)。 倒车雷达要和网络上其它电控单元进行 CAN 节点初始化、报文发送和报文接收。 初始化程
通讯,需要对其传输的报文进行定义。 每帧报文由 7 序设计对于 CAN 总线节点的正常工作相当重要。 它
部分组成,标准帧格式[4]如图 5 所示。
主要包括工作方式的设置、 时钟输出寄存器的设置、
帧起始 仲裁场
控制场
位数 1
1 11
数据场 0-64
CRC 场 ACK 场 帧结束 15 1 1 1 7 3

基于CAN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

基于CAN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
摘 要 : 绍了基于 C N总线技 术的工 业过 程控 制体 系结构 中现场 智能测控 系统的设计 方法 。首先对控 制 器局 城 网 介 A
( AN) c 总线技术作 了简单介 绍, 接着对 以P 0 5 2单片机为 核心的智能测拉系统 的功能模块组成 , 8C 9 各模块的 工作 原理,
程 进行 检测 和控 制 。 由于模 拟仪 表采 用 的是 l 或 ~5V 4 2 ~ OmA 的直 流 模 拟 信 号 , 而且 模 拟 信 号 的 传 输 需 要采 用 一 对 一 的连 接 , 而结 构 复 杂 , 时 信 号 变 换 因 同
慢, 抗干 扰能 力差 。
智能 自 智能自 治 节 点 治 节 点
和执行元件
和执行元件
() a集教控制系统 ( C ) DS
() b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C ) FS
具 有 数字 通 信能 力 的 仪表 作 为 现场 设 备 , 一对 双 绞 用 线 连 接多个 现 场设 备 , 成 总线 式 分 布结 构 ( 图 1 , 形 见 ) 因而结 构简单 , 干扰 能力 强 , 制 精度 高 。 此 , 文 抗 控 为 本 给出 了一 种基 于 C AN 现 场 总线 技 术 的智 能测 控 系统
硬件设计 , 软件设计及它们的 实现方 法进行 了较深入 的探讨和详细 的论述 。 个 系统的设计在保证 可靠性的基础上具有 整
通 用 性 , 时性 和 可 扩 展 性 实


词 : 制 器局 域 网 l 场 总 线 ; 能 测控 节点 l 8C52 S A1 0  ̄ 信 接 口适 配 卡 控 现 智 P 0 9 J 0 0 通
控制的载波侦听及冲突检测 ( s c MA/ D) c 机制。通信 信 号 使 用 差 分 电压 传 送 , 2条 信 号 线 分 别 被 称 为

基于CAN总线的虚拟测控网络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虚拟测控网络设计

基于CAN总线的虚拟测控网络设计基于CAN总线的虚拟测控网络设计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车辆上的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数量越来越多,车辆电子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而这些传感器和控制器的数据交换需要一种可靠的传输方式,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CAN总线就是一种基于串行通信协议的多控制器数据总线,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电子系统中。

虚拟测控网络(Virtual Instrumentation Network,VIN)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核心、以网络为媒介、以虚拟仪器为手段、以软件为基础、以分布计算为特点的测控系统网络。

VIN不仅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强大计算和控制能力,还能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分布式数据采集和控制。

基于CAN总线的虚拟测控网络是一种新兴的测控系统方案,它将CAN总线和VIN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车辆各个传感器和控制器间的精确数据交换和智能控制。

CAN总线作为传输媒介,提供了高速、可靠、实时的数据传输通道,而VIN则负责数据采集、处理、显示和控制等功能。

基于CAN总线的虚拟测控网络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硬件设计:首先需要设计CAN总线电路和传感器接口电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选用合适的数据采集卡和控制卡,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测试,以确保硬件系统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首先需要编写CAN总线接口程序,以实现CAN总线数据的读取和发送。

其次需要编写数据采集程序和控制程序,以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对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最后还需要编写用户界面程序,以实现数据显示和用户交互等功能。

系统集成:系统集成是将硬件和软件系统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进行测试和验证的过程。

在集成过程中需要注意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接口问题,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

集成测试要充分考虑各种异常情况和故障,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总结:基于CAN总线的虚拟测控网络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兴测控系统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 LC 技术应用 200 例》
邮局订阅号: 82-946 360 元 / 年 - 117 -
嵌入式网络技术应用
中 文 核 心 期 刊《 微 计 算 机 信 息 》( 嵌 入 式 与 SOC)2006 年 第 22 卷 第 6-2 期
指令, 雷达能够在主动状态与被动状态间进行相互转 换, 并保证网络中始终保证由一台主动雷达组织。
系 统 单 片 机 模 块 采 用 Winbond 公 司 的 高 性 能 51 兼容内核单片机 W77E58 实现系统控制。该单片机具 有两个相互独立的串口, 便于与外设通信, 同时芯片 支持高达 40M 的时钟且具有倍频模式, 能够满足目标 信息与控制信息的解算要求。
雷达接口模块通过信号转接电路从雷达中截取相 关信号送至接口信号处理电路。其中, 雷达的数字信号 主要通过 CPLD 处理。我们使用了 Altra 公司的 CPLD 芯片 EPM7128。其第一个作用是作为信号多路复用器 与接口缓冲器。当控制系统状态转换时, 其依据雷达的 状态, 切换形成不同的数据总线开关状态, 同时将来自 雷达及单片机的数据锁存或缓冲, 使雷达与单片机能 交换正确的数据。其第二个功能是产生接口逻辑与控 制系统的控制逻辑。利用来自雷达的时钟信号、各种时 序信号与状态信号, 产生接口控制信号, 控制接口的数 据交换与状态转换, 同时依据单片机发来的地址与控 制信号, 合成控制系统的各种控制逻辑。
通信与控制模块是处理后的信息与本雷达及其 他 雷 达 交 互 的 接 口 。控 制 系 统 的 状 态 及 目 标 数 据 等 信 息由单片机串口输出后, 通过 MAX232 变换送至人机 交换模块显示, 来自人机接口的控制信息同样通过该 接口下行至单片机。控制系统与 CAN 总线的互连同样 经过 RS- 232 接口, 并由 CAN 通信模块完成 RS- 232 协议与 CAN 协议的转换, 从而实现与远端雷达的长距 离、实时通信。经过控制系统解算的目标 距离信息通
图 2 雷达网络拓扑结构
2.2 系统原理 同其他网络测控系统一样, 雷达网络测控系统的 主要工作基础是对于相关数据的采集与共享。在这个 网络中, 依据实际的工作环境与实际情况的需要, 每 个雷达既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单元工作, 也可以作为网 络的节点工作。当雷达成为网络的一个节点工作时, 其可以依据网络中共享的数据, 与网内的其他雷达共 同协同跟踪工作。 在一般情况下, 网络中的雷达作为独立的节点进 行工作, 此时网络中的每个雷达是对等的。当出现特 殊目标或其他需要多雷达对同一目标进行协同跟踪 的情况下, 雷达的操作手可以通过雷达网络测控系统 向网络发出进入网络工作状态的指令。网内其他雷达 收到指令后, 操作手可以依据该雷达的具体情况选择
图 1 网络测控系统与 CAN 总线的连接
构与原理
2.1 CAN 总线测控网络的结构与特点 从本质上看, 我们设计的雷达网络测控系统, 属 于主从式网络测试控制系统。与数据网络相比, 控制 网 络 具 有 数 据 帧 短 、数 据 交 换 频 繁 、有 实 时 约 束 等 特 点。同时雷达本身工作时电磁环境复杂, 相对距离较 远, 这都对采用的总线形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近 20 年来, 控制网络获得迅速发展, 特别是作为 其主流的现场总线技术已形成了一系列国际标准, CAN 总 线 是 其 中 一 种 比 较 有 影 响 的 现 场 总 线 标 准 。 CAN 总线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 有高的位 速率, 高抗电磁干扰性, 而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多种 错误。当信号传输距离达到 10Km 时, CAN 仍可 提供 高达 50Kbit/s 的数据传输速率。 同时 CAN 总线具有 董健: 硕士研究生 资助基金: 国家 863 计划资助项目 编号:( 2003A A 775045)
统硬件框图及软件流程。基于某型号雷达的局域测控网络实验表明,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精度。
关键词: CAN 总线; 雷达; 网络; 测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 TN 95
文献标识码: A
Abstr 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of a radar network measure 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CAN. In this paper, the architecture of Local Area Network for radar based on CAN bus is proposed,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is discussed. Then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is system are introduced, and the hardware architecture diagram and the software flow chart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is sys-
4.3 数据通信与处理流程 数据通信与处理流程也是系统软件设计的一个 重要部分, 图 5 给出了这一流程框图。从图中可以看 出, 主动状态雷达启动并控制着整个通信过程。主动 状态的雷达向网络发送目标
图 5 数据通信与处理流程

及雷达状态数据, 被动状态雷达收到数据后, 经
术 过预处理向主动雷达发出应答信号。如果被动状态的 雷达收到的数据由于干扰等原因存在错误, 同时在应
技 tem, a radar network can be organized. The experiments show the high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system. Keywor ds: fir e contr ol r adar ,networ k,measur e and contr ol system
达可以进行相互配合工作, 极大地提高了雷达的探测
与协同能力。
2 雷达网络测控测控系统的基本结
很 高 的 实 时 性 能 , 在 工 业 控 制 、安 全 防 护 等 领 域 中 得 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我们选择 CAN 总线构建网络。图 1 与 图 2 分 别 显 示 了 雷 达 网 络 测 控 系 统 与 CAN 总 线 的连接关系及各雷达间互连的拓扑结构。
数据交换, 能够实现较好的状态切换。主动雷达跟踪 特定目标时, 被动雷达能够进行较为精确的联合定位 与跟踪, 基本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该课题创新地 基于 CAN 总线构 建了雷达局 域 测 控网络, 实现了雷达间目标, 状态等相关信息的共享, 及网络中雷达的协同工作, 提高了雷达的效能, 填补 了该方向上的空白。
4.1 系统状态设计 状态设计主要是针对控制系统工作的各状态, 对
技 系统硬件进行相应的操作。该系统主要设置了 3 个主
要状态: 单机工作状态, 主动工作状态, 被动工作状态。
术 在 网 络 尚 未 组 织 时 , 各 雷 达 工 作 于 单 机 工 作 状 创 态, 网内雷达各自独立工作, 相互关系对等。当网络建
3 系统硬件结构
由以上对系统原理的分析可以看出, 该系统的设 计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雷达及目标信息的获取与共 享 , 目 标 数 据 的 计 算 、校 正 及 基 于 校 正 数 据 的 目 标 跟 踪。系统的硬件设计亦基于此进行。
图 3 系统硬件框图
图 3 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框图。从框图可以看 出, 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模块, 雷达接口模块, 通信与 控制模块, 轴角转换模块及人机交互接口组成。
4.2 系统状态转换流程设计
图 4 系统软件状态转换流程 转换流程设计则主要指系 统依据目标 的特征、性 质, 操作手的命令和网内其他雷达发来的指令, 自动或
被动地在各个状态间进行转换的流程设计。图 4 显示 了系统软件状态转换流程。从图中可以看出, 单机工作 状态是系统的缺省状态, 当网络组织后, 雷达将进入主 动状态或被动状态工作。主动状态或被动状态是动态 的, 依据目标的不同特性, 网络发来的指令及操作手的

1 引言
创 随着测控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代雷达 现役的大多数雷达并不具有这样的功能。基于某
型号雷达, 我们开发了基于 CAN 总线的雷达网络测控 系统。经过对雷达加装该系统, 我们构建了雷达局域
测控网络, 实现了基于 CAN 总线网络的雷达间目标, 状态等相关信息的共享。利用这些信息, 网络中各雷
过 CPLD 被雷达获取, 目标的角度信息则通过控制模 块 完 成 D/A 变 换 , 电 压 隔 离 与 平 滑 等 处 理 , 送 至 雷 达 的天控系统, 直接推动雷达完成对目标的跟踪。
雷达天线轴角转换使用了两个双精度轴角转换 模 块, 分 别 完 成 对 雷 达 天 线 方 位 角 、高 地 角 的 数 据 提 取。当雷达天线受控制系统控制时, 该模块构成雷达 控制闭环的反馈支路。
立后, 网内的雷达将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其中, 提供目
新 标与雷达信息的雷达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工作于主动
工作状态, 网内的其他雷达则工作于被动工作状态。 主动状态下的雷达负责组织整个雷达网络, 由它向网 络发送目标的各种参数及雷达状态信息, 被动雷达从 网络获取目标及雷达信息, 并据此控制雷达工作, 直 至主动状态雷达撤除网络或操作手强制退出。这种主 从工作方式保证了网络的高可靠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幼平等.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科学问题与应用展望.控制与决 策.2004(9):P962 ̄966 [2]李冬霞.组网雷达技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理工大学. 2002 年 2 月 [3]朱丽莉,王朝樨.制导雷达组网技术研究[J].现代雷达.2003(7):1~3 [4]朱飞,李光辉,陈志英.基于 CAN 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网络智能 节点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3,01 [5]Merrill I. Skolnik. Radar Handbook (Second Edition) [M]. New York. McGraw- Hill, 1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